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性心肌梗塞运用急诊静脉溶栓治疗的疗效观察

2022-07-05王庆福

江西医药 2022年5期
关键词:尿激酶溶栓心肌

王庆福

(赣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内一科,赣州 341600)

急性心肌梗塞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因冠状动脉急性闭塞造成的局部心肌缺血性坏死,典型症状是休克、剧烈胸痛,相关报道指出[1],AMI 发病率逐渐攀升,且患病群体趋于年轻化, 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 需要重视其诊疗工作。 现阶段早期救治AMI 患者的主要手段是静脉溶栓[2],该法既能挽救濒死心肌细胞,缩小梗死范围,也能降低死亡率及并发症发生率,但是在具体药物选用方面尚有争议。 尿激酶是一种天然溶栓药物,在急诊静脉溶栓中采用尿激酶,能够有效救治AMI 患者[3]。 基于此,本文就急诊静脉溶栓治疗AMI 患者的疗效展开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9 年7 月至2021 年7 月急诊接诊的66 例AMI 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纳入33 例)、对照组(纳入33 例)。 对照组:男/女为17 例(51.52%)/16 例(48.48%),年龄43~76 岁,平均年龄(59.3±12.5)岁,发病至就诊1~10 h,平均(5.4±0.6)h,下壁8 例(24.24%)、广泛前壁11 例(33.33%)、前壁14 例(42.42%);观察组:男/女为20 例(60.61%)/13 例(39.39%),年龄45~78 岁,平均年龄(59.7±12.0)岁,发病至就诊1~9 h,平均(5.0±0.5)h,下壁9 例(27.27%)、广泛前壁11 例(33.33%)、前壁13 例(39.39%)。 纳入标准:基于临床检查(如心电图)、临床表现(如胸痛)等确诊为急性ST 段抬高型心梗; 发病时间不超过12 h;胸痛持续时间超过30 min;知情同意,自愿参加。 排除标准:常规药物、溶栓禁忌证者;恶性肿瘤者;凝血功能障碍者;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心源性休克者。 基本病例资料(梗死部位、发病至就诊时间等)无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 全部病例入院后进行心电监护、镇静止痛、卧床吸氧等干预,同时急诊检查血凝常规、血常规、心肌酶谱,以心电图辅助诊断病情,在此基础上。(1)对照组(行常规治疗)。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钠(药品厂家:意大利ALFASIGMA S.p.A.;批准文号:注册证号H20140282),每日2 次,每次120 U/kg,最大剂量不超过10000 U/12h,治疗时间不少于6 d,另外舌下含服硝酸甘油(药品厂家:山东信谊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37021445)至疼痛缓解,每次5 min,每次0.5 mg;(2)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 溶栓前口服300 mg 阿司匹林(药品厂家:辰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113013),之后给予150000 U 尿激酶(药品厂家:山东绿叶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37022013)+0.9%氯化钠溶液静脉溶栓,期间加强心电监护,溶栓后持续给予阿司匹林,溶栓第3 d 后可以适当减少剂量。

1.3 观察指标 (1)心功能指标:于治疗前后,由经验丰富、高年资医师进行PHILIPS 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检测,设置探头频率3.5MHz,包括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4];(2)心肌损伤指标:于治疗前、治疗24 h 后,取全部病例静脉血,通过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心肌肌钙蛋白T1(cTnT1)、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酸激酶(CK);(3)血管再通率,评价不同时间段(2 h、6 h、12 h)血管再通率,标准为(符合2 项即可)[5]。 CK-MB 峰值移至14 h 内,CK 峰值移至16 h 内;静脉溶栓2 h 后,机体导联ST 段降幅超过50%;静脉溶栓2 h 后,患者胸痛显著缓解;临床有效率。 无效:接受治疗后心电图无改变, 体征及症状未见好转或是加重;有效: 接受治疗后心电图有所改善, 体征及症状减轻;显效:接受治疗后心电图正常,体征及症状基本消失;计算总有效率(有效率+显效率)[6]。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分析软件选取SPSS 23.0,计量资料数据(心功能指标、心肌损伤指标)以(±s)表示,行t 检验,计数资料数据(血管再通率、临床有效率)以[n(%)]表示,行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分析心功能指标 治疗后,观察组LVEF 更高,LVESD、LVEDD 更低,P<0.05,见表1。

表1 心功能指标对比(±s)

表1 心功能指标对比(±s)

组别 时间 LVEF(%) LVESD(mm) LVEDD(mm)对照组(n=33)观察组(n=33)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t(组间治疗前/后)P(组间治疗前/后)42.76±3.66 45.76±2.85 42.59±3.73 50.05±4.11 0.187/4.927 0.852/0.000 39.54±3.26 32.54±2.15 39.49±2.98 29.45±2.66 0.065/5.189 0.948/0.000 56.64±5.78 50.34±4.65 56.73±5.09 44.32±5.13 0.067/4.995 0.947/0.000

2.2 分析心肌损伤指标 治疗后, 观察组cTnT1、CK-MB、CK 更低,P<0.05,见表2。

表2 心肌损伤指标对比(±s)

表2 心肌损伤指标对比(±s)

组别 时间 cTnT1(μg/L) CK-MB(g/L) CK(U/L)对照组(n=33)观察组(n=33)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t(组间治疗前/后)P(组间治疗前/后)0.69±0.16 0.35±0.08 0.67±0.20 0.28±0.06 0.449/4.021 0.655/0.000 51.56±5.76 29.06±4.77 51.06±5.98 21.35±3.42 0.346/7.546 0.731/0.000 517.96±87.05 286.43±56.21 516.88±89.53 186.34±41.05 0.049/8.261 0.961/0.000

2.3 分析血管再通率 较之对照组,观察组不同时间段(2 h、6 h、12 h)血管再通率更高,P<0.05,见表3。

表3 血管再通率对比(n/%)

2.4 分析临床有效率 较之对照组,观察组临床有效率更高,P<0.05,见表4。

表4 临床有效率对比(n/%)

3 讨论

AMI 是常见心血管疾病, 且相关报道指出[7],急性ST 段抬高型心梗常见原因是冠脉内急性血栓形成,约占全部致病原因的90%,当冠状动脉血供中断或急剧减少时,容易造成持久、严重的心肌缺血,进而导致心肌坏死,故需尽早实施再灌注治疗,以便开通血管,挽救受损心肌,减少梗塞面积,降低病死率以及心衰、心律失常发生率。 目前再灌注治疗包括急诊静脉溶栓、 冠状动脉介入(PCI),其中溶栓治疗能够早期充分、持续开放梗塞血管,恢复血液流动,有效实现再灌注,尤其是尿激酶静脉溶栓疗法因价格便宜、操作简单,逐渐得到患者认可及临床推广,不过在具体疗效方面尚有争议[8]。

本次研究表明, 急诊尿激酶静脉溶栓对AMI患者有较好效果。 第一,尿激酶是乙酰化纤溶酶链激酶激活剂复合物,当其进入静脉后,能够作用于机体循环血液,促使纤维酶转变为纤维蛋白溶酶,从而溶解血栓中纤维蛋白原,最终消除血栓,减轻心肌损伤, 本次研究监测了两组心功能指标(LVEF、LVESD、LVEDD)、 心肌损伤指标(cTnT1、CK-MB、CK),其中LVEF、LVESD、LVEDD 均是反映心功能的常见指标;cTnT1 存在于骨骼肌与心肌内,由于心肌特异性较为优越,所以常用于心肌损伤特异性标志物,可以诊断复发性心梗、AMI,以及监测AMI 临床进程、 估计梗塞面积等, 其浓度越高,提示心肌损伤程度越重[9-10];CK-MB、CK 存在于骨骼肌细胞、心肌细胞胞质内,亦能灵敏地反映心肌损伤,其水平与心肌损伤呈正相关;本研究结果 显 示 观 察 组 LVEF 更 高,LVESD、LVEDD、cTnT1、CK-MB、CK 更低,P<0.05,与赵世贤[11]学者的报道一致,提示尿激酶在改善AMI 患者心功能、减轻心肌损伤方面效果显著。 第二,溶栓治疗重在实现血栓梗塞冠状动脉再通,而 尿激酶通过激活血栓中纤溶酶原,能够溶解冠状动脉内血栓,所以血管再通率较高,能够尽快减轻临床症状,因此,观察组血管再通率、临床有效率更佳,P<0.05,与于海燕[12]学者的报道一致。

综上所述, 由于对AMI 患者采用急诊尿激酶静脉溶栓疗法效果显著,具有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尿激酶溶栓心肌
超早期脑梗死痰瘀阻络证患者经活血化瘀法联合静脉溶栓治疗的疗效与安全性
替罗非班联合尿激酶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应用效果
超声诊断心肌淀粉样变性伴心力衰竭1例
溶栓期血压变化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溶栓疗效及预后的关系
在急性脑梗塞中应用尿激酶溶栓治疗的有效性评价
护理管理在急性脑梗死超早期静脉溶栓中的应用观察
心肌桥是什么病?
查出“心肌桥”怎么办
rt—PA与尿激酶在大面积肺栓塞溶栓治疗中的疗效与安全性分析
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