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淡水池塘养殖虾蟹蓝绿藻的危害及防治

2022-07-02任晓娴

科学与财富 2022年9期

任晓娴

摘  要:蓝绿藻种类较为丰富,在水中繁殖速度十分快,具备较强的生命力,在富营养水中,很容易出现爆发,进而对水中的动植物带来危害。在淡水池塘中,蓝绿藻的爆发因素较为丰富,只依靠单一的方式无法保障蓝绿藻的防治工作达标,需要对其带来的危害和防治技术加以分析,获得更为可观的防治效果,保障淡水池塘养殖的虾蟹得以健康生长。

关键词:淡水池塘;养殖虾蟹;蓝绿藻;蓝绿藻危害和防治

引言:在池塘的淡水中,其中涵盖的藻类型较为丰富,藻和藻之间的消长关系被称之为藻相。在水体中,若是有益藻较多,占据优势,则不会對养殖物带来影响,而若是蓝绿藻这种有害藻占据优势,则会对其生长带来危害。近些年,伴随着水污染问题的愈发严重,淡水池塘的养殖虾蟹时常会被蓝绿藻所影响,导致出现了大量的虾蟹死亡问题,因此需要对蓝绿藻危害加以研究,掌握应对对策,制定出防治措施,确保养殖环境的生态环境健康。

一、淡水池塘养殖虾蟹蓝绿藻的危害

首先是会对淡水中的有益藻带来影响。蓝绿藻的存在,会与有益藻竞争生存空间,影响其他藻的光合作用,在温度较高时,大量地聚集在水体表层中,将大多的阳光吸收,随后在水中大量的滋生,影响了水体中其他有益藻的生长[1]。

其次是会对浮游生物带来影响。在蓝绿藻的繁殖生长阶段,会出现大量的有毒代谢物,若是不能在第一时间对其进行处理,影响浮游生物的生长,甚至会导致浮游生物死亡。

再次是对水产动物带来影响,在蓝绿藻细胞结构的影响下,蓝绿藻无法被水产动物吸收,养殖的虾蟹无法消化,在种间大量的滋生和繁殖,逐步变为当前水体环境中的优势种群,随后在水体中动植物的种间竞争中,又出现大量死亡,导致当前水体的生产力逐渐下降,供氧水平不足,养殖虾蟹也会出现死亡。

最后就是对养殖水质带来影响。在蓝绿藻死亡之后会逐渐分解,分解的过程中将水体中大量的溶解氧消耗,随后释出大量的羟胺、硫化氢,在氧气不足和有毒物质的双重影响之下,导致养殖水体水质变得越来越差,养殖虾蟹也会出现大量死亡。

除此之外,对人体也会带来影响。养殖人员在接触到蓝绿藻之后,可能会出现皮肤瘙痒,若是摄入含有蓝绿藻的水,或是在这样水体中养殖的虾蟹,会出现过敏、发烧、头痛等现象,对人的身体健康带来极大威胁。

二、蓝绿藻类的生物综合防治

蓝绿藻的防治可以定期换水,或者使用草木灰法和沸石粉吸附法,这些方式虽然具备一定的防治效果,但是需要在其中投入大量的水资源和能源;也可以使用化学防治方法,如,CuSo4的安全浓度比较小,使用时,药品的浓度值和水的温度为反比,但是和水中的酸碱度和盐含量等是成正比的,因此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和不足;若是使用有效氯将蓝绿藻消灭,因为养殖虾蟹针对有效氯较为敏感,使用过程中很容易导致养殖虾蟹出现死亡[2]。综合分析,使用化学生物法和物理法都无法获得可观的防治效果,因此,建议使用生物综合防治手法,具体的防治方法包含以下几个层面:

一是在虾蟹正式放养之前,使用CaO等药物,将整个养殖池塘进行杀毒处理,运用CaO干法,同时在其中撒上一定的草木灰粉;在过滤注水之后,将基肥施足量,同时培育一些天然的饵料,并栽植一些苦草、水花生等,对水体环境带来会益处,也可以在每年的清明节时期,在水体中投入活螺蛳,让其进行自然的生长和繁殖,将水体中的蓝绿藻采食干净,避免养殖水体中,蓝绿水藻变为优势藻。

二是在水体暂未产生微囊水藻,或者微囊水藻出现程度较浅时,可以在水中放养一定的鳙鳙鱼种,避免蓝绿藻的大量繁殖,在鳙鳙鱼种的放养密度上,大概为每立方米的养殖池塘,投放鳙鳙鱼种为40-50g。而若是已经出现了大量的微囊藻,此时则可以在其中放养一定的罗非鱼,将蓝绿藻采食干净。

三是水体中,水的颜色太浓,水质不好,散发恶臭味,含氮量较高,这是导致出现大面积蓝绿藻的重要因素之一[3]。因此在常规化的养殖过程中,需要使用光和灭菌方法,同时使用肥水王这类废水剂,以保障有益藻得以繁殖,也可以从根源上规避蓝绿藻出现的概率。

四是在虾蟹养殖池塘水体中,残余的鱼饵,虾蟹的排泄物,以及死去的水中微生物尸体,将会产生有害物,这些有害物的存在,会导致水质愈发恶化。但是将会PSB使用在其中,则可以显著将其中的有害物质清除干净,例如NH3等,可以成为水体环境中,有益物质成长的保障,为其提供足够的养分,将水体养殖环境进行净化。因此,在水体环境中若是出现了大量的青苔,此时则可以使用PSB菌液,每升投入5-10mg,大概3小时,就可以保障水质恢复到正常,对青苔的大量繁殖进行了有效的抑制,有益藻也可以实现繁殖和增长,使得池水的透明度得以增强。若是蓝绿藻已经出现了大量的繁殖,此时可以使用活菌生物净水剂,除了可以将水中参与的鱼饵,养殖虾蟹的排放物进行分解,还可以将蓝绿藻中的硝基氮等进行全面吸收,直接将养殖水体中的营养链等切断,让其无法在水体中生存、繁殖,让其自然死亡,将水中的蓝绿藻消灭干净。值得探讨的是,使用化学防治方法,在将蓝绿藻消除3天到5天之后,最好再运用PSB菌液,对水质进行进一步的净化,保障有益藻实现大量繁殖,为养殖虾蟹创造出一个更为完善的外部生长环境。

结论:

综上所述,在虾蟹的养殖过程中,蓝绿藻较为常见,若是在出现蓝绿藻之后,处理方式不够正确,则会为虾蟹养殖带来重大经济损失。近些年来,在虾蟹养殖中,因为蓝绿藻频频引发虾蟹死亡问题,因此,需要掌握蓝绿藻的危害,制定出针对性的危害防治措施,以保障防治过程的科学合理性,可以通过生物综合防治,保障防治效果。

参考文献:

[1]岳元长.荧光法蓝绿藻在线测量仪的技术实现[J].福建电脑,2021,37(10):90-93.

[2]许蓝心,田如男.梭鱼草化感物质香草酸、肉桂酸对蓝绿藻生长的影响[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9,47(11):105-112.

[3]洪国喜,杜明成,郑建中.太湖无锡水域水质变化特征及原因分析[J].人民长江,2019,50(S1):40-4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