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特点及耐药分析
2022-07-03曾贞
曾贞
摘要:目的 研讨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特点及耐药情况。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4月本院249例鲍曼不动杆菌临床送检标本,观察临床分布特点和耐药情况。 结果 249例鲍曼不动杆菌临床送检标本检出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鲍曼不动杆菌29例,痰检出25例,占比86.21%;其次为尿标本,共检出2例,占比6.90%;脑脊液检出1例,占比3.45%;分泌物检出1例,占比3.45%。29例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鲍曼不动杆菌ICU检出16例,占比55.17%;感染内科检出4例,占比13.79%;呼吸内科检出3例,占比10.34%;神经内科检出2例,占比6.90%;神经外科检出1例,占比3.45%;泌尿外科检出2例,占比6.90%;脊柱外科检出1例,占比3.45%。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鲍曼不动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性均处于比较高的水平,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米诺环素相对比较敏感。 结论 医院需要加强做好院内感染的监测工作,加强对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鲍曼不动杆菌的管理,指导临床正确用药,减慢耐药菌上升。
关键词:碳青霉烯类抗生素;鲍曼不动杆菌;临床分布;耐药
【中图分类号】 R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2)13--01
鲍曼不动杆菌是导致医院感染的常见病原菌,在医院内广泛存在,同时也容易定植在患者的皮肤、呼吸道、泌尿生殖道、胃肠道等部位,一旦机体接受各种侵入性操作、抵抗力下降等便容易引发各种感染,常见的有尿路感染、肺炎、菌血症等[1]。鲍曼不动杆菌有很强的克隆性传播和获得性耐药能力,目前随着临床上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广泛应用,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性也逐渐升高,导致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鲍曼不动杆菌成为医院感染中最常见的多重耐药菌之一[2]。该菌的出现会使患者治疗费用增多,延长患者住院时间,为防控医院感染工作带来较大困难。为此,本研究探寻了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特点及耐药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4月本院249例鲍曼不动杆菌临床送检标本。
1.2 方法
菌株鉴定:细菌分离培养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中相关内容进行[3],采用MALDI Biotyper(德国Bruker)、phoenix 100(美国BD)、VITEK MS(法国Bio-Merieux)、VITEK 2 compact(法国Bio-Merieux)做菌株鉴定。药敏试验:采用自动化仪器法(稀释法)和E-test法、纸片扩散法(KB法)等,数据分析和结果判读按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中的最新文件规定折点来判定敏感(S)、中介(I)、耐药(R)。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鲍曼不动杆菌纳入标准:以鲍曼不动杆菌对美罗培南或亚胺培南中任何一种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作为纳入标准。
1.3观察指标
观察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特点和耐药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全文数据均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计算分析,其中均数±标准差(x±s)用于表达计量资料,χ2用于检验计数资料,其中P<0.05表示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特点
249例鲍曼不动杆菌临床送检标本检出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鲍曼不动杆菌29例,大多为痰,一共检出25例,占全部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鲍曼不动杆菌的86.21%;其次为尿标本,共检出2例,占比6.90%;脑脊液检出1例,占比3.45%;分泌物检出1例,占比3.45%。29例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鲍曼不动杆菌ICU检出16例,占比55.17%;感染内科检出4例,占比13.79%;呼吸内科检出3例,占比10.34%;神经内科检出2例,占比6.90%;神经外科检出1例,占比3.45%;泌尿外科检出2例,占比6.90%;脊柱外科检出1例,占比3.45%。具体分布情况见表1、续表1:
2.2 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鲍曼不动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
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鲍曼不动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性均处于比较高的水平,对米诺环素、头孢哌酮、多粘菌素相对比较敏感。详细耐药情况见表2:
3 讨论
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机制较多,主要有外排泵过度表达、膜通透性下降、修饰药物作用靶点、形成生物膜等,各种复杂的耐药机制是导致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鲍曼不动杆菌快速传播的主要原因[4]。
本研究得出249例鲍曼不动杆菌临床送检标本检出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鲍曼不动杆菌29例,痰检出25例,占比86.21%;尿标本检出2例,占比6.90%;脑脊液检出1例,占比3.45%;分泌物检出1例,占比3.45%。主要分布在ICU中,检出16例,占比55.17%;感染内科检出4例,占比13.79%;呼吸内科检出3例,占比10.34%;神经内科和泌尿外科均检出2例,占比6.90%;神经外科和脊柱外科均检出1例,占比3.45%。这主要与鲍曼不动杆菌容易在呼吸道、泌尿生殖道、皮肤等部位定植,进而引起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导管相关性菌血症、软组织感染等严重感染有关[5]。本研究还得出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鲍曼不动杆菌不仅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对其他含酶抑制剂复合抗生素以及β-内酰胺类药物均呈现较高的耐药率,对于喹诺酮类药物、氨基糖苷类药物、复方磺胺甲恶唑药物的耐药率也比较高,相对比较敏感的抗菌药物为米诺环素,但是该药物的耐药率在近三年内也有逐渐上升的趋势。可想而知,鲍曼不动杆菌发展为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鲍曼不动杆菌,很容易导致多重耐药菌甚至泛耐药菌出现,因此临床需要规范的操作药敏实验,得出准确的药敏结果,指导临床合理科学选用抗菌药物,最大限度防控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鲍曼不动杆菌[6-7]。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鲍曼不动杆菌不能只用一种单一抗生素,应联合含有舒巴坦合剂的药物加上多粘菌素或替加环素联合治疗,多重耐药的情况下还可加大药物剂量,多次给药。综上所述,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鲍曼不动杆菌治疗选择药物有限,因此医院需要加强对该菌的管理,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和无菌操作,做好手卫生,积极预防耐药菌进一步播散和院内感染的暴发。检验科要提高药敏实验结果和鉴定的准确性,为准确的抗感染提供依据,临床医师要依照药敏结果制定准确的用药方案,减慢耐药菌的产生。
参考文献:
[1]魏星,游德红,郑兰,等.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中ponA表达及其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诱导反应观察[J].山东医药,2020,60(20):24-28.
[2]王鑫玲,叶英.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与毒力基因的相关性分析[J].中國抗生素杂志,2021,46(7):699-705.
[3]杨华,牛翠.改良CarbaNP法和CIM法在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检测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20,17(16):24-27,33.
[4]蓝锴,季萍,王晓明,等.2018-2020年多中心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及分布特点[J].中国抗生素杂志,2021,46(11):1026-1030.
[5]王瑞峰,曹大伟,张新日.我国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J].安徽医药,2020,24(11):2121-2127.
[6]王博,磨国鑫,周光,等.鲍曼不动杆菌产碳青霉烯酶对舒巴坦联合碳青霉烯抗生素协同作用的影响[J].解放军医学院学报,2021,42(4):438-443,450.
[7]曹静平,景春梅.儿童感染碳青霉烯类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及耐药基因型分析[J].重庆医学,2019,48(20):3503-3506,3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