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湖湘红色文化融入师范院校师德教育的现状分析与路径探索
——基于对湖南省四所师范院校的调查

2022-07-04吕思颖邓雅晴刘光成

教育观察 2022年17期
关键词:湖湘师范生师德

徐 洁,吕思颖,邓雅晴,刘光成

(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湖南长沙,410081)

教师作为知识文化与道德信念的传播者,其队伍建设水平的高低关乎下一代社会建设者质量的优劣。一直以来,国家都高度重视师德师风建设,调查显示,公众对中小学教师师德品质也有较高期望。[1]师范生作为大学生中特殊的一类群体,具有双重身份特质:既是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又是未来的人民教师。因此,加强师范生师德教育不仅是加强高校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一剂良方,更是当代师德师风建设中不可缺少的一环。

优秀文化承载的先进思想道德,是滋养品德的沃土厚壤,而“红色文化资源是德育的有效载体和理想范式”[2]。湖南师范大学、湖南第一师范学院、长沙师范学院、衡阳师范学院四所师范院校坐落于湖南这一中国革命重要的策源地,得天独厚地浸润于厚重的湖湘红色文化。湖湘红色文化是湖湘文化软实力的核心竞争力,其内涵丰富、表现形式多样,包括物质、制度及精神三个层面:在物质文化上坐拥一系列红色遗址、名人故居、纪念馆等场馆;在制度文化上存有一批革命制度与革命方针;在精神文化上熏陶于诸多红色文学、红色歌谣。[3]在师德培养中融入丰厚且独特的湖湘红色文化,既是立德树人,培养具有湖湘特色的人民教师的必由之路,又是发扬优秀文化,赓续湖湘红色传统的重要途径。

一、调查方法与对象

为探究湖湘红色文化融入高校师范生师德教育现状,本研究选取了湖南师范大学、湖南第一师范学院、长沙师范学院、衡阳师范学院四所湖南省师范院校的师生作为研究对象,以学生问卷调查为主,以教师问卷调查和访谈活动为辅,以求从学生、教师、学校三个维度,从融合认知、融合意愿、融合模式、融合效果四个维度全面观察湖湘红色文化融入高校师范生师德教育的现状。

本次调查共回收有效学生问卷517份。参与调查的学生为湖南师范大学、湖南第一师范学院、长沙师范学院、衡阳师范学院四所湖南省师范院校的师范生,男女比例约为1∶5。其中82.6%为共青团员,16.5%为中共党员(含预备党员)。籍贯为湖南省或在湖南省生活7年以上的学生占比64.4%。调查对象以大四年级学生为主,占比92.2%,大四学生已基本接受过所在学校开设的全部教学课程和包括教育实习在内的大部分师范生教育活动,即将步入准教师行列,他们不仅是反映湖湘红色文化融入高校师范生师德教育现状的最佳人群,而且是检验高校师范生师德教育效果的有力说明。

本次调查共回收有效教师问卷37份,访谈记录6份。参与调查的教师均为湖南师范大学、湖南第一师范学院、长沙师范学院、衡阳师范学院四所湖南省师范院校的在职教师,包含10位教授、17位副教授与10位讲师。参与调查的教师中,担任师范生教育教学课程教学工作的占65.7%,担任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教学工作的占31.5%,担任其他学科专业课程与通识教育课程教学的分别占28.9%和27.6%。其中,籍贯为湖南省或在湖南省生活6年以上的教师占91.7%。一方面,参与调查的教师奋战在教师教育工作的第一线,对师范生学习现状有较全面、深刻的了解;另一方面,长期生活于湖南省的经历使他们对湖湘红色文化的掌握程度与应用程度更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

二、调查结果及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当前湖南省高师院校的大部分学生对“湖湘红色+师德教育”的学习主动性不高,求知欲不强。

由表1可知,湖湘红色文化与师范生师德教育的融合效果并不理想,尚存有许多不足之处,可总结为以下三点。

表1 学生对“湖湘红色+师德教育”的学习主动性调查

(一)课程设置单一,缺少有效宣传

学校开展的湖湘红色文化教育活动类型调查如表2所示。

首先,在学校规划设定的课程分布方面,湖湘红色文化融入师范生师德教育主要是依赖思想政治类课程教学,而仅有30%的学生表示在教师职业道德与发展、教育学、课程与教学论等课程教学中融入了湖湘红色文化内容。在师范生必修的教育类的课程中缺乏湖湘红色文化的融合,导致湖湘红色文化难以与师德培养体系有效结合。

其次,湖湘红色文化宣传效果不佳,宣传活动落入形式化窠臼。据调查,师范院校主要通过设置红色宣传栏、举办红色讲座、开展相关比赛等形式对湖湘红色文化进行宣传,而播放校园广播、参观红色博物馆、参观红色遗址、举办红色沙龙活动等更具有体验性和互动性的学习活动则较少被提及。

最后,一些红色活动只是披着形式主义的外衣,参与者缺少实际的热情,故而落不到实处。宣传栏的海报是否受人关注、主题活动是否戳中学生的兴趣点、校园广播的内容是否喜闻乐见等问题时常被组织者忽略。

表2 学校开展的湖湘红色文化教育活动类型(多选)

(二)融合模式老旧,融合效果不佳

在融合模式上,融合方式老旧。学生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教师在课堂上主要采取“利用多媒体展示和分享红色文化资源(图片、视频等)”(82%),“口头讲述红色故事、红色文学”(83%)等方式,而较少开展实地研学活动(25%)、红色专项课程(37%)和布置与红色文化相关的作业(36%)。由此可见,教师在把湖湘红色文化融入师范生师德教育时,所采用的教学形式较为传统,学生的学习缺乏互动性和实践性,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融合的效果。调查数据显示,只有约6%的学生对当前湖湘红色文化融入师德教育的教学效果感到满意,认为效果一般的占比最多(49%)。这反映出这种以多媒体展示和口头讲述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虽适用于单向的知识输出,但却不适用于强调主体性的、深层次的品德培育。实践活动更有助于提升课堂的交互性,因此,教师应积极促进教师、学生与教学内容之间的良性互动,使学生在全方位、沉浸式的体验中把握湖湘红色文化对自我德行的感发与提升,锻炼学生在实践中开掘师德、思索师德与锻造师德的能力。

在融合内容方面,融入的湖湘红色文化资源存在同质化倾向。教师为拉近学生与湖湘红色文化之间的距离,突出事例典型性,通常采用毛泽东、朱德、贺龙等湖湘红色文化名人的事迹为感发兴寄的教学材料。其出发点虽好,却忽略了学生对其他湖湘红色文化资源的学习需求。长此以往,教学内容中的湖湘红色文化故事与文化资源因相似度高而失去其新鲜度与感染力。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前教育模式下教师统整红色文化资源能力的不足。

(三)教学评价缺位,难以持续跟踪

教学评价的缺失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学生对湖湘红色文化教学效果的反馈不足。调查结果显示,教师主要依赖自主研发的智慧评教系统来获取教学反馈与教学建议。评教系统通常采取问卷形式,通过量化多项指标来得出被评价的任课教师的任教分数。然而,由于评教系统面向全校各专业学生,其评价指标制订得较为笼统乃至宽泛,较难细化到湖湘红色文化与师德层面。另外,评教系统通常于学期末才开放,这就导致任课教师无法较为准确、及时地了解在融合湖湘红色文化与师范生师德教育时的教学方式、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存在的优势与劣势,容易使融合教学成为一场单向交流、闭目塞听的独角戏。

二是教师对学生师德发展的学习评价不足。首先,师范院校教师对师德内涵的定义存在不同的认知。师德作为一种职业道德规范,一种抽象化的内在精神品质,较难通过短期低频的测试、问卷衡量出准确、切近的结果。因此,在评价时,教师应当选用哪种师德评价方式与方法,制订什么样的评价指标体系来达成最合理的评价,是值得认真思索的问题。其次,师德培养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即使是在终结性评价中,也应当规避对任何一位学生作出过于负面的师德评价。最后,观察德行培育的效果是一个较长的过程,只有持续、稳定地追踪才能更深入地将湖湘红色文化的育人价值与师德培育紧密联系起来,探寻二者的关涉因子。但在当前的教育体系下,持续对一批学生进行长期跟踪调查,分析其就业后的师德发展存在较大难度。

三、融合路径优化策略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提出了以下三点对策,促使湖湘红色文化融入师范生师德教育。

(一)加强梳理,统整湖湘红色文化资源

教学资源的优劣关乎教学质量的高低。教师在学习过程中经受湖湘红色文化熏陶,能够提升其品德修养,并促使其成为对师范生言传身教的模范。为避免同质化教学,教师要不断开阔自身的知识视野,持续进行知识积累。

第一,教师应不断涵养湖湘红色文化底蕴,广泛涉猎湖湘红色文化书籍与影音材料。教师只有掌握湖湘红色文化的缘起、发展过程与成果,梳理湖湘红色文化发展的内在逻辑,才能在浩如烟海的湖湘红色文化资源中提取精粹,并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师范生修炼内在品质,成为率先垂范的‘大先生’,成为触动学生心声的心灵导师”[4]。第二,教师应持续关注各大湖湘红色文化平台,如湖湘各大红色旅游景区、红色博物馆、红色纪念馆的宣传门户网站,跟进其发布的展览资讯与文化动态。这样不仅能拓宽教师对湖湘红色文化的认知,促进其对湖湘红色文化教学资源的收集,还有助于发掘可用的实践场所,为开展实践参与型活动奠定基础。第三,教师应关注时事,与时俱进。湖湘红色文化不仅是过去的,更是随着时代不断更新、不断发展的。教师要着重将湖湘现实生活中先进人物的典型事例引入课堂教学,通过湖湘先进人物的优秀品质与杰出事迹熏陶师范生的性情品德,培养师范生将红色文化与教师职业道德关联起来的敏感度与共鸣感。

(二)优化课程,着力开展红色实践活动

针对课程设置单一的问题,教师应注重在课堂上开展红色实践活动与实践项目,充分利用红色革命基地、革命人物故居等实践场地,打造可触摸的三维历史现场,使学生能“回到历史现场”,在实践中育德。“回到历史现场”是帮助红色文化转化,有机融入教育教学的重要途径。情境化、故事化的红色文化会让学生更易具有历史代入感。《觉醒年代》电视剧的火爆无疑给红色文化在当代社会的生存形态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教师可以借鉴学习《觉醒年代》从个体叙事出发,将宏大的党史叙述融入真实的个体描绘中,让党史变得鲜活生动起来的叙事方法。[5]教师可以利用VR技术还原历史场景,或是请亲历历史的老一辈同志前来分享他们眼中的历史,让学生触摸更真实的、更生动的历史。

第一,教师可在第一课堂的知识传授中穿插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任务,如分享一个湖湘红色故事、唱一首湖湘红色歌谣、仿写一条湖湘红色标语等。利用课堂活动拉近学生与湖湘红色文化的距离,实现由陌生观望到切身参与的转化。为丰富第一课堂的教学资源,教师也应当积极寻觅校内可用的湖湘红色文化资源,利用如校史馆、校纪念馆与校园周边的红色文化场所来进行实践活动,如湖南师范大学岳王亭景区、湖南第一师范学院的毛泽东与第一师范纪念馆、衡阳师范学院的“湘南第一党支部”历史陈列项目、长沙师范学院的徐特立纪念馆等场馆。这些场馆因典型人物与事迹成为承载着湖湘红色文化的明珠,具有极高的教育价值与教育意义,并且坐落于校园内,便于师生在较为安全的条件下前去观摩访学。教师可利用湖湘红色文化资源,着力开发湖湘红色文化融入师范生师德教育的项目制学习课程。例如,湖南师范大学面向本科“世承班”学员开放游学研讨课程。具体课程如曾国藩与湖湘文化、走近湖湘红色人物便采取实地上课、现场讲解的方式,通过考察和参观红色人物故居、研究馆、纪念馆等场所,学生对湖湘红色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启发立志立德的家国情怀。

第二,教师应加强第二课堂中的湖湘红色实践活动开发。高校第二课堂是高校教学模式的一种新的有益探索,是传统教学的有效补充,是学生认识社会的重要途径。[6]第二课堂是除学生在第一课堂教学之外从事的所有活动,相较于第一课堂,第二课堂更渗透于学生的日常,具有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学生品德的作用。在第二课堂的实践活动设置中,教师应当把握学生“师范生”的特殊身份,将师范技能锻炼活动与湖湘红色文化紧密结合起来,开展如传承湖湘红色精神演讲、“我身边的湖湘红色人物故事”征文、湖湘红色文化PPT课件设计大赛、湖湘经典红色诗词三笔字竞赛等活动,使学生在提高自身教师技能的过程中品味湖湘红色文化魅力,体悟湖湘红色精神对教师职业道德的教化作用。

(三)注重评价,收集数据跟踪师德发展

完善湖湘红色文化融入师范生师德教育教学评价是检测并提升师德教育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道德教育不能脱离生活世界中的实践行动,人的道德成长既是道德认知及道德理性的成长,也是道德实践能力的成长。”[7]同理,道德教育的检测也无法用数字量化,只能在每个人的日常行为中看到结果,红色文化融入的效果也只能通过实践来检验。

在课程评价上,教师应主动在使用湖湘红色文化资源进行教学后及时面向全体学生展开课程评价调查,细心观察记录学生对该资源融入课堂的评价与感受情况,如对本次课湖湘红色文化资源的呈现形式、呈现内容、呈现效果有何评价,是否有相关的改进建议等。该课程评价应当设置稳定的评价周期,如三堂至四堂课进行一次评价,或一个月进行一次评价,评价活动贯穿课程始终。在学生进行课程反馈时采用匿名形式,确保学生能最大限度地畅所欲言。

在学生评价上,教师应当制订有理可依、行之有效的评价体系。首先,教师应当结合政策文件与社会对教师职业道德的定义与期待,明确师德内涵,并清楚地告诉师范生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通过条理清晰、态度明确的引导促使师范生心悦诚服地认可师德与师德教育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其次,在检测师德培育效果时,应当将过程性评价放在首位,尽量避免一锤定音的终结性评价。教师应当关注每一名学生接受湖湘红色文化教育后的思想道德观念变化情况,以问卷、访谈等形式进行定期调查。在评价中,教师应当支持主体多元化的课堂评价。师德不仅体现于教学过程中,而且渗透于日常行为的方方面面,需要多角度、多主体、多环境下的观察评估。最后,除支持教师评价学生外,还应当鼓励生生互评、组内评价、组间评价、家长评价等多元主体评价。对变化较为明显或具有典型性特征的学生,应当密切关注其未来职业发展,为进行回访调查与进一步的研究做好准备。也可以通过师范院校与中学建立反馈链条,建立高校—中学长效联合机制,对新进青年教师的师德、教学质量等方面进行持续观察和考评。

猜你喜欢

湖湘师范生师德
“寻访身边的好老师”
湖湘文化的统一战线价值分析
构建“两翼三维四能”师范生培养模式
在“四史”学习中涵养高尚师德
近代湖湘文化的崛起与启示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师德的实践思考
略论师范生儿童文学核心素养
2018年公费师范生招生专业及计划数
吕狂飙:师德建设需警惕从崇高师德简单转向底线师德
湖湘士人的崇文尚武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