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马骨胡改良与创新研究
2022-07-03于腾腾
于腾腾
壮族马骨胡改良与创新是马骨胡发展历程中的必经之路,为乐器发展适应时代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凝结着乐器改良者的智慧、价值观和文化定位。
壮族马骨胡改良创新发展历程
壮族马骨胡改良与发展经过几代手艺人与时俱进的升级完善,逐步形成了现在的形制、音色、音质;与传统形制马骨胡相比,当下马骨胡制作工艺细腻精良,音色高亢明亮,清脆悦耳,音质音量充分。纵观壮族马骨胡发展脉络,马骨胡的改良大致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新中国成立以前,传统马骨胡的形制相对简单,整琴高度约60cm,无琴托,琴头呈直杆状或有简易马头装饰,琴弓短,形似弓箭型,琴弦为丝线,有效音主要集中在第一把位演奏。目前,国家博物馆收藏有一把这类传统马骨胡,其他零散地分布在民间各地。图1是流传在田林县旧州那度剧团的传统马骨胡。
第二阶段:新中国成立以来,廖家修等壮族音乐人结合马骨胡演奏体验,与北京民族乐器厂制作师傅合作,对传统马骨胡进行了几次改良,具体改良措施体现在:用大牲畜的大腿骨直接制作琴筒或用马骨块拼接粘合成琴筒,增大筒体,扩大音量;加长、加粗琴杆;加长琴弓或改用二胡琴弓;改用红木柄螺旋弦轴或机械轴;改用钢丝琴弦;增加3cm高的琴托等[ 1 ]。这一批改良的马骨胡暂未找到实物,但笔者在靖西调研时采集到靖西何圭山老师制作于1956年的一把马骨胡,这把马骨胡于1963年由何圭山老师赠送给其弟子李西克老师,制作时本无琴托,演奏时靠左右大腿夹住琴筒演奏,现由李西克老师加上了琴托,形成了图2的形制,具体尺寸绘图如图3。
第三阶段:20世纪90年代,广西歌舞团器乐演奏家彭民雄和北京民族乐器制作师满瑞兴共同研制成第三代高音、中音马骨胡。琴筒是用剖开的马骨与红木拼合粘接而成,筒内部做了一些巧妙的处理,使音响变得柔美圆润,下把高音优于二胡,这项成果获得1993年度文化部科技进步三等奖[ 2 ]。
诸位马骨胡艺术家在马骨胡改良上做出了斐然贡献,使改良的马骨胡表现力更加丰富,可以作为伴奏、独奏、重奏、协奏乐器来使用,但马骨胡改良之路还很长。据广西歌舞团的演奏员C回忆:改良的马骨胡对于演奏者来说,也是比较考验演奏技术的。高音穿透力强,音色偏尖锐、硬直,需细腻演奏,不然会有杂音;改良的音色、音量还不是最理想的,加大琴筒的马骨胡声音偏沉、偏老。随着时代发展,音乐更加趋向多元化,现有的马骨胡无法完全适应多元且更宽音域的音乐,而且当时北京民族乐器厂的马骨胡制作技艺在广西并没有全面铺开。
第四阶段:21世纪以来,是以壮族马骨胡艺术代表性传承人黄一格为代表的改良阶段。黄一格对马骨胡的改良主要有三个方面。其一,增强马骨胡的适应性,通过拓宽马骨胡音域研制出了高音、次高音、中音、低音系列马骨胡,研制改良的前提是保持原来的骨质音色不变,且将骨头的音色、音质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以更好地适应现在社会发展中音乐的多元化。其二,对马骨胡的音色、音质、音量进行改良,提升其品质。其三,对马骨胡的外观结构、形制进行改良,经过研究,做了具体尺寸的定版,以更好呈现马骨胡的综合性能。改良后的马骨胡制作技艺优良,音色音质好,深受业界演奏员的认可,影响力逐渐扩大。
黄一格在马骨胡改良上的成功,离不开他40多年的积累与沉淀。黄一格于2002年退休,退休后有充裕的时间将之前储备的马骨胡制作技艺思路、改良创新方案以及从小观摩父亲制作马骨胡的经验付诸实践,他对马骨胡的音色、音质、音量、做工工艺等做了全面深入的研究,边制作实践边总结经验并改进;对于20世纪90年代以前改良的马骨胡音色问题及其乐器的适应性,黄一格也作了具体分析;他还结合之前擔任马骨胡首席的演奏体会,对马骨胡做了系统的改良。2010年壮族马骨胡艺术入选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黄一格成为自治区级非遗项目壮族马骨胡艺术代表性传承人。黄一格制作改良的马骨胡获得廖家修等多位前辈的高度认可。
壮族马骨胡经过近现代传习研究与改良创新,逐步形成了以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黄一格制作技艺为代表的现实局面。其马骨胡制作工艺精美,音色音质清澈、明亮、通透,极富穿透力,发音灵敏度高,深受业界专家、专业演奏员和演奏爱好者青睐,被多位著名胡琴演奏家收藏。同时,黄一格老师及其制作的马骨胡也获得了一些荣誉,如黄一格老师于2021年11月获“百色工匠”称号;其制作的马骨胡于2013年10月在第二届广西工艺美术作品展览上获得广西工艺美术作品“八桂天工奖”铜奖;其制作的马骨胡和土胡音频数据于2018年9月被用于国家基础性工作专项《中国传统乐器声学测量及频谱分析》(编号:2013FY114800),并收入《中国传统乐器数典集成》和《中国传统乐器声学数据库》。
黄一格手工制作的马骨胡经几十年的研究、实践和改良,已经形成稳定的形制和相对独特的音色音质,深刻体现了壮族人民对壮族音乐文化的视听审美。且黄一格在马骨胡演奏、教学、音乐创作等方面的贡献也较为突出,一身集四能,这在中国民族乐器史上比较少见。
笔者通过对壮族马骨胡改良与创新研究进行实地调研,采集到一些具有研究价值的第一手数据资料,特别是黄一格老师在马骨胡改良与创新上的具体举措,对于马骨胡未来的改良创新及其乐器发展将起到关键作用。下文笔者将聚焦黄一格老师马骨胡改良创新的具体举措,以便为马骨胡改良创新及其乐器发展提供数据参考,进一步助推马骨胡乐器改良长远发展。
黄一格马骨胡改良创新现状
壮族马骨胡艺术代表性传承人黄一格在马骨胡制作改良创新上投入了大量时间、精力和心血。通过访谈,笔者了解到,黄一格青年时就在心底深深埋下了马骨胡改良创新的种子,当时由于工作条件、时间、经济等种种因素的影响,其不得已从热爱的文艺工作改行,直到退休后,他凭着自己对马骨胡艺术的满腔热情,终于可以把自己的热爱喜好认认真真地拿来继续研究。当下,马骨胡制作技艺传承多数是口传心授。马骨胡的改良与创新在各地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无法形成集群合力在业界进行全面推广和传承,传承方式相对单一,传承路径也主要是家族传承和师徒传承。所以,现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多重方式对黄一格老师改良创新马骨胡进行记录梳理,希望对助推壮族马骨胡改良创新发展起到关键作用。
改良创新背景
通过访谈,黄一格老师感慨:“壮族马骨胡音色独特,悦耳动听,是一件非常优秀的民族特色乐器。由于之前传统的马骨胡音域窄,没能完全展现出它的独特,也不适应现在多元化的音乐元素。马骨胡该如何提升拓展?这么动听悦耳的一件乐器,就应该拓展,要不就太可惜了。”这也是黄一格老师多年来深深埋在心底的心结。
改良创新困境
马骨胡是高音乐器。常规马骨胡演奏的声音有些浮躁,演奏起来没有百分百的自如感,马骨胡的音质也不能很好地呈现出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对噪音减震,以及如何使音色更加通透、发音更加清澈进行研究,这个过程的难度比较大。通过研究,在成功达到理想的声音效果后,还要考虑在多个部位进行改良处理,以免影响到乐器形制的美观,要保障演奏音色圆润、干净、清澈,且乐器使用性能良好、形制美观。
此外,从多年的调研中了解到,黄一格在改良研制过程中也受到了一些干扰因素的影响,比如在改良研究试制过程中,改良的构造如琴筒蒙皮、琴托、琴头等还没有完全定版,就有一些爱好者来家里拍摄,然后就回家自己模仿着做,做得不到位,且不了解这样设计的原理,空学外观,盲目做完就拿出去卖,甚至拉帮结派,制造舆论,干扰改良试制,在一定程度上消耗了黄一格的精力,也打乱了黄一格改良研制的有序开展,但同时也激发了黄一格在部分外观设计上的更新换代。例如,由一代琴头向二代琴头的外观创新。随着琴头二代、三代版式形制的推出,手工艺雕刻技术要求更高了,难度也加大了,一些人因达不到这样精细的手工艺水平,刻不出马首细腻的神态,也就放弃了对黄一格改良创新琴头的跟风模仿。在黄一格看来,马骨胡的研制、改良与创新是一件非常认真且严肃的事。对于一件乐器,必须要在制成之后,进行实际的试音、调试、演奏,再总结问题继续改进,也正是因为这种认真、严谨、专注的态度,促成了现在黄一格马骨胡制作技艺的影响力。
黄一格马骨胡改良创新成效
黄一格对马骨胡的改良创新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根据马骨胡的综合适应性、音域等研制了高音、次高音、中音、低音系列马骨胡;二是在保障音色、音质、音量的基础上,在外观上创新设计了三代马骨胡琴头;三是根据马骨胡音色、音质的独特性,使音质达到了清澈、明亮、平衡的高标准,对马骨胡琴托弦槽、琴托等局部结构进行了改良。
研制高音、次高音、中音、低音系列马骨胡
黄一格以马骨胡的综合适应性为基准,保证马骨胡的音色、音质不变,研制出了高音、次高音、中音、低音系列马骨胡,具体区分在于琴筒的大小。
高音马骨胡琴筒小,通常定音c2g2,用于壮剧伴奏。高音马骨胡形制有两种,一种是整琴长78cm的常规尺寸高音马骨胡,另一种是整琴长约60cm的高音马骨胡,后者通常用一到两个把位演奏壮剧伴奏音乐,前者除用作壮剧伴奏外,还可以用作独奏、重奏、齐奏、合奏等;次高音通常定音a1e2,可以用于独奏、重奏、齐奏、合奏、协奏等,适应性较为综合;中音马骨胡通常定音g1d2,用于与高音马骨胡搭档二重奏或在壮剧音乐中与高音马骨胡配合演奏,音色绵柔温顺;低音马骨胡通常定音ae1,在马骨胡合奏中担任低音声部,通常选用大筒的原筒或拼接式的骨筒做琴筒,音高虽低,但依然保持了骨胡的骨质音色。
壮族马骨胡是高音乐器,琴弦张力大且相对较硬,在高音、次高音、中音、低音系列马骨胡中,做了具体的音域、音高界定,特别是高音马骨胡最低音是c2,上行五个把位的音域最高音可达c5,既要保障马骨胡的音色不失真,又要保证每个把位音的音质清澈、纯净、透亮,这对马骨胡制作者来说,难度无疑很大。通过数十年研究与实践,黄一格制作的系列马骨胡不仅音色好、音质棒,手工制作工艺精美,而且灵敏度高,可谓工匠技艺,炉火纯青。
马骨胡琴头形制改良创新
现在有三个版本的马首琴头形制,均已定版,并申请了设计专利。
一代琴头形制马首抽象,无具象的马眼睛,马首五官通过轮廓线条来呈现,整体形态矫健、干练、内敛;二代琴头形制马首写实,雕刻有具象的耳朵和眼睛,以及马头和面部轮廓;三代琴头形制马首增加了马鬃毛、马头及马嘴的雕刻,惟妙惟肖,马嘴微张,像一匹奔跑中呐喊的骏马,神采飞扬,威风飒爽。
黄一格对马骨胡琴头形制的改良一代比一代刚劲有力,第一代马首向内含,形态偏内敛含蓄,整体精瘦、矫健、干练;第二代马首已显现出马的潇洒刚劲,特别是有神的眼睛和马首面部流畅有致的流线形轮廓线条;第三代马首马鬃飘扬,马嘴微张,似一匹驰骋疆场的骏马,生动地呈现了其威风飒爽的姿态。三代琴头形态、大小比例都经过细致研究,马首各个角度细节明晰到位、雕刻技术精湛,无不体现了黄一格的精湛技艺和高尚审美。现代市面上马骨胡琴头形制有的过大,琴的整体比例头重脚轻,影响发音,有的琴头马首设计嘴巴过大,像马又像牛,形态定位游离,前后两者相比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琴头马首形态的改良创新是由马骨胡形制比例、音色音質音量等多因素综合性能需要促成的,其也是民族文化自信的体现。此外,在纯手工打磨雕刻琴头马首的过程中,技术难度一代比一代大,非常考验制作者的手工艺。对三代琴头马首形态的构思、研制、定版、制作,不仅体现了黄一格的巧工匠艺、勤恳钻研和创新探索,也是对黄一格工匠精神、创新精神的写照。
琴轴穿弦孔改良创新
黄一格改良了琴轴穿弦孔的位置,内弦轴钻孔靠里,外弦轴钻孔靠外,装琴弦时,内弦顺时针向右依次缠绕,外弦逆时针向左依次缠绕,使两根弦位置水平同位,琴弦振动和抗力统一,保障声音纯净、清澈、不沙音。
琴托弦槽改良创新
黄一格改良了琴托弦槽的开槽方式,由切开槽式改良为开孔槽式。开孔槽式改良原因有二,一是运用声学原理保留声音传动,二是美观。
开孔槽式最大程度地保障了琴托的完整性,通过声学原理声音的传动,保留住了声音在琴托木头内的传动,提高了马骨胡音色的纯度,避免了切开槽式声音的传动流失,特别是切开槽那一侧,声音从薄的位置传出去自然流失,整体发音不均衡。
琴托改良创新
黄一格改良了琴托与琴筒轮廓的吻合度,一个琴托独立匹配一个琴筒,琴托的弧度完全以不规则的琴筒弧度来打磨贴合,同时结合声学和审美,对琴托四周进行美化加工,以保障马骨胡在演奏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声音的饱和度,同时又促进了琴托整体线条的流动性和整体性。其比市面上的琴托制作更具科学性。市面上的琴托整体呈简单方体,与琴骨筒凹凸不平的形状不贴合,琴托琴筒中间悬空,没有形成一体化,影响了马骨胡的整体美观和发音效果。经黄一格改良后,现大多马骨胡的琴托制作以及琴托与琴筒之间的轮廓贴合均趋向于这样的制作方式,这对于马骨胡琴托的制作可谓开创性改革。
改良创新后的马骨胡更加深刻地反映了壮族人民的文化特性与文化追求,是壮族音乐发展史和壮族人文历史上独特的文化符号,特别是将马骨胡的乐器实用性、适应性、表现力等进行了全面呈现,体现了深厚的文化价值;其艺术特征明显、独特,是表达民族情感、民族心理、民族审美的重要媒介,更是壯族艺术创造、审美和智慧的结晶,制作工艺和声音之美,无不体现了壮族马骨胡独特的艺术审美价值。
经过黄一格老师多维度的改良与创新,马骨胡产生了具有相对统一尺寸的现代形制。黄一格的马骨胡改良创新是成功的,其在增强了马骨胡适应性的同时促成了马骨胡圆润、干净、通透、稳定的音色和细腻的音质,深受音乐家的喜爱,逐步形成了其制作技艺的核心地位,也是当代马骨胡改良与创新过程中取得的突破性进展。
目前马骨胡的改良与创新已取得一定成果,特别是以壮族马骨胡艺术代表性传承人黄一格为代表的改良与创新,获得了专业院校、院团,甚至演奏家的认可,满足了专业演奏的需求,较好地保存和延续了马骨胡乐器的骨质音色音质,守正与创新并重,而这是现今乐器改良创新中较难权衡的两个方面。目前,马骨胡的改良与创新还需进一步推广与传承,形成产业化,促进马骨胡制作技术达到一定的标准。未来马骨胡的改良与创新任重道远,需要更多人参与其中,共话马骨胡的长远活态发展,进一步增强壮族文化认同和共情,彰显壮族特色音乐文化的内涵与核心价值,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参考文献
[1]廖家修.马骨胡的改革与演奏[J].民族艺术,1993(03):180-185.
[2]陈自明.获93年度文化部科技进步奖的民族乐器研制改革新成果[J].乐器,1994(01):17-18.
【基金项目】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科研项目资助(项目编号:Y2020RSY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