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问题的思考

2022-07-04韩英英

南方农业·下旬 2022年6期
关键词:综合整治乡村治理

韩英英

摘 要 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符合乡村振兴战略的要求,有利于建设生态宜居型家园,建全乡村治理体系。针对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中存在的工作观念有待更新、大数据思维较为薄弱、各部门缺少交流合作、全过程管控有待加强等问题,提出对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进行精准定位,树立大数据思维、挖掘乡村资源优势,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强部门之间的交流合作,建立全过程的监管体系等优化对策。

关键词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乡村治理

中图分类号:F321.1 文献标志码:A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2.12.039

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得土地整治模式不断更新,现如今,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应用十分广泛,已经成为践行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充分把握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基本内涵,协调各项要素,发挥资源优势,改善生态环境,可以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的生命力。然而,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的实施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导致相关工作效果不理想,未能取得预期成效,城乡协调发展面临着巨大挑战。因此,需要积极扭转陈旧思维,引入现代化信息技术,构建完善的沟通机制和监管体系,从而推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的稳步高效开展,助力乡村振兴,缩小城乡差距。

1 内涵和意义

通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可以对当前区域的耕地、建设用地、生态系统进行有机协调,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促进自然生态的自我恢复,构建可持续发展格局。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模式应用过程中,必须统筹兼顾全域空间,对国土空间结构进行优化,确保山水林田湖草形成一个整体,使其相互依存、互惠互利[1]。同时,明確全域范围内的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特点,善于挖掘资源优势,提高土地整治工作效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涉及多部门的参与,因此要科学划分各个主体的职责,加强各单位部门的交流合作,以打造具有魅力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具体而言,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意义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

1.1 符合乡村振兴战略的要求

“三农”问题的存在制约着农业经济的发展。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加强产业融合,构建完整的产业链条,可以为农民提供更多就业机会,显著提升农民收入水平。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开展可以对土地资源进行优化配置,盘活闲置土地资源,满足产业高速发展对土地资源的旺盛需求,吸引外来资本投入乡村,给乡村地区制造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稳定实施。

1.2 有利于建设生态宜居型家园

新时代下,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与日俱增。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为抓手,对生态环境予以改善,建设完善的基础设施,可为农民提供优质、现代化的生活服务,提高其生活质量[2]。同时,统筹全域生态系统进行土地整治方案的设计,维持生态平衡,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型生态家园,乡村地区美丽的风景会让当地居民感到骄傲和自豪,给乡村生态旅游业的发展增添动力。

1.3 有利于健全乡村治理体系

乡村治理的参与者包括政府部门、民间资本和广大村民,构建利益共享、上下联动的机制,发挥村民在乡村治理中的自主权,对于土地整治工作模式有着新的要求。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开展是以乡村发展和村民需求为核心,赋予了村民更多的权利,其严格遵守地方政府制定的政策法规,对土地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激发乡村发展潜力,促进乡村自治的长效化和科学化开展。

2 存在的问题

2.1 工作观念有待更新

国土空间布局缺乏合理性,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观念有待更新,具体表现在基础设施建设与自然生态环境保护没有被摆在同等地位,相关部门在农村地区对于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力度较小,农民思想没有及时转变,在农业生产中使用了大量的农药和化肥,将生活垃圾随意堆放,土地资源因此遭到了严重的污染。实际工作开展中,有些农民会为了扩大宅基地而随意占用农田,使得耕地面积进一步缩小。同时,各村落宅基地过于分散,缺乏统一布局,农村居民点用地所占土地面积较大,双重占地现象普遍,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中亟待加以解决。

2.2 大数据思维较为薄弱

大数据时代下,运用大数据技术对国土空间数据进行采集、处理和分析,构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一张图”,可以为判断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合理性提供依据,使相关工作人员了解土地整治及生态保护工作的实施情况,减轻重复工作量。但是部分工作人员的大数据思维较为薄弱,对信息化技术的应用能力不强,严重影响了空间大数据价值的发挥,无形中增加了很多不必要的工作,致使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精细化管理难以落实[3]。

2.3 各部门缺少交流合作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内容涉及范围较广、参与部门众多,不同部门往往会基于自身利益的角度考虑问题,相互之间缺乏交流和沟通,信息传递和共享遇到阻碍,无法为土地资源整治工作提供可靠依据。

2.4 全过程管控有待加强

在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过程中,缺少全过程、精细化管理策略的应用,与信息化技术的融合不紧密,过于依靠传统监管模式,这会忽视一些细节,难以保证工作标准和流程的严格执行[4]。相关项目实施阶段极有可能会出现各种复杂问题,导致土地整治效果与预期设想存在差距,权责不明、资源浪费、效率低下等现象滋生,威胁广大村民的切身利益。

3 优化对策

3.1 对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进行精准定位

要想最大化地发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效能,要树立科学的思维观念,引入现代化、大数据思维,重新定位工作目标,制订规范严谨的土地资源总体规划方案,为土地整治的实施提供依据,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和使用价值,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生态环境保护齐头并进。鉴于各领域对土地资源的旺盛需求,在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时应进行充分的沟通和交流,结合国家和地方出台的政策制订土地资源开发和利用计划,强化对土地资源的集约化和精细化管理。土地资源总体规划方案中主要包括土地空间资源开发、国土资源利用、土地生态整治和土地资源保护等多项内容,确定工作主体和实施方式,各个环节之间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借由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最大限度地降低公众生产生活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杜绝土地资源浪费行为,盘活闲置土地资源,确保土地资源得到可持续利用,成为乡村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

农民的踊跃参与是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意识观念的重大革新,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地位,让农民意识到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是完善居住环境基础设施,调整产业结构的有效途径,可以拓宽创业就业渠道,增加经济收入,从而提高农民参与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的热情[5]。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之前,必须积极收集当地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并提取其中有价值的信息,在此基础上编制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方案,从维护农民利益的角度开展工作,农民会大力支持方案的执行,推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的顺利开展。将土地治理和环境保护工作相衔接,是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新思路,创建健康的生产和居住环境,有利于调动农民生产生活激情。在农村地区积极宣传环境保护理念,组织农民学习绿色种植技术,减少化肥和农药的用量,引导农民在生产生活中注重节能减排,不随便排放污水和丢弃垃圾,共同维护居住环境,切实改善土地质量。

3.2 树立大数据思维,挖掘乡村资源优势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开展,需要相关职能部门及人员树立大数据思维,挖掘信息价值,利用乡村资源优势,达成土地资源利用及生态环境保护的目标。使用大数据技术将土地资源划分为多个类别,坚持因地制宜原则,根据土地资源的特有功能进行分类整治,突出地方资源和文化特色,可以防止千村一面的产生。划定三类空间和三条红线,确定城镇边界,既要对乡村地区的生态和农田加以充分保护,又要大力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结构调整,吸收更多社会资本用于投资建设项目,以此盤活土地资源,将闲置土地彻底利用起来,发掘乡村地区的经济增长潜力,实现乡村振兴及城乡协同发展。将交通、水文、社会、文化等要素有效植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中,同时对这些要素进行优化布局,以展现出对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推进土地整治的持续开展。

3.3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强部门之间的交流合作

先进科学技术的应用给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使得工作效果显著增强,土地资源的集约节约利用得以成为现实。经济新常态下,应站在统筹城乡土地资源的角度,积极借鉴以往工作经验和先进管理思想,深入解读城镇化发展内涵,加强部门间的信息共享。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技术方法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中的应用要点体现在3个方面。1)构建信息共享平台,将各单位、各部门联结起来,促进各方的交流,履行好各自职责,共同解决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实施中暴露的现实问题,进一步完善工作方案,制定不同阶段的土地集约节约利用目标,通过依次完成短期、中期、长期目标,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6]。2)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系统、移动通信技术和无线网络设备,提供地理信息和位置服务,该项技术有动态性和机动性的特征,可以充分满足地理信息查阅和使用需求,是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中必不可少的技术手段,可使土地使用更加透明,还能用于土地整治决策的制定。3)建立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自动化管理系统,用于乡镇申报、计划管理、空间分析、项目审批、进展跟踪、统计台账及指标管理等活动的监督和管理,能够有效提升监管水平。

3.4 建立全过程的监管体系

地方政府应从根本上提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的有效性,加大对项目的监管力度。1)在项目实施各环节贯彻监管工作,积极运用遥感监测、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一张图”及农村土地整治监测监管系统等信息手段,整合相关的土地,利用国土空间大数据,建立健全综合监测监管平台,实现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立项、审批、实施、验收、管护的全流程监控[7]。

2)对项目实施的具体流程、资金流向、权责分工等事项做到公开透明,确保资金的专款专用,各项操作严格遵守既定方案,责任落实到位,接受广大社会公众的监督。3)根据地方经济及社会发展需求,制定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治理标准和考核机制,综合分析评价土地质量、用地规模及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明确监管及考核内容。4)分析总结试点整治项目的管护经验、存在问题、适应情况及困难点,建立涵盖资金筹措、人员配置、监管机制,提升土地整治工作整体质量。

4 结语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效果关乎农村群众的生活条件和生活质量是否得到真正改善,需加强思想观念的更新,引入大数据思维,规范工作流程和标准,调动农民群众的参与积极性,建立全过程的监管体系和信息化监管系统,对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进行客观综合的评价,优化土地资源的配置,盘活闲置土地资源,缓解土地资源与产业结构调整的矛盾,进而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区域经济建设的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 高海东.新时期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思路及对策[J].黑龙江粮食,2021(12):47-48.

[2] 李保强.农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措施[J].南方农业,2021,15(35):136-138.

[3] 吴家龙,苏少青.共同富裕目标下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路径[J].中国土地,2021(12):37-39.

[4] 柴玲,暴向平.乡村振兴背景下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转型发展研究[J].居业,2021(11):208-209.

[5] 蔡玉玲.新时期村庄规划下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探讨[J].山西农经,2021(20):102-103.

[6] 吉亚飞.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实现路径探讨[J].中国科技信息,2021(20):117-118.

[7] 范业婷,金晓斌,张晓琳,等.大数据驱动下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评估思路及其应用方向[J].现代城市研究,2021(3):40-47.

(责任编辑:张春雨)

猜你喜欢

综合整治乡村治理
关于城镇建成区黑臭水体的治理技术的探究
多元与协同:构建新型乡村治理主体关系的路径选择
基于包容性增长视角下的民族地区乡村治理研究
国内关于乡村治理理论研究综述
河北南排河河口综合整治对策
关于加强老旧住宅小区综合整治的思考
浅谈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三个平台项目技术复核程序和要求
资源型城市环城矿山排土场生态综合治理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