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课外阅读对小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性”
2022-07-02沈虹帆
沈虹帆
摘要:人类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均离不开人才的培养。教育发展自然要走在前列,教育改革的根本是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老师作为引导者,应该教会的是能力,而不是一成不变的知识,那么除了提高课堂效率,还有什么方法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呢?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这就要求我们不断的获取信息。阅读便是获取信息的一个重要途径,况且小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的培养,阅读是不能忽视的一条重要途径。阅读,当然是自由而更广泛的阅读,让孩子从小养成阅读的兴趣和习惯,对于他们的学习和成长,必将受用一生,这是确定无疑的。
关键词:课外阅读;小学生;语文
现如今,还有一部分学生家长的心目中认为,分数是最重要的。他们对于“课外阅读”这一概念表示不解,觉得自己的孩子对课堂上的知识都没有掌握牢固,赶紧做课外辅导资料,忽视孩子的课外阅读。在家里动画片、游戏占据了孩子大量的课外时间和心灵空间,留守儿童家的老人们只要孩子吃饱穿暖就心满意足了,孩子们无法面对枯燥无趣的文字。再者,乡村学校藏书质量不高,以往图书室藏书多为陈旧的小画书、教辅、寓言等书籍。科普读物、名人传记类、文学名著等所占比重较低,藏书品种单一。不能为孩学生提供源源不断的需求的“活水”。同时也缺少良好的阅读环境,少量教师阅读观念滞后,他们采用课内损失课外弥补的作业形式,占用学生课外阅读的时间。已经违背的语文课程标准的意义。
一、阅读对小学生的影响
我国宋代著名理学家朱熹诗作《观书有感》中名句:“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诗句深刻阐述了阅读对一个人心智及一生的重要性。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也说:“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阅读是获取信息、丰富知识、开阔视野、提高能力的一种心理活动。”杜甫指出“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古人也有“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之说。在学生的智力发展、道德发展和审美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只会死读教科书而不会真正阅读,那只是一个不擅长于思维的人,将会受到精神空虚的痛苦,并由此产生诸多的灾难,这种人的命运不值得羡慕。我国历史上的一些文人也曾对阅读的价值给予一定的肯定,可见,阅读具有获取知识、积累知识、开发智力、培养能力、陶冶性情、塑造品格的价值;具有提升学生的整体综合素质,使小学生身心得以健康成长、潜能得以充分的发挥,以适应和面对未来社会的挑战和需要的意义。
二、课外阅读对小学生的发展的益处
(一)课外阅读有益于小学生发展个性
小孩子的健康积极乐观个性也是需要培养的。扩大孩子的课外阅读面可以使孩子的个性健康、顺利地发展,阅读好的书刊、作品可以陶冶一个人的思想情操,提升一个人的素养和修养,开阔一个人的视野,塑造一个人的个性,使人的心理品质比较健全。而整天埋于题海,不关心世事的孩子其个性往往比较忧郁、孤僻。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因此在教育教学中必须学会因材施教,扩充孩子的课外阅读量,陶冶孩子的性情,尊重孩子的个性发展,使每个孩子都有自己最独特的个性,以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二)课外阅读有益于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培养
大多数学生都会在自己心中树立一个英雄形象或学习的榜样,而老师、科学家、军人、医生、工程师等这些崇高的职业人士往往会成为他们学习和模仿或崇拜喜欢的对象,相当一部分学生是通过阅读各类书籍认识的,学生在阅读时会潜意识地将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与书中所描述的人物形象进行比较,无形中就提高了自身的思想意識和道德素质,并积极地履行到自身的思想及行为方式上。
(三)课外阅读有益于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
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的课外拓展和延伸,是课外语文活动中最重要的内容,是课内阅读的继续与扩展,是阅读能力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课内阅读对提高小学生的语文水平和获取知识经验所起的作用相当明显,但如果没有课外阅读的辅助,不管课内阅读的效率有多高,都不会收到明显的成效,甚至会造成事倍功半的效果。要训练和培养学生阅读的熟练技巧,形成较强的阅读能力,只有通过有计划的、大量的阅读,以及进行多种阅读方式的训练。课外阅读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使学生具备较广阔的知识背景和认知能力。当新的学习内容呈现在他们面前时,他们就会比别的学生学得更好、学得快。由于学生把广泛阅读积累的大量词汇和写作方法迁移并运用到自己的学习与写作中,语文能力便会得到很大程度地提高。
三、如何抓好小学生的课外阅读
小学课外阅读策略是来自家庭、学校、环境、自身等多方面。因此,让学生扩宽阅读面、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提高语文素养显得尤为重要。培养阅读兴趣,使学生爱读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以兴趣这把钥匙去开启儿童的心扉,引导学生走进知识宝库的大门。如何才能做到这一步呢?
课外阅读先是自主、自愿的阅读,想读什么或不想读什么先由学生根据兴趣自主决定,只要内容健康,学生爱读什么就让他们读什么。通过“放任自读”养兴趣。教师借“放任”的方式播下阅读的种子,这种宽容的态度、其实是让学生无拘无束潜移默化地爱上阅读。再由兴趣到制度,一下子让孩子端坐那儿读他们一直不曾接触的课外书,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需要制定一个恰当合理的阅读制度,每天利用一段时间进行阅读,每个月读完一本自己喜爱的课外书。把读的内容大概地讲解给家人听。为了让学生产生强烈的读书兴趣,学校结合环境布置渲染阅读气氛,学校图书室、阅览室都有有关读书的名言警句、新书推荐栏等,利用板报宣传课外阅读的益处和有关阅读的一些方法;教室内除了张贴有关阅读的名言警句外,还设立班级图书角,有了浓厚的读书氛围。在兴趣的基础上教师以身作则,与生同读。彰显伴随的教育力量。陶行知先生曾经这样说过:“熏染和督促两种力量比较起来,尤以熏染为更重要。好学是传染的,一个人好学,可以染起许多人好学。”要让学生爱读书,教师首先要爱读书,对于孩子也是一种良好的阅读榜样。经常读书给学生听,或把自己的读书收获、体会讲给学生听,可以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培养巩固他们读书的兴趣,从而使他们自觉自愿地想去读书。制定可行的阅读目标或制度,布置环境,师生同读将学生阅读的兴趣激发起来后,就要选择读合适的课外书朝着目标前行。荐推荐课外书时主要做到: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文章的语言很容易与学生的已有经验建立联系,已有的经验积累能帮助学生找到更准确的表达语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与学生的情感世界有共鸣。小孩子天生爱幻想,这就决定了他们爱读带有幻想的故事。科幻小说不仅具有幻想性,而且还带有一定的科学性,是人们美好愿望的一种体现,更具有现实意义。如《成长的书香》《海底两万里》《鲁滨逊漂流记》《小木偶奇遇记》等作品都能引起他们的极大兴趣,值得推荐。名人故事引领学生成长,根据学生敬佩英雄、崇拜名人的特点,可以给他们讲一些名人名家,如毛泽东、邓小平、鲁迅等爱读书的故事,鼓励他们热爱书籍,从书籍中汲取知识。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这种“名人效应”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结合语文课本开展拓展阅读,如学完《桥》,可以补充阅读《金色的鱼钩》《丰碑》等文章,这些红军长征途中的故事。阅读方法引领,培养良好习惯,方法得当,事半功倍。低年级学生主要阅读图画书并进行读写绘:阅读图画书,边读图、边读文:先读图,再读文;或是先读文,再读图。边猜边读,还可以将读过的内容画出来。中高年级学生可以指导阅读文学作品:“书的作者是谁?哪国人?”引导学生关注作者,懂得读书其实是和作者交流。“书中有哪些人物?你最喜欢谁?“书中最让你难忘的是什么?……好的方法引领高效阅读。
小学课外阅读是学生时代的必需,也是人的终身必需。书籍是孩子们的知心朋友,是孩子心驰神往的精神乐园!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大脑最好的营养品。小学生的阅读,当然是自由而更广泛的阅读。让孩子从小养成阅读的兴趣和习惯,对于他们的学习和成长,必将受用一生,这是确定无疑的。我们信任、支持,帮助、期待孩子,为孩子开拓课外阅读的新天地。
参考文献:
[1]《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小学语文》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2012年4月印。
[2]《小学语文教学策略》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7月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