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婆术”是解决数学应用题的金钥匙
2022-07-05李勇
□李勇
数学辅导过度,孩子异化成“计算器”
朋友的儿子乐乐上小学四年级,期中测评数学挂了红灯,这可把他给急坏了,要我帮忙分析一下原因。
朋友说:“孩子一二年级时经常考双百,三年级也能考九十多分,现在不知怎么突然就不及格了,是不是变笨了?”
我笑着说:“乐乐一向聪明伶俐,无缘无故怎么会变笨呢?”
我仔细检查了孩子的试卷。计算题基本没错,做应用题,只要是“一步到位”的,孩子也很少错,比如:一块长方形稻田,长600米,宽250米,面积是多少?乐乐的答案是:600×250=150000(平方米)。
而稍有“拐弯”的题目,孩子没有一道是对的。比如:一辆货车,将货物从甲地运往乙地,去时速度是60千米/小时,用了7个小时,缺货后原路返回,少用了1个小时,问返回时速度是多少?乐乐的答案是:60×7-1=4199(千米/小时)。这样答案,无疑是错的,而且错得离谱。
我对朋友说:“孩子基础知识没问题,只是应用题不能理解题意。孩子平时写作业也这样吗?”朋友说:“乐乐平时作业没有出过错啊!”我笑了:“那怎么可能呢?”朋友认真地说:“真的,他的作业都是全对。一到三年级,遇到不会的题目,都是我给他辅导。四年级后,应用题有点复杂,我就让他用手机拍照搜题,所以,平时作业真没有出过错啊!”
听了朋友解释,我明白怎么回事了,乐乐这是“作业辅导过度”,没有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平日里,一遇到“拐弯题”,乐乐总是依赖他人直接给出解法,列出式子,自己只是计算一下,时间长了,习惯成自然,乐乐就变成一个计算器,只知道计算,不愿动脑思考了。而到了考场上,当然不会有人再帮忙列式,唯有自己胡乱列了。
计算能力虽重要,但数学思维才是根本
在不少电视节目中,经常看到一些数学神童,而他们的“神奇”表演,无非就是算数算得又对又快。如江苏卫视《最强大脑》中,8岁男孩王浩瑜,75秒内就能完成100个3位数的混合算式,结果准确无误,其速算能力让所有现场观众都惊掉了下巴。另一档节目《了不起的孩子》中,年仅5岁的小女孩陈雨奇,不借助任何工具,单凭脑力,10秒内准确算出10个四位数的加减法,台上嘉宾和观众用计算器都没她算得快。8岁神童金沐扬,更是以超强的计算能力,出现在央视《星光大道》现场,观众随机给出11个四位数的数字相加减,他没有任何迟疑,即刻给出正确答案……
在很多家长的观念里,小学数学就是算数,算得对、算得快就是学好了数学。因此,不少家长为了让孩子像金沐扬等神童一样,算得又对又快,不惜重金,将孩子送进各种各样的速算班,培养孩子的计算能力。孩子刚上幼儿园,就送他们去学珠心算,而不管珠心算宣传得多么“高大上”,其实质不过是教孩子运算的技巧;孩子上学后,家长检查他们的数学作业,关注的也只是计算结果的对错;遇到应用题不会做,家长不是引导孩子自己动脑思考,而是怕浪费宝贵时间,越俎代庖直接列出式子让他们计算,孩子不明白式子的含义,家长就将自己的思路“倒”给孩子,孩子如果听不明白,家长就会不耐烦,就会对孩子大发雷霆,甚至给他们扣上“笨蛋”的帽子……如此情况下,“多一问不如干脆不问”,孩子从此懒得再思考,只管计算,不管列式,时间长了就像笔者朋友的孩子一样,计算能力虽然很强,但一遇到应用题,就会束手无策。
一至三年级,数学多以计算为主,应用题也多是直来直去的“一步到位”,“计算器式”孩子还很有“优势”。但四年级以后,应用题开始逐渐复杂起来,孩子考试亮红灯便成为必然。
毋庸置疑,计算能力之于数学非常重要,但我们也应当清楚,用来计算的这些算式,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它们是人为抽象的结果。这些算式表达的是现实世界中客观事物背后的数学关系,发现、厘清这些关系,然后用数学式子表达出来,这个思维过程就是数学抽象。
从先后关系来说,是先有数和式,然后才有计算。所以,一个人要想学好数学,具备数学抽象思维才是根本。从这个意义上说,孩子计算慢一点不要紧,有时粗心大意计算错了也无关紧要。因为繁琐的计算将来可以交给计算器(机),但将现实生活中的数学关系抽象成算式,计算器(机)却无法代替。
“产婆术”是引领孩子动脑思考的金钥匙
培养孩子数学抽象思维的方法有很多,就家长辅导孩子作业而言,“产婆术”最为行之有效。
“产婆术”是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用以启迪他人寻求知识的一种方法。苏格拉底的母亲是一个接生婆,他从母亲那里得到启示,认为知识早已存在于每个人心中,他的作用就是像母亲接孩子出生一样,帮助人将心中已有的知识引领出来,具体操作方法就是一问一答。
这种方法,很适合家长对孩子数学应用题的辅导。当孩子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家长通过恰当的问题引导,可启发他们运用已有知识,动脑思考,自我探索。首先确定题目类型,然后厘清题目中各项条件间的关系,最后水到渠成,孩子自己就可列出式子。
以本文前面乐乐的那道错题为例,可以这样引导。
家长:“这道题目是什么类型的问题呢?行程问题还是工程问题?”
孩子:“行程问题。”
家长:“解决行程问题的基本公式是什么?”
孩子:“距离=速度×时间。”
家长:“如果求速度呢?”
孩子:“速度=距离÷时间。”
家长:“那现在题目让求的是什么呢?”
孩子:“速度,返回时的速度。”
家长:“距离有了吗?”
孩子:“距离?没有啊?”
家长:“从甲地到乙地,车往返距离一样吗?”
孩子:“一样啊。”
家长:“那来时距离有吗?”
孩子:“也没给啊!”
家长:“可是,题目中给出了来时的速度和时间。”
孩子:“我知道了,距离=速度×时间,60×7=420(千米)。”
家长:“你真厉害,距离有了,时间有吗?”
孩子:“题目中说了,返回时比来少用1小时,也就是7-1=6(小时)!”
家长:“好,距离有了,时间有了,万事俱备了。”
孩子:“这道题原来这么容易啊!”
孩子拿起笔,飞快地在本上写道:420÷6=70(千米/小时)。
家长:“如果把它们连起来,写成综合算式行吗?”
孩子:“那怎么不行呢?”
孩子写:60×7÷7-1。
家长说:“这样计算出来的结果是多少呢?”
孩子:“咦,怎么成59了呢?”
家长:……
孩子:“我知道了,这是两步,第二步的7-1要加上括号!”(这里家长还未再发问,孩子自己就发现问题了。)
孩子将式子变成了60×7÷(7-1)=420÷6=70千米/小时。
家长:“哇,你真是太聪明了”
大家看,这道题完全是孩子自己做出来的,如何列式,家长一句也没说!
辅导、辅导,就是辅助引导。基本的数学知识,孩子在学校已经学过,不可能一点记不住。像这道行程问题,距离=速度×时间,速度=距离÷时间,时间=距离÷速度,三个基本公式孩子早已背得滚瓜烂熟,但题目不会都那么直来直去,遇到变式题,孩子脑子一时转不过弯来也是很正常的。但万变不离其宗,无论题目怎么变,最后都要回归到这三个公式,家长辅导就是运用“产婆术”,引导孩子形成“归宗”思维,无论题目多复杂,都可以引领孩子顺着已有知识这根“藤”,一步一步渐次摸到问题答案这个“瓜”,然后把这个“顺藤”的过程写下来,就是算式了。如此,孩子就会觉得数学应用题并不难,动脑分析的过程很有趣,数学越学越带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