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民国先生》之陶行知
2022-07-03乐耳
乐耳
陶行知,中国人民教育家、思想家,伟大的民主主义战士,爱国者,中国人民救国会和中国民主同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毕生致力于教育事业,对我国教育的现代化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他不仅创立了完整的教育理论体系,而且进行了大量教育实践,主张“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社会即学校”。人民网评其一生为:“以赤子之忱表达的思想和实践,代表了近代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赤子之忱,为中国教育探寻新路。”
角度一:“小雪人”。
1891年10月18日,陶行知生于安徽歙县西乡黄潭源村一个贫寒的教师之家。他自幼聪颖好学,平日就爱在家里看书学习。一天,陶行知看书之余,见阳光正好,就走出家门,路过一家学堂,见村里孩子读书读得正起劲儿,声音朗朗,家里付不起学费的陶行知从这以后就每天都站在学堂窗外听课。天气逐渐寒凉,有一天雪下得很大,等陶行知赶到的时候,大家都已纷纷坐好,教室外也传来了先生讲课的声音,陶行知听得入神,小小的身躯硬是站在门外不顾寒冷,专心致志地听完一整节课。下课后,先生发现有个小小身躯站在雪中,俨然成了一个雪人,赶紧叫他进屋,之后就考他,没想到他居然都学会了。大家都深受他这种精神的感动,学堂的先生断然道:此子日后定有一番作为。
运用示例
古人说“好学近乎智”,无论是求学还是求道,都需要好学、愿学、喜学,才能有所成就。大凡历史上有成就的人物,都不是老师逼出来的,都是“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知名教育家陶行知就是“好学近乎智”的榜样。年少时家贫的他在学堂外面“蹭课”,为了多学点,以小小的身躯在雪中坚持了一节课,以致于雪落满了身体成为了一个雪人。
角度二:四个“一百万”。
1914年,陶行知以金陵大学文科总分第一名的成绩毕业,随后赴美留学。1917年秋回国后,他先后任职于南京高等师范、国立东南大学,大学教授舒适的生活,让他很快将家眷接来,一家人其乐融融,过了一段难得的安稳日子。
然而,那时的中国却是满目疮痍,國家贫困到难以想象的程度,四万万同胞有一半是文盲,有七千万儿童没有任何接受教育的机会。陶行知说,这病根,乃在教育,教育改造是中国社会改造最为有效之道。他立下了“要使全中国人受教育”的宏愿。他下定决心:要筹募一百万元基金,征集一百万位同志;创办一百万所学校,改造一百万个乡村。
随后,他辞掉大学教授的工作,当时大学一个月的收入是四百个现大洋,在北京买一套四合院,不过花费三个月的薪水,而这一切他统统不要了。他走街串巷,亲自把平民教育送到部队、工厂、商店、善堂、监狱、济良所。总之,他的踪迹所到之地,即是平民教育所到之地。
运用示例
陶行知的“痴心痴情”,表现在平民教育上,正如有些人所言“他的踪迹所到之地,即是平民教育所到之地”。他办教育的平民立场,难能可贵,不仅在那时候有意义,到今天仍闪烁着光芒。今人应该学习陶行知平民教育的思想,贯彻“开启民智”,培养适应这个时代进步的“新民”,让所有人都能接受平等的教育,使低文化、低收入群众能够提高自身素质与修养,为国民素质的提高贡献力量。
角度三:生命的最后一百天。
1946年4月,陶行知风尘仆仆来到上海,一方面寻找新的育才学校地址,一方面为反独裁、争民主,反内战、争和平奔走呐喊。在他生命的最后100天,他在工厂、学校、机关、广场发表演讲一百余次。
7月,著名民主人士李公朴、闻一多先后遭国民党特务暗杀,陶行知亦被列为黑名单中的第三名。陶行知一面作做好了“我等着第三枪”的牺牲准备,一面继续坚持斗争,视死如归。可是陶行知没有死于特务暗杀,而是因长期劳累过度,健康过损,加上好友李、闻事件的刺激过深,于同月25日突发脑溢血逝世于上海,享年55岁。
12月1日,陶先生的灵柩回到南京,城里的老百姓自发为先生扶灵,送他回晓庄。沿路上人们唱着、哭着:“你去了,我们穷孩子的保姆,我们的朋友,人民的导师。”挽联在飘,是毛泽东亲笔题写的悼词,“痛悼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千古”,而旁边,是宋庆龄题写的四个苍劲大字:“万世师表”。
运用示例
陶行知大半生为教育奔走,他的名字印在了平民的心中,印在了万千学子的心中,更印刻在了他挥洒热血的那片土地上。他曾说:“我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他用自己的赤子之忱,与劳苦大众休戚与共,点亮了无数人的人生,也用自己的一生温润过中华,堪称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的“一代巨人”。
(编辑:李跃)42A7F734-B60A-4B3B-9C02-0E957DF4B9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