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锚定“两地”目标 让重庆山清水秀“颜值”更高、开放开明“气质”更佳

2022-07-04刘嗣方

当代党员 2022年12期
关键词:山清水秀两地重庆

文|刘嗣方

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视察重庆时,要求重庆建设内陆开放高地,成为山清水秀美丽之地。“两地”目标,蕴含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整个理论体系中两个方面重要内容,一个是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一个是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两地”目标本身也是贯通的,高水平的开放和高质量的生态都是落实新发展理念必然要求的结果。重庆市第六次党代会提出,奋力书写建设内陆开放高地、山清水秀美丽之地新篇章,并强调这是重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优势所在和责任所在。我们要紧紧围绕进一步把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全面落实在重庆大地上这条主线,积极主动服务国家战略,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加快建设内陆开放高地和山清水秀美丽之地,使重庆因山清水秀而“颜值”更高,因开放开明而“气质”更佳。

加快建设内陆开放高地,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

重庆处在“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联结点上,在国家区域发展和对外开放格局中具有重要而独特的作用。2016 年1月和2019 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视察重庆,要求重庆建设内陆开放高地,努力在推进共建“一带一路”中发挥带动作用,并亲自谋划部署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和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赋予重庆开放发展的重大使命。党的十九大以来,全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所作重要讲话和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高水平开放促进深层次改革,培育内陆开放新动能新优势,构建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开放格局,重庆由开放“末梢”变成开放“前沿”,正以自信坚定的开放姿态拥抱世界。

在新的起点上,我们要更加注重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以更高的站位、更广的视野、更大的力度,抓大开放促国际化,加快形成“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西部陆海新通道联动发展的战略性枢纽,增强内陆开放的区域引领力辐射力,更好地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在推进共建“一带一路”中发挥带动作用上展现更大作为。

统筹推进商品要素流动型开放和制度型开放,持续提升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探索打造人民币跨境结算内陆中心,积极争取央行数字货币试点。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深入对标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全面研究对接中欧CAI(中欧全面投资协定)、CPTPP(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等,支持陆上贸易规则、数字贸易规则、重庆自贸试验区政策创新,促进功能互补、协同发展,助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打造内陆现代服务业发展先行区。

重庆果园港。图/两江新区党工委宣传部

推动西部陆海新通道、中欧班列、长江黄金水道等出海出境大通道健康运行、提质增效,充分发挥连接西部地区和东盟市场的桥梁纽带作用。加快推进中欧班列创新增效,推进长江水道挖潜提质,持续建设多式联运体系,加快推进国际航线拓网增线,试点打造物流供应链智慧化集成平台,强化内陆国际物流枢纽和口岸高地的支撑功能。

推动各类开放平台提档升级、协同发力,充分发挥两江新区、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等开放平台引领作用。推进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高质量发展,以“1+1+4+N”规划体系为引领,深耕金融服务、航空产业、交通物流、信息通信四大重点领域,发挥新加坡和重庆“双枢纽”作用,推动中国西部与东盟合作,实现陆海集聚、区域联动发展新格局。探索平台“一体化”发展,推动与国家战略和产业发展高度对接。实现平台分级发展,提升主城都市区开放平台的承载能力,高水平推动果园保税物流中心(B型)建设,充分利用万州综合保税区政策优势,大力提升渝东南武陵山区城镇群开放平台功能。鼓励平台创新发展,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开展定向自贸区建设,支持一批开放平台与自贸试验区开展制度联动创新探索。

优化升级对外贸易,增加优势产品出口规模,提升加工贸易附加值,创新发展服务贸易。培育引进高能级市场主体,聚焦支柱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等领域,加大招商引资引智引技力度,促进境内外产业协同联动,培育“重庆造”跨国企业。提升“走出去”的能力,积极开拓第三方市场合作空间,辐射带动西部地区全面参与东盟、“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产业发展,大力拓展非洲、拉美、南亚等新兴市场,深化在工业园区共建以及数字经济、绿色经济、生物经济等领域合作。建立健全风险防控体系,积极应对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带来的影响。

深化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开放协作,协同发展内陆通道经济,加强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城市群对接,做好通道带物流、物流带经贸、经贸带产业文章。携手建设高层级高水平开放平台,加快推动川渝自由贸易试验区协同开放示范区、“一带一路”对外交往中心、内陆开放门户等建设,推动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中日(成都)城市建设和现代服务业开放合作示范项目的联动发展。共同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品牌,探索建立市场准入异地同标机制,推动要素市场和信用体系一体化,合力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及区域合作开放的典范。

用好合作平台和活动机制,构建以“一带一路”为重点的国际合作伙伴网络,吸引更多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来渝设立领事、商务和办事机构,积极争取国家主场外交活动、高层级国际性会议、国际赛事等在渝举办,依托中国—东盟、中国—中东欧、上合组织等机制深化对外合作。发挥二轨外交积极作用,鼓励工商界、民间、智库、媒体、高校等与“一带一路”沿线对应机构合作共赢,推动科教文体卫全方位对外合作,加快建设中西部国际交往中心。

对标国内国际一流,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政务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做好外企智慧云服务和外资大项目跟踪服务,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提升跨境贸易便利化水平,依法保障各类市场主体发展空间。持续优化法治环境,推进开放领域地方立法,保护外商投资合法权益,推动涉外法律服务机构和人才队伍建设。持续优化人文环境,加快特色优势外事交往、外事重点参访等区域建设,加强对巴渝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城市风貌的国际化展示,打造稳定安全优美绿色的公共环境。持续优化人才环境,健全国际标牌标识和涉外服务体系,完善国际学校、社区、医院等国际化生活配套设施,营造“近悦远来”人才发展环境。

加快建设山清水秀美丽之地,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

建设山清水秀美丽之地是习近平总书记从全局和战略高度为重庆量身定制的目标定位。2016年、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两次要求重庆建设“山清水秀美丽之地”,2016年在渝主持召开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时强调“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2019年来渝视察时要求重庆“在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中发挥示范作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为重庆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提供了科学指引和根本遵循。

保护好长江母亲河和三峡库区生态,事关重庆长远发展,事关国家发展全局。党的十九大以来,重庆始终牢记嘱托、感恩奋进,紧扣目标定位,发挥生态优势,创新思路办法,探索出一条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在这条高质量发展之路上,重庆积累了宝贵的经验,那就是:始终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科学指引,持续学懂弄通做实这一强大思想武器;始终坚持建设山清水秀美丽之地目标定位,将其融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始终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方针,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始终坚持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不断强化“上游意识”、担起“上游责任”;始终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确保各项目标任务项目化清单化事项化落地见效;始终坚持“一张蓝图干到底”,保持滴水穿石、久久为功的战略定力。这些经验启示蕴含着实践逻辑,体现了发展规律,是新时代建设山清水秀美丽之地的有效方法。

放眼重庆未来发展,市第六次党代会明确要求紧紧围绕进一步把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全面落实在重庆大地上这条主线,奋力书写建设山清水秀美丽之地新篇章,努力实现“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显著提升”的新目标,对“深入推动绿色发展,进一步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作出部署。新的赶考路上,我们要持续深学笃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引领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促进坚持生态优先、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有机结合、相得益彰,加快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使山水之城、美丽之地焕发新的时代风采。

从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和长江流域系统性出发,以长江和三峡库区生态保护为核心,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各类自然保护地为重点,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控,着力构建“三带四屏多廊多点”生态安全格局。突出抓好治水、育林、禁渔、防灾,统筹推进“三水共治”,提质建设“两岸青山·千里林带”,加强自然保护地管理和江心绿岛保护利用,抓实“十年禁渔”,做好三峡库区后续工作,实施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增强水质净化、水源涵养、水土保持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生态功能,不断提升生态屏障质量和生态安全水平。

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紧盯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扎实抓好生态环保领域突出问题治理,以更高标准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突出控制交通、工业、扬尘和生活污染,解决好群众“心肺之患”;加强重点领域水环境综合整治,还老百姓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美景;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确保土壤环境质量保持总体稳定。实施垃圾分类和减量化、资源化,完善垃圾分类和废旧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实现废旧资源变废为宝。携手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生态共建共保,接续推进生态廊道共建,加强污染跨界协同治理,共同守护好巴山蜀水美丽画卷。

坚持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推进,积极稳妥做好“双碳”工作,持续调整优化产业、能源、交通、运输、用地结构。培育壮大绿色低碳产业,发展生态利用型、循环高效型、低碳清洁型、环境治理型产业,打造绿色发展新增长点。深化能源结构调整,推动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持续推动页岩气全产业链集群式发展。构建生态产品价值核算和指标体系,培育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推动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引导更多社会资本进入生态环保领域,推动城乡自然资本加快增值,实现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有机统一,着力打通“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双向转化通道。

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价值观为引领,加快构建生态文化价值体系,实现生态价值观和文明价值观相得益彰,活化生态文化的物质载体,挖掘生态文化历史价值,推动生态哲学观、生态伦理观、生态道德观、生态美学观和绿色发展观深入人心,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藏的生态智慧。加强生态文化教育,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宣传生态环保先进典型,引导全社会做生态文明理念的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

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坚持制度落实与制度创新并重,覆盖从源头严防到过程严管再到后果严惩全过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法治建设,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建立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构建生态环境治理全民行动体系,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制度化、法治化轨道。运用物联网、大数据、5G、数字孪生等现代信息技术,依靠科技创新提升生态环境治理能力。

积极推动建设绿色陆海新通道,聚焦应对气候变化、绿色基建、绿色能源等重点领域,加强国际合作交流,参与全球生态治理,为共建国家提供绿色解决方案,推进与共建国家的战略规划、环境政策、标准和技术对接,努力成为向世界展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窗口,为共建绿色“一带一路”、共建清洁美丽世界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猜你喜欢

山清水秀两地重庆
脚下较量
重庆客APP
川渝杂技同献艺 两地联袂创品牌
《富春山居图》为什么会分隔两地?等
山清水秀
重庆人为什么爱吃花
山清水秀
“逗乐坊”:徜徉相声里的重庆味
融岚两地的红色记忆
重庆:倾力打造山清水秀良好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