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玉米高产种植技术简介
2022-07-04赵春辉冯岩智杜勇芝
赵春辉 冯岩智 杜勇芝
摘 要 玉米作为一种富含糖类、蛋白质、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等物质的农作物,其具有营养物质丰富、环境适应力强等特征,在农业生产领域得到大面积推广种植。为了在现有技术经验基础上引入现代农业技术,建立玉米高产种植技术体系,进一步提升玉米产量与品质,实现玉米高产栽培目标,以山东省青岛市为例,围绕土壤选择、良种选育、种子处理、科学播种4个方面概述玉米高产种植技术要点,并阐述种植、施肥、灌溉与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具体管理措施。
关键词 玉米种植;施肥管理;山东省青岛市
中图分类号:S513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2.12.005
山东省青岛市为温带季风气候,全年四季分明、雨量集中,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常年平均降水量662 mm,耕地面积总计43.63万hm2。受局部地区降水量较少的影响,部分地区采用抽取地下水方式进行农田灌溉,结合水资源分布特征、土壤结构等自然条件,青岛市逐步探索出以现代农业理念为核心的玉米高产种植技术,对于玉米产量与品质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1 玉米高产种植技术要点
1.1 土壤选择
高产玉米对于土壤环境有严格要求,在种植前先要调查青岛市的土壤条件,选取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在1.5%~2.5%、全氮含量约为0.2%、pH值为6~7的中性土壤进行玉米种植,优先选取壤土或砂壤土,保证种植土具备良好的蓄水保墒效果。待完成种植土壤选择后,在正式播种前需对土壤进行全面深耕,将翻耕深度控制在15 cm以内,用于改善土壤结构的透气性、提升保肥效果。深耕后及时进行耙平处理,避免土壤的肥力受風蚀影响而降低,并且在播种环节将撒种位置控制在土层下方约5 cm处,在播种后及时覆土镇压,为后期玉米种植效果及产量提升提供保障。
1.2 良种选育
玉米产量受玉米品种的影响较大,在种植前应结合青岛市的自然气候、土壤养分含量等情况,科学选择玉米种子。不同种子类型在不同地区种植的表现有较大差别,这是因为玉米种子会受很多客观因素的影响,这就要求种植人员始终遵循因地制宜的选种原则,依据当地自然气候及田间土壤环境,选购适合本地种植的玉米品种。种子选择前,需调查当地气候条件,检测土壤养分含量,并结合不同品种玉米生长特性,挑选出适宜种植的品种。此外,需分析当地作物种植特点,优选抗旱、抗涝、适应能力强的种子,确保玉米健康生长。做好土壤条件检测工作,若土壤肥力优渥,则以喜好肥水的玉米种子为主;如果土壤肥力贫瘠,应优选耐旱、耐贫瘠的种子。玉米种子优良选择与种植,可从根本上提高发芽率,同时减少病虫害,提高玉米品质与产量。此外,尽量保证种子大小相同,且光泽度高,保持种子外观一致性。播种前,需提前2 d风干种子,达到除菌的效果,确保玉米健康生长[1]。
1.3 种子处理
完成玉米种子选购工作后,还需对所选的种子做二次选择处理,筛除病种、残种等劣质种子,有助于玉米产量的进一步提高。种子处理流程如下。1)保留色泽纯净、籽粒饱满的玉米种子,以保障玉米品质,将玉米种子摊铺在阳光照射充足区域,合理控制摊铺厚度,达到晾晒、除菌的效果。2)将经过照射的种子浸入水中,浸泡时间为1 d左右,确保浸泡充分。但在预处理玉米种子时应注意,因青岛市降水量较多,土壤水分充足,则不需浸泡,避免水分过多使种子腐烂,影响发芽率。3)使用杀菌剂或杀虫剂进行拌种,或将农药喷洒至种子外层,既能够确保种子发育期间能够充分吸收养分,还可抵御病虫害侵扰,提高种子整体品质。4)加大对种子发芽时的观察、检查力度,若发现水分不足,则需在第一时间进行补充,以保证发芽率。
1.4 科学播种
玉米播种前需深翻种植土壤,不同地区的土壤环境有较大差别,因此,需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翻耕深度,一般为15 cm左右。深耕的目的是为种子发芽生长营造良好土壤环境。此外,播种时间也是决定翻耕深度的重要因素,若玉米播种时间较早,则需适当增加翻耕深度,以此增强玉米抓地牢固性,提高发芽率;若播种工作在多雨季节进行,应遵循浅耕原则,避免雨水渗透进土壤中,导致水分增多,远超出玉米种子发育时所需水分,而造成玉米种子腐烂;如果玉米种植
时,降雨量较少,应采取深耕的方式,促进种子对土壤中水分的充分吸收。
播种时,需根据土壤环境,选择科学的播种方式,为种子发芽、生长创设良好环境,以保证发芽率[2]。例如采用条播方法开展玉米种植工作,在此过程中,需合理控制玉米种子间距,确保玉米生长时能够吸收到充足的养分,且科学的播种间距能够规避倒伏问题的发生,以保证玉米产量。同时,合理控制种子埋入土壤深度,通常距地面5 cm。播种结束后,需在第一时间覆盖土壤,保证种子在土壤中吸收养分并发育。为保证玉米播种科学性,要求种植人员综合考量各种因素,包括玉米种子品质、地理条件、水文环境等,根据具体情况确定最适宜播种时间。一般来说,南方气候潮湿,土壤中水分充足,因此,可在3—4月种植玉米,达到早种植、早收获的目的。而北方地区天气寒冷,种植时间应比南方地区播种时间晚30 d左右。由此可见,不同地区播种时间不同,使得玉米成熟时期也不同。
2 现代农业技术在玉米高产种植中的应用
2.1 种植管理
2.1.1 宽窄行交替种植
基于现代农业发展理念引入宽窄行交替种植技术,要求在玉米种植过程中分宽行、窄行进行划垄,例如当种植区域宽度为130 cm时,可依照宽行70 cm、窄行35 cm、垄沟25 cm的规格进行玉米的种植。依照上述划垄方式便于将机械化设备引入田间,为玉米播种、翻耕及后期水肥管理提供机械化辅助工具,提高玉米种植效率,并且有助于减轻肥力损耗问题。在播种方式的选取上,推荐选用“一点三子”方法加强对种植密度的科学把控,保证在玉米种植与后续生长环节创设良好通风、光照条件,减少玉米倒伏现象的发生。同时,需根据种植区域海拔、地势地形进行种植密度、种植行距的合理设计,例如在海拔2 000~
2 500 m的区域进行玉米种植时,宜将每667 m2播种密度控制在5 000株左右,并依照宽行80 cm、窄行40 cm、株距14.8 cm的规格进行玉米的种植。待玉米出苗后,应根据实际长势进行间苗、补苗,为后续玉米种植管理创设便捷条件。
2.1.2 覆膜种植技术
引入膜侧沟垄盖种植技术进行玉米种植,选取40 cm宽微膜覆盖在相邻两窄行玉米间的垄背处,利用起垄覆膜机进行起垄、覆膜、播种一站式操作,能够有效提高玉米播种效率。在后续田间管理环节,应注重做好护膜工作,以3~5 m为间隔压土腰带,并且在种植过程中及时检查膜口、保证覆膜质量,借此减轻土壤中水分蒸发损失;同时在降雨期利用地膜将雨水导入玉米根部,提升自然降雨的利用率,在蓄产保墒、增光提温、保证植株根系发达、省时省力、节约成本等方面收获良好应用价值。
2.2 施肥管理
为达到玉米优质高产的种植目标,要求种植人员科学落实施肥管理工作,确保玉米生长过程中有充足的营养。基于现代农业理念引入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进行玉米施肥管理,如采用数据处理技术与Hadoop平台建立玉米施肥智能决策系统,收集整合玉米种植过程中土壤养分的数据资料,采用MapReduce处理工具进行土壤养分数据的分析处理,生成玉米不同生长时期所需的养分数据,并配合数据挖掘算法建立土壤肥力对于玉米生长状态影响机制的模拟试验,整合模拟分析结果进行算法比较,判断精准施肥后土壤中速效钾、有效磷、碱解氮等养分数据的变化趋势,最终围绕墒情监测、产量评估、肥力等级划分、精准施肥量控制等方面,辅助施肥管理环节实现智能决策,生成精准施肥数据。例如使用有机肥作为基础肥料,能够达到改良土壤条件的效果,确保土壤中營养充足,不仅可以大幅提高玉米产量与品质,还与绿色种植理念相契合。整合智能决策提供的分析测算结果,每667 m2的面积施加过磷酸钙40~50 kg、硫酸钾15~20 kg,将肥料均匀撒至土壤中,确保玉米可以充分吸收。同时,可将适量氮肥与基肥混合使用,以此提高玉米品质。在后期玉米生长过程中,若发现存在植株枯死现象,则需根据智能决策系统测算结果确认磷肥与钾肥的施用量,并保证及时追施肥料,促进玉米尽快恢复正常长势,保证玉米产量[3]。
2.3 灌溉管理
玉米发育期间对于水分的需求量较大,特别是旺盛生长阶段,只有保证水分充足才能促进玉米良性发育。当前常用灌溉技术包含滴灌、喷灌等,基于现代农业理念进行灌溉技术优化,可引入物联网技术建立玉米节水灌溉管理机制,例如采用玉米调控灌溉技术,根据玉米不同发育期,精确控制灌溉量,还可通过覆膜方式充分利用降雨和田间蒸发水汽,实现高效控水与节水目标;引入3S技术建立精细化灌溉管理模式,利用土壤温湿度传感装置对玉米生长阶段及水分需求量进行动态监测,结合实际灌溉需求进行灌溉用水量的调节,更好地优化水资源调度,提升农业灌溉的自动化水平。
2.4 病虫害防治技术
2.4.1 玉米病害防治
为了预防病害发生,在玉米种植前需保证选用的种植品种与当地土壤环境及气候条件相适应,合理早播或晚播,避免玉米种植与病虫害流行期重合;对玉米种子进行拌种处理,提高玉米种子抗病性。在玉米种植与生长过程中,常见病害有丝黑穗病、大斑病等。在防治丝黑穗病时,需优先选择抗病品种进行种植,并且对种子进行科学处理,如选用0.2%~0.3%的粉锈宁进行拌种,也可利用20%萎锈灵1 kg兑水5 kg,拌玉米种75 kg,并静置4 h,借此提高玉米种子抗病害能力。此外,需在间苗、定苗及除草环节及时拔出受病害侵扰的植株,当玉米生长至拔节抽穗期时在病菌黑粉粉末散落前去除病株,确保玉米健康发育[4]。
2.4.2 玉米虫害防治
玉米种植期间,通过预防、治理虫害可使玉米始终保持良好生长状态。玉米常遭遇的虫害有玉米螟、蚜虫等。在预防阶段,可引入无菌发芽技术、育种技术等,提升种子发芽率,降低污染率,还可保证种子在发芽前免受病虫害威胁,从根本上增强玉米抵御虫害的能力。在虫害治理时,可使用毒死蜱乳油0.5 kg药液与25 kg细砂混合制备颗粒状药剂,将其按照15 kg·hm-2
的用量灌入心叶中。同时,可采取农业防治手段对越冬寄主进行处理,以此减少虫源基数。例如在冬季或早春将玉米茎秆作为燃料、肥料进行回收处理,减少越冬虫源;或采用机械灭茬还田方案,不仅能够有效杀灭大量越冬幼虫、降低虫源基数,还可培肥地力[5]。此外,利用物理防治法,即利用螟虫趋光性的特点,在玉米田中每隔100 m的位置设置一盏频振式杀虫灯,达到诱杀玉米螟的效果,规避虫害对玉米产量的影响。但需注意的是,杀虫灯需在玉米螟羽化时期便开始布置,开灯周期维持30 d,不同地区杀虫灯放置时间不同,南方为5—6月,而北方在6—7月布置杀虫灯最为适宜[6]。
3 结语
玉米产量与农业经济发展息息相关,对此需注重玉米高产种植技术的科学应用,做好种植土壤、玉米种子选择工作,还需对种植土地及玉米种子进行科学处理,并且加大种植、施肥、灌溉管理力度,落实病虫害防治工作,为玉米创设良好生长条件,提高玉米产量,助力农业经济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洪侠,宫丽影,王德荣,等.关于现代农业中高产玉米种植技术[J].新农业,2022(5):13-14.
[2] 姜淑华.玉米种植技术及推广应用研究核心探寻[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1(9):210-211.
[3] 李淑敏,李佳豫.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及田间管理[J].农民致富之友,2021(16):12-14.
[4] 刘仲辉.现代农业中高产玉米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探析[J].种子科技,2020,38(24):34-35.
[5] 王爱东.玉米新品种的选育技术及其配套高产栽培模式研究:评《玉米育种技术与实践》[J].食品科技,2021,46(8):332-333.
[6] 张彦东.现代农业玉米高产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探析[J].农民致富之友,2021(12):37.
(责任编辑:张春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