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游客移动性视角下线型旅游空间吸引力模型研究

2022-07-05杨效忠,王杏,苏会

旅游学刊 2022年6期
关键词:移动性吸引力

杨效忠,王杏,苏会

[摘    要]旅游因包含了多种移动形式而成为移动性关注的焦点,移动性兼顾了移动的动态过程与移动所产生的具身体验和社会意义,从多个角度启发了旅游研究。文章以山区旅游公路皖南“川藏线”(宣城市S345宁泾路)为案例,在移动性视角启发下,探讨线型旅游空间移动过程的结构要素,搭建“人-信息-交通-地”线型旅游体验系统,并分析了各要素耦合作用下的体验模式,在此基础上,基于移动者视角,构建了线型旅游空间的吸引力模型。首先,通过网络游记词频分析确定了5大吸引力维度,分别是流动景观、停泊空间、趣味交通、生态环境和特色文化;其次,根据问卷调查分析游客的移动兴趣感知和体验消极因素,修正了20个吸引力因子;最后,通过旅游达人打分赋值,计算各因子的权重。结果发现:线型旅游空间赋予游客移动观景-驻足体验相互叠加的游览特征,游客高度重视移动过程中的视觉景观体验和停泊空间;同时需要提升旅游交通和公共服务的吸引力,构建与游客审美和个性相呼应的空间。

[关键词]线型旅游空间;移动性;吸引力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22)06-0043-12

Doi: 10.19765/j.cnki.1002-5006.2022.06.008

引言

移动性是现今社会的本质特征,伴随着移动工具的普及,人类出现多样的移动方式,加上青年人对释放自我和个性表达的真实性诉求,大众掀起了公路游、徒步游和骑行游等热潮,“在路上”成为全新的旅游体验,并具有丰富而深刻的意义。在此背景下,产生了诸多风景道、旅游公路和徒步古道等线型旅游空间。在移动性体验视角下,可被感知和体验的事物范围被无限扩大,景观、空间和身份等往往伴随旅游者的移动而发生变化,这种新的旅游现象要求我们使用新的视角加以审视,以修正以往研究中旅游空间的静态性与边界性、旅游体验的理性支配与逻辑景观。

1 文献回顾

1.1 线型旅游空间概念及内涵

线型旅游空间1是以交通功能为基础、以满足旅游者体验需求为根本目的,在风景道及其辐射范围之内具备多元功能的一种线型的旅游目的地形式[1]。国内外研究实践表明,线型旅游空间主要包括绿道、风景道、遗产廊道和旅游公路等多种类型[2],一般以公路、河流、廊道等人口迁移和物质流通的交通路线为载体,并依托其沿线的自然与文化资源,开展自驾、徒步、骑行等旅游活动[3],具有交通通行、生态保护、景观审美和游憩休闲等综合型功能[4],在拓展景观观赏和凸显旅游体验方面具有突出优势,因而日渐成为一种线型吸引物。部分学者的研究表明,某些旅游路线本身比沿途的景点更具有吸引力[5-6]。

1.2 线型旅游空间吸引力研究

旅游吸引力是指促使人们前往某地开展旅游活动的一系列因素的总和,包括资源、景观、产品、服务、氛围等要素,是构成旅游吸引物的内核动力。目前,国内外关于线型旅游空间吸引力的研究主要是以风景道、旅游公路和遗产廊道为对象,集中在景观评价与设计、景观要素构成分析和体验性要素分析等方面。Sinclair等以动物栖息地旅游公路为例,提出水域、森林、草地、人行道、建筑物等是重要吸引要素[7]。Ode等认为,旅游公路沿途的吸引物要素是所有视觉产物[8]。Maria认为,线型遗产廊道吸引力由主要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审美观和生产关系等要素构成[9]。吴必虎和李咪咪以小兴安岭为例,利用等距离专家组目视评测法建立了由地形、视觉和景观构成的线性景观数据库[10]。余青等以鄂尔多斯风景道为例,从生态景观学角度提出从景观植物、标识系统、游憩服务和声音景观等方面进行设计以提升旅游吸引力[11]。葛娟以环武陵源旅游公路为例,提出线型与地形的协调度、交通标识的色彩及造型、附属设施趣味度等对于旅游公路吸引力提升和景观营造有重要作用[12]。张瑞英等以青藏铁路为例,通过列车行驶过程中游客视觉感受到的景观质量高低,建立了由景观基底(自然景观多样性、人文景观丰富度等),以及景观冲击(色彩冲击力、奇异罕见景观、水体配置等)构成的动态景觀吸引物体系[13]。余青和邱海莲采用词频统计方法拓展构建了风景道旅游产品谱系,并强调风景道作为线型旅游空间区别于传统点、面旅游吸引物,拥有多个吸引力中心[14]。胡传东等以骑行游记为资料进行内容分析,从骑行动机、情感维度、高峰体验及拍照指数等多个方面,研究游客在川藏线的旅游体验规律及特征[15]。

综上所述,学者们大多从生态学、景观学和情感学等角度对线型旅游空间进行研究,并关注到线型旅游空间的移动性特征,部分学者基于移动过程分析其吸引要素和体验特征,但缺乏移动性的理论分析框架,对线型旅游空间的要素结构和本质内涵的探讨不够充分。因此,在移动性视角下,构建移动性的分析框架,分析线型旅游空间的系统结构、吸引要素和游览特征,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2 移动性视角与启示

2.1 视角:移动性范式理论

从认识论角度看,事物总是在移动和变化之中[16],移动的基本属性是从一个点到另一个点的过程,包含着移动的行为和规律[17]。20世纪下半叶,在计量范式与科技革新背景下,交通地理学和城市地理学迅速发展,人们开始关注日常通勤、劳工移民等“理性移动”过程,主要研究移动的频率、地点、速度和效益[18]。随着现代交通工具、互联网的普及,人们开始逐渐认识到移动的社会和文化属性,并开始关注包括旅游、极限运动等在内的“非理性移动”对生活方式和体验的影响,促使移动性研究的内容和内涵得以扩充,“移动性”已发展成为一种不可避免的思想潮流,是不断更新人地关系的重要方式[19]。

2000年,Urry提出新移动性范式(new mobilities paradigm),将社会理论与空间理论相结合,强调移动搭建了人和非人要素之间的动态联结,成为重构社会生活和文化身份的决定性因素[20],物理移动、物理移动所建构共享的社会意义、物理移动所带来的体验和具身实践,为移动性范式研究的3层基本含义[21]。移动是旅游活动的基本特征,在移动性范式启发下,旅游活动更加关注在移动过程之中的空间景观、感知体验和身份构建等一系列变化过程及其产生的意义[22]。基于此,本文以移动性为研究视角,试图从移动者、移动过程和移动体验等方面对线型旅游空间吸引力进行分析,旨在理解旅游移动者的真实诉求,并试图构建适合的吸引力模型。

2.2 启示:线型旅游体验系统

在移动性视角下,人类具有多样的移动方式,如驾驶、行走、跑步、飞行等,并与不同尺度、不同空间产生密切的关系[23],人的活动与载具、交通、景观、标识和文化等集合形成了线型空间体验系统[24]。由此,笔者认为,线型旅游空间是人-信息-交通-地系统耦合的复合空间:(1)人作为移动者,包含了视听范围、游览足迹、个性情感和社会身份等不同特质;(2)信息是伴随物理移动的虚拟移动产物,移动者携带的信息以及移动过程中产生的信息,包括标识系统、文化氛围、旅游咨询和旅游经验等;(3)交通是移动的载体,具有串联沟通的作用,包括地形路况、移动速度、移动方向和停泊休憩等特征;(4)地方既是移动的对象,也是移动的产物,包括生态环境、景观价值、公共服务和接待设施等要素。

3 研究区域与研究方法

3.1 研究区域

皖南“川藏线”位于安徽省宣城市境内(图1),是一条通过江浙地区大量自驾游游客推荐而走进大众视野的旅游公路,是典型的线型旅游空间。皖南“川藏线”以S345宁泾路为主体路段(原先由宁国X061、泾县X076和泾县X073组成,经过景观道路提升改造工程,目前已全面升级为S345宁泾路),路线全长120千米,自驾游全程用时两天,其主要路线为港口镇-青龙乡-方塘乡-汀溪乡-爱民乡-蔡村镇,沿途主要旅游节点包括千年龙窑、储家滩湿地、落羽红杉林、板桥原始森林、桃岭公路、水墨汀溪和月亮湾等。精华段为宁国市方塘乡至泾县桃岭,全长约40千米,桃岭公路为境内海拔最高的盘山公路,平均海拔700米,有多处180度弯道,路段蜿蜒曲折,驾驶难度大,因酷似川藏线的72道拐而得名。2017年,皖南“川藏线”作为有明确线程的旅游公路被开发,宣城市编制出台了《皖南“川藏线”旅游度假区规划》和《皖南“川藏线”最美宁国段景观提升规划》,进一步明确了具体的路线走向、路线长度、辐射村镇以及责任主体。2018年,皖南“川藏线”全境全年接待游客量425万人次,宁国精华段电子流量监测数据显示,全年卡口过车总量达到180万次1,表明皖南“川藏线”已经成为一个具有较强吸引力的线型空间载体。

3.2 研究方法

参考张瑞英等的研究方法[13],本文主要运用基于移动者视角的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图2)构建吸引力模型。具体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如图2所示:首先,针对网络游记内容进行词频分析,结合“人-信息-交通-地”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耦合关系,合理划分出吸引力维度;其次,通过问卷调查分析游客的兴趣偏好和消极因素,进一步明确吸引力因子,问卷设计的基础指标来源于人-信息-交通-地结构要素细分内容;最后,基于旅游达人对各个指标进行赋值打分情况,计算各指标权重并进行分析。传统的AHP法需要征求相关专家的意见,在此基础之上进行整理、归纳和统计,游客是被动的消费者,提升旅游吸引力完全依赖于旅游经营者和专家的能力与经验;而区别于传统AHP法,本文构建的吸引力维度和指标均来源于对移动者(游客)的分析,游客是调查研究的主要对象,因为在移动性视角下,人的移动过程都是个性化和具体的经历,游客是主动的创造者,是否具有旅游吸引力需要依赖于游客的判断,完全的游客视角能够更为真实地反映体验过程和经验诉求,从而构建更为客观、实用的吸引力模型。

4 线型旅游空间吸引力模型构建

4.1 基于网络游记的吸引力维度分析

移动性范式理论视角下,线型旅游空间内人、信息、交通和地方等要素耦合关联,形成不同的体验维度(图3)。其中,视觉体验主要是可欣赏的动态景观,反映的是移动过程中人的视觉范围内的所有产物,人的移动促发了空间的位移,伴随人的轨迹变化和视域变化,景观也在不断变化并且被重构,使线型旅游空间的景观具有动态性和多样性,欣赏价值更强;停泊体验是移动性所呈现的另外一面,观景平台、驿站、民宿和休憩点等作为移动空间中的停泊空间,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它们促使移动的要素在此不断地汇集、散开,使线型旅游空间的体验过程富有节奏和弹性[25];交通体验是移动者与交通工具组合的结果,特色交通是人的个性化探索,赋予游客自主拓展的能力[24],组织各种移动形式,在不同的地形地貌环境下,呈现不同的移动速度与移动方向,使交通具有趣味性与体验功能;氛圍体验是游客对地方的情感响应。随着移动足迹的变化,游客能到达除了景区之外的沿线村镇,深入了解地方文化和民俗风貌,加强了游客与地方的互动,游客与地方建立情感联系,往往会形成无形的吸引力。

游记能够较为真实地反映游客的出游过程与认知体验。以皖南“川藏线”为关键词,在携程、驴妈妈和马蜂窝3大旅游网搜索网络游记,以期在线型旅游空间体验系统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厘清线型旅游空间的吸引力构成。游记筛选的时间跨度为2017年5月1日至2019年12月30日,选择这个时间段是由于皖南“川藏线”从2017年开始被开发,具有明确的路线走向和节点名称,游客在此基础之上进行自驾游,因此产生的游记是相对比较完整的。删除过于简单、未标明出游时间、重复性文字、多次发表、纯图片和视频介绍等游记,最终整理出215篇有效文本。将文本信息导入Rost CM 6软件中分别进行高频特征词分析,提取高频词和行为特征词,过滤掉与景观感知和体验感知无关的高频词汇,如“非常”“认为”“了”“然后”等,并进行整理统计,选取排名前68的高频词(表1)。结合移动性视角下线型旅游空间的体验维度,对68个高频词汇进行科学和系统的再次归纳,划分出皖南“川藏线”的旅游吸引力维度(图4),主要包括以下5个方面。

(1)流动景观。主要涉及“风景”“红杉林”“美景”“沿途”“绿色”“青山”“竹林”等高频词,反映了游客在行驶过程中的一系列动态视觉景观体验,部分游客在游记中使用了“连续的”“律动的”等形容词,表明皖南“川藏线”的动态景观是具有流动特征的。(2)停泊空间。主要涉及“月亮湾”“方塘”“民宿”“储家滩”“漂流”“水墨汀溪”“景点”等高频词,反映了皖南“川藏线”沿途重要的旅游节点,以景点和民宿为主。(3)趣味交通。主要涉及“公路”“盘山公路”“山路”“路线”“路段”“弯道”“刺激”等高频词,反映了皖南“川藏线”惊险刺激的交通特色,游客在盘山公路上的驾驶体验较为强烈。(4)生态环境。主要涉及“山间”“原始森林”“溪流”“清澈”“空气”“干净”等高频词,反映出游客对皖南“川藏线”的生态环境评价,良好的生态环境带来的身心愉悦状态成为旅游者“在路上”旅游体验的重要构成,因此补充增加这一维度。(5)特色文化。主要涉及“古镇”“蔡村”“古村”“建筑”“农家”“徽派”等高频词,反映了游客对皖南“川藏线”沿线村镇的直观文化印象,主要是以古村镇、古建筑为基底的徽文化氛围;

4.2 基于游客问卷的吸引力认知分析

针对游客进行问卷调查,分析游客对于皖南“川藏线”的吸引力认知情况,问卷设计主要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兴趣偏好认知”,游客的兴趣偏好能够直接反映出皖南“川藏线”的吸引要素;第二部分是“体验消极因素”,在课题预调研阶段,课题组成员发现皖南“川藏线”存在一些问题,将这些问题作为体验影响因素进行问卷设计和调研,能够从侧面反映游客对某些因素的重视程度,从而有助于改进问题,提升旅游吸引力。

调研时间分别为2019年4月30日—5月3日,2019年9月30日—10月5日,对象为皖南“川藏线”自驾游游客。本次调研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问卷456份,回收率91.2%,有效问卷399份,有效率79.8%。运用SPSS 20.0进行描述统计性分析和多重响应分析,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兴趣偏好认知(表2):除了对“气候天象”“人工景观”和“美食特产”偏好较低之外,对其他项目的偏好程度均较高;(2)体验消极因素(表3):游客认为“服务设施数量与标准不够”“部分节点的可进入性困难”“接待设施特色不够突出”“标识系统特色不够鲜明”和“部分路段的交通拥挤”这4个因素对旅游体验影响较大。

基于以上分析,确定了20个吸引力因子。其中,根据游客兴趣偏好明确了“视野变化层次感”“景观色彩冲击力”“声音景观感染力”“沿线建筑风格”“移动空间尺度感”“特色体验项目”“特色旅游节点”“交通组织趣味性”“道路线形与坡度”“绿色覆盖度”“生物多样性”“环境清洁度”“空气洁净度”“文化氛围浓厚度”“当地居民好客度”“民俗风情差异性”16个因子;根据体验影响因素,增加了“特色标识系统”“特色驿站服务”“特色接待设施”“沿线节点可达性”4个因子(图4)。

4.3 基于达人打分的吸引力权重分析

4.3.1    构造判断矩阵

选择“1~9标度法”构造判断矩阵。不同指标之间相互比较,以1(同等重要)、3(略微重要)、5(明显重要)、7(强烈重要)、9(极端重要)或其倒数为量化标准。根据图2的层次结构关系,构造P-A、A1-(B1~B6)、A2-(B7~B9)、A3-(B10~B12)、A4-(B13~B16)和A5-(B17~B20)6个判断矩阵。笔者通过关注私信和悬赏问答相结合的形式,联系并邀请10位拥有资深旅行经验的旅游达人对矩阵进行赋值,10人学历均在本科以上,受教育水平较高。其中,4人在旅游企业工作,具有专业知识素养;3人为旅行博主,均拥有5年以上的资深旅游经验;3人从事其他职业。这10位旅游达人均在携程和新浪微博等平台上发表过皖南“川藏线”旅游攻略,并且被阅读、转发和收藏的次数在2万次以上,具有一定影响力。

4.3.2    计算评价指标权重

将判断矩阵每一行元素进行相乘:

[Mi=j=1nbij    i=1,2,…n]

计算每一列元素乘积的[n]次方根[Wi]:

[Wi=Min    i=1,2,…n]

將[W=W1,W2,…,WnT]正规化:

[Wi=Wij=1nWj    i=1,2,…n]

其中,[n]为评价因子的数目;[bij(i=1, 2,…n;][j=1,  2,…n)]为第[i]个指标与第[j]个指标相对重要性比较时获得的判断值;[M]为矩阵每行元素乘积;[W]为矩阵每列元素乘积。

4.3.3    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检验

为保证构造的判断矩阵得到的结论科学性和合理性,进行一致性检验。

对判断矩阵进行最大特征根[λmax]计算:

[λmax=i=1n(BW)inWi]

其中,[ (BW)i]为向量[BW]的第[i]个元素;[B]为具体的吸引力因子。

计算一致性指标[C.I.]:

[C.I.=λmax-nn-1]

计算一致性比率[C.R.](coherence ratio):

[C.R.=C.I.R.I.]

其中,[R.I.]为判断矩阵的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的取值(表4)。当[C.R.]<10%时,认为其具有可接受的一致性;当[C.R.]≥10%时,认为判断矩阵的一致性需要作适当修正。

4.3.4    结果与分析

根据上述计算公式,P-A、A1-(B1~B6)、A2-(B7~B9)、A3-(B10~B12)、A4-(B13~B16)和A5-(B17~B20)6个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比率[C.R.],均小于0.1,说明判断矩阵通过一致性检验。利用Yaaph软件计算出各层的权重(表5),5个吸引力维度权重的大小排序为:流动景观(0.2849)>停泊空间(0.2446)>趣味交通(0.2121)>生态环境(0.1573)>特色文化(0.1012)。

流动景观被认为是第一重要的维度,其中,“视野变化的层次感”“景观色彩冲击力”和“沿线建筑风格”3个因子权重排序较高,这与问卷调查中的游客偏好程度一致。皖南“川藏线”沿线以竹海、红杉林、湖泊和徽派建筑较为突出,在网络游记中出现频次较高,说明游客高度重视移动过程中的视觉景观体验。

停泊空间是第二重要的维度,“特色驿站服务”“特色体验项目”“特色旅游节点”和“特色接待设施”4个因子权重排序均较前,这与游客偏好程度一致,表明游客关注移动过程中的停泊驻足体验。皖南“川藏线”沿线有丰富的停泊点,包括观景平台、河滩、竹海、民宿和农家乐等,这些停泊点极大地丰富了游客体验。

趣味交通是第三重要的维度,其中, “沿线节点可达性”因子权重排序第一,这与游客偏好程度存在较大差异,但与游客的体验消极因素认知程度一致,在问卷调查中交通引导成为最重要的体验消极因素,说明旅游交通是线型旅游空间最基础且最重要的部分。“道路线形与坡度”“交通组织趣味性”因子权重排序较前,说明道路具有体验属性,并且能强化整体旅游体验过程。值得注意的是,皖南“川藏线”作为山区旅游公路,一方面,盘山绕水、蜿蜒曲折的特色交通增强了游客的体验感;另一方面,山区道路较窄、弯道较多,旅游旺季易发生交通拥挤,且不易疏散,部分路段的交通拥挤成为最重要的拉低体验的影响因素,如何平衡二者之间的矛盾,成为山区旅游公路要关注的重点问题。

生态环境这一维度的整体重要性相对较低,但“空气洁净度”“绿色覆盖度”和“环境清洁度”3个因子权重排序中等,这与游客偏好程度一致,“生物多样性”因子权重排序靠后,移动性视角下游客对生物的感知相对较弱,更容易感知到空气、绿色和环境等相关因子。由于选择公路旅游、徒步游的游客大多是生活在城市的年轻人,在寻求移动体验的同时,也重视身心放松的过程,远离城市带来的细颗粒物、光污染等。因此,空气和绿色等吸引力表达了人们对健康、愉悦的诉求。

特色文化的权重排序最低,其中,“当地居民好客度”因子排序靠后,这与游客偏好程度存在较大差异。结合实地调研发现,目前,皖南“川藏线”文化互动活动较少,游客尚不能完全感知地方氛围,但问卷调查表明游客仍比较注重当地居民好客程度。因此,响应游客情感,缔造游客认同的文化符号和地方氛围,将地方性根植于旅游吸引力的营造中,提高互动程度,以提升旅游吸引力。

5 结论与讨论

5.1 移动性视角下的系统观:人-信息-交通-地耦合的线型体验系统

本文在移动性视角的启发下,提出线型旅游空间是人-信息-交通-地耦合的体验系统,移动者和交通工具的组合,赋予游客自主拓展的能力,游客不以某一特定旅游吸引物为目标,而是追求移动体验过程,这种过程打破了传统理性支配和逻辑景观,充分关注移动者的感知和体验,兼顾在移动过程中所构建的新的空间、景观和意义。在人、信息、交通和地方等要素关联耦合作用下,产生不同的体验模式,包括可欣赏的动态景观、可停泊的游憩节点、可体验的趣味交通和可感知的地方氛围等。人-信息-交通-地线型体验空间是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拓展,形成新的社会关系有机载体,催生了交通+旅游的发展模式,从现实意义来说,这为旅游目的地发展提供一个新的发展方向,是培育区域旅游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5.2 移动性视角下的辩证观:移动观景-驻足体验叠加的游览特征

本文构建了线型旅游空间的吸引力模型,包括5个维度和20个因子,分析得出:流动景观(0.2849)>停泊空间(0.2446)>趣味交通(0.2121)>生态环境(0.1573)>特色文化(0.1012),这赋予了游客移动观景-驻足体验相互叠加的游览特征,凸显了旅游移动的本质:移动和停留是相辅相成、辩证发展的,二者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有节奏感的体验过程。在移动观景方面,游客高度重视“视野变化层次感”“景观色彩冲击力”“沿线建筑风格”“绿色覆盖度”等视觉景观体验,流动景观成为线型旅游空间最重要最基本的吸引物,这与已有的研究观点相符合。在驻足体验方面,观景台、驿站、民宿、农家乐等停泊空间能够调整游客的移动节奏与方向,让游客停下来和慢下来,有利于游客深入了解地方,从而建立对地方的归属感与认同感。因此,在关注移动性要素的同时,同样需要给予停泊要素更多的关注。

5.3 移動性视角下的新资源观:强调旅游交通和公共服务的吸引力提升

相较于自然环境和文化氛围等传统资源观而言,旅游交通和公共服务同样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其中,“沿线节点可达性”“道路线形与坡度”“交通组织趣味性”作为趣味交通的吸引力构成,对游客的旅游体验感知发挥重要作用。在移动性体验视角下,可感知和体验的事物范围被无限扩大,交通设施和公共服务等具有基础性、公益性、非营利性特征的要素也可以被视为旅游资源,并上升为核心吸引物,这需要我们以新的资源观来看待线型旅游空间。同时,针对游客的问卷调查表明了拥挤的交通、缺乏特色性的公共服务等是影响体验的重要因素,自驾、徒步或骑行通常是游客的个性表达方式。因此,创造与游客个性相呼应的空间,增加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符合游客审美情感的特色公共服务设施与旅游接待设施有助于提升线型旅游空间吸引力,同时,也是避免线型旅游空间体验同质化的有效途径。

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移动性视角,为旅游研究补充了新的维度和视角,线型旅游体验系统的提出,在理论上深化拓展了现有关于线型旅游空间的研究,本研究对于其他不同尺度的线型旅游空间仍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希望对公路类和徒步类旅游地的开发管理具有指导意义。

本文尚有如下不足之处。

(1)从理论上看,本文在移动性视角的启发下提出人-信息-交通-地的系统,涉及多个概念和分析维度,旨在强调想要深入分析线型旅游空间吸引力,需要先分析其系统结构特征和体验维度,但对于线型旅游空间的要素结构、空间特征、耦合机制等方面的解析尚显浅表,有待后续研究挖掘提升。

(2)从研究结果和研究意义上看,本文不仅要与已有的移动性研究对话,还要根据人-信息-交通-地耦合的线型体验系统、移动观景-驻足体验相互叠加的游览特征等研究发现具体展开,真正体现移动性的视角。下一步,期望构建有效的人-信息-交通-地旅游移动性研究范式,推动旅游移动性的理论研究,进一步在移动性理论观照下研究各类旅游现象,主要包括:①廊道旅游(体验模式、产品谱系和资源评价等);②移动特征(最佳行车观景速度测算、节点平均停留时间测算等);③空间转化(封闭型空间向开放型空间转化、平面空间向立体空间转化、实体空间向实体空间和虚拟空间并重转化等);④旅游拥挤(“黄金周”交通拥堵特征、旅游线路热度评估等);⑤效应测度(人口流动性测度、沿线农户生计效应测度等)。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张圆刚, 陈希, 余润哲. 线型旅游体验空间: 风景道的体验性逻理嬗变[J]. 自然资源学报, 2020, 35(2): 284-296. [ZHANG Yuangang, CHEN Xi, YU Runzhe. The logic transformation of the scenic byway system to the linear experience space transformation[J]. Journal of Natural Resources, 2020, 35(2): 284-296.]

[2] 鄢方卫, 杨效忠, 吕陈玲. 全域旅游背景下旅游廊道的发展特征及影响研究[J]. 旅游学刊, 2017, 32 (11): 98-107. [YAN Fangwei, YANG Xiaozhong, LYU Chenling. The development features and influence of tourism corridors under the holistic tourism background[J]. Tourism Tribune, 2017, 32(11): 95-104.]

[3] 王立国, 陶犁, 张丽娟, 等. 文化廊道范围计算及旅游空间构建研究——以西南丝绸之路(云南段)为例[J]. 人文地理, 2012, 27(6): 36-42. [WANG Liguo, TAO Li, ZHANG Lijuan, et al. Study on cultural corridor extent calculation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its torism spatial structure: A case study of the Southwestern Silk Road[J]. Human Geogeraphy, 2012, 27(6): 36-42.]

[4] 余青, 樊欣, 刘志敏, 等. 国外风景道的理论与实践[J]. 旅游学刊, 2006, 21(5): 91-95. [YU Qin, FAN Xin, LIU Zhimin, et al. On the principle and applicaions of scenic byways abroad[J]. Tourism Tribune, 2006, 21(5): 91-95.]

[5] BOZIC S, TOMIC N. Developing the cultural route evaluation model (CREM) and its application on the Trail of Roman Emperors, Serbia[J]. Tourism Management Perspectives, 2016, 17: 23-35.

[6] WALL G. Tourism and trails: Cultural, ecological and management issues[J]. Tourism Management, 2015, 50(2): 97-97.

[7] SINCLAIR K, HESS G, MOORMAN C, et al. Mammalian nest predators respond to greenway width, landscape context and habitat structure[J]. Landscape & Urban Planning, 2005, 71(2): 277-293.

[8] ODE A, TVEIT M S, FRY G. Capturing landscape visual character using Indicators: Touching base with landscape aesthetic theory[J]. Landscape Research, 2008, 33(1): 89-117.

[9] MARIA V S. Cultural tourism in cultural corridors, itineraries, areas and cores networked[J]. Procedia-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2015, 188: 246-254.

[10] 吴必虎, 李咪咪. 小兴安岭风景道旅游景观评价[J]. 地理学报, 2001, 56(2): 214-221. [WU Bihu, LI Mimi. DVAET: A linear landscape evaluation technique: A case study on the Xiaoxinganling scenery drive[J].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01, 56 (2): 214-222.]

[11] 余青, 胡晓冉, 刘志敏, 等. 风景道的规划设计: 以鄂尔多斯风景道为例[J]. 旅游学刊, 2007, 22(10): 61-66. [YU Qing, HU Xiaoran, LIU Zhimin, et al. On the planning and design of scenic byway: Taking Erdos scenic byway as an example[J]. Tourism Tribune, 2007, 22(10): 61-66.]

[12] 葛娟. 景区旅游公路景观美学质量评价及景观营造[D]. 重庆: 重庆交通大学, 2010. [GE Juan. The Aesthetic Assessment and Design of Landscape on Tourist Highway around Beauty Spot[D]. Chongqing: Chongqing Jiaotong University, 2010.]

[13] 張瑞英, 席建超, 姚予龙, 等. 基于视觉廊道的青藏铁路沿线旅游动态景观评价[J]. 生态学报, 2014, 34(12): 3320-3330. [ZHANG Ruiying, XI Jianchao, YAO Yulong, et al. Evaluation of tourism dynamic landscape along Qinghai-Tibet railway based on the visual corridor[J]. Acta Ecologica Sinica, 2014, 34(12): 3320-3330.]

[14] 余青, 邱海莲. 基于词频的风景道产品谱系——以美国蓝岭风景道为例[J].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13(1): 44-49. [YU Qing, QIU Hailian. Product pedigrees of scenic byway based on wording frequency: A case study of Blue Ridge Road[J]. Journal of Beijing Jiaotong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014, 13(1): 44-49.]

[15] 胡传东, 李露苗, 罗尚焜. 基于网络游记内容分析的风景道骑行体验研究——以318国道川藏线为例[J]. 旅游学刊, 2015, 30(11): 99-109. [HU Chuandong, LI Lumiao, LUO Shangkun. Cycling tourists’ experience of scenic byways based on content analysis of travel blogs: A case study of the Sichuan-Tibet section of national highway 318[J]. Tourism Tribune, 2015, 30(11): 99-109.]

[16] 孙九霞, 周尚意, 王宁, 等. 跨学科聚焦的新领域: 流动的时间、空间与社会[J]. 地理研究, 2016, 35(10): 1801-1818. [SUN Jiuxia, ZHOU Shangyi, WANG Ning, et al. Mobility in geographical research: Time, space and society[J].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16, 35(10): 1801-1818.]

[17] CRESWELL T. On the Move: Mobility in the Modern Western World[M]. New York: Taylor & Francis, 2006: 1-24.

[18] 朱璇, 解佳, 江泓源. 移动性抑或流动性?——翻译、沿革和解析[J]. 旅游学刊, 2017, 32(10): 104-114. [ZHU Xuan, XIE Jia, JIANG Hongyuan. Mobility or liquidity? Translation, evolution and interpretation[J]. Tourism Tribune, 2017,32(10): 104-114.]

[19] CRESSWELL T, MERRIMAN P. Geographies of Mobilities: Practices, Spaces, Subjects[M]. Farnham: Ashgate Publishing, Ltd., 2011: 1-68.

[20] URRY J. Sociology Beyond Societies: Mobilities for the Twenty-first Century[M]. London: Routledge, 2000: 49-76.

[21] CRESWELL T. Towards a politics of mobility[J]. 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D: Society and Space, 2010, 28(1): 17-31.

[22] MERRIMAN P. Automobility and the geographies of the car[J]. Geography Compass, 2009, 3(2): 586-599.

[23] HANNAM K, BUTLER G, PARIS M. Developments and key issues in tourism mobilities[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2014, 44(1): 171-185.

[24] 杨茜好, 朱竑. 西方人文地理学的“流动性”研究进展与启示[J].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 47(2): 1-11. [YANG Xihao, ZHU Hong. Progress and revelation of researches on the anglophone geography of mobilities[J]. Journal of 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Edition), 2015, 47(2): 1-11.]

[25] 解佳, 孫九霞. 旅游流动中停泊的意义: 移动性视角下的青年旅舍研究[J]. 旅游科学, 2019, 33(4): 32-46. [XIE Jia,SUN Jiuxia. The role of moorings in tourism mobility: A study on youth hostel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mobility paradigm[J]. Tourism Science, 2019, 33(4): 32-46.]

Attractiveness Model of Linear Tourism Space Based on the New Mobilities Paradigm

YANG Xiaozhong, WANG Xing, SU Hui

(School of Geography and Tourism, Anhui Normal University, Wuhu 241000, China)

Abstract: In today’s highly mobile modern society, tourism has become a focus of mobility because it includes various forms of movement. Mobility takes into account the dynamic process of movement as well as the physical experience and social meaning movement creates. Thu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obility experience, the range of things that can be perceived and experienced by tourists is infinitely expanded. In the process of tourism activities, key perceptions and experiences (such as landscape, space, and identity) often change with the movement of tourists. Traveling becomes a new experience that offers rich, profound meaning. The concept of mobility has fueled modern tourism research in multiple ways. Inspired by the perspective of mobility, this study examined the “Sichuan-Tibet highway” in southern Anhui, China. The “Sichuan-Tibet highway” in southern Anhui is a typical scenic and mountain tourist road. We examined the structural elements of movement in the linear tourism space, and we constructed a linear tourism experience system composed of people-information-traffic-land. We observed that with the linear tourism experience system, there was a disconnect between rational domination and the logical landscape of traditional tourism activities; we examined the perceptions and experiences of tourists; we considered the new space, landscape, and meaning that developed during the movement. Further, we analyzed the experience mode under the coupling effect of various structural elements with linear spatial movement in tourism. Accordingly, we constructed an attractiveness model of linear tourism space from the tourists’ perspectives. Through word-frequency analysis of online travel sites, we identified five major attractive dimensions: flowing landscape; berthing space; interesting traffic; eco-environment; and local culture. Then, we selected 20 attractive factors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evaluation, analysis, and induction of tourists’ attractive cognitive status. Finally, we assigned weights to each factor based on the scores of independent tourism experts. From an analysis of our findings, we infer that linear tourism space gives tourists a “mobile viewing-stopping experience,” which is a kind of tourism experience feature in which static and dynamic aspects are superimposed on each other. During the movement process, tourists attached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visual landscape experience and parking spa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mobility experience, the range of objects to be perceived expands infinitely. Elements with basic, public welfare, and non-profit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transport facilities and public services) can also be transformed into tourism resources; they may become core attractions of tourist destinations. Such a development would necessitate the following: tourist destinations enhancing the attractiveness of tourist transport and public services to build a basic guarantee for the linear tourism experience space; establishing a new concept for tourism resources to enrich the mobile rhythm and experience process of tourists; and then creating a space that reflects tourists’ aesthetics and personalities to enhance the destination’s attractiveness.

Keywords: linear tourism space; mobility; attractiveness

[責任编辑:宋志伟;责任校对:王    婧]

猜你喜欢

移动性吸引力
中国吸引力
与5G融合的卫星通信移动性管理技术研究
有吸引力的东西更好用
吸引力1
吸引力2
跟踪导练(三)4
面向5G的移动性管理关键技术探讨
基于安全灰箱演算的物联网移动性建模验证
FMC移动性管理程序
CommunicAsia2014、EnterpriselT2014和BroadcastAsia2014:移动性和连接性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