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的对策建议
2022-07-04成都市人民政府研究室课题组
成都市人民政府研究室课题组
市场主体是经济的力量载体,保市场主体就是保社会生产力。针对经济社会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我国加大宏观政策调节力度,各地相继出台多项保市场主体的工作举措,给市场主体注入强劲信心。成都作为国家中心城市、成渝极核城市、全省首位城市,应努力让各类市场主体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活下来、稳得住、发展好,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高质量发展积蓄动能。
市场主体是稳增长促发展的重要支撑
市场主体是我国经济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就业机会的主要提供者、技术进步的主要推动者。从支撑作用上看,市场主体在城市发展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截至2022年3月末,成都市共有市场主体341万户、排名副省级城市第2位,其中企业132万户、个体工商户208万户,过去五年间年均净增35.4万户,有力支撑了成都市经济总量从1.19万亿元增至1.99万亿元。
市场主体是经济的力量载体,保市场主体就是保社会生产力。从本质特点上看,市场主体一头连着经济发展大局,一头连着就业和消费,是经济循环的主要载体、经济韧性的基本单元。在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关键时刻,鲜明保市场主体的导向,有利于稳定发展预期、稳定居民就业和收入、激发提振消费潜力,为保就业、保民生、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等工作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和信心基础。
千方百计把市场主体保护好,为经济发展积蓄基本力量。从内在逻辑上看,保市场主体就是要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使广大市场主体不仅能够正常生存,而且能够实现更大发展。成都应在城市人民宜居宜业上作出示范,把保市场主体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凝聚产业、财税、金融、社保等各方面合力,竭尽全力保护好市场主体的有生力量。
当前其他城市保市场主体的政策措施
今年以来,各地聚焦减轻负担、提振信心、恢复活力等关键环节,相继出台了多项保市场主体的工作举措。
深圳纾困解难和培育壮大一体推进。截至2021年末,深圳市共有市场主体380万户、排名全国城市第1位,其中企业241万户、占63.4%,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企业、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均超1万家,形成了小企业“铺天盖地”、大企业“顶天立地”的发展格局。今年以来,深圳市从纾困解难和培育壮大两个方面共同发力,连续出台2个“30条”措施支持市场主体发展。
第一个“30条”主要着眼对冲短期疫情冲击,提出了扩大“六税两费”减征范围、减免“房土两税”、降低用水用电用气成本等10个方面的普惠性纾困扶持措施,同时围绕工业制造、餐饮、批发零售、文体旅游、交通运输及物流、民办幼儿园6个领域提出2-4条针对性措施,并从完善企业服务综合平台、加速兑现产业扶持资金、加强企业信用修复、精准实施疫情防控措施4个方面提高服务企业水平,进一步救急减负,帮助市场主体恢复元气、渡过难关。
第二个“30条”主要着眼增强长期经济活力,围绕“个转企”、“小升规”、“规做精”、“优上市”、“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独角兽企业”6类不同市场主体发展的特性需求,量身定制全链条服务机制,给出真金白银的奖励支持,进一步强化内生动力、提升发展效能。特别是在创新服务方式方面,出台“登记确认制”、注册“一日办结”、承诺容缺受理等22条细化服务措施,开通“个转企”线上“一体化服务平台”和线下“一站式办理窗口”,全力支持市场主体发展、成长、壮大。
北京持續加大中小微企业帮扶力度。北京市市场主体结构以企业为主,截至2021年末共有企业180.6万户、占市场主体总量的80.7%。相较于大型国企、500强民营企业、跨国公司,中小微企业更容易受到疫情冲击,也是北京市保市场主体的着力重点。2020年以来,北京市先后出台了促进中小微企业持续健康发展16条、支持中小微企业保持平稳发展9条、支持中小微企业加快恢复发展6条等措施。今年5月,北京市从减轻企业负担、加大金融支持、加强对受疫情影响突出行业的帮扶3个方面出台16条措施,继续加大中小微企业帮扶力度,加快推动困难企业恢复发展。特别是,北京市各区均公开发布配套落实措施,并在政策文件中直接明确了每一条措施的联系人和联系方式,确保企业全面知晓、政策落实到位。
杭州推出个体工商户专项纾困方案。截至2021年末,杭州市共有市场主体152.9万户,其中个体工商户71.2万户、占46.6%,是杭州市经济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5月,浙江省在全国首推扶持个体工商户专项纾困政策,杭州市随即出台细化实施方案,从减负降本、专项补贴、金融帮扶、商事改革4个方面推出12条举措,全力帮助个体工商户应对疫情影响,尽快复工复产、稳定扩大就业。特别是,杭州市积极开展个体工商户融资破难行动,完善个体工商户信用评价体系,分批下发“白名单”,指导金融机构深化“贷款码”融资服务模式,实施“首贷户拓展行动”升级版。
分类施策保护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现针对市场主体面临的一系列困难挑战,就成都如何千方百计保住市场主体、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和动能提出建议。
保障“供应链”,推动大型企业稳定经营。大型企业是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通常经济基础较好,融资议价能力较强,在应对短期冲击时具备更强的韧性,产业链供应链不稳是其当前面临的主要困难问题。一方面,坚定不移推进产业建圈强链,推动链主企业、公共平台、中介机构、投资基金、领军人才融合共生发展,健全完善龙头企业牵头、配套企业参与、商会协会促进的产业链供应链协作格局,跨区域协同构建产业生态圈。另一方面,精准施策保障循环畅通,结合开展“促发展、惠民生、防风险”调研实践活动,组建专班“一对一”结对帮扶大型企业稳定生产、推进项目和拓展市场,加大交通物流保障力度,确保高速公路、铁路、航空等货物运输“大动脉”畅通无阻,快递、物流等末端运输“微循环”高效运行。特别是,协助重点工业企业做好闭环运行预案和能力准备,确保应急状态下不停工、不停产。
稳定“现金流”,助力中小微企业克服阵痛。中小微企业数量较多,吸纳了大量就业,人力、房租等在经营成本中占比较高,现金流抵御经济波动风险能力较弱,对税收、社保、信贷等政策的敏感度、依赖性更强。一方面,强化政策靠前发力,落实好国务院33条稳经济措施和省、市配套政策,精准实施减税降费等系列政策,第一时间将增值税留抵退税落实到位,让市场主体应知尽知、应享尽享。另一方面,着力缓解生产经营困难,强化普惠小微贷款、融资担保等金融信贷支持,引导金融机构不盲目抽贷、压贷、断贷;取消中小微企业参与政府采购的不合理限制,降低水电气等要素价格、实行“欠费不停供”,主动减免部分行政事业性收费,及时发放防疫补贴,深入实行歇业备案制度,用各方面资金为企业经营注入源头活水。
提振“活跃度”,帮助个体工商户渡过难关。个体工商户数量庞大、分布广泛、规模较小、经营模式多样且以线下为主,在纾困措施力度不低于中小微企业的基础上,还需更加关注城市经济活力恢复工作。一方面,大力促进消费活力恢复,发挥财政资金撬动作用,分区域开展多层次消费促进活动,引导市民合理增加线下消费频次,提升非必需品消费规模;推动夜间登山、郊野露营、绿道骑行、亲子农场等新业态加快规范发展,带动关联领域和区域个体工商户增加营收。另一方面,强化弹性柔性管理,以“確保生存”为底线,实施包容审慎监管,对首次轻微违法不予处罚,允许临街商户合理外摆,划定部分公共区域允许特定时段占地经营,尽可能延长个体工商户获取收益的时间和空间。
注重“联动性”,发挥国有企业引领作用。国有企业实力较强、现金流相对稳定,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稳定器的作用,应在市场主体纾困解难中当好排头兵。一方面,全力帮助民营市场主体缓解短期困难,加大国企采购支持力度,最大限度减免房屋租金,及时足额兑付市场主体款项,主动在经营范围内提供更多便利化支持;组建企业纾困发展基金,支持中小微企业开展供应链融资,努力帮助拓展融资渠道。另一方面,支持民营企业长期发展,发挥科创投、重产基金等国有资本力量,依托资源要素集中的平台优势,支持民营企业盘活存量优质资产,开展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深度合作,促进企业高端化、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特别是,投资和金融领域的国有企业可通过股权、债权投资等多种形式,支持中小微企业创新发展、转型升级。
营造“好环境”,为市场主体发展保驾护航。营商环境是市场主体生存发展的土壤,营商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市场主体兴衰、市场要素集聚、发展动力强弱。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能够有效培育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为经济发展提供不竭动力。一方面,提供优质高效服务,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完善“蓉易享”平台,加快推进一网通办、一站服务,整合审批环节、压减审批事项、开设“绿色通道”,实现专项政策精准推送、普惠政策免申即享、一般政策快速兑现。另一方面,创造更大发展空间,逐步放宽先进技术、金融投资、交通运输等领域市场准入,完善与特别措施相适应的事中事后监管等机制,以信用分级分类评估为基础实施差异化监管,切实为市场主体松绑赋能。
(课题组成员:成都市人民政府研究室刁龙全、朱秋宇、张平、李维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