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在四肢骨关节骨折影像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2022-07-05杜霄鹏通信作者黄顺星冯明男郭明楠
杜霄鹏,薛 明(通信作者),李 硕,袁 征,黄顺星,张 欢,刘 栋,冯明男,郭明楠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放射科 北京 100015)
四肢骨关节骨折多在突发意外伤中发生,合并多种外伤,病情复杂,临床诊治难度较高[1]。在急诊后凭借肉眼观察与触诊难以快速判断疾病类型与骨折性质,为此需要利用有效检测手段,辅助医生进行患者病情判断,明确骨折类型,为后续治疗提供指导[2]。影像学中X线与CT均为骨折疾病常用检查方法,其中X线应用时间较早,操作简单、时间短、费用低,长期以来作为骨折首选诊断方法存在[3]。但单纯凭借X线结果无法直接显示骨折数据,可能影响治疗方案设计准确性。且其中部分病例为隐匿性骨折类型,隐匿性骨折作为细微骨折类型,在临床中发生误诊及漏诊可能性较高,对于影像学技术的要求也更高。CT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X线检查的缺陷,尤其螺旋CT后处理技术可提供更多骨折信息,便于后续治疗[4]。本研究对50例四肢骨关节骨折患者进行调查,旨在探究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经手术确诊为四肢骨关节骨折的患者50例为观察对象。50例患者中男性29例,女性21例;年龄29~59岁,平均(46.25±4.18)岁;交通意外伤28例,高处坠落伤18例,砸伤4例。
纳入标准:①经手术确诊四肢骨关节骨折者;②骨折部位1处;③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存在其他部位骨折者;②合并严重骨质疏松者;③凝血功能异常者。
1.2 方法
X线检查:以飞利浦X线摄影机行数字化X线摄影平片检查。
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仪器采用GE 64排Light Speed ⅤCT。患者取仰卧位,预先行轴位扫描,结合X线结果与CT定位像确定扫描范围。参数:电压130 kV,层厚16 mm×2.4 mm,螺距1.0 mm。实时扫描仪智能毫安秒技术进行,0.6~1 mm重建薄层横断层图像层厚,1.0螺距定位。获取图像上传到后处理技术工作站,行MPR、SSD、ⅤRT重建处理,处理结果与CT检测图像对比观察,判断骨折损伤程度。
由专业且经验丰富影像专家阅片,存在异议结果重新阅片并商讨后确诊,提供诊断报告。
1.3 观察指标
统计X线检查与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诊断结果精准度。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不同方法诊断精准度
以手术结果为标准,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诊断符合率为98.00%,显著高于X线的84.00%(P<0.05),见表1。
表1 不同方法诊断精准度[n(%)]
2.2 不同方法对隐匿性骨折检出率
50例四肢骨关节骨折患者中,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检查隐匿性骨折检出率为26.00%,显著高于X线检查的10.00%(P<0.05),见表2。
表2 不同方法对隐匿性骨折检出率
3 讨论
四肢骨关节骨折的病灶部位不同,且多伴随外伤,临床检查难度较高。其中部分隐匿性骨折会进一步增加诊断难度,容易发生误诊或漏诊问题,尤其骨折性质判断精准度容易受到影响[5]。要求医生对隐匿性骨折原理充分掌握,从而实现精准判断。除此之外,对于各项检查技术的合理应用也是提升诊断精准度的有效手段。对于骨折诊断X线检查技术的应用时间较早,但单纯借助于X线结果难以精准显示骨折相关信息[6]。四肢骨关节骨折作为复杂损伤病症,对于影像学检查具有更高要求,X线检查的应用局限性也逐渐凸显。从四肢骨关节骨折的治疗方向分析,需要医生在治疗前充分了解患者骨折损伤情况,为治疗方案设计提供指导[7]。在患者接诊后,凭借肉眼观察无法对损伤关节、骨骼进行精准评估,可利用影像学设备辅助诊断[8]。在X线检查中,拍摄体位会影响到X线平片检查结果。基于此种骨折类型的前后重叠较多,且关节结构复杂,无法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充足信息[9]。除传统X线平片检查外,CT在骨折诊断中应用也较为广泛。本文结果显示,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诊断符合率为98.00%,明显高于常规X线检查的84.00%,提示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在四肢骨关节骨折诊断中具有更高应用价值。
本次研究中以X线检查与多层螺旋CT检查对比的方式,进行了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应用价值的分析。将单层螺旋CT作为对比,多层螺旋CT在骨关节骨折疾病检查中具有更为显著的优势,为此临床诊断中应用相对广泛。多层螺旋CT检查的优势主要体现在扫描速度快,且扫描范围较大。尤其对于四肢骨关节骨折患者而言,多存在合并多种外伤情况且部分患者危重程度较高,缩短检查时间,对于改善愈后而言至关重要。基于多层螺旋CT检查速度的提升,其原因在于增加探测器数量,极大提升了X线利用率并减少患者辐射剂量。除此之外z方向分辨率有所提升,能够完成不同方向同性扫描促使图像空间分辨率得以提升,有助于提升对于细小骨折病灶的检出率。多层螺旋CT还具有独立图像后处理工作站,可采用多种充电方式,在患者平卧位下便可扫描获取骨关节立体影像结构,为后续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多方向参考信息。
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除提升扫描速度及扫描效果之外,还可对扫描图像纵横变化进行显示,并完成图像特征的分析[10]。基于此种优势,能够将四肢骨关节骨折患者疑似骨折部位以及隐匿骨折部位进行识别,更为深入地假设并判断四肢骨关节骨折类型及病情程度。完成多层螺旋CT扫描后,可显示患者四肢骨关节断面情况,其中横断面与矢状面以及冠状面均为平面。区分扫描图像的骨折线,便于掌握四肢骨关节骨折骨碎部位分布情况,可清晰界定四肢骨关节骨折范围。在明确骨折范围区间后,可进一步对软组织变化情况进行评估,从而精准掌握四肢骨关节骨折相关数据,为后续治疗提供参考。对于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的应用可实现立体三维图像建立。与传统X线片图像对比,此种立体三维影像具有显著差异。三维影像的立体感较强,且减少了影像重叠情况,为此更有助于提升四肢骨关节骨折患者骨关节图像投影效果[11]。临床诊断期间首先需要明确诊断方向,同时需要参考尽量全面且明显的数据信息。空间立体影像则能够清晰显示四肢骨关节骨折后骨骼结构,并辅助医生判断四肢骨关节骨骼形态。参考图像上四肢骨关节患者骨曲线数据以及骨碎片信息,可更为精准判断患者骨折范围。对于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的合理应用,可更为有效地控制影像因素,从而提升CT检查精准度。
在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应用中,可采用多种扫描方式进行。本次研究中除对常规四肢骨关节骨折的诊断分析之外,还对隐匿性骨折患者的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诊断价值进行了分析。本组50例四肢骨关节骨折患者中,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检查隐匿性骨折检出率为26.00%,显著高于X线检查的10.00%。以上结果提示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的应用,可有效提升CT检查方式在隐匿性四肢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对于此项技术的应用,可将四肢骨关节骨折患者的骨折部位情况进行显示辅助作出临床诊断。基于此认为在四肢骨关节骨折患者临床诊断中,应用此项技术能够为治疗全面性以及及时性提供技术保障。临床医生可凭借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检查结果进行四肢骨关节情况判断,从而更为精准地进行后续治疗方案设计,可间接达到改善患者愈后及康复效果的目标。
现代临床经隐匿性骨折界定为,不容易被传统影像学检查方法所识别而实际存在的细微骨折。隐匿性骨折作为细微骨折类型,在临床中发生误诊及漏诊可能性较高。一旦发生隐匿性骨折,漏诊情况则可能影响后续治疗及骨折进展期,从而影响到患者健康状况。若隐匿性骨折诊断不及时,则会直接延长后续治疗时间,进而影响愈后。甚至导致部分患者错过最佳手术治疗时机出现松质骨坏死与退行性骨关节病等。隐匿性骨折的主要特征在于,发病早期对于机体一般情况影响较小,导致多数患者无法尽早察觉。在骨折进一步发展后,对机体的危害性逐渐显现,可表现为疼痛与活动障碍等症状。基于此种特征认为对于隐匿性骨折需要采用有效手段早期作出诊断,以达到改善愈后的效果。以往有关报道显示[12],隐匿性骨折,主要基于松弛骨骨小梁微观压缩断裂所造成的骨髓水肿,在疾病诊断过程中可通过对骨髓水肿的检测判断患者病情。除此之外,隐匿性骨折的出现会受到多种因素干扰,其中最为常见的病因为创伤,为此在临床诊断中需要重视隐匿性骨折的发生原因,辅助提升诊断精准度。
在四肢骨关节骨折患者中,部分患者可利用X线片检查辅助诊断。但常规X线片检查,难以显示细微及隐匿骨折信息。同时针对配合度较差患者投照位置标准度难以控制,且最终诊断结果容易受到多种外部因素干扰,容易出现漏诊及误诊问题。除此之外,常规X线片检查难以清晰显示骨折内部情况以及临近人组织损伤情况,为此临床诊断应用存在一定局限性。对于CT断层扫描技术的应用,可显示细微及隐匿骨折情况同时也可显示骨折内部情况,并辅助医生明确邻近软组织改变以及关节腔积液情况。但存在的问题是难以显示骨折线相关信息以及粉碎骨片的移位情况。针对配合度不佳患者,同样存在解剖结构显示难度较高问题,仅能在一个方位进行骨折情况观察。后期多层螺旋CT以及后处理技术的出现,有效解决了以上难题。除扫描速度及效果的提升外,利用多种后处理技术,可从多方向进行骨折与脱位情况观察并显示病变全部信息,极大提升了隐匿性四肢骨折检出率。多层螺旋CT技术与单层螺旋CT进行对比,其扫描速度更快,且实现更大范围的扫描。多层螺旋CT扫描完成后,应用三维平面重构技术,可获取到更为全面的骨折相关信息。对于四肢骨关节骨折患者而言,以MRI检查方法进行对比,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检查过程中,利用人体血管造影与三维成像等技术,能够实现对骨髓水肿情况的检出,有助于提升隐匿性四肢骨关节骨折诊断精准度。多层螺旋CT技术与磁共振成像技术的配合应用,对于隐匿性骨折的诊断,可实现多平面重建,更为清晰显示骨折部位信息,同时也能够精准显示细微及隐匿性骨折情况,为临床诊断及后续治疗提供精准参考。在隐匿性四肢骨关节骨折患者中细微骨折是临床诊断主要难点。而对于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的应用,包括多平面与三维重建技术的使用,可进一步提升最终诊断结果精准度。多层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对扫描获取的骨折图像信息进行直接处理后,利用三维重建技术显示病变具体情况为后续临床治疗提供更为详细的参考信息。基于以上优势,促使隐匿性四肢骨关节骨折患者临床诊断中,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得以广泛应用。另外,基于隐匿性骨折与骨髓水肿之间存在密切关联,还可应用双源CT技术辅助临床诊断。其原因为双源CT技术可进行骨髓水肿情况检测,从而辅助提升隐匿性骨折诊断精准度。此项技术的应用可通过两个固定能量水平下持续发射X射线对骨骼肌肉系统进行扫描,从而清晰显示骨髓水肿范围信息辅助进行骨髓水肿程度的判断。
综上所述,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诊断四肢骨关节骨折准确性较高,且隐匿性骨折检出率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