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女戒毒瘾,为何父母也要参与治疗?
2022-07-02彭小华
彭小华
费舍尔夫妻的子女都已成年。其他孩子都很成功,唯独女儿斯蒂芬妮令他们烦恼不已。25岁的她吸毒成瘾,丢了工作,只好住回父母家里。
女儿在戒毒戒酒中心接受治疗,父母为帮她戒毒费尽心思。两年过去了,吸毒问题没有解决,一家三口相互间的关系倒变得剑拔弩张,人人满腹怨气。
斯蒂芬妮的治疗师认为,当务之急是帮助她摆脱父母的干预和控制。她把他们引介给了家庭治疗师萨尔瓦多·米纽庆,让父母和女儿一起参与治疗。
吸毒不是孩子的问题吗,为什么要让父母参与治疗?很多人觉得莫名其妙,不少父母难以接受。
家庭治疗于上个世纪60年代诞生于美国。该流派认为,家庭是一个单位,系统中的一个或多个成员出了问题,家庭是干预和改变发生的场所。家庭治療既承认人们在一定程度上生活在过往家庭的阴影中,子女的问题与过往养育方式脱不开关系,同时也认识到家庭的力量,并致力于发挥其积极的影响。其理论假设是,一旦家庭组织改变,权利关系和互动模式更新,每个家庭成员的生活也会相应改变。
在治疗师面前,一家三口再现了他们的日常互动模式。费舍尔太太指责女儿自私、不负责任、粗鲁、不诚实、没有头脑……一句话,糟糕透了、无可救药。而作为父母的他们,尤其是她自己,则仁至义尽。可女儿就是不思悔改,把自己的生活搞得一塌糊涂,还牵累了父母,令他们夫妻的关系也陷入危机。
斯蒂芬妮急忙展开反驳。她不否认自己吸毒、有错,然后话锋一转,“我一点儿隐私都没有,这让我很烦!他们什么都要问。我做什么他们都要管。”她认为父母的介入和干预妨碍了她的改变。
父亲对女儿的说法嗤之以鼻,“你配有什么隐私?”女儿则声称“每个人都配有隐私”,却也自知理亏,陷入羞愧、怨愤。
两位父母也互相指责。父亲怪母亲事无巨细管得太多,母亲则怨丈夫不作为。
无论是子女吸毒,还是网络成瘾、酒精成瘾、赌博和其他自毁行为,父母和子女往往各有说辞和归因。家庭成员间这样互相指责的情况很常见,家庭系统陷于瘫痪,人人被困,互相折磨。
从父母的角度讲,子女的行为不仅破坏了他们自身的学业、事业乃至人生,而且给家庭带来了耻辱,牵累了父母的生活,那当然是子女的问题。常见的做法是干预、控制子女的交往、行为,有些父母还会打骂子女。冷嘲热讽、羞辱、不留情面的情况很普遍。子女一方在知错、认错的同时,往往怨恨父母干预、控制、不尊重自己。他们清楚父母对自己的嫌弃、不屑。
然而,控制、干预、羞辱、打骂等消极强化的做法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反而加剧了子女的低自尊、自我嫌恶,陷入更深的无助、绝望,破罐子破摔。
自毁行为是表象,背后是脆弱、无助、自卑、孤独、迷茫等诸多负面感受和情绪。解决问题的根本,是提升心理水平,恢复责任感、尊严和生活的信心。
治愈从同情与接纳开始。家庭是最好的疗愈场所,也是最后的希望。费舍尔一家采取了有效的方法。
斯蒂芬妮需要为自身的行为承担责任,“如果他们需要一直拯救你,你永远也长不大。”——自主、尊严也无从谈起。
父母认识到,他们表达关心和担忧的方式助长了女儿不负责任的行为。抱怨、念叨无助于让女儿学会承担责任,只会导致紧张、防卫。父母以平等、尊重的方式提出要求,才能有助于子女成长。良药苦口,有效的疗愈挑战惯性思维和反应方式,未必让人舒服。
斯蒂芬妮的成熟水平的确与她的实际年龄不相吻合。如米纽庆所说,像她这样在心理上和家庭纠缠不清的年轻人,往往在交友、恋爱、工作方面遇到了困难。父母和周围人往往责备他们,其实,换个角度,也可以说父母的养育责任尚未完成,需要补课。
真正的好父母不是不犯错,而是愿意与子女一起改变,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