“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创新策略初探
2022-07-05王红梅
王红梅
摘 要:“双减”政策是当下中小学教育模式和体制改革的重要指向标,教师要顺应时代发展需求,转变教育观念,摒弃传统的教与学的模式,改变固有的教学方式,通过建构整体性的数学课堂教学,设置驱动性问题,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发挥教育评价的育人功能,探究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创新策略,引发学生深度思考,建构网络化知识结构,锻炼思维,提升学生数学核心素养,落实“双减”政策。
关键词:小学数学;“双减”;课堂教学;创新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22)19/22-0046-03
2021年7月24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双减”),其核心是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在这样的背景下,小学数学教育的改革一定是要立足于课堂教学,努力挖掘数学学科的育人因子,探寻数学课堂教学的创新策略。在减轻学生课后学习负担的同时,教师要加强学生课堂学习效率,真正落实“双减”,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一、教育观念的转变
传统的小学数学教育往往都着重于知识的输出和计算方法的引导,以及学生的学习成绩的提高,对于学生小学阶段学习的积极性和探索性品质的培养,举一反三、逻辑思维能力的锻炼和塑造则较为忽略,枯燥、机械的教学方式导致学生产生了厌学心理。随着时代的变革,我们越来越感受到小学数学的教育要逐渐从枯燥走向趣味,从书本走向生活,从知识学习走向核心素养的建构,从单一学科教育走向融合教育,课堂教学要以人的发展为本,与社会的发展相衔接,因此我们要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以更新的视角来应对小学数学教育的发展趋势,才能创新数学课堂的教学策略,保证“双减”的有效性,更好地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
(一)尊重差异,因材施教,个性发展
美国哈福大学的发展心理学家加德纳曾提出过多元智力理论,这一理论打破了传统的智力是以语言能力和数学逻辑能力為核心的整合的能力的认识,认为人的智力是由语言智力、逻辑智力、空间关系智力等多种智力构成。以往我们更关注学生的学业水平,学生是教师眼中合格的机械化的产品。教育评价多以一元的智力能力进行评定,忽视学生其他能力水平,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限制学生的发展。每个学生其实都是独特和出色的,对差异的尊重,让教师更加平等的对待每一位学生,积极自觉地对每一个学生进行个性化的教育,乐于寻找和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挖掘学生的潜力,从而使学生树立自信,得到最大的发展。
(二)学习方式由被动习得向主动探究转变,教育目标从知识本位向素养本位转变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中明确强调,数学课堂教学要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主动探究,而不是被动习得。教育的目标不再是让学生获得单一的数学知识,而是在数学活动探究中逐渐形成数学的核心素养。这样的教育观念的转变才能使数学课堂教学策略的实施以学生发展为本,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为学生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和平台。这样的教育观念的转变才能促进我们思考,如何让数学课堂“活”起来,让学生的学走在教的前面,能高效主动地学习。这样思考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的创新,应该是我们落实“双减”,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方向。
二、课堂教学策略的创新
落实“双减”,课堂是主阵地。面对新的教育改革的契机,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就要摒弃传统的教与学的模式,改变固有的教学方式,寻求并创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策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内驱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让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为课堂教学的首要目标。
(一)注重建构数学教学的整体性,促进学生形成知识结构化的网络
数学学习一定不是单个知识点的学习过程,在学生学习一个未知领域的起始阶段应该尽可能地呈现给其一个完整的脉络或者让其能够初步看到知识的全貌。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可以尝试数学的单元整体教学,让学生第一时间在头脑中建构知识的整体框架,形成网络。
【案例1】在“多边形的面积”教学时,进行单元整体教学的思路尝试。在回忆已有知识经验——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学生动手操作,找出长方形面积计算与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面积计算之间的联系,更进一步探究出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与三角形、梯形面积计算之间的联系。这样的单元整体知识的呈现架构不仅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了多边形面积计算这一知识的网络,还有利于学生抓住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这一单元学习的主干,建立模型。
整体性的知识脉络的呈现,让学生的认知是完整的,而不是分解的、支离破碎的,有利于学生探寻知识的形成过程,把握学习知识的主干,提升学习数学的逻辑思维能力,形成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
(二)设置驱动性问题,引发学生深度思考,锻炼学生的思维
数学是学生思维的体操。数学课堂教学绝不是简单的教与学,数学课堂应该依据教学内容,通过驱动性的开放问题,为学生搭建创新思维的平台,引发学生的深度思考,将学生的学习引向深入,有效提升学生的思维素养。
【案例2】“植树问题”的教学中,教师设置问题“请你为校园办公楼外20米长的绿化带种植槐树,每5米栽一棵,你想怎样栽?设计出你喜欢的方案。”在这样开放式的问题下,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实践得出不同的设计方案:有的两端都栽、有的两端都不栽、有的一端栽,一端不栽。结合这一素材,教师提出问题:“不同的设计方案中你发现有什么联系与区别?”驱动性的问题将学生的思考引向深入,学生通过合作探究、交流碰撞,发现每种植树方案中树与间隔之间对应关系的不同,进而发现植树问题蕴含的规律,领会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的应用价值,学生的数学思维得到升华。
《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也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而这样的学习方式一定是需要富有驱动性的问题引领,让学生的思考有目标、有深度,有效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三)创设生活化的情景,提升学生的数学意识,感受数学学习的魅力与价值
【案例3】“圆的周长”的教学是学生首次接触曲线图形,虽然有直线图形周长的学习基础,这一知识仍然比较抽象和难理解。教师直接从图形圆的周长如何计算开始探究,脱离生活,所以学生学起来索然无味,探究缺少动力,学习的目的性、价值感不强。教学中可设立生活化的故事情景:小猪为自己的圆形院子围篱笆,需要围多长的篱笆?你有什么办法帮小猪测量一下圆形篱笆的长吗?有趣的生活化的问题激发了学生探究思考的动力,想到:
1)用绳子围,测量绳子的长度。
2)围着篱笆走一圈,数出步数,量出一步的长,用每步的长乘步数,求出篱笆的长。
教师继续引发思考:“方法很好,有没有其他简便的方法呢?”学生在已有的知识中迁移到要找出圆周长的计算公式,计算就简便了。为了便于研究学生用自己的圆形卡片开始探究圆周长的计算方法,生活化情景的探究让学生渐渐拥有一双发现数学的眼睛,数学意识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数学不再是枯燥无味的数字和公式,它有味道、有温度、有价值,数学的魅力让学生在学习探究中乐此不疲,课堂效率自然提升。
三、教育评价的创新
教育评价作为教育教学的重要环节,在整个教学程序里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学评价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课堂学习进程和结果,进而鼓励学生学习和改良教师的教学模式,为下一步的教学行为进行导向。评价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甄别,而是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不断地改进学习方式,促进自身的发展。
在“双减”政策发布后,数学课堂更加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学生的个性差异、个体的发展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各方面的发展,不能简单用好与坏来评判,因此教育评价指标要更加多元化,如:学习的态度、创新精神、学习习惯、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价值观、人生观等。
【案例4】《我家的一月收支统计》数学调研报告
在学习“扇形统计图”单元后,开展一月家庭收支情况调研。要求学生用扇形统计图表示统计结果并进行数据分析。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发现、解决家庭收支中的数学问题。基于个人的调查研究,小组合作完成本次活动的调研总报告并在班级进行交流汇报。教师和学生针对学生个体和小组成员调研的过程及成果进行评价。教育评价的主体由单纯的教师个体转为了学生和教师共同评价,教育评价的指标也从单一的扇形统计图知识,扩充为多元的团结合作能力、表达沟通能力等。这时教育评价不再只关注扇形统计图的知识层面,而同时关注了学生学习的过程,在综合多元的评价中少了量化的分数评价,更多的是运用评价给学生提供了学习探究的平台,提供了学生成长的空间,激发其学习的内动力。
“双减”政策的出台让我们反思以往的教育之路,减负一定不是减掉学生学习发展的空间,教育策略的创新也不是在教育中独辟蹊径,而是让我们立足于人的发展规律,减少学生学习路上不必要的内卷,让教育回归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