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护理在PICC置管新生儿中的应用效果
2022-07-04梁木兰
梁木兰
摘 要:目的 探讨分析个性化护理在PICC置管新生儿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8年6月~2021年6月于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出生且需要进行PICC置管的新生儿80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表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通过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工作,观察组通过个性化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工作,比较两组患儿临床指标、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护理满意度以及疼痛感受和舒适度。结果 观察组患儿置管时间以及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态度、人文关怀、病房环境以及护理操作技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在接受护理干预后1 d内其舒适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3 d和5 d,观察组患儿的舒适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置入PICC的新生儿实施个性化护理模式,可以缩短置管时间、减少出血量,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提高患儿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个性化护理;PICC置管;新生儿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011(2022)-13-00-04
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进步,新生儿的存活率得到了保证,但是仍然有部分患儿因体质量过低或其他病变,需要进行中、长期的输液治疗。临床上为了减少因为反复穿刺造成的痛苦,通常通过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进行静脉治疗通道的建立[1]。PICC指在人体的上、下肢静脉进行穿刺,将导管置入的一种留置技术,导管能够对输液装置进行相应的连接。这种方式留管时间更长,安全性更高,避免因为反复穿刺对静脉血管造成的损伤,是较为广泛使用的新生儿输液途径。但是患儿的配合度不高,依从性也较差,为了保證患儿能够获得更加理想的治疗,需要加强在该治疗中的护理干预措施[2]。本研究通过个性化护理模式进行相应的护理干预,具体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6月~2021年6月于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出生且需要进行PICC置管的新生儿80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表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中,男21例,女19例;日龄1~10 d,平均日龄(5.48±2.64) d;观察组中,男19例,女21例;日龄1~11 d,平均日龄(5.67±2.46)d。比较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家属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通过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患儿需进行静脉治疗;②患儿生命体征正常。
排除标准:①有先天性心脏疾病者;②心、肝、肾等功能不能进行正常运作者;③凝血功能出现障碍者;④家属不能进行正常的沟通,拒绝加入本研究者。
1.3 方法
对照组患儿主要通过常规的护理措施进行相应的护理工作,如与患儿家属进行及时的沟通,为患儿提供优质的病房,按照所下达的医嘱为患儿使用相关的药物等。
观察组患儿主要是通过个性化护理模式进行相应的护理工作,其护理工作开展的具体内容如下:①护理人员需要对患儿的实际情况进行仔细的评估,针对患儿的情况选择正确的用药方案,为患儿选择最理想的穿刺位置,进行穿刺的血管应该优先选择贵要静脉,穿刺后,需要观察患儿的穿刺情况,同时对患儿的皮肤状况进行相应评估。护理人员需要提前对穿刺室进行消毒处理,限制进入穿刺室的人员数量,严格遵守最大无菌屏障原则。②对患儿进行正式的穿刺治疗前,患儿需要禁食;穿刺的过程中,通过对患儿进行一些抚触,或者让患儿吸取奶嘴等方式让其保持安静状态;护理人员需要对患儿的情绪进行安抚,以此帮助进行相关治疗。患儿在置管操作时其体位应该处于平卧位,将患儿的手部外展呈现为90°的状态。③置管操作完成后,护理人员应该加强对于患儿的监护,严格观察PICC导管的状况以及患儿的情况,对发生不同症状表现的患儿使用针对性的护理操作,如对置管操作后哭闹不安的患儿,与患儿的家属进行沟通,了解其出现哭闹现象的原因,然后再对患儿进行抚触、按摩等操作让患儿能够分散其注意力,稳定其情绪;对于烦躁不配合的患儿,需要对导管置留的情况进行更加严格的观察,并关注患儿是否出现了漏液以及红肿现象,若出现异常情况需要进行及时的处理。④护理人员需要做好相应的预防措施,避免患儿出现并发症,保持局部干燥,维护时严格无菌操作。⑤对于进行PICC治疗的患儿,应该进行专人负责护理,护理人员需要对进行穿刺部位所使用的无菌透明敷贴及时进行更换,第1个敷贴应该在置管24 d后进行更换,此后更换频率为1次/周,若在此过程中敷贴出现潮湿、卷曲以及松脱等情况,需要将其立即进行更换,敷贴撕下时需要将其从下往上以0°或180°方式进行撕开,并对患儿使用皮肤保护剂,避免皮肤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
1.4 观察指标
①临床指标:比较两组患儿各项临床指标情况,包括患儿的置管时间、出血量及一次性穿刺的成功率。
②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概率:针对于治疗过程中出现的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概率进行两个组别之间的比较,其中主要包括液体外渗、侧肢肿胀、静脉炎以及可疑感染等情况。护理风险事件总发生率=(液体外渗+侧肢肿胀+静脉炎+可疑感染)例数/总例数×100%。
③护理满意度评分:针对护理满意度的情况进行两个组别之间的比较,按照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自行制订的满意度调查表标准实施,包括护理态度、人文关怀、病房环境以及护理操作技能,每项分值为10分,分数高低与满意度高低呈现为正比关系。
④舒适度:比较两组患儿在接受护理干预后3、5、10 d的舒适度。对患儿所开展的舒适度调查是通过新生儿疼痛与不适量表(EDIN)进行的,包括对患儿的面部活动、身体活动、睡眠质量、与父母的接触及安抚5项进行调查,每项分值为3分,总分值15分,最终所获的分数越高则表示新生儿所感受到的舒适度越低。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1.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临床指标比较
观察组患儿置管时间及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儿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比较
护理后,观察组风险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儿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最终分值均超过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两组患儿舒适度比较
两组患儿在接受护理干预后1 d内其舒适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3 d和5 d,观察组患儿舒适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 讨论
因为新生儿的体质量较轻或者其他病变需要进行输液治疗时,由于新生儿的血管较为纤细,进行常规的静脉输液操作较难实施,所以在实际的运用中一般都是通过PICC置管与需要进行输液的装置进行相应的连接,从而进行治疗[3]。这种方式能够减少因反复进行穿刺操作而让患儿的静脉受到损伤,安全性更高。但是在进行置管的过程中,患儿需要承担更大的痛苦与负担,并且新生儿的依从性通常较差,不能进行良好的配合,从而导致发生穿刺不成功以及导管脱落事件的概率增加,严重影响了患儿的舒适度,对于患儿的治疗过程起到了负面的影响[4-5]。
个性化护理根据患儿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临床评估,选择出适合患儿的最理想的护理干预方案,更加针对性地对患儿进行护理工作,取得更加理想的护理成效[6]。个性化护理的护理中心是患儿,根据患儿的身体状况以及心理状态进行具体的护理干预,同时在实施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对患儿的情况进行仔细的检查,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护理措施的调整,预防患儿出现并发症[7-8]。同时在个性化护理的实施过程中,护患之间应该保持良好的关系,避免对患儿的治疗产生不好的影响[8]。本研究结果显示,使用个性化护理进行护理干预工作的观察组患儿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使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干预的对照组(P<0.05),这也就表明了个性化护理在进行干预的过程中,更加重视对患儿生活质量的提升[9-10]。对患儿所实施的个性化护理过程中,提高了患儿的置管成功率,缓解了患儿的疼痛感受,同时为患儿提供了更高的舒适度[11-12]。这也是因为个性化护理更加重视以患儿作为护理工作的中心,并根据不同患儿的心理、生理的实际变化,为其实施对应的护理干预工作,能够对可能产生的危险因素进行提前的预防与改善[13-14]。同时护理人员增加了与患儿家属之间的沟通与交流,让家属能够了解到进行该项治疗的重要性[15-16]。同时当护理人员与患儿家属拥有了更好的交流时,能够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获得家属对于医护人员的信任度[17-18]。在个性护理的过程中,也强调了家属参与的重要性,让家属能够协同护理人员实施对患儿的穿刺准备以及情绪状态的护理干预工作等,让患儿能够减少过于激烈的情绪波动,稳定情绪,确保穿刺工作能够顺利完成,从而减少了对患儿所产生的疼痛感受[19]。护理人员需要根据患儿的实际情况,为其实施相应的生活干预工作,让患儿在治疗的过程中拥有更高的舒适度[20]。针对性地为患儿提供了更加贴合实际的护理干预工作,让其能够获得更加理想的护理服务,保证其治疗能够更加顺利開展。
综上所述,对于需要进行PICC置管的新生儿,对其使用个性化护理模式进行相应的护理工作,患儿能够获得更加理想的治疗效果,患儿的生活质量也明显提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曹卓.PICC个性化护理对恶性肿瘤化疗患者的影响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34):252-253.
[2]麦细焕,周晴.预处理策略护理对新生儿PICC置管并发症的预防效果[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20,36(2):378-380,384.
[3]湛恩梅,何华云,李杨燕.体位调整在足月新生儿经头皮静脉PICC置管送管过程中的应用[J].检验医学与临床,2020,17(5):655-657.
[4]张晨.个性化护理在癌症患者化疗期间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置管中的应用价值[J].医疗装备,2018,31(18):194-195.
[5]韩宁晓.循证护理在新生儿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20,7(5):125,130.
[6]方源.风险预警管理预防NICU早产儿PICC置管部位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21,27(2):292-296.
[7]邱佳瑜.PICC置管加综合护理在危重新生儿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J].中外医疗,2021,40(6):106-108.
[8]谢帅华,段颖杰,吴旭红,等.新生儿经颞浅静脉置入PICC置管长度测量方法的改良及效果评价[J].中华护理杂志,2020,55(3):445-447.
[9]吴莹,张静,马杰,等.个性化护理在PICC置管新生儿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1,6(3):174-176.
[10]刘佳宁,王红利,高峰.风险识别理念支持下预见性护理干预在PICC置管新生儿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22,28(2):106-108.
[11]田亚慧,王广州,姜凯,等.腔内心电图P波与R波比值定位技术联合超声引导在新生儿外周中心静脉导管置管中的应用效果[J].广西医学,2021,43(17):2051-2053.
[12]方源.风险预警管理预防NICU早产儿PICC置管部位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21,27(2):292-296.
[13]张健坤,曾妮妮,赵晓英.学龄期白血病患儿首次行PICC置管心理体验及需求的质性研究[J].当代护士(中旬刊),2020,27(6):144-146.
[14]青旭蓉,胡琦,赖春燕,等.经上肢静脉和下肢静脉留置PICC在150例新生儿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重庆医学,2020,49(11):1742-1745.
[15]朱小丽,张颖.预处理策略在预防新生儿PICC置管并发症中的效果[J].當代医学,2021,27(10):186-188.
[16]窦庆杰,徐阳,吴爱珍.基于医联体模式下同质化护理在社区医院PICC置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护士进修杂志,2021,36(18):1712-1715.
[17]罗艳,袁丽,张柳花,等.分段式教学联合柯氏模型评价在PICC专科护士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21,20(09): 1026-1029.
[18]梁世耀,赵秀芬,黄爱微,等.基于使用与满足理论的延续护理模式在PICC置管患者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20,26(11):1495-1499.
[19]谢帅华,段颖杰,吴旭红,等.新生儿经颞浅静脉置入PICC置管长度测量方法的改良及效果评价[J].中华护理杂志,2020,55(3):445-447.
[20]唐燕.改良的新生儿早期预警评分表在新生儿护理工作中的作用效果分析[J].贵州医药,2021,45(1):14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