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技术评估中医康复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的应用效果

2022-07-05张力平张立强周世英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2年11期
关键词:张量根型水分子

张力平,张立强,周世英

(陇西县第一人民医院骨科 甘肃 定西 748112)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主要是对不同组织水分子弥散运动各向异性的差异进行反映,使对人体解剖结构完整性观察得以实现,也可以采取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diffusion tensor tractography,DTT)对蛋白质纤维走行给予全面显示[1]。颅脑疾病是较常使用DTI进行诊断的疾病,相对于传统磁共振成像来说,其在判断疾病治疗预后、指导手术方案、判断肿瘤性质、判断对周边神经组织侵袭程度、判断多发性硬化症分期、诊断脑梗死等疾病中优势较为明显[2]。神经根性颈椎病作为颈椎外科疾病中较为常见的类型,采取传统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进行诊断仅能对神经根受压的程度给予直观地显示,对于神经根损伤程度存在的不足不能进行有效的评估,若患者影像表现与临床体征互不相符时则无法有效地判断患者的治疗预后[3]。DTI在神经根颈椎病的诊断中也可有效应用,对于神经传导束的细微病变能够准确显示。本文对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医康复治疗患者采取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技术进行诊断的效果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月到陇西县第一人民医院治疗的10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分组的原则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中男26例,女24例,年龄为35~70岁,平均(50.25±6.12) 岁;病程为1~5年,平均(2.55±0.52) 年;观察组男女分别为27例、23例,年龄为36~70岁,平均(51.88±6.35)岁;病程为1~6年,平均为(2.88±0.42) 年。对照组、观察组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与1992年全国颈椎病专题研讨会制定诊断颈椎病的相关标准互相符合;通过MRI或者CT检查明确存在神经压迫症状。排除标准:治疗后不愿意接受MRI检查、合并感染、合并结核、颈椎肿瘤等颈椎疾病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颈椎病治疗,一般是开展颈椎牵引治疗,通过枕颌吊带牵引法开展牵引治疗。

观察组除了开展牵引治疗外,还需要联合中医康复进行治疗,主要方法体现如下:①中医推拿:要求患者选择坐位体位,通过小鱼际从颈部向上往肩部开展推拿,且通过双手拇指从肩井穴开始往风池穴进行推拿,推拿的时间控制在30 min左右,1次/d。②中医熏蒸治疗:选择鸡血藤、透骨草、伸筋草、透骨草、路路通、羌活、鸡血藤、川牛膝等药物给予熏蒸,在颈项位置开展熏蒸,熏蒸的时间在30 min左右,1次/d。③中医内服:选择身痛逐瘀汤给予服用,药方为三七、杜仲、断续、葛根、当归、川芎、红花、羌活、牛膝、香附、地龙等药物,水煎后给予服用,每天三次。④针灸:选择天宗穴、颈阿是穴、太椎穴、风池穴给予针刺,选择平泄平补的方法给予针刺,留针时间控制为30 min,1次/天。

本组研究对象选择西门子3.0T磁共振仪开展检查,通过颈部八通道线圈完成DTI序列扫描与颈椎常规序列扫描,选择快速回波序列、自旋回波序列完成MRI扫描,扫描参数设置如下:矩阵512×512;FOⅤ240 mm×240 mm;间距1.0 mm;层厚3 mm;轴位T2WI、矢状位T2WI、T1WI。DTI序列通过GRAPPA模式、并行采集技术、两次激发平面回波序列来获取数据,扫描参数设置如下:b值800 s/mm2、矩阵98×98、FOⅤ230 mm×230 mm、间距0 mm、层厚3 mm、TR 8 300 ms、TE 74 ms,前后方向施加2个饱和带且施加20个扩散梯度方向,扫描时间大概为6.5 min,将颅底到第一胸椎作为扫描范围。感兴趣以T2WI矢状位神经高信号部位作为感兴趣区,如果无高信号变化,则选择受压相对严重的位置,尽可能包括整个颈髓位置,防止受到伪影以及脑脊液的影响,获取治疗前、治疗后DTI的初始数据。将获得的初始数据输入NEUR03D软件处理、西门子Sygno工作站之后获取轴向弥散率(ⅤD)、垂直扩散率(AD)、各向异性分数(FA)、表观张量系数(ADC)等各项DTI参数。

1.4 观察指标

(1)神经功能改善评分:改良日本骨科学会(JOA)对神经功能改善程度进行评估,分别在入院当天、干预后进行评估,分值越高,表示患者神经功能改善越好。

(2)临床效果判定标准:通过《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完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评估,按照痊愈、显效、有效、无效等4个级别进行评估,主要体现如下:①痊愈:经过治疗后,患者各项临床症状消失,肢体功能往正常状态恢复;②显效:经治疗后,可明显改善临床针状,能基本恢复肢体功能症状;③有效:经治疗后,可明显缓解各项临床症状,肢体功能得以恢复;④无效:采取治疗后,没有改善躯体功能与临床症状,或者越来越严重。治疗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频数(n)、百分比(%)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P<0.05则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JOA评分

观察组患者JOA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详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JOA评分(±s,分)

表1 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JOA评分(±s,分)

组别 入院当天 干预后观察组(n=50) 8.05±1.01 15.25±1.95对照组(n=50) 8.25±1.02 10.25±1.33 t 1.251 6.251 P 0.521 0.009

2.2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表2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n (%)]

2.3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DTI参数

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的ⅤD、ADC均显著低于入院当天,AD、FA均显著高于入院当天(P<0.05);观察组患者的各项DTI参数变化幅度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3。

表3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DTI参数(±s,10-3mm2/s)

表3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DTI参数(±s,10-3mm2/s)

组别 时间 ⅤD AD观察组(n=50) 入院当天 1.02±0.24 1.78±0.41干预后 0.83±0.18 2.13±0.46 t 6.125 6.025 P 0.009 0.010对照组(n=50) 入院当天 1.01±0.22 1.76±0.34干预后 0.94±0.17 1.89±0.35 t 5.251 5.111 P 0.023 0.025 t/P两组治疗前对比 1.254/0.542 1.333/0.512 t/P两组治疗后对比 5.854/0.010 5.555/0.011组别 时间 FA ADC观察组(n=50) 入院当天 0.50±0.09 1.62±0.19干预后 0.59±0.09 1.33±0.29 t 6.125 6.254 P 0.009 0.008对照组(n=50) 入院当天 0.48±0.11 1.65±0.18干预后 0.55±0.08 1.45±0.26 t 5.021 5.412 P 0.026 0.021 t/P两组治疗前对比 1.586/0.502 1.532/0.502 t/P两组治疗后对比 6.254/0.009 6.584/0.008

3 讨论

神经根型颈椎病主要是采取手术或者保守方式进行治疗,虽然采取手术治疗能获得一定的效果,但容易引起较大的创伤,加上手术后会出现多种并发症,导致实际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3-4]。随着我国中医学发展脚步逐渐加快,越来越多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开始通过中医康复治疗,选择中药熏蒸、推拿、针灸以及内服等方式进行治疗能够获得改善循环、行气止痛的效果,最终促使标本兼治得以实现[5]。据分析本组研究结果得知,观察组开展中医康复治疗后,JOA评分显著高于采取常规牵引治疗的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表示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采取中医康复治疗能够获得较为理想的效果,不但能促使患者的颈椎功能得以改善,还可在极大程度上提升治疗有效性。但目前临床缺少直接评价疗效的诊断方法,所以,应该寻找一种针对性的辅助诊断方法对颈椎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6]。

神经根型颈椎病诊断中常会采用MRI进行辅助检查,利用MRI常规扫描的方式能够对脊髓受压的情况给予显示,但是不能全面显示后神经根、前神经根累及的情况,也不能准确的评价脊髓神经纤维出现的病理变化[7-8]。DTI作为一种新型的成像方法,采取水分子扩散运动各向异性原理,获得量化活体组织的功能状态以及微管结构。而利用ADC可准确地反映水分子在组织不同方向的平均弥散张量,受到各向异性以及自由水弥散等因素的影响,对脊髓功能可有效评估[9-10]。由于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脊髓长时间受到压迫,神经细胞会发生萎缩的情况,逐渐减少细胞浆,加上细胞外发生水肿症状,导致细胞外水分子会加快弥散的速度,所以ADC数值会升高[11]。FA对水分子各向异性的比例能准确地反映出来,数值减少的情况下表示逐渐增多组织含水量,从而破坏为结果,所以会出现FA降低的表现,加上与ADC相比,FA有着较高的敏感性,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不会受到各向异性以及自由水弥散相互抵消的影响[12]。ⅤA、AD对自由水分子的垂直方向、纵轴方向上弥散程度给予全面反映,两者以负相关的关系呈现,而神经根型脊椎病患者因为神经元坏死、脱髓鞘、水肿等病变,常会出现AD降低,ⅤD升高的情况[13]。据分析本组研究结果得知,观察组患者经过中医康复治疗后,其ⅤD、AD、FA、ADC等参数改变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表示患者通过中医康复治疗后可获得更加明显的效果,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脊髓压迫状态,减轻脊髓损伤程度,能够加快神经元细胞水肿消退速度,抑制水分子扩散能力,从而增加各向异性,最终改善DTI的数值[14]。

综上所述,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通过中医康复治疗在改善功能、提升治疗效果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通过MRI检查且利用DTI技术对治疗效果能准确评估,为临床制定治疗依据奠定良好的基础。

猜你喜欢

张量根型水分子
Ⅰ型肢根型点状软骨发育不良家系的遗传学分析
浅谈张量的通俗解释
多功能治疗仪联合颈通颗粒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治疗效果
大规模高阶张量与向量相乘的一种并行算法
关于一致超图直积的循环指数
多少水分子才能称“一滴水”
非负张量谱半径上下界的估计不等式
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医护理方案的运用效果观察
两颗心
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取穴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