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项目化学习的主题研学实践设计与思考

2022-07-04何佳伟

广东教育·综合 2022年6期
关键词:南村研学学科

何佳伟

随着核心素养培养的落地和国家相关政策支持,研学旅行作为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方式之一,其作用愈发突出,但实际操作层面上“重游轻学”、学生学习自主性弱化、研学成果评价单一等问题,依旧制约其发挥应有的育人价值。

2021年12月,“2021年广东省研学旅行金牌指导师大赛暨研学旅行课程设计大赛”在佛山举行。这次大赛由广东省教育学会研学旅行教育专业委员会主办,将佛山市南海区西樵镇紫南村和蒙娜丽莎艺术馆设为现场研学点,以“现代产业发展与乡村振兴”为研学主题,进行跨学科项目式主题实践课程设计。笔者所在团队最终以《领略产业之美,品鉴水乡之新》研学设计课例获得大赛一等奖。

这个课例是基于项目化学习的主题研学实践,分为拟定主题、项目设计、活动探究、成果制作与交流、项目评价等五大步骤。

研学点一:蒙娜丽莎艺术馆

随着乡村振兴的深入推进,佛山市南海区西樵镇持续推进陶瓷、纺织等传统产业改造提升,蒙娜丽莎陶瓷馆即是众多企业的典型代表。

拟定主题:品工业艺术,谋高质量发展。

1. 教师设计艺术馆研学点考察任务单,内容包括观察点、发现的问题、获得佐证、推测结果。再设计一份研学点自主任务单,内容包括观察点、任务名称、资料搜集、结果表达。

2. 参观陶瓷艺术馆,为自己家装DIY一套装饰图。培养学生的实践及审美能力。涉及语文、地理、美术学科。

3. 参观陶瓷生产车间,了解生产过程,探究其实现绿色生产(如为车间减噪等)的举措。引导学生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涉及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学科。

4. 参观智能制造数字中心,探讨智能制造对企业发展的影响。引导学生树立高质量发展的理念,培养学生的责任担当意识。涉及地理、物理学科。

研学点二:西樵镇紫南村

紫南村的国家生态公园创建和文旅产业发展相结合,拥有“岭南文旅特色小镇”名片。

拟定主题:赞紫南新貌,立时代潮头。

1. 教师设计紫南村研学点考察任务单,内容包括观察点、发现的问题、获得佐证、推测结果。再设计一份研学点自主任务单,内容包括观察点、任务名称、资料搜集、结果表达。

2. 参观农耕文化园,发现紫南的美,用摄影等方式记录并分享。引导学生发现、感知、欣赏、評价美,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涉及美术、地理学科。

3. 参观文体艺术中心,尝试介绍紫南村某一文化设施或文化景观,说明其对乡村发展的作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涉及语文、政治、地理学科。

4. 参观佛山好人馆,了解紫南人的奋斗故事,谈一谈自己的感悟。引导学生树立正面的人生榜样,培养责任担当和艰苦奋斗精神。涉及语文、政治、历史学科。

5. 参观村史馆,了解紫南村的产业发展,并选其中一种产业进行展示介绍。引导学生关心社会经济发展,培养责任担当和社会主义建设者的主人翁精神。涉及地理、政治学科。

6. 参观贤德公园,小组合作设计一份关于当地居民幸福感体验的调查问卷,并通过实践探究撰写考察报告。帮助学生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引导学生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涉及语文、地理、政治、历史学科。

项目评价(如下表)。

实践设计思考

1. 加强师生联动,激发学生探究欲望。“无情境不高考”“无情境不研学”,真实情境下的实践是研学最大的魅力所在。学生知晓研学实践的目的地和线路后,教师需要引导他们自主查阅相关研学主题的资料,一方面可以提前储备知识,另一方面通过领略研学点的自然及人文魅力,激发内心自主探究原动力,产生探索欲望。

2. 立足主题中心,设计跨学科项目。有效的跨学科设计不是简单的排列组合,而是有机整合学科要素。这里的“有机”体现在不同学科的整合必须有逻辑性,通过具体的有意义的问题相联系,学生参与项目活动,获得对主题中心更有深度和广度的理解。

3. 调动多学科教师参与,整合项目资源。基于项目化学习的研学旅行,从设计之初即应调动多学科教师参与并共同制定明确的项目目标。在实践过程中,不同学科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不同角度的指导,弥补学科融合的不足。这次设计大赛,笔者所在团队多为地理专业教师,虽然赛前进行了大量的文献阅读和多学科课程标准研修,但受限于学科思维惯性,在设计具体项目时难免挂一漏万。所以在校际间开展教师学科整合能力的培训十分重要,有利于学科内项目化学习的设计,及跨学科主题式研学实践的设计。

4. 关注过程研究,促进评价完善。教学评价是教学反思的重要手段,具有导向及调整等作用。主题研学实践中,教师应该关注评价对于学生成长发展的激励导向作用,克服以往评价维度单一的问题,完善评价环节,关注过程研究,以期落实评价的发展促进功能。项目化学习的评价应该是多元的。“自评”让学生回顾自己在整个过程中的表现,有利于提高个人反思能力;“互评”让学生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并促使同伴共同提高;“教师评价”着眼于学生学习过程及综合素质,以过程性评价促进学生进步,更有利于学生终身发展。

面对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新要求,基于项目化学习的主题研学实践有利于转变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能力和品质,让学生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并从研学中自我发展、自我完善。

注:本文系第二批广东省教育研究院中小学研学旅行课程教材体系建构与教学研究课题“基于地理核心素养的区域化研学旅行课程开发与实施”(课题批准号:GDJY-2020-YX-0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本栏责任编辑 魏文琦

猜你喜欢

南村研学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南村谈艺录(视频)
The Visit to Youth Science and Education Center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绿水青山间捧出“金饭碗”——探访芦南村的乡村振兴故事
把研学从省内延伸到省外、拓展到国外
研学之旅
“超学科”来啦
莲花县南村水山洪灾害治理工程设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