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的路
2022-07-04桑惟
桑惟
那时我还是个八九岁,正努力地攻读小学学位的孩子。我家住在城南,小学在城北,每天下午放学,我需要步行30分钟回家。从小学到我家的路是一条笔直的街道,开了五花八门的店。
卖各类零食的小卖部是最常去的,进去逛个10来分钟,才小心翼翼地挑选一样最便宜的,结账走人。然后就在街边围观做糖画的——一勺麦芽糖,勾勒出精美绝伦的美少女战士,在我心目中是一个无与伦比的奇迹。“美少女战士”总是让我望眼欲穿,可终究是囊中羞涩,只能饱饱眼福。另一个吸引我的,是一家玩具店,干净透亮的橱窗摆出最时尚、最流行的玩具,再打上最适合的灯光,使它们更加熠熠生辉。曾有幸进去过一次,不仅是高昂的价格让我望而却步,更忘却不了里头两三个面容严肃的服务员用探照灯似的眼神审视着我,胆小的我逃也似的离开了。
玩具店的旁边是一家拐角书店。在街道两边的繁华热闹之中,它是特立独行的存在。这家书店没有火爆的流行小说、言情杂志,有的只是厚重的古老的书,因此生意并不兴隆。在这里让我更加放松,沒有人招呼我买这买那,也没有人目不转睛地盯着我,店主自己看自己的书,他不关心谁进店了,也不关心有没有生意——这简直让人疑心:这家书店到底是如何存活的?我随意选择一个安静的角落,就可以轻易陷入大师编织的一个个光影陆离的世界了!在这里,我看的第一本书是《红与黑》。看完后,我站在一排排高大的书架之间,第一次有了想创建一个属于自己的文学殿堂的念头。
再过去是居民的娱乐场所,逗一逗算命瞎子摊前的鹦鹉,听下围棋的郑大爷唠些往事……这么晃悠着,我总算到家了,一条半小时的路,我总能花两个钟头,到家时,天都黑了。我家住在七楼,爬楼梯时所有的零食、玩具、小说统统被我抛在脑后,转而绞尽脑汁地想着如何向妈妈解释为什么这么晚回家:大前天是做卫生,前天是在教室做作业,昨天是忘带钥匙折回学校拿。今天……今天……还没想好就到家门口了,妈妈黑着脸举着发出寒光的衣架迎接我:“今天又跑到哪里去了?家法伺候!”——少不了的一顿痛打。
那个时候觉得人生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挨打,所以小学毕业时,我无比幸福,好像毕业了就宣告自己自由似的。初中读了那所小学旁边的一所中学,我有了自行车,30分钟的路程,只需要15分钟了,我的包里从装满漫画书,变成了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各种科目的考卷练习,装满了爸妈、老师的各种期待,装满了中考提前为我送来的庞大压力。我努力把骑行的15分钟压缩到10分钟,努力在等红绿灯的几十秒钟里,多看两个单词,仿佛周围的一切都与我无关。
回家的路上,依然是人声鼎沸。一切好像没有变,却好像一切都变了。
一点就通:
对比手法,加强文章感染力
小作者是个善于观察生活的人。以“回家的路”展开,敏锐地捕捉生活中的事物,从平凡生活中发现不平凡:卖各类零食的小卖部、玩具店、拐角书店、居民的娱乐场所,每个场景描写都选取了极富生活情趣的镜头加以点染。文章语言平实柔和。此外,作者善于利用对比的手法,用小学毕业前的幸福与初中压抑的学习生活做对比,引起众多经历过学习压力日子的读者心灵的共鸣,结尾部分点题“回家的路”,再次引人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