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昆曲大师张继青——创新不能忘了传统

2022-07-04施晨露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22年15期
关键词:昆剧牡丹亭昆曲

施晨露

2022年1月6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遺产项目昆曲代表性传承人、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名誉院长张继青因病在南京逝世,享年83岁。作为中国戏剧梅花奖首届榜首得主,她在美国肯尼迪艺术中心获“华人艺术家终身成就奖”;以《惊梦》《寻梦》《痴梦》三折表演饮誉海内外,有“张三梦”之誉。

2015年10月31日,年过七旬的张继青在上海大剧院登台,压轴“大师版《牡丹亭》上海世纪盛宴”,演出《牡丹亭·离魂》。《离魂》不在“三梦”之列,但于张继青却有特别意义。在她之前,《牡丹亭》几乎不演《离魂》一折,她率先将《离魂》从文本变为舞台演出。《离魂》中,“集贤宾”一曲是曲唱名篇,用箫不用笛伴奏,体现杜丽娘离魂的气若游丝、凄楚哀婉。杜丽娘魂断之后,张继青加披一袭红披风,微笑满面地走下台,超过两分钟的一段行走,没有念白没有唱腔,却能让观众目不转睛。

张继青一开始接触昆剧,是为了解决吃饭问题。她从未正式拜过师,但认真加勤奋,令她先后得到尤彩云、沈传芷、姚传芗、俞锡侯等数十位名师指导,“开始就是模仿,老先生都有一套规定的程式。熟能生巧,慢慢地越练越好,自己的感觉有了,也找到‘范儿’了。老师给了我‘两碗饭’,一是姚传芗先生的《牡丹亭》,另一个是沈传芷先生的《朱买臣休妻》。”

《朱买臣休妻》中的崔氏常被视为爱慕虚荣的庸俗妇人,张继青却把这个“反派”角色的浅见短识背后的单纯和内心矛盾刻画得恰如其分。问及如何游刃有余地游走于大家闺秀与市井妇人两个截然不同的角色之间,张继青还是归结于“认真”,“我不觉得自己就是最好的,我的一些自身条件并不好,世上最怕认真二字”。

制作人林恺对张继青的认真深有感触。2014年大师版《牡丹亭》在北京演出。化妆间宾客如云,唯有张继青那间门紧锁。她没吃盒饭,只要了一包牛奶,因为是压轴演出,要到晚上10点半才登台。林恺生怕她体力不支,“我紧张死了,不敢去打扰,没想到最后舞台效果那么好,观众都被唱哭了。”张继青笑言:“我的习惯就是不开门。”

“演出就和上战场一样,士兵上战场前,怎么可能嘻嘻哈哈,还吃着东西?”穿上戏服,张继青不会再坐下,生怕衣服弄出褶子,“我是主演,演砸了,就是对观众不负责。”

张继青带学生有个习惯,“教戏时,我会跟她们讲清楚,哪些内容是前辈教我的,哪些是我自己的感悟,如何领会,由学生们自由选择。”1983年,她在北京首演全本《牡丹亭》,加入大量配器。当时有评论认为乐器太多,把音乐弄得复杂化了,结果时间证明,张继青版《牡丹亭》音乐成为经典范本。“我常提醒学生,创新的路上会有反复,不断进步就好了。创新同时,不能忘了传统,剧种要保持自己的风格和特色,不能变味。”她说。

人物解读:张静

角度一:人怕“认真”二字。

她生前接受采访时,提到最多的一个词不是“经验”,也不是“技巧”,而是“认真”。为了2015年10月这次重要的演出,年过七旬的张继青连续试妆三次,邀请1986年张继青版昆曲电影《牡丹亭》中的老搭档徐华、王维艰两位老艺术家再度饰演春香和杜母,连乐队也找来原班人马。

张继青多次强调“认真”,可见这是她戏剧人生的真谛。她最初接触昆剧并没有拜过老师,靠着认真和勤奋,有机会得到大师的指点而已。但是经过数年打磨,越来越有自己的“范儿”。这一生,她认真对待每一次演出,认真对待每一个观众,终于成名成家。

角度二:传承与创新。

张继青很注重戏剧瑰宝的传承,不仅把她一生所学传授给学生,也把自己研究积累的宝贵经验毫无保留地告诉给她们。同时,她也强调“创新的同时,不能忘了传统,剧种要保持自己的风格和特色,不能变味”。

运用示例

唐三百,风雅颂。古今盛,洛阳城。长歌《采薇》的风韵代代相传,可传统文化的传承,也需要创新的陪伴。自古以来,传统文化一直在发展与现实的夹缝中生存,时代的进步与科技的发展,带来的不应该只是“污染”和“尾气”,在这片高速运转的大地上,难道我们不应该汲取创新的养分,让传统文化变得枝繁叶茂吗?

好的创新,是推动文化传承的催化剂。创新,从来都是时代的主旋律。把旋律与文化相织相融,才会编织出动听的音符,荡漾在心间,沁人心脾。张继青将昆剧传承下来并执着于创新,相信昆剧文化将会越发熠熠发光,照亮归途。——周辰彦《与创新相伴》

(编辑:于智博)

猜你喜欢

昆剧牡丹亭昆曲
罗周昆剧创作论
牡丹亭
《牡丹亭》之《游园惊梦》
罗周昆剧创作艺术初探
当代昆剧导演及艺术流变述论
大江东去浪千叠——百戏之祖“昆曲”
补园和昆曲
文人之进退与百年昆曲之传承
论张弘的新编昆剧
读《牡丹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