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率市场化背景下银行同业存款的风险浅析

2022-07-02赵中明

科学与财富 2022年9期
关键词:利率市场化

赵中明

摘  要:受资管新规及监管要求的影响,近年来同业存款业务在金融同业业务中的重要再次突显,在利率已全面市场化的大环境下,同业存款业务的竞争加剧且利差收窄,同时也存在一定风险。

关键词:利率市场化;同业存款;风险浅析

一、利率市场化对于银行同业存款产生的影响

根据“127”号文的定义,同业存款业务是指金融机构之间开展的同业资金存入与存出业务,它不仅具备办理资金结算、实现金融机构资金融通的功能,同时也是银行提升利润增长点以及进行主动管理负债的重要途径,所以一直是金融同业市场的重要业务品种。同业存款业务一直以来就是市场化程度很高的业务,受央行货币政策调整及SHIBOR波动等的影响非常大,2015年放开存款利率上限后,标志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初步完成,对同业存款业务的影响也非常大,当其表现有几个方面。

首先,同业存款业务竞争变得更为激烈。2017年以来,金融去杠杆成为金融市场的主题,商业银行的“非标”业务结束了之前的快速扩张、进入了收缩态势,同业存款业务应“回归本源”的监管要求再次成为各银行发展重点,很多机构收缩“非标”的资金规模,受资管新规及监管政策的影响无法再投放到同业投资市场上去,只能回到同业融资市场,同业存款作为同业融资的最传统业务,竞争压力当然也最大。

其次,盈利空间有所缩窄。在其他存款等的利率尚未实现市场化的时候,同业存款已基本市场化,由于有资金量大、业务周期短的特点,对有资金存出的机构而言,议价能力非常强的,所以盈利空间也大。当全市场的存款利率都市场化以后,对吸收存款的机构而言,同业存款只是其中一个选择,资金来源渠道方的增加让出资金方的议价能力降低,从而压缩了同业存款业务的盈利空间。这就需要银行在开展同业存款时,充分认识到存在的问题,有效应对风险[1]。

二、利率市场化背景下银行同业存款的风险

(一)信用风险

从2015年5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存款保险条例》,規定被保险存款为投保机构吸收的人民币、外币存款,不包含金融机构同业存款,这对发展同业存款来说,是一个必须关注的风险点[2]。中国正处在经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近年来又受到新冠疫情影响,全球经济形势都面临发展困难,中国当然也不能独善其身,在经济发展的混沌期,信用违约出现的风险明显加大,包商事件的发生,再次提醒了市场,银行违约甚至破产也是有可能的,所以各家银行在做同业存款前,要对交易对手作充分的调研,因为一家机构同业业务的机制、体制、制度、流程、人员素质以及开展的业务品种等,密切关系着其业务风格与发展质量,也决定了其信用风险的大小,所以要提前做好风险缓释,防范好信用风险。

(二)业务错配风险

从行业规律来看,很多银行在同业存款市场上,有三种业务模式比较常见,一是利用机构自身的评级及规模优势,吸收低价格的资金后存出给能出高价格的机构,进行“吸低放高”操作,去赚取信誉利差;二是根据自身对资金市场价格走势的判断,吸收短期限的资金转存给有长期限资金的机构,进行“吸短放长”操作,去赚取期限利差;三是吸收一些中小机构相对较为零散的资金,化零为整后转存有大量资金需求的机构要,进行“吸零放整”操作,去赚取规模利差。在实践中,以上模式有可能同时使用两种或三种同时使用,但不管用哪一种模式,都可能会给同业存款业务本身带来错配的风险。

(三)定价未能形成市商平台

首先,同业存款在定价机制上缺少透明性,存在的差异性比较大。定价运用议价机制和一对一询价方式,未能建立市商平台,导致市场割裂、信息不够对称多种问题出现,同一机构在不同时点,利率定价差异较大,尤其是部分银行年末、季末在业绩考核压力影响下,可能会出现非例行报价情况,以致于同业存款利率在某些时点严重偏离市场。其次,同业存款在中长端方面不具备较高流动性,并且参与主体相对较少。未能获得市商平台支持下,供求双方要想获得额度、期限、收益率要素相适应同业存款品种比较困难,造成中长端品种整体流动性比较低,未能获得实际交易对其进行支撑, 因此市场价格难以体现出公允性。

(四)操作风险

传统的线下同业存款业务,很多银行都是采取“协议+单位定期存款开户证实书”作为资金清算依据,在这个业务模式下,业务双方在确定了业务利率后,后续还需要提供基础资料去网点柜台开立同业账户、需要对存款合同进行法审,签订合同时,出资金方还需要派人到吸收资金方的办公场所见证所有章戳的用印过程,资金到账日,需要吸收资金方开立存款证实书,存出资金方在拿到存款证实书后,还有取送、邮寄、业务部门与后部门的交接、办理入库等流程,整体来看,业务流程较为繁琐,在很多环节都有操作风险,甚至可能面临道德风险。为了顺应同业存款业务电子化、线上化、标准化的市场需求,2018年7月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启动了同业存款线上化交易试点,到2020年初,同业存款线上化试点正式命名为CFETS同业存款,开始常态化运行,大大降低了交易双方的操作风险。

三、结束语

同业存款作为市场化程度非常高的业务,在资金资源配置、机构价值创造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127号文”和“140号文”的出台、资管新规的实施、“影子银行”及“非标业务”的治理,同业融资业务进入了规范化发展的时代,在当前央行货币政策宽松和资产缺乏的大背景下,同业存款业务发展有了新的机遇,但在没有做市商的大环境下其发展面临着信用风险、业务错配风险以及操作风险。在利率市场化的大背景下,通过对同业存款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有利于提升银行整体市场竞争力,提升银行盈利能力,也能增强银行对于市场变化的应对能力。

参考文献:

[1] 方芳,陈宸. 商业银行同业资产缺口的边际风险研究——基于互联网理财的视角[J]. 广东社会科学,2021(1):14-23.

[2] 杜鹏. 同业存款是否纳入存款保险保障范围研究[J]. 北方金融,2021(1):86-91.

[3] 李燕妮. 基于同业网络、共同行业贷款和挤兑冲击的银行间风险传染研究[J]. 商情,2021(9):73-75.

[4] 孙天琦,刘勤. 依赖批发性融资的商业银行:风险特质、监管改进及处置机制——基于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有关案例[J]. 上海金融,2021(3):2-15,36.

猜你喜欢

利率市场化
商业银行受我国利率市场化的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