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打造精品果 棚室环境须调控

2022-07-03吴荣美

今日农业 2022年9期
关键词:转色棚室菜农

吴荣美

近几年,消费者对蔬菜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无论市场行情怎样,精品蔬菜往往具有很大的价格优势,不但更畅销,价格有时也能高出好几倍。有了产量,再有好的品质,种植效益自然低不了。当前,早春茬蔬菜逐步进入初果期,打造精品果无疑是管理的重点之一。实际生产中,受棚室环境、管理、营养、病害等因素的影响,蔬菜容易出现皴皮裂果、转色不良、果实畸形、果实长斑等问题,严重影响果实的品质。那么,如何提高早春茬蔬菜的精品果率呢?本期,我们从棚室环境的调控、肥料的合理施用及各种果部病害的防治方面进行讲述,给菜农以借鉴和参考。

灵活保温 温度要适宜

在影响蔬菜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中,温度最为敏感。温度对蔬菜生长的影响是综合的,无论是光合作用还是呼吸作用、无论是花芽分化还是根系生长、无论是果实膨大还是转色,都与温度密切相关。对温度的调控,不仅是高产的前提,更是生产精品果的要求。

蔬菜不同的生长时期,对温度的要求是不同的。蔬菜进入开花坐果期后,对温度反应比较敏感,开花前后要求更为严格,因此,要想保证花芽分化好,提高精品果率,菜农应特别注意调控好棚室内的温度。总的来说,15℃~32℃是大多数蔬菜适宜的生长温度,超过35℃的高温和低于12℃的低温对于保护地蔬菜来说是逆境,例如,保温过度,白天温度达35℃以上,会直接导致花芽分化不良、授粉受精差,还能使有机营养消耗过快,营养生长过盛,影响花芽分化,此外,白天控制不好温度,气温高,晚上夜温也会高,从而造成植株徒长,影响花芽分化质量;而在低温条件下,植株生长受到抑制,生育延迟,花芽分化晚,着花节位低,尤其遇到低夜温时,花芽分化不良,很容易出现畸形花,后期便结出畸形果。

目前,天气明显转暖,晴天时若不及时放风,棚内温度很快达到30℃以上。建议菜农,白天温度控制在20℃~30℃,夜温控制在13℃~15℃。当前,晴天的中午前后光照强、温度高,菜农可通过适当拉大放风口或延长放风时间来降低棚内温度。夜温的调控,可根据天气情况将保温被晚拉早放,傍晚放保温被时不能以时间为准,而是以温度为准,保持上半夜温度不低于20℃,下半夜温度在15℃左右是比较合理的。遇到寒流时,可点燃大棚增温块等临时加温,平时可加厚棚墙、设置套棚膜、加盖浮膜等措施,提高棚室保温性。

放风要缓 分次进行

春末夏初早晚气温较低,昼夜温差较大,夜间蔬菜叶片、果实表面常会形成露水。再加上春天风大,空气干燥,假若菜农在第二天上午放风过早或一次性放风过大,外界的干冷空气进入棚内,直扑蔬菜植株,就会使得果实表面温湿度变化劇烈,果皮受害严重,就容易出现皴皮果,这也是皴皮果多发的主要原因。建议菜农要分次放风。

当拉棚1小时后或棚温达到20℃左右时(视不同作物而异),先放一次小风,风口宽一般5厘米左右。其目的是为了促进棚室内外换气,排出湿气和有害气体,放进二氧化碳,增强作物的光合作用。当棚温升至作物所需高温的上限时,再放一次风,将温度逐渐降至适宜蔬菜生长的范围内。中午时间(12时—下午14时),作物的光合作用处于“午休”状态,为减少其呼吸消耗,可将棚温酌情下调2℃左右。这样分次放风,可在很大程度上减少皴皮裂果的出现。

提醒菜农,阴天时即使棚温不太高也要坚持放风。这是因为阴天光照弱,果皮的抗逆能力也相对较弱,若不进行放风,等天气转晴时,剧烈的温湿度变化会使果实上发生皴皮现象。另外,菜农还可在顶部通风口的下端安装一块2米宽的缓冲膜,预防冷风直接吹到果实上,也能很好地预防皴皮的发生。

均衡浇水 忌忽干忽湿

良好的水分供应,可保证蔬菜根系正常生长,增加产量,避免裂果。近期气温升高,植株长势增强,很多菜农为防止植株徒长,采取控水的措施,在经过长时间控水后,到结果期为促进膨果,开始大水大肥,这样果实前期水分供应少,内部养分运转缓慢,突然浇大水,果实内部迅速充水膨胀,果皮承受不住内部的压力很容易造成果实开裂,降低商品性。随着温度的升高,土壤和植株水分蒸发快,因此,菜农要根据天气、土壤干湿度、植株生长状况等,灵活调整浇水间隔和浇水量,确保果实顺利膨果不开裂,水分充足,果实色泽要更好。

建议有条件的菜农,在棚内安装滴管或微喷。使用滴灌等节水灌溉措施时,要严格按照灌溉时间来控制浇水。有的菜农因担心植株旺长等原因而长时间过度控水,此时浇水应注意先适量浇一次小水,使蔬菜经过3~5天的适应后,再适当加大水量浇一次,循序渐进地进行,不要久旱后突然浇大水,以防造成果实开裂。

调节光照 果实转色好

当株行间郁闭时,通风透光能力弱,对中下部果实的着色往往不利。但是也不能图省事把果实周围的叶片都摘了,这样反而会导致日灼的发生,降低果实的商品性。因此,合理摘叶是促进果实良好转色的重要措施。另外,当出现连阴天光照不足时,菜农需要通过提高棚膜的透光率来增加光照,尤其是临近路边的棚室,要经常擦拭棚膜或者使用除尘条来增加棚膜透光性,促进果实着色。

对大部分茄果类蔬菜来说,果实是否正常转色对品质影响很大。着色不良现象在番茄、茄子、彩椒上都有发生。番茄上常见的花脸、青皮果、茶色果、筋腐果都属于着色不良的范畴;正常情况下,茄子颜色应为紫黑色,表皮油亮,当出现着色不良情况时,往往表现为果实颜色淡紫色或颜色发乌、不亮;在彩椒上也表现为果实色泽暗,严重影响卖相。果实在转色过程中,温度、光照、营养等因素都会影响果实的转色。菜农在管理中,除了调控好棚内温度和均衡供棚室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蔬菜的生长,尤其是进入结果期后,果实对环境的变化更为敏感,放风不当、温度过高或高低、浇水不当等都会影响果实的生长,使果实出现皴皮裂果、转色不良等问题,严重影响卖相。早春茬蔬菜生长前期经历了低温寡照,进入结果期后,天气转暖,光照增强,其生长环境发生很大变化,提醒菜农,结合春季的天气情况,从温度、光照、水分等多个方面灵活调控,将棚室环境调控在最适宜果实生长发育的范围内,确保获得更高的种植效益。

猜你喜欢

转色棚室菜农
胶东地区设施栽培奥尼尔和米斯蒂蓝莓花色苷代谢研究
『新帮手』让菜农采收省时又省力
春季大风频繁 菜农这样防范
虫子又多了!棚室防虫有妙招
香菇菌棒转色期胞外酶活性变化
安全生物转色解决激素转色的品质困扰
葡萄转色期干梗掉粒 多是溃疡病
江西省赣州棚室蔬菜灰霉病的发生与防治
神秘的湘西菜农
如何防治棚室番茄灰霉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