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链接
2022-07-03
农 民 日 报2022年5月5日
新疆阿克苏 “赏花经济”助增收
近期,新疆阿克苏地区20万亩杏花相继绽放(1亩约为667平方米),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旅游,各地借助农旅融合做活“赏花经济”。近年来,阿克苏地区借助各类花开做好“花文章”,做精乡村休闲旅游业,让“美丽经济”助农增收。
柯坪县大力发展黄杏产业,举办杏花节,赏杏花、品美食、观歌舞,打造生态旅游观光经济产业链,助推乡村振兴。近日,该县玉尔其乡阿拉玛村杏花景区各类杏花盛开,吸引来众多游客。“这么多的游客让我的生意很红火,每天收入300元左右。”村民米合尔尼沙·穆明说。
拜城县温巴什乡阿瓦提村是有名的杏花村,3000亩吊干杏花不仅让村子变美了,也让村民吃上“旅游饭”。库车市、新和县、沙雅县也借助百花盛开的时机举办各类活动,“春赏花”“夏纳凉”“秋采摘”“冬农趣”,唱响“赏花经济”。
四川农村日报2022年5月6日
川芎+水稻 轮种种出好收益
进入初夏,艳阳高照。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尚义镇观音村的田野里到处是收割川芎的繁忙景象。
观音村过去大多采取“油菜+水稻”的传统轮作模式,收益不仅较低,而且一度存在油菜秸秆处理难题。随着近年来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调整,作为中药材的川芎产业,在观音村农民中迅速推广,到今年全村已形成3400亩的川芎种植规模,种植农户达到1000余户。仅此一项今年可为农户创收2000余万元。据介绍,全村川芎收割后栽种水稻,还可产粮食187万公斤,平均亩产550公斤。另外,收割川芎的叶秆,经过机械粉碎还田,改良和增加了土壤肥力。而秋季水稻收割后的秸秆,全用于种植川芎表土的覆盖,实现就地腐熟还田,也增加了土壤肥效。这样两季作物轮作,田土越种越肥沃,既稳定了粮食生产安全,种出了高效经济作物,还保护了生态環境。
南方农村报2022年5月3日
全国单体最大笼养肉鸭基地即将投用
近日,位于山东省青岛平度市白沙河街道,由青岛鑫光正牧业有限公司承建的“新希望阁北头百万肉鸭养殖示范小区”项目将交付使用。预估年出栏量可以达到490万羽,这个养殖数量在单个养殖场肉鸭养殖行业内,称得上全国最大的肉鸭养殖项目。
据了解,该项目自2021年6月开始建设,2022年3月顺利通过竣工验收,项目新建设施面积约140余亩,内有20栋标准化鸭舍及自动填食机、废物处理池等配套设施。
据项目负责人张大伟介绍,项目采用自主创新的智能全屋养殖系统,“坐拥”十几项专利,采用封闭式饲养管理,实现了肉鸭养殖的现代化、智能化、工厂化、标准化、规范化,最大限度地提升了肉鸭养殖行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农业科技报2022年4月28日
油菜新品种“中油杂501”创高产纪录
从油菜产业“绿色革命”核心技术观摩暨中国农科院创新工程重大任务“油菜双超新品种选育”推进会上获悉,经中国农科院邀请西南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湖北省农业农村厅等单位的权威专家组成的专家组,现场测产种植于襄州区石桥镇的油菜新品种“中油杂501”,理论产量高达419.95公斤/亩,刷新了长江流域油菜高产纪录,标志着我国油菜产业绿色革命核心技术获重大突破。
据介绍,“中油杂501”是由中国农科院油料所王汉中院士团队经过11年攻关选育而成的新品种,具有高产、高油、优质、抗病、抗倒、抗裂角、适合机械化收获等优点,每亩地的油菜种植密度,也从1.5万株提高到了3万株,株型更紧凑更有利于机械化生产和收割。
目前,这次测产成功的“中油杂501”,中国农科院正在联合相关企业,加速大规模种植的推广。
科学导报2022年4月29日
科学养鸡收获生态红利
2010年,山阴县刘炯岩创建芦花鸡散养基地。多年打拼,刘炯岩所创立的恒兴农牧专业合作社本着循环、低碳、绿色发展的理念,走出了一条适合合作社发展的经营之路,带动贫困户走上增收致富的道路。他又投资农产品深加工,成立了火凤凰农牧有限公司,致力于熟肉食品的研发和生产,形成了以芦花鸡滋补汤和“传统八大碗”及酱卤肉大礼包为主导产品,辅以芦花烧鸡、麻辣鸡等特色产品的现代化肉制品加工企业。
“今后我们将努力打造山西一流的集科学生产、观光学习、休闲餐饮为一体的生态示范观光园,并最终形成一套养殖、种植、能源、加工等资源循环利用全面增值的生态模式,达到健康无害、生态环保的目的,为社会作出更大贡献!”刘炯岩信心满满地说。
山西科技报2022年4月28日
临猗延伸农产品种储销产业链条
运城市临猗县围绕“12大基地”建设,高质量打造高校农产品输出基地,依托临猗苹果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持续加大农产品种储销产业链条的建设,完成28个总库容18.6万立方米的冷藏库建设,带动村民纷纷投身新事业。
坚持“需求导向、产业主线”原则。与武汉、上海、山西等多所高校达成合作意向,着力提升产地冷藏保鲜能力,延长果品货架期,初步形成集种植、冷藏与销售于一体的完整供应链。
打通“线上线下”渠道。通过高校需求、品牌网店、涉农冷库与广大果农的有效结合,与全国多所高校实现“果+校”衔接,形成临猗名优农产品走出运城、走向全国的格局,形成果品农村输出、高校喜迎的局面。
乘省校合作之东风,临猗延伸特色农产品种储销产业链条,构建起产地网销、农校和出口相结合的销售模式,让果品走进校园,进一步叫响了临猗果业品牌。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年第1期
不同品种草莓果实的生物活性物质和抗氧化能力
草莓含有多酚、 黄酮、花青素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这些成分影响果实的品质、颜色和风味等,具有抗氧化、增强抗逆性等生理作用。潜在的药用功能使草莓在功能性作物引种、培育、开发和应用中具有良好的前景。《不同品种草莓果实生物活性物质和抗氧化能力比较》采用Folin·Ciocalteu法、NaNO2·Al(NO3)3·NaOH比色法、pH示差法分别对6个红色草莓品种果实的总酚、黄酮和花青素含量进行测定,并用DPPH·清除率、ABTS·清除率和FRAP值三种抗氧化指标评估各品种草莓果实的抗氧化能力。结果发现,红色草莓品种的生物活性物质和抗氧化能力整体高于白色草莓品种。本研究为优良高功能性成分品种选育、栽植和功能性产品开发提供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