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口老龄化、城乡收入差距与产业结构升级互动关系研究

2022-07-02潘海岚

商业经济 2022年7期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差距产业结构

赵 敏,潘海岚

(云南民族大学, 云南 昆明 650504)

一、引言

统计显示,预计到2050年,我国60 岁以上人口将占届时亚洲老年人口的五分之二、全球老年人口的四分之一。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挑战不仅仅是养老难,还有“人口红利”逐渐消退所引起的劳动力成本持续上升、劳动密集型等传统产业举步维艰的问题。与此同时,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持续扩大导致我国城乡收入扩大也成为现阶段经济转型期间亟需解决的问题。在老龄化加深和城乡收入差距持续加重的现实背景下,我国必须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以增强其国际竞争力和经济发展水平。那么在现有的背景下,老龄化、城乡收入差距和产业结构升级这三者到底是依据怎样的路径互相作用?人口老龄化和城乡收入差距是否会对产业结构升级产生不同的影响结果?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对我国经济转型和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最要的现实意义。

目前学者对上述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人口老龄化和收入不平等的关系研究。多数学者认为人口老龄化在一定程度上恶化了城乡收入不平等(姚玉祥等(2021)、蓝嘉俊等(2014)、董志强等(2012)、王笳旭等(2017)),也有学者依据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现状,将老龄化聚焦于农村人口老龄化,并研究其对收入差距的影响,得出农村人口老龄化和城乡收入差距具有明显负向关系的结论(丁玉龙(2018)、刘华(2014));二是人口老龄化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关系研究。其中,一种是阻碍论,有学者认为人口老龄化通过减少创新型人才流动而阻碍产业结构的升级(卓乘风、邓峰,2008)。一种是促进论,许多研究者指出人口老龄化会倒逼企业用资本和技术替代劳动力从而推动了产业结构升级(汪伟,2015;逯进,2018;王屿,2018)。还有一种是双向关系论,即人口老龄化和产业结构升级之间存在双向的影响,学者刘成坤(2019)、赵春燕(2018)指出,在不同的条件下,人口老龄化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不同,即人口老龄化或抑制或推动了产业结构升级。三是收入不平等和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林毅夫等(2015)认为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会导致收入差距扩大;吴万宗则认为产业结构高级化会首先扩大收入差距之后在达到一定程度后缩小收入差距。

结合上述文献归纳分析,人口老龄化、城乡收入差距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紧密联系,彼此之间互相牵制、互相影响,只有三者协同发展才能使经济稳定且快速地增长。但现有文献大多只注重于两两之间的单向关系上,而鲜有学者对三者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行较为深入且全面的研究。在经济转型发展、人口老龄化和城乡二元结构背景下,本文全面系统地对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一个较为完整的分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人口老龄化、城乡收入差距和产业结构升级三者影响机制分析

人口老龄化、城乡收入差距和产业结构升级之间互相影响、互相扶持,三者协同发展才能使经济发展步入更高水平。本文构建了三者之间的影响机理如下:

多数学者认为人口老龄化一会通过消费支出、劳动力供给、劳动生产率和技术创新等方式影响产业结构升级,但具体效果具有阶段性和时效性。首先,人口老龄化会通过老年群体的消费支出水平影响产业结构升级;其次,人口老龄化使得为经济增长做出重要贡献的人口红利趋于消失,这会增加低端产业的用工成本,迫使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制造业转型,可能会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再次,人口老龄化势必会加深劳动人口年龄结构的老化,一般情况下,对于低技能的劳动者而言,劳动生产率在中年以后会随着年龄的增大而显著降低,从而不利于产业结构升级;最后,个人年龄和科技创新之间呈驼峰型关系,峰值处于34-40 岁之间,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可能会随之降低的是劳动者的创新能力(姚东旻,2015)。

人口老龄化影响城乡收入不平等的途径可能是人力资本、劳动力禀赋以及居民储蓄等。首先,养老压力会导致年轻人的教育投入缩减,不利于劳动人才的形成;其次,人口老龄化是导致“刘易斯拐点”的直接原因,而“刘易斯拐点”或间接导致劳动力的结构性短缺,对产业结构升级造成一定的阻碍;最后,由于中国固有的爱子孙传统观念,即使老年群体在退出劳动力市场后也持续保持着一个较高的储蓄率,但我国的金融资源配置并不合理,农村普遍会遭到金融排斥,无法获取较为及时和完整的金融服务,影响城乡收入差距过大。

城乡收入差距通过社会消费需求断层、低收入者人力资本投资受限和社会不稳定等因素影响产业结构升级。首先,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会影响到农村人群消费需求和消费能力,进而影响供给和生产和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其次,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使低收入者对自身的人力资本投资额度和水平受到限制,从而影响到产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升级;最后,社会的安定及和谐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城乡收入的扩大或过于悬殊必然会导致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从而对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造成显著的负向影响。

综合上述分析,人口老龄化、城乡收入差距和产业结构之间存在多种影响机制,但具体的运行结果还需进一步探讨,下文将通过实证针对这一问题具体认证。

三、模型构建与数据说明

(一)模型构建

基于上述机理分析,文章通过构建Holtz-Eakin(1988)提出的面板数据向量自回归模型(PVAR)分析老龄化、城乡收入差距和产业结构升级三者之间的影响关系,将所有的变量都统一视为内生变量以此来反映变量之间动态的相互影响过程。

其中,i 指31 个省份;t 表示各年份;y是包含三个变量的向量y={lnpgdp,lnpcons,odep};p 是滞后阶数;α代表地域性差异,β时间效应;β是3*3 维的系数矩阵;ε是随机扰动项。

建模步骤如下:第一,稳健性检验;第二,选择最优滞后阶数;第三,Granger 因果检验;第四,脉冲响应,分析脉冲响应图分析内生变量对自身和其他变量的影响;第五,方差分解,说明误差项影响变量因素的程度。

已有研究利用PVAR 模型研究人口老龄化、城乡收入差距和产业结构升级三者的动态增长关系(刘成坤,2015),但在进行方差分解分析时仅选择了10年滞后期,会造成信息的丢失。此篇文章对此进行了改正,选取20年的滞后期进方差分解分析。

(二)数据来源与变量说明

我国自2000年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数据界定为2001-2020年。主要来自中经网统计数据库、《中国统计年鉴》及《中国第三产业统计年鉴》,选取数据区间内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老年抚养比、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第三产业生产总值及GDP(不包括港澳台地区),对于部分缺失值,本文采用线性插值法进行填充。

从经济学的角度考虑,多种因素可能会对三个主要变量产生影响,变量如果较多地使用在面板VAR 模型中会影响模型固有的解释能力,文章使用地区老年抚养比(oadr)衡量人口老龄化,即每100 名劳动年龄人口要负担多少名老年人,表示人口老龄化的社会后果;利用产业结构高级化的衡量指标即第三产业产值占GDP 的比重(isu)表示产业结构升级。产业结构升级是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与经济发展模式的转轨,通常包括产业结构高级化和产业结构合理化,产业结构合理化是高级化的基础和前提,因此文章使用产业结构高级化指标衡量产业结构升级;利用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衡量城乡收入不平等,比值越大,不平等现象越严峻。数据的描述性统计结果见表1。

表1 变量描述性统计

四、实证分析

(一)单位根检验和协整检验

在构建PVAR 模型对数据进行单位根检验序列平稳性,如表2 所示:一阶差分后,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变量Δ0adr、Δlp 和Δisu 都是平稳时间序列,即变量0adr、lp 和isu 都是一阶单整(l1)。

表2 平稳性检验结果

对变量0adr、lp 和变量isu 进行协整检验。由表3知,三种统计量的P 值均小于0.05,因此拒绝原假设,即变量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因此可以用原数据进行建模。

表3 协整检验

(二)滞后阶数选择

文章使用AIC、BIC 和HQIC 三种统计量来判断最优自回归滞后阶数,确定模型的最优滞后阶数是3,结果如表4 所示。

表4 PVAR滞后阶数检验

(三)格兰杰因果检验

对以上3 个平稳变量的因果关系进行检验,结果如表5 所示。

表5 Gr anger 因果检验结果

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产业结构升级是人口老龄化的Granger 原因;人口老龄化和城乡收入差距均是产业结构升级的Granger 原因。

(四)脉冲响应图

如图1 所示,分别给出了3 个组别的脉冲响应函数图,上图是人口老龄化对来源于自身、城乡收入差距和产业结构升级的响应图,中图为城乡收入差距对来源于人口老龄化、自身和城乡收入差距的响应图,下图为产业结构升级对来源于人口老龄化、城乡收入差距和自身的响应图。

图1 影响机制分析

第一,从人口老龄化的响应函数图来看,若给人口老龄化一个标准差,其对自身呈现出一个持续递减的影响,并且在第7 期之后变成负向影响;若给城乡收入差距一个标准差的冲击,其会对人口老龄化产生的影响也类似呈现出递减的趋势,并在当期达到最大,且持续时间较长;若给产业结构升级一个标准差的冲击,当期的影响不显著,但随后迅速增加,并在第7 期达到最大,且持续时间较长。

图2 脉冲响应函数图

第二,从城乡收入差距的响应函数来看,人口老龄化一个标准差的冲击对其产生的影响呈先递增后递减的趋势,且该影响在第2 期达到最大,后面逐渐趋向于0;自身的标准差冲击对城乡收入差距产生的影响呈先递增后递减的趋势,并在第2 期达到最大,随后慢慢衰减;产业结构升级的一个标准差冲击对城乡收入差距的负向影响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在第2 期达到最小值,最后趋近于0 为短期影响。

第三,从产业结构升级的响应函数来看,人口老龄化一个标准差冲击对其有一个先递增后递减的影响,且该影响第3 期之后变为负向影响。因此,人口老龄化刚开始会推动我国的产业结构升级,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最终会阻碍产业结构升级。原因可能是,最先人口老龄化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老年消费,或由于劳动力的减少达到“倒逼”效果,但在技术和资本达到一定程度时,人才会成为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一个重要原因。但人口老龄化降低了人才储备和供给,从而阻碍了产业结构升级;若给城乡收入差距一个标准差的冲击,其对产业结构升级的负向影响呈现出先递减后递增的趋势,在第8 期达到最大。因此,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将会对产业结构升级产生一个消极的作用。这与郑万吉和叶阿忠结论是一致的;若给产业结构升级一个标准差的冲击,其会对自身产生正向且长期的影响。

(五)方差分解

为了更精确地考察人口老龄化、城乡收入差距和产业结构升级三者之间互相作用的程度,利用上述三个变量建立的PVAR 模型对其进行蒙特卡洛模拟得到方差分解,第10 个预测期和第20 个预测期的方差分解结果如表6 所示。

表6 各变量影响因素的方差分解结果

第一,对于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变动,产业结构升级对其贡献度呈现出稳定的状态,在第10 期和20 期都达到了41.3%;而城乡收入差距对人口老龄化的贡献度则处于不断上升的趋势,第10 期为16.1%,第20 期便达到了31.6%;人口老龄化对其自身贡献度一直呈递减趋势。

第二,对于城乡收入差距的变动,人口老龄化对其变化贡献率较小,但呈现出增加的趋势,具体的数值为在第10 期为3%,第20 期便增加至4%;产业结构升级对其变动的贡献率也实现了增长,在第20 期达到了4.9%;城乡收入差距对其自身贡献率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分别为第10 期的92.8%和91.2%。

第三,对于产业结构升级的变动,人口老龄化对其贡献率呈现出逐步上升的趋势;城乡收入差距对其变动的解释能力相对较强,且呈现出大幅增加的趋势,并在第20 期达到了33%的水平;产业结构升级对其自身的冲进影响也较大,但有下降的趋势,在第10 期达到77.1%,并在第20 期达到61.9%。原因可能是,人口老龄化影响产业结构的途径较多且具有逐步积累的效果;相比之下,城乡收入差距所导致的社会消费需求断层、低收入者人力资本投资受限以及社会不稳定等问题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更为直观和明显。

五、研究结论及建议

(一)结论

第一,人口老龄化先推动后阻碍我国产业结构升级,且解释力度持续增加。原因可能是老龄化会造成老年消费支出的增加助力于老龄化产业的发展,从而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但同时也会造成劳动力供给减少、劳动生产率降低和技术创新能力减弱等问题使得产业结构升级动力不足,应对此问题的核心策略是加快人力资本积累,提高劳动生产率水平。

第二,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会对产业结构升级产生显著的消极影响,解释力度较强,并呈现出大幅增加的趋势。

第三,人口老龄化对城乡收入差距产生的影响呈先递增后递减的趋势,且解释力度处于上升状态。

(二)建议

第一,提高人力资本积累水平和技术创新能力,提升劳动生产率。一是加大相关的教育投入,提高职业教育水平,尽力培养出企业所需要和适合发展阶段的人才;二是重视和普及基础教育,适当对点增加教育经费,消除义务阶段的不平等现象,缩少差距。

第二,加快户籍制度改革,破除城乡二元壁垒。做好顶层工作和底层互动紧密结合,把户籍改革制度更好地落实在政府身上,或政府应该进一步发挥其调节作用,从根本解决农村户籍和二元壁垒问题。

第三,推动区际产业转移。在我国区域经济梯度差异持续扩大的情况下,国家已然积极实施了“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和“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等发展战略。同时应该构建完善科学的跨区域综合协调机制和制度框架,推动各区域协调互动,完善政府宏观调控机制,坚持统筹兼顾的原则,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开放力度,完善区域产业结构优化机制。

猜你喜欢

人口老龄化差距产业结构
私募股权投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在西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中的作用
中国人口老龄化:现状、成因与应对
城镇化对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影响研究
基于CiteSpace的近十年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可视化分析
我国产业结构合理化程度的差异研究
我国产业结构合理化程度的差异研究
技术创新视角下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技术创新视角下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老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