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的深度融合发展

2022-07-03梁鑫磊

文化产业 2022年17期
关键词:机构数字化数字

梁鑫磊

探究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的深度融合发展,需明确数字出版在当前出版行业的核心发展地位,并结合两者的发展背景展开深度解析,从多个方面来研究其融合策略,深度挖掘各种出版方式的优势,以此来促进其共同发展。

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的深度融合发展背景解析

在互联网技术迅速发展的进程中,纸张与屏幕在阅读方面的竞争逐渐激烈,并出现一边倒的发展局势。数字化阅读体系的逐步成熟,使得电子书阅读受到各个层次读者的广泛欢迎,市场占有率持续攀升,在阅读电子书之后仍旧会购买纸质图书的读者数量迅速下降,给传统出版带来了巨大的影响。《2020—2021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显示,整个2020年中国数字出版收入已经超过11000亿元,并呈迅速增长状态,传统书报刊数字化收入虽然有所增加,但是在数字报纸、电子图书以及互联网期刊等方面的收入不足100亿元,与其他数字出版板块的差距较大,虽然亦有递增的趋势,但是对于数字出版产业整体规模来说占比已经微乎其微。“十二五”期间,中国经济发展明确以科技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这是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要求,亦是建设出版强国的必要保障。就新闻出版业的统计指标来说,中国新闻出版在世界范围内的地位毋庸置疑,但是对于建成出版强国来说,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针对该种情况,相关部门要能够正确看待当前数字出版的发展前景,给予其必要的重视,并结合传统出版的发展情况,引入新的理念、技术与模式,加快其革新步伐,使其在新时期发挥出本身的价值,增加产业发展新亮点,这对出版行业的未来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1 ]。

数字出版发展现状

數字出版指的是通过数字技术来完成内容的编辑与加工,并借助网络渠道进行数字内容的传播与出版,其特征表现为以下几点:网络化的传播渠道,数字化的产品形态、管理过程、内容生产。只要是通过二进制来操作整个出版环节的方式,皆是典型的数字出版方式。数字出版涉及支付平台、发行、版权与应用服务等多方面内容,其不单单指通过网络来进行出版内容编辑,或者对传统印刷内容进行数字化处理,其真正的意义是以传统资源为依托,以数字化为技术手段,完成内容的立体化传播。就当前阶段来说,数字出版产品形态主要包括网络游戏、网络出版产品、网络地图、网络文学、数字报刊、电子图书、手机出版物(包括手机游戏、手机小说、手机报刊)等;并且,数字出版产品主要是借助卫星网络、无线通信技术、有线网络等计算机技术呈现的。

从时间角度加以分析,数字出版在中国的发展时间有限,但是增长速度与影响力却十分惊人。《2012—2013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显示,2012年国内数字出版产业整体收入规模达1935.49亿元,比2011年整体收入增长了40.47%,两年增值千亿元,即将迈入2000亿元大关。而至2020年,数字出版总额达到了惊人的万亿,互联网期刊、电子书收入超过80亿元,网络动漫将近240亿元,移动游戏与移动阅读等移动出版物接近2500亿元,网络广告接近5000亿元,数字音乐则超过700亿元。可以说,数字出版产业已经实现了迅速发展,并迅速在市场上扩大份额。

为保证出版业的健康发展,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结合《新闻出版业“十二五”时期发展规划》和《数字出版“十二五”时期发展规划》的具体要求,对出版行业的诸多难题与问题进行了系统的解析,并出台《关于推动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等各项文件,明确指出数字出版为新闻出版业以后发展的核心方向,这也为数字出版与传统出版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2 ]。

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的深度融合发展策略

转变发展观念

要想实现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的深度融合,就要转变发展观念,构建思维融合发展,传统出版、数字出版的融合应是全方位、综合性的融合,其核心在于思想观念的融合。对此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

1.出版人员要能够逐步建立互联网思维,明确出版行业数字化转型发展的必然趋势,将互联网思维渗透于出版行业发展的整个过程中。出版管理人员要能够逐步转变其传统的管理观念,分析传统出版、数字出版各自的优势与不足,而后研究通过何种方式来推动传统出版、数字出版的深度融合;关注数字出版的发展方向与趋势,结合自身的服务定位、软硬件设备等,必要时可以在社会范围内寻找技术公司来合作,借助其长期积累的出版经验以及技术实力,达成合作意向,谋求共同发展,开发出版企业本身的优势项目,以先进的数字化技术来凸显各种优势,并在社会范围内逐渐扩大市场经营范围,诚信经营,提升品牌影响力与知名度,从而使其在发展过程中融合各种出版模式,推动自身的综合发展。

2.出版管理人员要能够对内部从业人员进行必要的观念普及,统一各个部门、各个岗位的发展思想,集中合力,朝着同一目标奋进。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其一,出版机构要能够就融合发展理念进行适当的宣传普及,通过出版机构的内部沟通平台与纸质媒体定期推送关于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的深度融合发展必要性的内容,让出版机构各个部门、各级管理层能够认识到,推动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的融合发展是应对社会发展挑战的必要措施,以此来整合内部发展力量,贯彻落实各项融合策略,推动出版机构在此方面的融合发展;其二,出版机构要能够通过定期的会议分析出版机构当前面临的主要挑战与阻碍发展的因素,其后结合市场发展趋势制订融合发展策略,积极创新,学习同类型、同规模出版机构的成功经验,再结合出版机构的实际情况来加以内化,使其发挥出更大的价值与效用[ 3 ]。

大力推动传统出版业转型升级

1.开发优质内容。不论是何种出版方式,内容始终在出版行业中排在第一,只有实时的、观念导向正确的、符合大众审美标准的内容,才具备发展前景。可以从以下三点入手:其一,保证内容信息准确、文字干净、思想健康、导向正确。数字出版行业的迅速发展,虽然满足了阅读群体各个方面的客观需求,但是因其发展过快,缺乏必要的法律规制,单单依靠道德规范难以起到相应的作用,从而使得很多垃圾文学、虚假内容等充斥网络。要实现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的融合发展,就必须坚持先进思想文化的主阵地,推出积极的、价值观导向正确的文化作品,以进步的、积极的、正确的文明成果来引导读者,规范大众。其二,引入大数据技术,挖掘各个群体、各个层次读者的阅读习惯与阅读偏好,做好出版机构自身的发展定位,使自身能够在结合数字化技术的同时,根据特定读者群体的需求和偏好来出版各类产品,以此来实现出版机构的定向发展。其三,要求出版机构能够把握出版行业发展趋势,认识到数字出版的核心地位,逐渐引入各种先进的数字化设备、人才,实现转型发展。在突出内容的同时,发展各种不同形式的传播途径,扩大发展空间,给予读者更好的阅读体验,并联合作者通过音、视频直播等模式来为不同群体提供个性化阅读服务,切实提升其阅读体验。E6F584BB-C369-4D98-8488-EDB32F0A2222

2.建立互联网知识服务平台。知识服务平台应具备在线电子商务、交流互动、知识个性化订阅等重要功能,为读者、作者、编辑提供直接沟通交流的平台。并且,出版机构可借助该平台,在平台上收集各个方面的重要信息,把握各个阶段读者的真实阅读需求,分析市场发展趋势,系统管理读者与作者群体,据此推出更多优质知识产品。但就目前来说,很多传统出版社为适应社会发展趋势,开始搭建数字化发展平台,但因缺乏经验与必要的人才结构,再加上运营不佳等因素,使得其覆盖面不广、黏性不足、效果不佳。针对该情况,出版社应大力发展各种数字化产品,比如数字广告、图书以及报刊等,逐渐转移发展重心,在兼顾数字化发展的同时,凸显传统报刊优势,比如其内容真实性、客观性,以此来提升读者对出版机构的信任程度,并分析自身在运营过程中的各种问题与阻碍,实现精准、特色定位,进而在出版行业占据一席之地[ 4 ]。

3.创新内部组织机制。出版社应建立一体化内容生产流程,将传统出版、数字出版当作整体加以规划,并在其中融入先进的思维方式,实现不同业态内容的有效融合。从选题策划开始,其后出版的整体流程应尽量保持全员参与,共同提供各项可行性建议,让其能够从本职岗位出发,为出版行业的后续发展提供各项宝贵的意见,在集思广益之下,创新内部组织机制,优化出版机构的未来发展道路,为读者呈现更加丰富的内容,提升读者黏性與信任度。

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的技术融合

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的技术融合指的是出版+新兴技术,即在技术推动下催生新业态、新媒体,实现产品服务升级和产业边界扩张。可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1.将AR、VR、MR、二维码识别、云计算、大数据等各项技术融入出版行业的发展过程中,简化出版流程,提升出版效果,为出版人员、作者以及读者等群体提供最大的便利;结合微信、微博、抖音、今日头条等多项新兴媒体来实现出版内容、模式的推陈出新,构建出版业新生态,完成出版内容、出版载体、出版服务、出版发行的升级,提升出版机构的核心竞争力,让不同的读者群体能够通过融媒体平台享受到对应的阅读服务,实现阅读内容的无限延伸,这有利于出版机构的健康发展[ 5 ]。

2.实现出版载体由PC端向移动端的延伸,为信息的随时随地获取与传播提供便利,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出版机构的出版内容,拓宽出版机构的发展空间;探索更加多元化的服务形式(单一的产品服务已经难以满足当前的市场发展所需),并需从有形服务延伸至无形服务,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不受其他因素的干扰,能够高效地获取其本身所需的信息等,这需要出版机构在进行技术融合的过程中,融入大数据技术与数据库技术,对读者的阅读兴趣、阅读记录、阅读范围等进行有效分类,之后方能够在读者的阅读过程中为其提供个性化服务,避免因服务缺乏针对性而引发读者的反感,以此来提升读者黏性,维护读者与出版机构的整体利益;在进行出版发行时依托读者数据展开深度挖掘,完善产品供给渠道,探索平台售书模式,实现线上+线下的融合发展,以此开发出适宜出版机构长效发展的商业盈利模式[ 6 ]。

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的内容融合

技术的迅速发展推动了出版机构出版内容的多元化发展,以内容为发展核心的出版业,将内容的深度开发与持续探索视为重中之重。在进行内容融合时需关注以下两点。

1.出版机构应能够从诸多原创出版项目、文化工程中寻找机会,分析其在市场范围内的受欢迎程度,挖掘其潜在价值,实现其深入开发,打造集游戏、影视、教育等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比如可学习《盗墓笔记》《狼图腾》等诸多热门图书IP的开发形式,以数字出版带动线下图书销售,以此来实现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的内容融合[ 7 ]。

2.以二维码为内容的多元化延伸提供入口,对读者数据进行精确分析,并以二维码为核心,接入读者互动、读者留言等功能,打造一个属于出版社、读者、作者的“舒适圈”,进而在社会范围内构建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让数字化技术能够真正为出版所涉及的各个群体服务,使出版机构在实现数字出版与传统出版相融的同时,更具发展力与创造力。需注意的是,在该种发展模式下,需结合不同的技术来实现文化内容的创新,以此来扩大出版机构受众群体。

综上,本文就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的深度融合发展进行了论述与分析,明确了其重要性与必要性,建议给予其足够的重视,分析其融合发展的可能性与必要举措,以此来制订对应的融合发展策略,推动传统出版、数字出版整体化发展。

参考文献

[1]杨雅云.数字出版与传统出版产业链的融合与发展[J].新闻研究导刊,2020,11(13):186-187.

[2]汪振军,穆毅.融合发展背景下出版产业如何创新——兼对河南出版产业的一些思考[J].新闻爱好者,2017(03):52-55.

[3]刘迪昱,孙伟,李立新.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转型的风险与对策研究[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9(01):20-22.

[4]李黄珍.聚焦服务创新,推动转型发展——论如何实现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的有效融合[J].科技传播,2019,11(11):178-179.

[5]张亚群.试论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深度融合[J].中国报业,2019(24):49-50.

[6]徐蔷薇.新时期如何加快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的融合发展[J].中国传媒科技,2018(02):29-30.

[7]刘芳.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的深度融合发展探析[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3(08):39-40+49.E6F584BB-C369-4D98-8488-EDB32F0A2222

猜你喜欢

机构数字化数字
推动内部审计工作数字化的探究
数字化起舞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答数字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增仓股前20名
数字看G20
一周机构净减仓股前2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