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冬奥会花样滑冰女单自由滑动作编排与成绩分析
2022-07-04付洪志李兆进
刘 莉,付洪志,李兆进
花样滑冰是集技术与艺术于一体的综合类体育项目,既考验选手的技术表现力又考验选手的艺术表达力。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花样滑冰女子单人滑(以下简称“女单”)比赛中,俄罗斯奥委会(以下简称“俄奥”)选手谢尔巴科娃、特鲁索娃,日本选手坂本花织分别获得金、银、铜牌。根据ISU花样滑冰裁判评分规律看,女子单人滑评判重点在要求选手“稳定先行”的基础上鼓励其追求高难度技术动作,花样滑冰女单在跳跃技术难度上已经迎来“4周跳”时代。本研究对北京冬奥会花样滑冰女单自由滑前6名选手的比赛成绩进行统计,对选手的难度动作编排、动作完成质量等进行分析,为我国女子单人滑的竞技水平发展提供借鉴。
1 研究对象及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北京冬奥会花样滑冰女单自由滑前6名选手为研究对象,对选手的难度动作编排、动作完成质量等进行研究分析。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知网、Skating scores官网等网页查阅并收集北京冬奥会花样滑冰女单成绩及相关信息,为论文撰写提供理论依据。查阅《国际滑冰联盟单人滑特殊规定与技术规则(2021)》、《国际滑冰联盟裁判系统单人滑技术手册(2021-2022)》等有关花样滑冰的竞赛规则和国际滑联通知。
1.2.2 观察法
对北京冬奥会花样滑冰女单自由滑前6名选手的比赛录像进行观察,记录选手的技术与表演情况,为研究提供数理依据。
1.2.3 数理统计法
将所收集选手的成绩、得分等各种资料采用Excel进行统计,整理出选手难度技术、节目内容的各项数据。
1.2.4 逻辑分析法
对北京冬奥会花样滑冰女单自由滑前6名选手的动作编排以及表现与得分情况进行综合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北京冬奥会花样滑冰女单前6名总成绩分析
北京冬奥会花样滑冰女单总成绩前6名选手依次为俄奥选手谢尔巴科娃、特鲁索娃,日本选手坂本花织、俄奥选手瓦利耶娃、日本选手樋口新叶、韩国选手刘永。
由表1可看出,冠军谢尔巴科娃短节目(SP)、自由滑(FS)得分都居于六名选手中的第二名,亚军的特鲁索娃短节目得分居于第四名,自由滑得分居于第一名,冠亚军自由滑的难度技术分(TES)都达到了100分,使两名选手的自由滑总成绩与其他选手显现出明显的分数间隔。位于第四名的瓦利耶娃,具备年龄和高难度跳跃动作配置的双重优势,是夺冠种子之一,短节目成绩处于所有参赛选手的第一名,但自由滑发挥失常,使其难度技术分大打折扣,错失夺牌机会;获得季军的坂本花织短节目与自由滑发挥稳定,是最终站上领奖台的关键,但其与排名位于第五、六名的樋口新叶、刘永的难度技术分大幅度下降,与前两名相差20分以上。花样滑冰自由滑项目动作编排、动作难度与完成质量是难度技术分高低的直接影响因素,在高水平竞技赛场上,保证难度技术的基础分以及高质量地完成动作拿到执行分是选手拿到理想成绩的关键所在。
表1 北京冬奥会花样滑冰女单前6名总成绩分析
2.2 北京冬奥会花样滑冰女单自由滑难度动作分析
2.2.1 北京冬奥会花样滑冰女单自由滑难度动作编排分析
国际滑联裁判系统单人滑技术手册规定:一套均衡的自由滑必须包括1套定级连续步和1套编排连续步、至多3个不同类型的旋转、7个跳跃(必须包含1个Axel类型的跳跃)动作。其中,跳跃动作编排要占自由滑动作总量的70%以上,是竞赛取胜的关键性因素,它既是花样滑冰技术发展的代表性动作,又是难度动作的指标;旋转与步法编排的多样性与复杂性与节目内容分中滑行技术与步法衔接有关,影响着比赛节目的整体流畅性。不同选手根据自身竞技实力对难度动作进行编排是选手为完成比赛并取得优异成绩的战术手段。
因选手的个体差异与竞技实力不同,在第一阶段的跳跃动作通常编排为难度较大、体能消耗较高的三周跳、四周跳或连续跳动作。由表2可知,从跳跃编排看,女单自由滑前6名选手除谢尔巴科娃之外都选择了连续4个跳跃动作,第6名的樋口新叶将连续4个跳跃动作放在节目中间段,其他选手将连续4个跳跃动作编排在节目初始阶段。在完成第一阶段跳跃过程后,根据音乐变奏,为适当分配体力与储存下一阶段跳跃动作的能量,选手们往往将旋转与连续步的编排穿插在跳跃动作之间,谢尔巴科娃将7个跳跃动作分配为3+1+3,特鲁索娃与瓦利耶娃的跳跃分配为4+3,坂本花织、樋口新叶、刘永的跳跃分配分别为4+2+1、3+4、4+1+2,其中樋口新叶在3+4的两组跳跃之间仅编排进一个旋转动作,显示了其充沛的体能。6名选手都将旋转动作编排为节目的结束动作,动作创编逐渐满足技术衔接多样化、跳跃难度高质量化。
表2 北京冬奥会花样滑冰女单自由滑前6名难度动作编排顺序
2.2.2 北京冬奥会花样滑冰女单自由滑跳跃动作构成与得分分析
跳跃技术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代表着花样滑冰的发展,跳跃动作是单人滑整套动作的核心,跳跃动作的种类、连续跳或联合跳的编排以及动作的完成度是影响技术分最终得分的关键所在;依据表3,从动作配置看。俄奥选手特鲁索娃、谢尔巴科娃、瓦利耶娃均配置了四周跳,其中,特鲁索娃是女单选手中跳跃难度配置最高的选手,其自由滑节目共配置5个四周跳,包括4F、4S、4T和两个4Lz,是冬奥花滑史上实现5个四周跳的第一位女选手;谢尔巴科娃共配置两个四周跳,将4F分别编排于4F+3T联跳与4F单跳;瓦利耶娃共配置三个四周跳,包括4S和两个4T。六名选手均配置了阿克塞尔跳,其中瓦利耶娃配置了3A,樋口新叶、刘永在完成2A的基础上也配置了3A。从表3可以看出,除阿克塞尔跳之外,其他跳跃动作的三周跳已普遍掌握。前6名选手中完成“4+3”联跳3人次,“3+3”联跳10人次、“3+2(2+3)”联跳5人次,为了拿到后半程跳跃动作的额外加分,六名选手均在自由滑后半段编排了至少三个跳跃动作,获得10%加分共18人次,高难度跳跃动作编排和体能高消耗代表了当今女子单人滑实力水平逐渐提高。
表3 北京冬奥会花样滑冰女单自由滑前6名跳跃动作构成
表4 北京冬奥会花样滑冰女单自由滑前6名跳跃动作技术分统计
从动作技术得分与完成情况看。谢尔巴科娃稳定发挥,完整完成自由滑节目,坂本花织第二跳用刃模糊,但未造成扣分,两位选手属于稳定发挥型,在确保拿到基础分的同时,也未造成执行分扣分。特鲁索娃7个跳跃动作中有3个动作被扣执行分,1个动作用刃模糊,其中4T落冰转身,“2A+3T”中3T落地时双脚搭冰,4Lz缺失1/4,均造成了扣分,特鲁索娃的跳跃难度配置最高,但由于失误过多,导致执行分被扣分或加分过低,使基础分优势被削弱。瓦利耶娃在7个跳跃动作中5个动作被扣执行分,其中4S周数缺失1/4,3A落冰翻身被标记“<”,原计划的“4T+3S”联跳连接失误,4T摔倒,“3Lz+3T”落地转身,其余2个跳跃动作虽未扣分,但执行分加分较低,其跳跃动作基础分得分为60.61分,位于六名选手中第三名,较于后三名选手仍有10分以上的优势,但由于失误较多,动作执行分多为负值,导致产生分值差距,是六名选手中唯一一位执行分为负分的选手。樋口新叶与刘永均有三个跳跃动作被扣执行分,其中樋口新叶两次“3Lz+3T”由于不同程度的跳跃周数缺失均造成扣分,3T由于错误用刃造成扣分;选手刘永3A、“3Lz+3T”、“2A+3T”均由于不同程度的周数缺失造成扣分,3F由于用刃模糊导致执行分加分较低。两位选手与基础分相近的坂本花织相比,在基础分较低的情况下,并没有展现出稳定的技术执行力,执行分与其他选手产生差距。
2.2.3 北京冬奥会花样滑冰女单自由滑旋转与步法动作构成与得分分析
国际滑联单人滑技术手册中规定:一套均衡的男女(成年和青年)自由滑节目最多包括3个旋转:一个联合旋转、一种跳接转或跳进入的旋转和一个一种姿势转[3]。从表5可看出,六位选手的动作编排较相似、动作定级较一致、技术分差距较小。六名选手均选择编排了换足联合旋转(CCoSp)、跳接换足组合旋转(FCCoSp),与四位选手编排的跳接燕式旋转(FCSp)不同的是,坂本花织与刘永分别编排了跳接蹲踞旋转(FSSp)与弓身旋转(LSp)。六位选手的旋转动作等级都达到了三级及以上,其中旋转等级达到4级15人次,3级3人次,可见选手的旋转动作难度等级较高。技术分较高的是瓦利耶娃(14.18)、谢尔巴科娃(13.71),从两位选手的动作定级与BV、GOE评分来看,与其他四位选手相比有较小的优势,在动作定级均为4级的前提下,BV分高,也取得较高的GOE加分。
表5 北京冬奥会花样滑冰女单自由滑前6名旋转动作技术分统计
国际滑联单人滑技术手册中规定:一套均衡的自由滑节目必须包括一个充分利用冰面的接续步[3]。接续步是花样滑冰成套动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编排接续步与定级接续步,编排接续步可以有任何种类的动作组成,可在定级接续步之前或之后完成。由表6可看出,前六名选手的步法难度动作分数差距较为明显,有5人的定级步法达到4级,1人3级。其中,谢尔巴科娃的步法动作技术分处于中游水平,在相同动作编排中,其编排接续步处于所有选手中的第7名,定级接续步处于第3名;特鲁索娃的步法技术分得分在六名选手中排名第6位,编排接续步处于所有选手中的第9名,定级编排步被定为三级,在所有选手中处于第18名,GOE得分较低,可见步法动作对于两位选手来说属于弱项。坂本花织与瓦利耶娃分别在定级接续步与编排接续步成绩排名处于第1名,在最终得分上取得微弱优势。六名选手步法动作编排内容一致,动作完成度成为影响技术分高低的直接因素。
表6 北京冬奥会花样滑冰女单自由滑前6名步法动作技术分统计
2.3 北京冬奥会花样滑冰女单自由滑节目内容构成得分分析
表7 北京冬奥会花样滑冰女单自由滑前6名节目内容分统计
花样滑冰是选手伴随着音乐的旋律,将技术难度动作与舞蹈艺术表达相结合的冰上竞技体育项目,以技术为核心,以表演为手段,既考验选手的难度动作执行能力,还考验选手的艺术表现力,构成了花样滑冰独特的艺术表达形式。节目内容分构成包括5个方面,即滑行技术、动作衔接、表现完成、节目编排和音乐表达。
从表6可以看出,节目内容分最高的是俄奥选手谢尔巴科娃,其次为日本选手坂本花织,两位选手在节目内容五项中均获得9分以上,在总分上较于其他选手有3-7分的得分优势。谢尔巴科娃的自由滑音乐选择了《Ruska》、《大师与玛格丽特》与《安魂曲》,音乐旋律有急有缓,随着音乐的变幻,谢尔巴科娃的滑行风格也出现转变,展现出了富有渲染性的艺术表现力,并拿到9.50分的音乐表达分,加之流畅的节目编排、稳定的滑行技术与动作执行力,最终取得75.26的节目内容最高分;坂本花织的自由滑音乐曲目是《NoMore Fight Left in Me》与《Tris》,两首音乐相互穿插,坂本花织以其富有力量感的表演以及出色稳定的滑行技术,以74.39分处于节目内容分的第二位。
将节目内容分5个方面平均分进行比较分析。滑行技术以9.03分排在节目内容中的首位,滑行技术是连接跳跃、旋转、步法的主线滑行技术是一切动作的基础,与难度动作中的旋转动作、步法动作关系较大,高水平选手在旋转与步法动作上鲜有扣分情况,相较于跳跃动作较易得分,滑行技术要求选手滑行的稳定性、滑行感与流畅感;动作衔接不再只要求选手的单个动作,更要求其难度动作连接的流畅度、完成质量以及连续动作开始与结束的衔接性,对选手的整体表现具有较高要求,动作衔接以8.75分处于节目内容中的最低分,说明选手的弱项普遍集中于此,是选手们需要重视与加强的部分;表演完成以8.89处于第3位,裁判主要针对选手通过身体意识与情绪驾驭能力所展示的表演力进行评分,考验选手的艺术表现力、身体仪态与音乐节奏掌握能力,是对选手技术与表演综合能力的考验;节目编排以9.00分处于第2位,说明受到了选手的普遍重视,节目编排主要对动作与步法衔接在节目中的编排设计进行评分,要求节目编排的创新性、动作内容的多样性、空间与冰面的充分利用性;音乐表达以8.94处于节目内容的第4位,音乐表达是要求选手利用身体和滑行动作向外界表达所选音乐的特点与意境,要求动作轻松稳定且与音乐相符,动作步法和位移与音乐一致,从六位选手的表现来看,除谢尔巴科娃和坂本花织的音乐表达分数较高以外,其他选手对音乐的理解与表达程度稍有欠缺。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1.选手的动作创编逐渐满足技术衔接多样化、跳跃难度高质量化。根据ISU花样滑冰裁判评分规律看,女子单人滑评判重点在要求选手“稳定先行”的基础上鼓励其追求高难度技术动作。选手们多选择连续4个跳跃动作的编排模式,,5种3周跳已被普遍掌握,在俄奥选手的带领下,女子单人滑已进入“4周跳”时代,选手们对“4+3联跳”与3A的尝试也已成为趋势,旋转与步法难度动作已普遍达到4级。
2.动作完成质量是影响选手执行分高低的主要因素。当今国际女子单人滑选手的竞技实力较为悬殊,日韩选手在难度动作配置上较于俄奥选手仍有较大差距,选手在进行高难度跳跃动作的同时失误率明显增加,保证起跳、跳跃旋转周数与落冰的完成质量是取得有效执行分的关键。
3.竞技能力不平衡、技能掌握不全面导致女子单人滑节目内容表现呈非衡现象。选手们对节目内容中滑行技术与节目编排的掌握相对来说较为成熟,但动作衔接、表演完成与音乐表达是选手们需要重视与加强的方面。动作技术分与节目内容分虽独立评分,但二者之间又相互制约,当难度动作出现失误,将影响选手成套动作的高难度跳跃的本身价值,选手竞技能力的结构非衡感被凸显,节目内容分便会下降。
3.2 建议
1.结合选手的技术特点,动作编排追求技术动作难度合理性与价值合理性。以国际滑联的难度规则与技术手册为指导,在动作编排时注重难度动作的选择与排序的合理运用,满足选手在竞技能力范围内完成难度动作编排分值最大化需求。
2.选手在完成比赛时应以难度动作完成为重点,以稳定发挥为目标。追求高难度动作的同时,提高动作的稳定性,使成套动作具有连接价值,使裁判对选手的难度动作执行能力以及成套动作的创编内容产生平衡观感,从而在技术得分层面达到运动成绩的提升。
3.选手要注重技术与表演的均衡性,在满足创编难度要求的同时,保证节目内容的流畅性。培养选手对音乐、舞蹈等艺术理论的学习与理解,选择适合本身特点的音乐,在表演风格与编排技巧方面精雕细琢,促使选手追求节目品质,在艺术表演方面要达到感染裁判与观众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