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向天才与经典的文学致敬(评论)

2022-07-03彭程

中国铁路文艺 2022年6期
关键词:身世滕王阁王勃

读王雄的历史文化散文很沉重,也很愉悦。

每一个汉语文学的读者,都无法忽略《滕王阁序》。它是代代传诵的文學名篇,是彪炳史册的千古佳作,而它的诞生尤其具有传奇色彩,来自一位天才少年王勃的一挥而就。天才总是罕见的,所以才会有“上帝的宠儿”之喻。

但另一方面,天妒英才,他们的生命过早地夭亡,仿佛流星一样掠过天空,也是常见的事情,古今中外概莫能外。王勃无疑是一个,比他更早的汉代的贾谊,还有外国诗人中的兰波、叶赛宁等,都是这样的情况。然而,因为各自写下的不朽作品,他们的生命已经获得了永生,仿佛夜空中闪耀的星辰。

数年间的孤独和漂泊,给王勃的生命中注入了非同寻常的丰富与厚重。在他去探望被远贬荒蛮之地的父亲,途经南昌时,恰逢地方长官为滕王阁修复征求诗文,郁积的心绪,绝世的才华,便获得了一个表达的出口。江山之美,人文之盛,身世之慨,寄托之深,一时纷至沓来,一篇语惊四座的锦绣文章,自此嵌入了中国文学史的浩繁册页。身世经历的坎坷侘傺,却成就了他文学的卓越非凡,生活生动地展现了自身的辩证法。

《滕王阁序》具有青春吟唱的鲜明特质,但却注定了会穿越时光,旋律永恒回荡。滕王阁成就了王勃,让他青史留名,但也更有理由说,王勃的文章成就了滕王阁,使之矗立千载,直到地老天荒。

王雄先生的历史文化散文《滕王阁里的王勃影像》,是作者向天才与经典的一次深挚的文学致敬。也许文人之间惺惺相惜,即使隔着千年的时光,依然能够理解和读懂对方。他与王勃相会,倾情地阅读着这篇永远读不完、读不透的文字,记录下了长逾万字的感受与心得。王雄从时代、家庭、身世、个性等诸多侧面,详细记述了王勃的文学成就及社会影响力,并围绕这篇杰作展开了深入生动的阐发,文学与人性并重,堪称苦心孤诣之作。

王雄对王勃其人其文的描写,最充分、最传神的,无疑是王勃挥笔而书《滕王阁序》的场面以及文学境界的把握。与它相比,前面种种仿佛都是铺垫和序幕。这一段短暂的时间,却是王勃生命的“高光时刻”,浓缩了他的生命和作品中最为本质的东西。王雄用灵动语言和传神表达,凝聚起恢宏的文气和深邃的哲理反思,也流露出一种历史的哀婉与悲怆。正是如此,让王勃的人格与文采影像,再次获得了一种彰显与喷发。

在散文的后面几节中,王雄接续了对这篇“睿思奇才、孤篇横绝”的杰作的阐释赏析,更深入地揭示了其丰厚意蕴和特异美质。读后不但有助于理解王勃“积学之丰富,文思之敏捷,观察力之敏锐,抱负之远大”的种种表现,更能对其艺术特点如“韵律铿锵、对仗工稳、词语华丽、气势奔放、意境开阔”等有了深刻的认识。王雄历史散文的写作体验,包含着形式与内容、质量与技艺、一朝迸发与长久蓄积的关系等深刻命题,表达了对文学历史的探索辨识和文学与名楼的依存关系。

读过王雄的这篇散文,再来重读早已经熟悉的《滕王阁序》,会有更为深切的感触。诚如作者所言,王勃用短暂而灿烂的生命,“构筑起了博学、自傲、多难、无奈的人生影像”。不妨说,经由王雄的这篇散文,我们也仿佛看到了一幅辽阔画卷,而居于中间的,正是王勃潇洒飘逸的年轻身影和滕王阁巍峨雄奇的壮观形象。

作者简介:彭程,著名散文家,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国作家协会散文委员会委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现任光明日报社高级编辑。著有《在母语的屋檐下》《第七只眼睛》《心的方向》等散文集多部。127CF405-BA7B-47CF-A338-3B3B5F1F764A

猜你喜欢

身世滕王阁王勃
滕王阁 我心中的歌
少年王勃
第三届“滕王阁杯”童谣大赛获奖名单
滕王阁,我心中的歌
小小数迷泽西之0的曲折身世
经典吟诵第七期《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经典吟诵第八期《滕王阁序》(节选)
王勃:如果能重来,我选择不坑爹
蜀中九日
数学符号的“身世”
数学符号的“身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