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下认同

2022-07-03王飞姜有荣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22年13期
关键词:传统文化

王飞 姜有荣

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作。

《典籍里的中国》以主持人穿越千古时空和先贤对话的新颖方式,拉近观众和民族经典的距离,使观众产生了心灵共鸣;河南卫视“中国节日”系列节目《端午奇妙游》《七夕奇妙游》《中秋奇妙游》等一路开挂,惊艳全网,其中刺绣、剪纸、皮影等非遗元素亮点纷呈;北京故宫博物院文创产品开发风生水起,朝服布包、彩绘陶人、晴雨伞、故宫建筑微雕等很多“爆款”潮品早已名声在外……中国风搭配时尚感的“潮”式表现,让中国故事融入各种当代元素,在年轻人中获得越来越多的认同,也成为年轻人借以表达自我的方式。

学校校刊举行“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下认同”主题征文活动,请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孙奕的文章开宗明义,逐层推进,迸发出强劲的纵向穿透力。作者围绕着“如何增强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这一核心议题,展开了三层论述:“坚守”层,聚焦认同之“魂”;“热爱”层,聚焦认同之“心”;“创新”层,聚焦认同之“力”。响鼓重锤,锤锤敲在鼓心,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其“深耕”的思辨魅力。

姚卜文的文章以一个“请”字立骨,架构全篇,给人以导游引路、渐入佳境之感。“请听”指向传统之远音,引出文化体系之建立;“请看”指向今日之盛况,演绎推陈出新之探索;“请思”指向未来之出路,展开神韵内核之思辨。因能“入乎其中”,故而通透畅达;因能“出乎其外”,故而洒脱自若。有说理性,无说教气。

推荐立意:1.只有搭建各种桥梁,让当下青年走近并走进中国传统文化,才能不断加强其认同。2.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既要“内化于心”,更要“外化于行”。3.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不能流于浅表(形),而应深入骨髓(神)。4.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不能仅限于娱乐与消费,而应真正地将之作为文化来传承与发展。5.中国传统文化要取得更加深广的认同,既要坚守其内涵品质,又要创新其传播形式。

例文

深耕文化沃土,肩负民族大任

江苏省建湖高级中学    孙奕

文化认同,国之魂也。行走于荆棘丛生的道路上,唯有文化认同,方能开辟康庄大道;唯有文化认同,方能一路高歌,风雨无阻。所以深耕文化沃土,培育和增强文化认同,肩负民族大任,方能向阳而生。

增强文化认同,需要以“坚守”铸其“魂”。坚守文化传承,坚守爱国主义,坚守民族大义。前段时间,电视剧《觉醒年代》引发人们热议,我被中华文化骨子里的爱国主义深深感动着,被前仆后继的民族大义深深感动着。究其根本原因,是中华儿女内心维系着文化认同的力量。我们义无反顾,坚守中华文化,即便在文化陷入困顿之际,依然有人坚守传承。在B站推出《红楼梦》时,年轻人通过弹幕源源不断地隔空对话,是为坚守。须知,以坚守增强文化认同,方能行稳致远。

在时代的洪流中,文化认同以其独特方式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千年前的杜子美穷困潦倒,独善其身尚且不易,却依然执着。后来他那些力透纸背的呼喊,穿越纷飞战火,越过万间广厦,成为天下寒士最后的回响。

增强文化认同,需要以“热爱”炽其“心”。李子柒,用小小的镜头展示出传统文化的巨大魅力,使之成为年轻人的解压必备。其日复一日、不知疲倦的拍摄剪辑,是为热爱;农村女孩钟芳蓉以高分考入北大,却毅然选择考古系这一冷门专业,是为热爱;一生择一事,一事终一生的樊锦诗,黄沙扬起,但她依旧奋袂先行,是为热爱。须知,唯有热爱方抵岁月漫长。

增强文化认同,也要以“创新”彰其“力”。揆诸当下,我们可以看到,《典籍里的中国》《经典咏流传》《朗读者》等经典文化传承节目层出不穷;我们可以听到不同的声音唱响了太白的明月。诸如此类,都是在创新,也只有创新,才能让传统获得新生。传统文化的创新是文化的一种涅槃,它所迸发出的巨大的精神力量,最终将矗立起文化的不老青山。须知,以创新增强文化认同方能破局开局。

当饭圈文化、佛系文化成为时代乱流,吾辈当如何?深耕文化沃土,增强文化认同,肩负民族大任,为中华文化添砖加瓦。

于当代,再闻黄钟大吕

江苏省东台中学   姚卜文

她自远古踽踽独行,在暗日之中滋养精神、丰盈内在,所幸今日青年独具慧眼,在古老的土地上深耕,让天光乍现,黄钟大吕一展辉煌,中华文化风神再振。

请听,中华传统文化的钟声在当代渐起。《典籍里的中国》让现世人民与先贤对话,激浊扬清,浸润心灵;《端午奇妙游》系列节目真实还原旧日盛景,与今之中华遥相呼应,文化自信再度高涨;故宫文创融注着年轻人的万般巧思,绵延出传统文化的根根血脉。神州儿女已经建立起自己的文化体系,他们在厚实的传统文化沃土上深耕,让其在今日仍然熠熠闪光,为世人所赏,为世人所用。

请看,中华传统文化的雄风在当代赓续。泰戈尔曾言:“古老的种子,它生命的胚芽蕴藏于内部,只是需要在新时代的土壤里播种。”当代青年不仅认同传统文化,更将这“古老的种子”播撒耕种,使其开花结果。90后设计师乔乔为陕西历史博物馆设计Q版形象代言人“唐妞”,其圆润可爱的形象受到广泛好评,在娱乐大众的同时,也使传统文化微光重现。“一个民族有一群仰望星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如今,已有这样一群如乔乔一样的年轻人,他们踏着先人的足迹,走在时代的前沿,他们所掀起的中华传统文化的阵阵热浪,令人驻足回眸,为之倾倒。

请思,中华传统文化的未来仍需审慎铺就。弘扬传统文化的风气日盛固然是好,但不能流于表面,会唱几支小曲、穿几件汉服还不能算是真正的弘扬。只有深耕其中,取其真义,方得弘扬之道。上海戏剧学院有个“京剧女团”,这些女孩儿们不仅能够“游园惊梦,余音绕梁”,引得网友跟风效仿,她们更以先贤风范匡衡自己,谨守艺德,这才是真正的文化认同与传承。也只有这样,传统文化才能春潮涌动,雄风再起。

探古之芳躅,合今之轨辙。中国传统文化的钟声在新时代的春风里悠然敲响,身逢如此盛世,年輕人自当荷责在肩,在认同、赓续、弘扬传统文化之路上砥砺前行。

(编辑:于智博)

猜你喜欢

传统文化
文化与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亚岁送鞋的传统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谁远谁近?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