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班主任转变“网瘾”少年的育人个案探析
2022-07-05李芸
李芸
【摘要】2020年是特殊的一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到来,也带来了学习方式的更新。在“停课不停学”的期间,教师、学生,甚至家长都要接触并且接受崭新的学习方式——网课。于是,学生使用手机的时间长了,使用手机的理由也多种多样。这种形势下,许多学生沉迷于电脑或者手机,家长与教师为此都十分焦虑。如何解决学生的“网瘾”问题是摆在家长与学校面前的一大难题,基于此,笔者以个案为例探究高中生“网瘾”的成因及解决办法。
【关键词】网瘾;交流方式;高中班主任
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导致许多学生、家长、教师出现前所未有的紧张与迷茫,在“停课不停学”的情况下,学生主要以在线学习为主。然而,学生缺乏自律,缺乏教师与家长的督促,没有十分融洽的学习氛围,导致许多学生在线学习变成在线“游戏”。下面,笔者以案例详细分析网瘾”的成因与解决办法。
一、案例背景
我班学生小光(化名),曾经学习成绩优秀,可是新学期初,回到学校后,小光整日无精打采,时常请假。笔者向其父母了解后得知:小光在疫情期间,常常以网上学习为由,利用手机玩游戏、聊天或者刷视频等。如今,回到学校已经离不开手机,没有任何学习的动力,多位科任教师也向笔者反映小光的情况,对该生的变化十分无奈。为此,小光的父母与小光经常争吵,家庭氛围十分紧张。
二、高中生产生“网瘾”问题的原因
2020年9月22日,笔者第一次请小光的家长来校配合。这一次的邀请,主要是因为笔者看到小光对网络和手机的严重依赖,担心他如此下去会由学优生成为后进生,而小光的转变背后往往存在家庭教育或者家庭成员的相处模式上出现问题。虽然多次与家长电话联系,但笔者始终不能确定小光父母双方教育方式具体如何。当小光父母亲与笔者面对面交流的时候,笔者很快发现父母教育的不同步。父亲过度强调学习,母亲过度放任。而且,父母双方从小光小的时候就一直当着他的面就学习问题而吵架,父亲的观点很极端,甚至限制小光交朋友的权利与范围,也严禁小光看手机和电视。而母亲,不赞成父亲的教育理念却也放任不管,“眼不见为净”,所以长久以来,小光缺乏与父母的交流,又没有同龄朋友的陪伴。慢慢地,只要有机会接触网络,他就和虚拟世界的人做朋友、玩游戏、聊天,从中找到存在感。
三、高中班主任转变“网瘾”青少年的“三部曲”
1.利用好家校合作,家长改变与学生的相处模式
作为班主任,要解决小光的问题,首先得有家庭的配合,家校合作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第一次的家长约见略有成效,笔者制定了一些措施:第一,把小光的“网瘾”问题放在第一位;第二,不要限制小光交友,可以观察他的朋友,引导或暗示交友要注意的方面,做到尊重孩子;第三,不要暴力阻止孩子使用网络,让他每天有限的时间使用网络;第四,多跟孩子沟通交流,尊重孩子的想法和选择。然而,以上措施实施后,收效甚微。
2.家长正视问题,学校加强与家长的沟通
2020年10月15日,笔者第二次约见了小光的家长。这次,笔者很诚恳地表达了建议,并且叫上了学校的心理教师。在听完家长们的想法后,心理教师跟家长分享了个别“网瘾”学生的案例,有的成功解决了问题,有的悲伤地收尾,有实例作为论据,家长们才意识到自己的问题:传递给孩子更多的不是关爱和建议,而是冷漠和轻视。为此,我们在原本“四条约定”的基础上,更细化了每条约定的内容:第一,把孩子的“网瘾”问题放在第一位,不要拿孩子跟他人作对比,多鼓励,少否定;第二,不要限制孩子交友,可以观察他的朋友,引导或暗示交友要注意的方面,做到尊重孩子,如果家长实在不放心,也可以邀請孩子的朋友到家里做客;第三,不要暴力阻止孩子使用网络,可以“约法三章”,让他每天有限的时间使用网络,可以陪伴孩子一起看新闻和杂志,引导正确观念,让小光自己观察和发现过渡使用网络的危害;第四,多跟孩子沟通交流,尊重孩子的想法和选择,多听,少发表。
3.适时引导教育学生,成立“帮扶”小队
笔者每天都会跟家长微信联系,看看他们今天的进步和困扰,分享他们的小喜悦,也及时给他们一些建议,当然,笔者跟家长的互动完全是私下的,没有让小光知道。笔者也会根据家长反映的问题,在课堂上见缝插针地进行教育和引导。另外,在班里形成“帮扶小队”,让学生去关心学生,慢慢地,小光愿意跟班里的同学聊天了,哪怕只是抱怨两句……2020年12月,学校举行社会实践,帮扶小队的同学给笔者发来了好几张相片,阳光下,小光的笑脸无比灿烂。期末考试前一周,小光敲了笔者办公室的门,腼腆地问了笔者几道题,给他讲解完后,他小小声跟笔者说了声“谢谢”。
四、结束语
“网瘾”一定程度上是关爱与沟通不足的产物,治愈它的良药是身边人的关心和专业的指导,缺一不可。高中阶段的学生在生理和心理上都是极其重要的成形时期,有的学生虽然已成年,但校园的生活让他们保留着未入世的天真和纯真,他们渴望得到公平的对待,渴望得到教师、家长、同学的认可和尊重。因此,在与高中学生相处时,教师应拿捏好分寸,充分了解他们的心理特点,讲究方法方式,用爱心、耐心去对待每一个学生,用科学的方法去解决遇到的问题,不抛弃、不放弃,学生终会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代萍.网瘾少年案例分析和转化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
[2]金兼斌,吴科特.解决网瘾问题需“对症下药”[J].中国教育网络, 2006(1):3.
[3]网康科技.如何帮助青少年解决网瘾问题?[J].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 2006(12):1.
责任编辑 胡春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