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身认知视域下多感官联动教学探微
——以《社戏》景物描写教学设计为例
2022-07-05阙金梅
阙金梅
(龙岩市永定区教师进修学校,福建 龙岩 364100)
当前,教改进入了“双减”时代,高质量的教学体系构建迫在眉睫。然而正如温儒敏先生所说的,“语文教学‘少慢差费’这种状况至今未有根本的改变”。伴随着2021 年上海名师“阅读测评”的争论而引发的关于“阅读之痛”话题的热议,再次触发业界对低效粗放阅读教学的担忧。[1]在传统的“离身心智论”长期影响下,阅读教学一时难以摆脱学生隐身、情境缺失、互动弱化的旧疾。体现在教学设计方面,教师仍然缺少“以学定教”的思想建构教学内容,学法设计也在“读一读、议一议、写一写”的模式化中走入僵局。如果教学设计能够以具身认知理论为指导,聚焦学生身体多种感官的深度融入,将有利于教师全方位关注学生本体、演绎深度阅读的教学重构。
一、具身认知理论及其对教育的影响
(一)具身认知理论
具身认知(Embodied cognition)也称“具体化”(embodiment),是20 世纪60 年代以来心理学新兴的研究领域。具身认知强调身体的形态结构、感觉系统、运动系统以及神经系统均会影响人们的认知加工。[2]同时,认知在大脑、身体与环境的互动中产生。具身认知理论正日益深远地影响着心理学、医学、教育学等各个领域的发展。
(二)具身认知理论和教学改革
具身认知具有具身性、情境性、动态性的特点,为新时代的教学改革提供了理论参照。具身认知理论作为现代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到教学上,指学生课堂上积极利用多重感官接受知识和技能,才能顺利建立认知过程,并实现知识技能的内化和应用。[3]其在教学上的意义主要有如下三点:
1.“具身性”与“生本”意识。传统认知“离身论”把学生的大脑作为接受知识的“容器”。“具身论”认为认知不仅仅是人的大脑的认知,还是身体的认知、人在特定状态下的认知。所以教学需关注学生的身体、心理的“体验”构建“生本”课堂。
2.“情境性”与“情境”教学。认知环境并非封闭的,而是人与环境互动的产物。教学要通过创设情境来制造认知的矛盾冲突,激发学生探索的积极性。
3.“动态性”与“生成性”课堂。认知不是既定的、静止的、机械的,而是一个动态的综合系统。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生成因势利导,不断修正教学策略,最终实现学生认知的自主建构。
二、具身认知理念下多感官联动教学设计阐释
基于这一理论,笔者尝试以身体多感官为本体、内联大脑、外接环境,构建深度阅读课堂的教学设计。下面以《社戏》“‘月夜行船’景物描写教学设计”为例加以阐释。
(一)多感官本体的具身唤醒
1.口“读”入“境”。“具身”读是口的运动,同时口诵文字也会带动身体多感官的运动:眼捕捉文字—脑做出判断—耳接收信息。具身理论认为,身体的多感官参与会促进认知的深度达成。如今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在“读”的方面出现了不少问题:或是“以讲代读”的偏离,教师对“义理”和“考究”重视了,学生的“读”却退到了次要的位置;或是在齐读、个别读、小组读中的不同形式中枯燥循环;或是读的目标指向模糊简单,缺少思维的深度和挑战。
笔者对《社戏》“月夜行船”之“景美”品读作了这样的设计:初读感“景中义”,再读品“景中画”,三读悟“景中情”,四读入“景中境”。如此设计的思考是:在品景美的过程中,始终以“读”作为最主要的教学法,因为“反复刻意的训练,有利于在大脑中形成回路,加深记忆和理解”;因为“身体体验会激活心理感受”,所以通过增加读的项目活动设计,如课前组织朗读竞赛,可以让全体学生全面参与朗读竞赛,激活其认知和兴趣,学生心中有文,品也就有了根基;读出思维的进阶。首先从物象中品读“景中画”,而后从关键词寻读“景中情”,最后沉浸式朗读出情景交融之“景中境”。如此,内容从整体到局部再到总体,学生思维也从具体到抽象到融合中步步进阶,营造了在教师引领下,学生在与文本多重碰撞的“动态性”阅读体验。学生完成了从语言感知到情感悟、从思维提升到审美形成的蜕变,于吟咏之间真正感受到“月夜行船”景美“三境”的艺术魅力。
2.听“声”悟“情”。具身化的声音承载着两种含义:一种是语义含义,另一种是表达情感的语调含义。声音相比文字而言,在认知人类情感内容上具有无限的优越性。[4]本课设计了三处听“声”悟“情”的环节:导入时,播放音乐《童年》以实现两个过渡,首先以轻快的音乐让学生的身心过渡到愉悦和谐的情感状态中,然后是歌词《童年》充满童趣的内容自然衔接到《社戏》中“我”的趣味童年生活;在探索“景中情”时,请学生再听录音,感受朗读中抑扬顿挫的变化,意在让学生倾听声音与人物情感“愉快—急切—沉静—沉醉”变化的密切关系;在展示下水作文《凡尘静土》的环节,播放教师配乐视频朗诵版,让学生产生“声”临其境的感觉,体会“我”对这片“凡尘静土”的热爱和依恋之情。古人云:“情郁于中,文发于外。”“情”是“文”的内核,听“声”悟“情”自然能体会文气。
3.看“图”识“义”。语文学科是通过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学科,对语言的理解必须先唤醒学生原有的经验,才能更好地感知,叶圣陶说“接知如接枝”正是这个道理。所以,语文学科应该充分发挥视觉在识记中直接机制的强大作用,增加学生的直观感受。基于此,笔者设计了如下环节:
在讨论“景中画”后,教师引导:“这幅‘月夜航行图’美在何处呢?”然后展示一幅“月夜行船”图画,引导学生把无形的语言化为有形的景象,增加学生对“景中有画”文本的理解。
在品味景美“三境”环节,笔者设计了如下图式:
图1 景美“三境”
在小组合作探究环节,笔者先引导学生归纳“月夜行船”抓住景物特点、情景交融、巧修辞、开动五官、两结合(动静、虚实、远近等结合)的写景方法,再以对联的思维导图呈现,形象而直观,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具身认知理论的运用,颠覆了“认知只存在于大脑”的观点,它以脑的深度感知为轴心,链接口、耳、眼、手等感官系统,唤醒多感官本体并形成联动,于阅读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二)多感官心理模拟的想象激发
人的思维、身体、世界是互为隐喻、镜像的。具身认知理论所强调的感知运动(Sensor motor),不仅指客观存在的,还指主观想象的。这意味着借助想象,可以开发出心灵的眼、耳、鼻、口等感官的相关功能。人们的感官在模拟运动时,就已经参与了具身的概念认知,并且可以瞬间理解这种隐喻。
基于此,本课设计了以下学习任务:
1.听同学的配乐朗诵时,“请同学们闭上眼睛聆听,想象头脑中出现的画面”。排除干扰专注于想象再现画面的过程,是学生对作品感知和重构的过程。
2.在展示写景方法对联的思维导图环节(如图2),提问:“同学们读一读这副对联,联系生活实际,想一想这副对联内容还可以作何理解?”学生发挥想象后,可能会生成不少个性化的解读。
图2 景物描写的方法
3.在对关键句“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的理解时,提问:为什么把“淡黑的起伏的连山”比作“踊跃的铁的兽脊”?为什么静止的连山会“向船尾跑去”?为了帮助学生理解以上概念,笔者根据镜像神经元理论,制作一个让“兽脊”快速地往前跑的模拟动画,学生很快解读出这句写出了“山的雄壮、连绵、起伏”的特点,并且理解文中把“连山”比作“兽脊”的精妙比喻。然后再用物理的相对运动加以解释,学生便能理解船向“后”跑的说法,理解通过写山“跑”烘托行船之“快”的隐喻。
多感官心理模拟的想象激发,不仅有助于帮助学生记忆、理解,还能够开发学生的分析、评价、综合、创造等高阶思维能力,落实深度阅读的终极目标: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多感官体验的情境创设
认知是身体与情景化的学习环境相互作用产生的,环境不仅是认知的载体,还是认知的一部分。具身理论认为,脱离环境,认知无法独立存在。好的情境创设有利于认知的双向建构、互利共生。
1.创设“读中学”情境。“敏锐的观察者比那些单纯的‘做中学’的同伴具有更多优势。”[5]在学习的最后环节中,笔者出示了下水文《凡尘静土》,让学生运用学到的阅读方法,作理解和分析。如果说学生阅读鲁迅的作品还多少有点陌生,这一情境创设,则拉近了阅读作品与现实生活的距离,又为学生运用所学举一反三提供了有利的情境,并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具体可感的写作支架。
2.创设概念性思维的支架。教学过程是教师利用各种手段创设情境,帮助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过程。教师需要给学生搭建概念层面的理论,比如阅读和写作自我矫正的元支架(如表1),可以促进学生知识的处理和再造。
表1
首先是完成文字到表格的信息梳理。把上面图表中教师下水文的信息替换成学生自己的信息,就构成了写作自我矫正的元认知支架。这能够“让学生从更多的角度评价自己的习作或阅读,自己修改与调整思路和写作内容”。[6]
3.创设“做中学”情境。具身学习本质是身心一体的实践活动。品出了“月夜行船”的物境、情境、意境美,探索出景物描写的方法,观摩了教师下水文,搭建了阅读和写作思维支架。至此,学生已经有了从“何为美景”到“什么方法写美景”到“原来可以这样写美景”到“用这种思维写美景”的心理认知。此时由认知到运用的铺垫已经非常充分,然后教师进一步激发:“同学们,刚才你们听了老师的仿写,你们是不是也想跃跃欲试呢?是的,掌握了写景密码,可以激扬文字挥洒性情,让我们拿起笔,也以《凡尘静土》为题写一段写景文字吧!要写出景美‘三境’,并恰当运用文中的写景方法哦。”此时,以写促读的写景实践,有目标支架、有方法支架、有写作支架、有思维支架,多感官体验的环境创设水到渠成。
三、结语
具身认知理论给教育改革带来新的视角和认知源泉,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也为“具身”教学提供了技术支持。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其理论架构必将日趋完善,其对教育领域和课堂教学的影响也待广大教育工作者进一步研究。以身体的多感官联动为本体,内联大脑,外接环境的教学重构,可以催生出更多深度阅读教学,从而建构出立体、动态的高品质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