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博物馆唐代“红地联珠菱格条纹锦”在修复中应用背衬材料的染色方法及遇到难题的解决思路
2022-07-05李林杉甘肃省博物馆
李林杉(甘肃省博物馆)
甘肃省博物馆馆藏唐代“红地联珠菱格条纹锦”,进行修复的过程中,所需背衬材料的染色过程和在染色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难题是如何解决的展开论述。
一、该织锦基本信息
(一)织锦尺寸
此次研究是甘肃省博物馆馆藏唐代“红地联珠菱格条纹锦”为国家三级文物。该锦长34cm 宽14.5cm,锦作红地,以黄、蓝等色丝线显花。残存部分呈长方形,其上装饰作条状,两条联珠纹带夹持菱格纹带,其外再饰以条纹。织锦上残存有缝线,原先或为袍服的局部。(图1)
(二)病害种类
依据中国文物保护行业标准《馆藏纺织品类文物病害分类与图示》,本文统计此织锦病害情况主要有6 种,分别是残缺、皱褶、破裂、糟朽、微生物损害、污染。
图1 红地联珠菱格条纹锦(来源:甘肃博物馆藏唐代丝绸文物保护修复方案)
二、该织锦的保护修复方法及背衬染色试验
(一)修复方法
综述(材料、工艺、步骤及操作条件,附影像资料):
(1)采用低氧发(充氮)对文物进行消毒,消毒由中国丝绸博物馆实施。
(2)用博物馆专用吸尘器对织物表面进行除尘。
(3)在确定文物无脱色现象后,用棉签蘸去离子水或浓度70%的酒精清洗局部污染物,操作动作不可过重或来回摩擦。镶嵌进织物纹理中顽固的白色颗粒污染物,用针尾或竹签轻压、轻挑去除。
(4)文物表面折皱处用蒸汽加湿器回潮,待织物潮湿状态下进行平整,使其经平纬直,调整纹样,平整后进行修复加固。
(5)选用斜纹绸作为修复用背衬织物,按照文物的组织染成相应的红色,选用兰纳洒脱染料染色。
(6)对文物本体进行修复,将染好的背衬材料平整后全衬于纺织品文物下方,再次进行平整定型后用磁块固定,对破损部分进行缝合加固,缝合针法主要采用铺针法和钉针法 。
(7)修复完成后将多余的背衬材料剪去,边缘处折边缝合。
上述是该织锦的修复方法,采用背衬全衬的方法进行修复,全衬,就意味着布料用量多,面积大,对染制小样的精准度有着更高的要求,下面就介绍一下背衬的染色方法。
(二)背衬染色试验
材料:200 毫升量筒一个,搅拌棒一个,吸管一个,针管一个,温度计一个,小锅一个,适量布料。
染料:该织锦通过光纤光谱技术对其进行了染料检测,分析结果显示织锦中含有多种植物染料分别是:西茜草+紫胶虫、靛青+黄酮、靛青、单宁+西茜草,在知道植物染料的成分后笔者在思考找一种什么样的现代染料能够达到较好的复原效果,在对比了多种颜料后选用兰钠洒脱系列染料,它是汽巴—嘉基公司研究了多年后于1983 年5 月2 日正式推出的一系列新的毛用染料,研制这类染料的目的是要:提高羊毛的质量、简化染色的操作、简化染料的品种。该系列染料是由经过改良而着色力高的中性染料(1 ∶2 金属络合染料)及活性染料所组成。染料具有高牢度及非常接近的染色特性。此染色系统特点是高吸尽率与极佳染色重现性。兰纳洒脱(LanaSet)染料系列,有十五个颜色,我们选用了其中的六种染料来使用分别是:兰纳洒脱(LanaSet)黄2R、兰纳洒脱(LanaSet)红2B、兰纳洒脱(LanaSet)酱红B、兰纳洒脱(LanaSet)蓝5G、兰纳洒脱(LanaSet)棕G、兰纳洒脱(LanaSet)元青B。
调制染料:首先我们用秤将粉状的兰纳洒脱染料称取10 克,再称490 克纯净水,将水和染料加入500 毫升(1 克≈1 毫升)试剂瓶用搅拌棒搅拌均匀,这样一瓶染料就配好了待用。
表1 染色记录
背衬染色:染制文物背衬要与文物颜色基本相同的原则,本着这一原则,所以染制背衬不是一蹴而就的,要经过多次试验才能染出想要的颜色。为了节约成本和用水,笔者想出了染制背衬小样的方法。以“红地联珠菱格条纹锦”为例。首先选用和这件文物相同质地的布料,在与文物对比后我们选用绢斜来修复文物主体,接下来我们把所选用的布料裁成15*20cm 的小样,纪录小样克重后,将小样在沸水中脱浆(这一步用沸水将新布煮至10min、放凉、用清水洗一道备用,这一过程笔者称之为给布“脱浆”是为了后期更好地让小样上色),然后把小样放凉。在锅中加入200ml 水,煮至60 摄氏度时加入配比好的染料再放入脱浆后的小样进行搅拌入染,当水温升至80 摄氏度时加入醋酸(起固色作用继续搅拌,染制5—10min,捞出,水清洗一道后晾凉吹干。这样一次实验小样就染好了。接下来的就是与文物颜色进行对比,在多次小样染制后,找到最接近文物颜色的那块小样,记录小样配比,目的是染制文物大背衬时,整体比例扩大即可。这种方法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约了工作用时。染色记录(表1)。
三、染色中遇见的难题及解决思路
(一)染色难题
因为此次研究的文物采用背衬全衬的方式,背衬面积大,还要考虑文物的整体纹饰、质地、色泽,其局部的褪色、晕色。不但要兼顾背衬裸露在外的部分与周边文物色泽的协调性,还要与文物的时代感保持一致,所以染色的难度还是比较大的。该织锦的背衬有4 种颜色混合染织而成分别是:酱红B、黄2R、元青B、蓝5G,染色时先加入颜色较浅的染料与布料进行入染,搅拌后倒入白醋(白醋固色作用),水温控制在60 摄氏度,染织5-10min,捞出晾干,与文物做对比后,在调节布料的深度,让水温上升至80 摄氏度,加入元青B,以5ml 一次,依次加入,逐步加深,直到与文物颜色基本一致。难题1 染色不均:染料颜色种类较多,混合不均、温度变化,都会使其上色不均,出现染花的情况。难题2上色的深度不够:文物背衬染完后,晾凉平整待用,这时笔者发现布料的深度有所降低,没有达到文物颜色所需的深度。
表2 匀染性数值变化及效果
(二)难题解决思路
1.染色不均解决思路
针对染色不均,笔者找了些原因。问题应该出在温度变化较快、煮至时间较短、染色助剂分量不够等问题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是值得思考的,针对“红地联珠菱格条纹锦”这件文物染色上色不均的问题,思路1、首先增加了新布上面的物质去除的时间,去除新布表面物质,用沸水将新布煮20 分钟、放凉、用清水洗一道备用,这一过程笔者称之为给布“脱浆”,显然脱浆的时间,比以前增加了一倍,其目的是让布料更柔软,使之纤维的空隙更好吸收染料,达到均匀上色的目的。思路2、增加两个温度区域(60-80 摄氏度)煮至的时间,变为20min-30min,增加了一倍的时间,这样使染料更高效的吸收,解决上色不均的问题。思路3、将助染剂(白醋)的分量加大一倍,变为30ml,当水温煮至80 摄氏度时,加入水中搅拌搅匀后,加入染料与布料,煮至20min-30min,在此期间不停的搅拌,达到固色、上色更均匀的目的。
图2 背衬全衬在织物之下(来源:甘肃博物馆藏唐代丝绸文物保护修复方案)
这三条思路都针对染色时上色不均,而想出的解决办法。按此方法重新染织了小样,发现三种方法试验完,染制出来的小样都比较均匀,有较好的效果。(如表2)
2.上色深度不够解决思路
针对上色深度不够的问题,笔者想了一些思路,在解决布料均染性不够的问题上我们可以看到,在随着布料煮染次数的增加,布料颜色有一定变化,慢慢在变深,所以染布深度不够的问题也得以解决,首先我们要在文物颜色的基础上加深布料颜色,这就意味着要整体加深颜色,以“红地联珠菱格条纹锦”这件文物为例,染料配比/ml:,这样的配比非常接近文物本体颜色,但是笔者又想在修复过后,长年保存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随着时间的流逝,保存不当等等,文物下面背衬的颜色是否还能保持与文物保持一致,所以展开思考,是否应该将文物背衬的颜色染的比文物略深一些,这样既能达到长期保存不怕褪色,也能突显文物本体,于是笔者做了几个小的试验。试验1:表1 的数值不变,染料配比加以改动:染料配比/ml(酱红B 50 +黄2R 50 +元青B 6.5 +蓝5G 5.5)把每一种染料增加0.5ml,煮染20-30min。
试验2:表1 的数值不变,染料配比加以改动:染料配比/ml(酱红B 49.5+黄2R 49.5 +元青B 6.5 +蓝5G 5.5)染制这件文物用了红、黄、蓝、黑(元青B),4 种颜色,实验2 只把染料中较深的蓝、和黑(元青B)各增加0.5ml,煮染20-30min。(如表3)
表2 和表3 对比一下可以看出一些变化,布料的整体颜色基本不变,可深度有一些变化,特别是最后一次的试验,多加入元青B 0.5ml、蓝0.5ml,染出的布料有明显的效果,布料的色度有所加深,笔者也选用这块布(燃料配比/ml:酱红B 49.5 +黄2R 49.5 +元青B 6.5 +蓝5G 5.5)来作为文物的背衬材料,有较好的效果(见图2),因为文物本身颜色不均匀,略深的背衬,铺在文物之下,较好的综合了文物本体不均匀的颜色,看起来与文物主体颜色融为一体。
四、结语
针对甘肃省博物馆唐代“红地连珠菱格条纹锦”这件文物,笔者从几个方面展开讨论,我们从上文可以看出,从文物的基本信息、病害的情况,从而得到修复方法,是将背衬全衬在织物之下进行修复,说到了文章重点的部分,背衬是如何染色的、如何使用的、如何缝补在文物下方的,本文都做了介绍。最后对染色中遇到的问题,还有解决方法加以阐述。找到了与文物适合的颜色,也有较好的效果。
而如何染色找到染色中的问题,是文章的重点,染色的过程和染色中两大问题的(染色不均、染色深度不够),运用了助染剂变化、染料量增加、煮染时间增加的方法,得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