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达峰、碳中和”的现状及发展路径研究
2022-07-05师晓轲
文/王 敏 师晓轲
前言:中国是人口大国,也是碳排放的第一大国,所以要在碳处理和碳减排这些方面做出更多的努力。但考虑到中国自身的发展需求,也必须要保证国家能源安全。只有在此前提下调整能源结构、加强技术创新等,才能实现双碳目标。
一、背景分析
在工业时代以前,生物圈固定和释放的碳量处在相对平衡的状态,但在工业时代到来后,人们为了发展使用了大量的化石燃料,向大气排放了大量高浓度的二氧化碳,这加剧了温室效应,更带来了一系列不良的影响。部分发达国家已经实现了碳排放高峰,如:德国、法国已经基本实现碳达峰。但它们在实现碳达峰前经过了50 年甚至70 年的努力,而中国承诺的碳中和时间是2060 年,距离现在只有30 年不到的时间。这表明中国又必须要在较短的时间内快速完成升级改造,高能耗产业也要快速完成去产能任务,减排、减碳压力非常大。中国必须要付出与其它国家相比更大的努力才能完成这场能源革命、完成经济转型。
二、碳达峰、碳中和的现状
(一)政策体系渐趋完善
为了实现双碳目标,近些年国家出台了各种法律政策,希望能够为低碳发展奠定基础,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从1998 年至今,国家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等多项条例政策,这些条例的落实,也推进了低碳工作的开展。当前的政策法规已经呈现出了间接引导性、一般性的特点,能够给节能减排工作提供大力支持。2007 年、2020 年,又相继出台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十四个五年规划、二零三五年远景目标建议》等政策。这是在原有管理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的结果,给节能减排工作提供了政策支持。从某种角度来看,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这项工作已经到了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
同时,各地区也推出了满足地方发展需求的低碳发展制度。低碳城市试点工作也在深入推进,各省份也在进行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地区政府也推出了低碳发展规划,大力提倡市民开展低碳生活,这些都为国家低碳发展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基础。[1]
(二)产业结构逐步优化
在双碳目标逐步落实的过程中,能源产业结构也在不断优化升级。中国开始注重非化石能源的发展,推广绿色消费,推动绿色能源生产。结合人民日报网提供的数据来看,2020 年煤炭消费量只占一次性消费能源量的57%,与2017 年相比少了3.4%,而非化石能源的使用量和利用率也在不断提升,如:三江源区域在2020 年等五月份开始大力使用清洁能源供电,仅100 天的时间就节省了6.1 万吨煤炭。按照一定的比例计算,能够少排放16.6万吨的二氧化碳,这是一个惊人的数字。
此外,中国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过程中,淘汰了一大批产能落后的企业,鼓励各行业发展绿色低碳经济,这个过程形成了服务业主导的新产业结构体系,第三产业的比重在逐步上升。[2]
(三)低碳技术水平有待提升
在落实双碳目标的过程中,中国也存在着一些发展困境。那就是非化石能源相关的技术水平不足,如:供电。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遭遇了发展瓶颈,在较长一段时间里没有实现技术突破。这种情况在东北地区尤为明显,东北地区的配电网线负荷大,配电网结构比较弱,这就会出现供电能力不足的现象;在调峰方面,也存在很多不足。因为以太阳能为代表的一些可再生能源是有间歇性特点的,所以在接入电网时无法稳定供电,需要调峰技术的支持。但当前这项技术还没有实现有效突破,仍然无法解决供电稳定性差相关的问题。如果不能解决这些问题,低碳技术水平就无法得到有效提升。
(四)建筑能耗高
有很多行业在发展过程中会消耗大量能源,这个过程中能源消耗量最大的就是建筑行业。因为城市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建设大量的基础设施,这个过程就会消耗大量的能源,导致碳排放量增大。中国电子报曾经给出详细数据,早在2012 年中国建筑行业的碳排放量是7.4亿吨,到了2020 年已经增加到了10.6 亿吨,能耗占比从原有的18.4%,提升到了21.81%。这个过程有大量的温室气体释放到大气中,加剧了本国乃至全球的温室效应。[3]
(五)碳交易体系不完善
中国要想实现双碳目标,就必须要解决碳交易体系不完善的问题。中国的碳排放权交易工作起步时间晚,是在2011 年开始的累积经验比较少,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交易市场上都是零交易的状态。只在近些年碳排放工作不断推进的过程中,部分石油石化、电力企业开始进入市场,但交易主体仍然比较单一,不如发达国家的交易主体丰富;中国在收集碳交易数据时,依靠的是交易所和政府提供的数据,在计算碳排放量时使用的是历史法。但这些数据并不全面,无法满足历史法的计算要求,所得到的结果也是不准确的,也无法根据结果调整碳排放监测工作,这增加了监测的难度。
(六)能源系统结构性问题
仅从电力的角度来看,大部分省市都可以自给自足,也有电力产能过剩的情况,如:内蒙古,在为本区域提供电力的同时电力还有剩余,能满足京津冀等地区的电力需求。此外,还有其他省市也存在着产能过剩的情况,这可能会压低这些化石能源的价格。导致可再生能源缺少价格竞争优势。在这种情况下,化石能源电力市场就会严重挤压可再生能源的电力市场;虽然可再生能源初具规模,有一定的影响力。但电力调度模式还不完善,很难实现分布式项目发电。这就是电网建设和可再生能源发展不匹配的问题。[4]
三、发展路径分析
(一)加强技术部署,创新绿色低碳技术
为了尽早实现双碳目标,国家需要加大技术研发力度,创新绿色低碳技术,这样也能有效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第一,零碳电力技术。也就是在发电过程中,完全不会产生碳排放。这就需要使用大量的可再生能源,可以积极的利用核能或是太阳能发电。在此基础上建造虚拟电厂,这样能够实现零碳发电。第二,去碳技术。当前很多企业都在朝着减碳的方向发展,减碳也就是节能减排,如:当前,大力推广的油电混动汽车,就使用了减碳技术。而去碳技术则是在此基础上能够捕捉温室气体的一种技术。如:直接空气捕集技术、调控气候变化技术等。第三,节能节材技术。要大力应用新材料和新技术,提高当前的节能技术水平。这个过程可以把关注的点放在生物燃料技术、氢基工业技术方面,实现二氧化碳的再次多次利用,如:用二氧化碳为原料,制作产品。[5]
(二)政府主导,加强规划布局
虽然在碳排放过程中,市场是主力军,但政府也要发挥引导作用,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碳中和。政府负责国家管理工作,要承担自己的职能,从宏观角度做好规划。可以制定相关的行政规制,规范企业的碳排放行为,对于一些违规行为严厉惩处,如:要求企业在生产的每一个阶段都要进行节能控制,在生产后期集中处理产生的废弃物。鼓励企业在生产阶段使用清洁能源,提前处理原材料。这样能够减少原材料造成的污染,也能合理使用各项资源,减少污染物排放。如果发现且出现违规行为,可以通过行政处罚来提高企业的重视度;风电和水电行业在发展过程中也可能会污染生态环境。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必须统筹安排,做好减碳和排污工作。政府需要出台相关的法律,为企业及个人的行为提供依据准则。同时,协调相关的监管部门,分析区域内可能会造成环境污染的各种因素,采取针对性解决措施并督促相关行业及早处理污染废弃物;政府还要做好国土绿化工作,培育更多的森林资源,提高植树造林能力,发挥大自然的固态能力。可以结合各地区的发展情况,制定碳排放目标,各地区就可以根据这个目标规划绿地面积,完成绿化任务。政府还要从资金这方面给予支持扶持各地区积极做好生态修复绿化工作,这样二氧化碳就会被更多的土壤和森林储存起来。
此外,政府有义务扩大宣传,让公民认识到在零碳转型时代自己应当肩负起的职责,时代赋予自己的使命,提高节能减碳意识,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如:光盘行动、随手捡垃圾、做好垃圾分类、避免使用一次性餐具、尽量绿色出行等。这样就能够集结人民的力量,通过人类的共同努力,实现双碳目标。[6]
(三)完善碳交易市场
交易主体能够在碳排放市场上交易,自由买卖碳排放权,如果能够合理利用市场,发挥市场的作用,也能实现节能减排。如果相关企业能够达成碳减排目标,有多余的碳排放交易权,就可以将其作为剩余配额买卖出去,这对企业来说也是一种减排回报。生态环境部门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扩大参与主体范围,吸引更多的交易者参与进来。这样既能扩大交易范围,又能让交易产品更加丰富。各地方政府要发挥引导作用吸引水泥、钢铁等一些企业进入碳交易市场;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政府要扩大配额有偿拍卖的比例,这样可以提高购入成本,拍卖得来的资金可以用在企业节能减排工作中;为了控制、规范交易双方的行为,政府需准确研判,制定能源强度控制目标,确定每一年的能源消费总量;完善碳定价制度。部分企业的碳排放量比较小,所以在交易市场上的监管难度比较大,面对这种情况,企业就可以制定碳税,这样既方便管理也能合理控制交易价格。
由于国内的碳交易市场发展时间比较短,所以存在很多问题。但无论面对怎样的问题,政府都要顾全大局,从全局角度出发,一步步矫正交易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让市场更加开放、更符合时代发展特点,这样才能实现双碳目标。[7]
(四)建立现代化能源网络
要想实现双碳目标,推动产业朝着绿色低碳的方向转型,政府就必须超前部署能源网络,建立全新的能源网络体系。首先,要围绕着生态保护这项工作,在一些重点区域建设水电站,加大对西南地区水资源的开发力度。在当地大力发展光电、风电等项目。在一些沿海地区大力开发核电项目,可以选择一些合适的区域进行核电示范,也要推动中石油以及天然气开发工作,朝着绿色的方向转型,这样既能提升油质,也能获取更多的清洁油品。其次,建立现代化的能源运输网络。做好能源运输的基础建设工作,丰富天然气、石油等一些资源的运输方式。还需要将华中地区和内蒙古西部地区打通,建立完善的煤炭、电网、油气运输通道。最后,打造智慧型的能源管理系统。政府要立足于能源的需求情况分析能源发展趋势。根据用户当前的需求预测,用户未来的需求建立智慧电网系统,协调需求侧、电网以及发电侧之间的关系提高三者的响应能力,更要做好通信、能源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工作。
结语:就现实情况来看,世界环境正在不断恶化。很多国家都在积极采取措施,希望能够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中国在这过程中也要肩负起自己的职责,尽早实现双碳目标。这个过程既不能过分抑制石化能源的消耗,也不能过分依赖新能源,而是要从全局入手,需要人民的共同努力。需要站在生态文明发展的角度做好布局,制定完善的行动计划。文章从技术层面创新、完善碳市场、政府加强主导布局等角度出发,提出了相关的发展路径,希望能够推动相关产业结构朝着绿色低碳的方向调整,推动经济社会快速转型,早日实现双碳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