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齿苋等植物提取物对桑表白粉病的室内防效探究

2022-07-05苗舒瑜张子航孙淑萍毕兆东

黑龙江粮食 2022年5期
关键词:马齿苋白粉病校正

□ 苗舒瑜 金 凤 程 密 张子航 孙淑萍 毕兆东

(金陵科技学院,江苏 南京 211100)

桑表白粉病是一种真菌性传染病,是发生在桑树上的主要病害之一,主要危害叶片,使得桑叶的质量和产量低下。该病害发病时间为夏末秋初,发病时可见无定形外生菌丝和分生孢子,然后再逐渐扩大形成灰白色病斑。在严重情况下,叶子整个表面都会遭到损坏,10月左右病斑周围散生黑色微粒状子囊壳[1-2]。李焜华等[3]用百理通和好力克对桑树白粉病进行防治试验,试验表明,43%好力克乳油3000倍、25%百理通可湿性粉剂2000倍,对桑树白粉病防治效果分别达81.79%和83.61%,能达到很好的防治目的。但长期使用化学药剂不仅会造成环境污染,还会使桑白粉菌产生抗药性,增加化学药剂的施用剂量,则会使非靶标生物牵连致死,造成的结果是桑白粉病逐渐失去自然控制力。

白粉病易发生在秋季炎热潮湿环境下以及桑叶中相对硬化早的品种中。病菌以闭囊壳的形式附着在枝干病叶中越冬,次年在适宜环境下,子囊孢子随风吹雨落,四散到桑叶上,进而危害桑树。病菌在22~26℃的温度下,在相对湿度70-80%的条件下尤其活跃。桑树在环境较差的情况下容易爆发白粉病,如通风不良、水肥控制不当、透光性差、土壤缺钾等[4]。

植物源农药可避免农药残留对人体产生的不良影响,并且植物源农药产品中除有效成分外,还含有其他多种物质,在田间应用中,这些物质表现出促进植物生长发育、诱导植物提高抗病性和抗逆性、改善作物品质等效应[5]。国内外研究表明,许多植物提取物中都含有抑菌的活性成分,杨三维用温室盆栽法测定了几种植物提取物对小麦白粉病的防治效果,发现大黄、黄连等粗提物对小麦白粉病有明显的防治效果[6],而素有天然抗生素之称的马齿苋则对细菌和病毒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7]。

本文以桑表白粉病病叶为试验材料,用马齿苋和大蒜提取物处理离体桑表白粉病病叶进行室内防治试验,以探明马齿苋和大蒜提取物对桑表白粉病的防治效果,为开发新型植物源杀菌剂提供科学依据。

一、材料与方法

(一)试验材料

1.供试病叶

于金陵科技学院幕府校区实验楼B楼后的桑树栽培区,采集叶片表面带有白粉病斑的桑叶。叶片选择标准为:叶缘完整,叶片颜色偏绿,处于健康能够继续生长的,叶片纵直径约为5-8cm,能够整片放入直径90mm培养皿之中的,桑叶表面病斑分散、未连接在一起的,并且避免带有其他病原物。桑叶采集后立即用于试验。

2.植物提取物

大蒜提取物:取45g市售白皮大蒜,剥取蒜瓣,粉碎后分两次放入研钵中进行研磨,磨后在空气中铺开放置15min左右,加入225ml蒸馏水,摇匀,用四层纱布进行过滤,滤出液即为大蒜提取物,共计180ml。

马齿苋提取物:取市售干燥马齿苋100g,蒸馏水1000ml,放入全自动中药煲中煎1小时15分钟后,用8层纱布过滤,收集滤液,冷却后的滤液即为马齿苋提取物原液。

(二)试验方法

1.大蒜和马齿苋提取物对桑表白粉病的防治试验

将所采患病桑叶的叶柄包上脱脂棉,放入培养皿中,用胶头滴管吸取清水滴入2~3滴到脱脂棉上,保湿。每个培养皿放入一片同样保湿处理的病叶,共20皿。20片病叶分成4组,每组5片,每组为1个处理,共4个处理,每片病叶为1个重复,每个处理5个重复。将准备好的植物提取物喷在桑叶表面,一组喷大蒜提取物,一组喷马齿苋提取物,对照用清水处理,另一组不做任何处理。用喷雾器将不同浓度马齿苋提取物分别喷在各组桑叶表面,至叶面湿润。处理好病叶后,盖上皿盖,放在室温下保存。

试验期间环境条件为:平均湿度为68%,平均最高温13.3℃,平均最低温5℃。

处理前和处理后1天、3天、5天分别观测并记录病叶上病斑数量、病斑直径、闭囊壳数量并用胶头滴管吸取清水滴入1滴到脱脂棉上,保湿。

2.不同浓度马齿苋提取物对桑表白粉病的防治试验

用马齿苋提取物原液经稀释后进行不同浓度马齿苋提取物对桑表白粉病的防治试验。试验方法同前。共5个处理,每个处理5个重复,每个重复为1片病叶,共25片病叶。不同浓度马齿苋提取物用马齿苋提取物原液加清水稀释而成,马齿苋提取物原液与清水的比例分别为:1∶16、1∶8、1∶4、1∶2、原液。配置方法如下:

先用量筒量取250ml马齿苋溶液,再用大烧杯进行混匀工作。

1∶16的马齿苋提取物:取50ml马齿苋原液加入800ml清水中,搅拌均匀。

1∶8的马齿苋提取物:取50ml马齿苋原液加入400ml清水中,搅拌均匀。

1∶4的马齿苋提取物:取50ml马齿苋原液加入200ml清水中,搅拌均匀。

1∶2的马齿苋提取物:取50ml马齿苋原液加入100ml清水中,搅拌均匀。

原液:用量筒量取50ml马齿苋原液。

用喷雾器将不同浓度马齿苋提取物分别喷在各组桑叶表面,至叶面湿润药液预滴。处理后盖上皿盖,放在室温下保存。

试验期间环境条件为:平均湿度为68%,平均最高温13.3℃,平均最低温5℃。

处理前和处理后1天、3天、5天等分别观测并记录病叶上病斑数量、病斑直径、闭囊壳数量并用胶头滴管吸取清水滴入1滴到脱脂棉上以保湿。

(三)数据统计分析

利用SPSS20.0软件对所得试验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计算病斑数量减退率、校正病斑数量减退率、闭囊壳数量减退率、校正闭囊壳数量减退率、病斑直径减退率、校正病斑直径减退率等,计算公式如下:

二、结果与分析

(一)马齿苋和大蒜提取物对桑表白粉病病斑数量的影响

马齿苋和大蒜提取物处理桑表白粉病病叶的离体试验,结果表明(见表1):经马齿苋和大蒜提取物处理后,每叶病斑数均有明显减少。处理后1天,马齿苋和大蒜提取物处理组的校正病斑数量减退率分别为82.50%、65.81%;处理后3天,马齿苋和大蒜提取物处理组的校正病斑数量减退率分别为52.65%、79.41%;处理后5天,马齿苋和大蒜提取物处理组的校正病斑数量减退率分别为44.00%、56.00%。室内离体保湿培养的病叶,不经任何处理,随培养时间的延长,每叶病斑数虽有所增加,但相对于清水对照组,病斑数量增加较少。马齿苋提取物处理组,处理后1天,校正病斑数量减退率最高,随时间推移,校正病斑数量减退率不断减低。大蒜提取物处理组,处理后3天的校正病斑数量减退率最高,随后降低。这表明马齿苋和大蒜提取物对病斑数量都有控制效果,但两者的作用时间不同,马齿苋提取物处理组处理后1天,校正病斑数量减退率即达到82.50%,对该病病斑的形成抑制效果较好。

(二)马齿苋和大蒜提取物对桑表白粉病闭囊壳数量的影响

马齿苋和大蒜提取物处理桑表白粉病病叶的离体试验,结果表明(见表1):经马齿苋和大蒜提取物处理后,每叶闭囊壳数均有明显减少。处理后1天,马齿苋和大蒜提取物处理组的校正闭囊壳数量减退率分别为69.05%、49.64%;处理后3天,马齿苋和大蒜提取物处理组的校正闭囊壳数量减退率分别为81.88%、91.88%;处理后5天,马齿苋和大蒜提取物处理组的校正闭囊壳数量减退率分别为78.94%、71.21%。室内离体保湿培养的病叶,不经任何处理,随培养时间的延长,每叶闭囊壳数虽有所增加,但相对于清水对照组,闭囊壳的数量增加较少。马齿苋和大蒜提取物处理组,处理后3天,校正闭囊壳数量减退率均为最高,表明马齿苋和大蒜提取物对闭囊壳数量都有控制效果,两者均为在处理后3天,校正闭囊壳数量减退率达到最高。

(三)马齿苋和大蒜提取物对桑表白粉病病斑直径的影响

马齿苋和大蒜提取物处理桑表白粉病病叶的离体试验,结果表明(见表1):经马齿苋和大蒜提取物处理后,病斑平均直径均有减小。处理后1天,马齿苋和大蒜提取物处理组的校正病斑平均直径减退率分别为22.47%、68.38%;处理后3天,马齿苋和大蒜提取物处理组的校正病斑平均直径减退率分别为47.33%、68.89%;处理后5天,马齿苋和大蒜提取物处理组的校正病斑平均直径减退率分别为23.07%、9.49%。室内离体保湿培养的病叶,不经任何处理,随培养时间的延长,病斑平均直径不断增长,与清水对照组的病斑直径变化相一致。马齿苋提取物处理组,处理后3天,校正病斑平均直径减退率最高。大蒜提取物处理组,处理后1、3天的校正病斑平均直径减退率均较高,分别达68%以上。大蒜提取物处理组校正病斑平均直径减退率明显高于马齿苋提取物处理组。表明大蒜提取物对病斑直径的抑制效果高于马齿苋提取物。

减退率,随时间推移,逐渐减低。1∶2的马齿苋提取物处理组的病斑数量减退率,随时间推移,逐渐增高。表明马齿苋提取物原液与清水按1∶4混合后,对桑表白粉病病斑数量的控制效果最好。更高浓度的马齿苋提取物,随培养时间延长,病斑数量减退率不断减低,可能与叶表浸润状态有关。

(四)不同浓度马齿苋提取物对桑表白粉病闭囊壳数量的影响

不同浓度的马齿苋提取物处理桑表白粉病病叶的离体试验,结果表明(见表1):不同浓度马齿苋提取物处理病叶后,每叶闭囊壳数量减退率差异明显。处理后1、3、5天,1∶4的马齿苋提取物处理组的闭囊壳数量减退率均最高,分别为57.18%、72.87%、71.99%,处理后3天,闭囊壳数量减退率达到最高。1∶16、1∶8、原液的马齿苋提取物处理组的闭囊壳数量减退率,均在处理后3天达到最高。1∶2的马齿苋提取物处理组的闭囊壳数量减退率,随时间推移,逐渐增高。表明马齿苋提取物原液与清水按1∶4混合后,对桑表白粉病每叶闭囊壳数量的控制效果最好。

表1 不同浓度马齿苋提取物对桑表白粉病闭囊壳数量的影响

(五)不同浓度马齿苋提取物对桑表白粉病病斑直径的影响

不同浓度的马齿苋提取物处理桑表白粉病病叶的离体试验,结果表明(见表2):不同浓度马齿苋提取物处理病叶后,每叶病斑平均直径减退率差异明显。处理后1、3、5天,1∶4马齿苋提取物处理组的每叶病斑平均直径减退率均最高,分别为90.80%、85.06%、82.07%,处理后1天,每叶病斑平均直径减退率最高。1∶16、1∶8、原液的马齿苋提取物处理组的每叶病斑平均直径减退率,随培养时间延长,逐步降低。1∶2的马齿苋提取物处理组的每叶病斑平均直径减退率,处理后3天最高。表明马齿苋提取物原液与清水按1∶4混合后,对桑表白粉病每叶病斑平均直径的控制效果最好,处理后1天病斑平均直径减退率最高。

表2 不同浓度马齿苋提取物对桑表白粉病病斑直径的影响

三、结论与讨论

本文利用马齿苋和大蒜提取物处理离体桑表白粉病病叶,试验结果表明:马齿苋和大蒜提取物对病斑和闭囊壳数量的增加、病斑直径的增大等都有抑制效果,但两者的作用又有所不同。马齿苋提取物处理组:处理后1天,校正病斑数量减退率即达到82.50%,抑制效果较好;处理后3天,校正闭囊壳数量减退率和校正病斑平均直径减退率均达到最高。大蒜提取物处理组:处理后3天,校正病斑数量减退率和校正闭囊壳数量减退率均达到最高,处理后1天、3天的校正病斑平均直径减退率均较高,分别达68%以上。马齿苋提取物对病斑和闭囊壳数量增加的抑制效果比大蒜提取物的作用快,处理后1天,校正病斑数量减退率和校正闭囊壳数量减退率分别达82.50%、77.17%,但在病斑直径的抑制上,大蒜提取物的作用处理后1天、3天好于马齿苋提取物。不同浓度的马齿苋提取物对桑表白粉病病叶的病斑和闭囊壳数量的增加、病斑直径的增大等抑制效果不同。1∶4马齿苋提取物,对桑表白粉病每叶病斑数量、闭囊壳数量、病斑平均直径的控制效果最好。处理后1天,病斑数量减退率、病斑平均直径减退率均达到90%以上,处理后3天闭囊壳数量减退率最高。

本试验表明,室内离体培养环境下,马齿苋和大蒜提取物防治桑表白粉病的效果较好,有一定的开发价值,但田间应用效果需进一步试验探明,马齿苋提取物对桑表白粉病病菌的作用机理也有待进一步研究探明。

李春宵等通过盆栽试验测定了马齿苋残渣堆肥浸提液对黄瓜灰霉病、黄瓜霜霉病、黄瓜炭疽病的活性,结果表明马齿苋残渣堆肥浸提液对3种真菌性病害都有一定防治效果[8]。本文的试验进一步表明,马齿苋提取物对植物白粉病类病害也有一定防治效果。目前利用植物提取物控制植物白粉病类的研究表明,蛇床子提取液对南瓜白粉病有较好的保护和防治效果[9];蛇床子醇提物对烤烟白粉病病菌的抑制效果最佳[10];香樟叶、黄杨和刺槐提取物对小麦白粉病病菌有良好的抑制活性[11]。本文试验也表明马齿苋提取物对桑表白粉病具有防治效果。植物提取物防控植物真菌性病害有较广泛应用前景,控制各类植物真菌性病害的植物材料有待大量试验探明。本文为马齿苋应用于植物病害防控提供了一定参考。

猜你喜欢

马齿苋白粉病校正
生防菌剂防治葡萄白粉病
200 g/L氟酰羟·苯甲唑悬浮剂防治草莓白粉病效果示范分析
再分析降水资料的适用性评估与偏差校正
夏日野蔬马齿苋
马齿苋,我爱你
痢疾克星马齿苋
炫酷ACR
一种具有自动校正装置的陶瓷切边机
变叶木新病害白粉病病原菌生物学特性测定
吃马齿苋要配酱醋和蒜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