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创悦行,让劳动教育回归生活化
2022-07-05徐晓珊
徐晓珊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新时代劳动教育被赋予了更丰富的内涵。广州市花都区新华街第九小学围绕“办好创生教育,培育创美学子”的办学目标,立足生活和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确立“勤实践,乐探究,爱创造”的劳动课程目标,构建了劳动生活化基础课程、探究课程和创新课程,探索了劳动教育课程的新样态,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劳动教育;劳动生活化;劳动课程
广州市花都区新华街第九小学(以下简称“九小”)创建于2018年9月,以“办好创生教育,培育创美学子”为办学目标,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努力办一所践行创生教育的品牌学校,培育怀善爱、强身心、活思维、勤动手的美好生活创造者。学校立足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在夯实国家课程的基础上,基于校内外劳动教育的平台与资源,开展劳动教育生活化系列课程,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将“立德树人, 劳动为先”融入劳动教育的方方面面,开启学生成长的新旅程。
一、勤动手,自主体验,让学生感悟劳动精神
1.生活整理我能行
(1)家庭劳动课程:通过家庭劳动课程培养学生学会自理、自力、自强的能力。我们制定了年级劳动清单,家长做课程的指导者,鼓励学生常参与、勤锻炼;组织开展多彩劳动作业项目研讨,设计“我是家务小达人”“我是当家小主人”等劳动作业,引导学生完成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掌握必要的劳动技能。
(2)导行课程
①生活整理导行:进行生活整理课程培训,如书包整理、书桌整理等。通过拍摄视频分步骤操作,让学生熟知整理物品的方法,提高自理能力;通过归类分类的练习,培养做事有始有终的习惯,并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②值日课程:学习掌握一些简单的劳动知识和技能,良好的劳动态度、劳动习惯和为集体为他人服务的思想。
③离校导行课程:每天放学离校之前,通过全班合作、包岗负责,将自己的座位及附近区域打扫干净,让学生明白教室是遨游知识的海洋地方,是学礼仪学做人的地方,是我们共同的家,保持教室的干净整洁是每一个学生的责任和义务。
2.自主管理我尝试
班级通过服务岗位的确立、认领,如,“图书管长”“小小花匠”“菜地管家”等,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在班级内有为同学服务的机会,落实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人人有责负,从而在班级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价值,逐步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提高、自我发展”的能力。
(1)劳动基地乐实践
学校实践基地划分36个区块,每个区块是班级的“责任田”,用于种植农作物。班级定期组织学生参加劳动实践的活动,负责“责任田”的日常种植、管理和养护工作。学生在劳作中了解了蔬菜及其种植的相关知识,体验种植的过程和乐趣,锻炼动手能力,培养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良好品德。
勤于动手,自主体验,学生经历一段丰满的劳动过程。通过劳动,不仅感悟了劳动精神,还对劳动充满了敬意,在劳动中学会感恩,感恩广大的普通劳动者,感恩来之不易的粮食。
二、乐探究,启智慧心,锻炼学生的技能
1.社区公益齐参与
学校充分利用各种节日,如冬至、端午、植树节、劳动节、元旦、重阳节、中秋节等开展实践活动。如,“我是环保小卫士”“我是小小售货员”“我为社区添点绿”等活动,在活动过程中提升自我价值感,培养学生奉献、尊重与合作的精神。
(1)学科融合多元化
我们立足劳动教育和特定学科育人使命的基础上,从目标渗透、内容渗透、过程渗透三个方面架构多学科渗透式劳动教育的实践框架。
①语文课程与劳动课程整合。整合习作课程和劳动课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自学能力,促进学生对习作产生兴趣,有利于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实质性的提高;充分利用24节气歌中的节气文化,引导学生认识:古代人们需要根据二十四节气安排生产劳动,它是古代劳动人民生产生活经验的实践总结;开展认识收集种子、读、写、绘、观察农作物生长并绘或写植物成长记等创新活动。
②数学课程与劳动课程整合。如,在低年段小学数学教育中利用“认识人民币”“轴对称图形”和“七巧板”等知识点渗透劳动教育,培养学生劳动思维能力、劳动思维品质、科学精神、实践能力、创新意识。
③美术课程与劳动课程的整合。开设创意美术、手工制作、田园美术等方面拓展课程,让学生感悟劳动美之余,学会在劳动实践中进行创意表达。
此外,英语课上,教师根据英语课程特点,结合学生实际,在讲授完英语对话课之后,将内容进行拓展,动手完成创意作品,强化劳动意识;科学课上跟着教师了解植物的生长特性,种植要点……学科课程有机融入劳动教育内容,放大了劳动教育优势。
④饮食文化悦生活。结合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设计不同的课程:如,餐饮礼仪、二十四节气里的饮食;了解相关传统饮食文化、制作相关节日美食、调查家乡的美食;“舌尖上的广州”等内容。让学生理解“一饮一食”的来历以及与自身的关系,体验饮食文化带来的乐趣,形成对生命的尊重、对环境和父母的感恩、对自身健康的责任,敬畏每一个生命的存在。
探究课程,在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同时,激励他们为“创造美好生活”“建设美丽家园”而努力。
三、爱创造,乐创悦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1.生活制作乐创作
当教育回归到实际的劳动实践,如,小制作、小发明等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密切相关而又力所能及的实际操作,学生的生长也就与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他们的创造力被激活,他们的生命力被唤醒。“动动手,旧物变宝”“知识百宝卡”等小课程的开展,让学生在实践中创造其真实价值。
2.项目化学习促成长
项目学习是深度学习的需要。通过开展“艾叶飘香”“小麦的一生”“春节知识我来找”等项目化学习,引导学生通过团队互助弥补个体知识体系的不足与盲点,通过融洽的团队关系催生出更多鲜活的观点,形成“1+1>2”的协作效果,促进学生学习素养的生长。
四、健全评价机制,提升劳动教育实效
为深入做好学生良好劳动习惯的养成,我们以正面教育为主,健全评价机制,提升劳动教育的实效性。
1.建立多维的评价体系
学校从劳动知识与技能、劳动品质、劳动成果三大评价维度建立动态考核评价机制,引导学生真实学习、真实实践、真实探究、真实创造,在劳动过程中把观察、数据采集、阅读、研究设计、作品创制、沟通协作、问题解决、创新创造等融为一体,有效地促进学生热爱劳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
2.构建多元的评价方式
(1)多角度评价策略。建立学校、家庭、学生三位一体的评价机制,通过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家长评价,进行导向性、激励性、促进性弹性评价。
(2)多面性评价方式。过程性评价:利用班级优化大师教师及时评价,家长学生给予反馈;结果性评价:成果展览,校内成果汇报。
学校定期开展劳动争章活动,设立“劳动小能手”“劳动之星”“创美少年”称号。劳动争章活动记录着学生动态的、完整的、立体的、发展的成长轨迹;开展“最美菜园”评选活动,以“乐创节”及校园其它特色活动展示学子们的劳动成果,增加劳动的乐趣,共享劳动的快乐,形成“处处是劳动之地、时时显评价之功”的良性循环。
九小将继续构建深化劳动教育生活化课程体系,优化劳动教育课程内涵,力争打造“高品质、高素质、高质量”的课堂和课程,真正让“勤实践,乐探究,爱创造”成为九小學子独特的劳动基因。
责任编辑 温铁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