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智能建造的建筑施工BIM实践教学
2022-07-04李新天陈瑜
李新天 陈瑜
摘 要:智能建造背景下,建筑施工管理在开展实践教学的过程中需要面向产业的实际需要,培养建筑施工管理方面的人才需要朝着协同创新育人的方向不断的迈进。但实际上在培养建筑施工管理方面的人才时存在着许多的问题,例如没有缺失信息素养、实践课程体系结构不完善、人才培养定位偏离以及人才供需脱节等。 BIM技术则是能够解决上述的多种问题,并影响建筑施工管理人才的培养思路和方向。本文主要探讨和分析在智能建造背景下,建筑施工管理 BIM教学具体策略,以此能够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较高水平施工管理能力的人才。
关键词:智能建造;建筑施工管理; BIM;实践教学
引言
我国为了能够有效适应新的时代发展趋势,把创新发展作为发展自身和促进自身的重要战略内容。针对针对世界数字化和科技化的发展潮流,我国都是按照实际情况推出了“建筑工业4.0”、“中国制造2025”以及“建筑信息化”等多项战略。这也表明在建筑行业当中,智能建造成为了建设智能化、发展新动能、开展信息化构建的关键。智能建造除了是要对工程制造技术进行智能化和信息化之外,更多的是要在产业结构、建造理念、组织管理方式以及建造模式等各方面进行更新。智能建造这一理念的出现对整个建筑行业的发展产生了非常大的促进作用,使其不断的更新和自我变革,以此来顺应时代的发展趋势。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主要探讨和分析在建筑施工管理过程中融入智能建造的相关理念,不断的革新现有的建筑施工管理人才培养目标、知识体系、结构以及专业能力等标准要求,并且明确在建筑施工管理当中融合BIM技术,可以最大化的将育人的实质效果提升。
一、探索适应智能建造理念的建筑施工管理人才能力和素质
智能建造理念的推动下,对于建筑工程管理人才来说除了是技术进行变革之外,还创新了现有的组织模式和管理方法,因此需要对建筑施工管理人才到培养方案进行重新制定,对于人才标准要根据现实情况进行有效调整,这样才能将建筑施工人才的培养能力再次共建。要把信息技术定位与传统的建筑施工管理人才培养标准相结合,促使学生能够在被培养的过程中树立起创新型的思维方式和理念。这就需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课程专业与学科之间要实现深度融合,能够建立起具有复合性和多重性的知识体系;二是要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关注BIM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要尽可能将BIM应用、 BIM软件操作以及BIM实践能够适应建筑施工管理的人才培养方案当中的知识能力标准。总的来说就是要培养建筑施工管理人才的建筑施工能力、创新创业能力以及信息化应用能力,可以保证其专业知识能够与培养能力实现多方面和深层次融合。
二、构建“ BIM+阶梯式建筑施工管理”实践教学课程体系
建筑施工管理的人才培养需要让学生具备较强的创新素养、建造技能以及施工管理技能,并把BIM技术与建筑施工管理课程相整合,构建起完善化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促使专业课程能够与虚拟仿真提高衔接度,使得静态教学资源能够朝着可视化和互动化的方向发展。要根据未来建筑施工管理岗位所需要的BIM能力,将最核心的知识和关键点进行提炼,尤其是要对一些具有滞后性和传统性的课程进行BIM化,并在专业课程当中融入 BIM,同时也要将BIM作为新的课程进行增设,在这个过程中共同构造“ BIM+”的课程资源库,促使实践教学质量得到稳步提升。
智能制造将传统的建筑模式进行转变,未来发展是围绕着绿色建筑和装配式建筑为主要的发展趋势。这就需要建筑施工管理的人才培养和课程设置需要主动抓住这一变化和机遇,并能够使得课程朝着这一方向不断的转变。需要运用BIM技术本身所具备的模拟性和仿真性特性,在课程内容当中增加实践内容、案例设计,把智能建造与BIM技术实现深度融合,促使学生可以及时了解和认知建筑施工管理的最前沿和最具有价值的技术。
三、搭建BIM综合实践与创新平台
建筑施工管理开展系列化的实践教学和进行实践创新要依赖于BIM实验室,通过开放、引进、研发以及应用BIM硬件和软件,保障学生能够稳定提升自身在使用BIM方面的技能水平。建设BIM实验室首先就要从应用项目和 BIM入课作为着手点,按照不同的层次、功能和阶段对其进行有效的建设与划分。 BIM实验室可以分为实训中心、综合实践平台以及研究与创新基地,通过构建这三个层级的BIM实验室能够最大化的保障满足学生在课程实训、满足学科竞赛需求以及实现校企合作培训等功能。
提高建筑施工管理人才核心竞争力和培养效果就必须要通过创新教育来实现。建筑施工管理等相关课程、理论教学以及综合实践都要与创新教育理念相融合,并且不断的将现有的创业教学资源进行丰富运用 BIM,学科竞赛项目、综合实训等多种方式促使建筑施工管理人才水平和能力得到稳步提升,促使其创新创业素养能够在把理论知识落实在实践过程中实现增强。
四、积极推进校企协同发展与产学研育人实践
在智能建造背景下,想要提高建筑施工管理人才的培养效果就需要通过校企合作的模式。建筑类企业本身在生产过程中有着非常重的任务,而且整个施工现场呈现出来的形式和特点具有着一定的复杂性,部分学校与企业之间所合作的项目由于形式,教师与学生很难共同参与到企业所开展的各项实践活动和生产活动当中,使得校企合作没有发挥出其本身的作用和价值。 BIM技术的存在则是创新了高校开展校企合作的形式和思路。高校可以与国内一些具有较高知名度的BIM软件公司实现合作,可以通过这些软件公司对建筑企业在岗位方面的实际需求进行了解和熟知;而且高校还可以与这些BIM软件公司实现合作,获取有关于BIM方面的实践课程资源和软件,及时对自身在建筑施工管理人才培养改革过程中存在的众多难点和问题明确,构建起能够推动建筑施工管理人才专业水平提升的综合实践平台。
还要促使企业产学研与专业之间的合作深度与强度持续化推进。在编写课程教材、改革实践教学、共享共建课程资源、建设实验室以及培训师资技能等各方面都需要借助产学研项目,对 BIM实践平台和实践教学改革给予动力。
结论
智能建造是现当下工程建造与新一代信息技术实现深度的结合所导致的产业创新与发展。高校在培养建筑施工管理人才的过程中需要也需要根据智能建造的发展趋势而不断的变革现有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通过应用BIM技术数字化仿真和动态模拟对人才培养的能力体系实现构建。最终保证所培养出来的建筑施工管理人才符合企业和行业的发展实际需求。
参考文献
[1]黄光球,郭韵钰,陆秋琴.基于智能建造的建筑工业化发展模式研究[J].建筑经济,2022,43(03):28-34.
[2]潘超,王澤峰,李若阳.含BIM经理的项目管理模式及其在智能建造中的价值研究[J].工程管理学报,2022,36(01):117-122.
[3]毛超,严薇,刘贵文,向鹏成,谢强.智能建造专业教育创新与实践[J].高等建筑教育,2022,31(01):1-7.
[4]刘占省,白文燕,杜修力.智能建造专业新型数字化教学模式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22,31(01):15-23.
[5]袁竞峰,李启明,徐照.面向智慧建造的工程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构建[J].教育教学论坛,2021(28):185-188.
[6]马红丽.智慧建造时代建筑智能化专业建设[J].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2021,13(01):51-55.
作者简介:
李新天(1970.12),女,汉族,上海人,教师职务,讲师,本科,主要从事建筑教育研究 。
陈瑜(1979.12-),女,汉族,福建莆田人,行政职务,讲师,硕士,主要从事建设工程管理专业教育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