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能有什么“坏心思”呢?
2022-07-02
在这个人人互联、人的潜力被开发得淋漓尽致的时代,儿童被淹没在信息的汪洋之中,面对着无穷的竞争与比较。生活在物质和精神产品都极大丰富的世界里,但他们所遭遇的心理压力却前所未有:他们一方面被家长严密保护着,给予过多的资源“养料”,一方面又面临着心理营养偏失、不均衡的问题,导致一些孩子的行为方式、处事逻辑,给个人、家庭和社会造成了很大的困扰。
近年来,儿童和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问题日益受到全球社会的关注。据2021年最新发布的“中国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我国6~16岁精神障碍患病率为17.5%,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其中,流行率最高的是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焦虑障碍、对立违抗障碍、重性抑郁障碍,分别占比达6.4%、4.7%、3.6%、2.0%。按此患病率估算,我国将有5000余万青少年因罹患精神障碍需要专业治疗。
案例1:总搞破坏的孩子
小王住在一楼,有一个不小的院子。平日里小王喜欢养花花草草,每到花季,院子里百花争妍,是小区里的一道风景。不过近段时间,小王下班回家后,总是发现院子里的花草被破坏,折花、摘叶、拔根……毫无规律可言。为此,小王特意给小院安装了摄像头监控,发现是楼上邻居家8岁的孩子毛毛,每天翻墙进入小院中弄的。
小王找到邻居,希望家长对孩子多加教育,没成想对方却说他小气。孩子奶奶说,孩子上网课讲到了植物,就去研究了一下,让小王不要计较,要支持孩子学习。小王无语,也很无奈,只能自己加固了围栏,但情况并没有根本上的好转。
正当小王苦恼下一步该怎么办时,却接到了邻居的“投诉”电话。电话里说,毛毛在下午“进院”的时候,因围栏太高而踩了假山,结果被松动掉落的假山石砸骨折了,现在人在医院需要手术。邻居让小王赶紧带着钱到医院来负责后续的全部治疗,否则就要报警、起诉。小王真是哭笑不得,觉得报警的应该是自己才对。
放下电话,小王觉得自己有必要報警,因为毛毛的父母并不是第一次这样不讲道理了。有一次,小王和邻居一家在小区里排队等待做核酸,毛毛牵着自家的小狗在队伍旁边玩。队列里有一对年轻夫妻也牵着一只大狗在排队。毛毛的小狗猛扑过去就咬那只大狗,大狗本能地想反击,却在第一时间被年轻夫妻制止了。因怕伤到毛毛的狗,那对夫妻劝毛毛拉住他的狗,毕竟自己家的狗大很多,可是毛毛却像没听到一样,一边彻底放开了狗绳,一边大叫着“咬它”。大狗因为被主人管着明显处于劣势,被咬了好几口,夫妻俩只能无奈地带着大狗离开。而整个过程中,毛毛的父母就在旁边看着,根本没有管教。
接着毛毛的狗又开始扑向旁边排队的婴儿车。婴儿的家长生气了,严厉地训斥毛毛。这下毛毛的父母第一时间赶了过来,并没有批评毛毛,却和婴儿的家长吵嚷起来:狗那么小,又不咬人,至于吗?挺大个人还和小孩子计较……最后,在邻居们纷纷劝说下,才化解开两家的争吵。而毛毛却早就带着狗跑到别处去玩了。
毛毛受伤小王究竟有没有责任,小王相信法律会给自己一个公正的结果,但是小王不知道怎么才能让孩子的家长意识到这样的家庭教育是不对的。
分析:毛毛的家庭教育中,处处暴露出家长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即评定一件事情的好坏对错、是非黑白,不是根据事实本身,而是根据是否对自己有利,且要求其他人也应该无条件支持并认同。
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中,孩子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一切“以自己为中心”,忽略别人的价值、付出和情绪,做事情的目标只是满足自己,这将为他的人生埋下非常危险的“炸弹”——为了自己,无所顾忌。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将会被培养得非常自私和冷酷,生活中只能看得到自己的利益、自己的情绪,自己的“期待”高于一切。
建议:很多时候我们会把这样的利己和上进心搞混淆,就像故事中的家长会认为破坏花园是为了学习知识;放狗扑人,是为了交朋友。这都是极其荒唐,却又非常容易发生的。
避免培养出“利己主义”的孩子的关键在于:给孩子有上限的爱。我们常常提倡给0-3岁孩子无条件的爱,来保障孩子一生的安全感。却往往忘记给4-6岁孩子有上限的爱,来确保孩子一生的边界感。他人的能力有上限,过则需失望;自己的欲望有上限,过则需放弃;社会的宽容有上限,过则受惩罚。只有如此,才能使孩子对这个世界升腾出应有的敬畏心和禁忌感。
案例2:没有规则的孩子
海荣以前是个脾气非常好的妈妈,在儿子上小学前从来没对儿子动过怒、发过火,更不用说动过手了。平时不管儿子怎么调皮胡闹没规矩,她都奉行一个原则:沟通,沟通,再沟通。一次不行,就再来一次,她相信孩子总归会理解的。
但是这样的“好脾气”却在儿子7岁后越来越难以保持了。刚上小学,海荣就以每周2次的频率被老师约谈,儿子的问题林林总总:书本不带、文具没有、上课晚归、午饭乱扔……总之,学校的各种纪律都非常难以遵守,而且一犯再犯。
开始海荣觉得是儿子入学适应性差的问题,但是慢慢地发现,儿子不是学不会,而是根本不在乎,而且还觉得不需要在乎,老师是没事找事。他还有一套自己的理论:“上学嘛,学会了就好了,为什么一定要按照老师的要求学?”尽管海荣摆事实、讲道理,磨破了嘴皮,儿子却依然无动于衷。好在儿子的成绩一直很好,慢慢地老师找她的次数也少了,她也就没有着急,想着儿子长大一些总会好起来的。
疫情期间在家上网课,海荣终于了解儿子的上课状态了,也被彻底震惊了。15分钟一节课,儿子能溜号9分钟,即使她在旁边强制性地要求他认真听课,儿子也是玩铅笔、弄橡皮,完全静不下来。因为学的知识有点难度,不再是幼儿园教过的内容,她能明显感觉到儿子学习开始吃力,尤其是数学课,几乎跟不上老师的思路。海荣和儿子谈心,发现儿子非但没有反思自己的“注意力问题”,反倒开始指责老师:讲得无趣,不提问他,网课无聊……虽然海荣并没要求儿子学习成绩一定优秀,但是看到他这个状态,她也忍不了了,道理讲不通,就开始大声吼孩子,而且频率越来越高,从偶尔一次,发展到如今几乎天天要吼儿子两三回。6E232746-A4BE-4281-A304-2E28DE2E3404
但这样的吼并没有改变什么,反倒让海荣发现了更多之前忽略的问题,比如:儿子从小喜欢把玩具和书本扔得满床满地,每次都是海荣跟在屁股后面收拾。她和儿子沟通过很多次,开始觉得他只是不会收拾,但是现在才发现儿子认为这不是自己的任务,而是大人应该做的。再比如,儿子对小朋友非常“霸道”,看到自己喜欢的玩具,就会和小朋友讲条件换过来玩,如果换不过来就动手抢,丝毫不理会大人的制止。还有一次,邻居来家里做客,儿子回到家不和客人打招呼,直接把书包往地上一丢,颐指气使地让海荣赶快给他倒水喝。虽然客人没说什么,但是海荣非常尴尬。
这样的情况,让海荣感到恐惧,她不知道是自己的教育出了问题,还是孩子本身有问题。她觉得要尊重孩子,但是这样的“尊重”却换来孩子如此的“不尊重”,让她觉得非常失望,也非常迷茫,不知该如何教育孩子。每到夜深人静,她尤其感觉窒息,最近更是一晚一晚地睡不着,情绪越来越坏,甚至还开始波及到丈夫和婆婆,家庭氛围变得特别糟糕。
海荣不懂,孩子长大了不就应该自然地学会规矩吗?难道是自己太急了,给的时间还不够?
分析:海荣给了孩子充分的尊重,却恰恰忽略了给自己尊重;在期待孩子学会规则的同时,却恰恰忘记了示范最基本的规则。现实中孩子却一直在收获包容。没有“规则”的示范,孩子自然无法学会真正的规则。
建议:真正的规则意识是在人际互动中根据自身经验得来的,如何做会有好的结果,如何做会有不好的结果,这就是孩子学会的规则。只有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给予孩子正确的示范和规范,孩子才能真正地开始从内心接受规则的存在。因为稳定且一致的规则,会带来生活本身的一致性,即谁这样做,都是这样的结果。孩子才能获得社会中的秩序感,真正开始融入社会,并且在社会交往受挫时,开始自动思考是不是自己没有遵守社会规则,并能接受修正,开启良性的社会化进程。
案例3:“偷”东西的孩子
海峰一直是大家眼中的“好爸爸”“女儿奴”,只要休息就一定陪女儿。平日里海峰对10岁的女儿要求比较严格,但只要女儿听话,所提要求都是“有求必应”的。女儿也确如他期待的,长相甜美,非常听话、懂事、有礼貌,一直是海峰的骄傲。不过,有一天他竟以“小偷爸爸”的身份被老师请到了学校,他觉得简直不可思议。
海峰来到学校,一边听老师讲述事情的经过,一邊晕乎乎地看着亭亭玉立的女儿,完全不能理解:什么玩具都有最新款的女儿居然会偷同桌的贴纸,理由是她想和同桌交换,但是同桌不愿意,她就自己换了。甜甜觉得这不能算“偷”,因为她已经把更贵的东西“换”给同桌了,而且就放在贴纸原来的位置上。可是同桌和老师都认为这是“偷”,因为没有经过本人的同意。
后来,甜甜在爸爸的要求下向同桌道了歉,并保证再也不会这样做了。可是回到家,爸爸再次细问的时候,甜甜却说:根本控制不住自己。因为如果自己想得到的没能得到,那一定是自己做得不够好,这是爸爸一直教自己的。甜甜不想成为差孩子,所以想得到的都要得到才行。自己的生活里不能有失败,哪怕只是要一张贴纸!
这是自己教的吗?海峰初听是暴怒的,但是当女儿一边哭一边讲时,他却发现原来自己一直以来的要求在女儿眼中竟然是另一个样子,海峰觉得一切开始失控了!
在女儿很小的时候海峰就发现她非常害怕失败,一遇到困难就会表现得很急躁、不耐烦,似乎并不想去解决。女儿四岁开始练琴,一遇到有点难度的段落,就会表现得坐立不安,一会儿去厕所,一会儿吃东西,想方设法地拖延。为了“治疗”女儿的“害怕”,海峰在家里实行了“奖励机制”:只要任务完成得好,就会给甜甜买玩具。练琴、学习、交朋友……只要是爸爸认为需要战胜的困难,就是任务,完成了就有奖励。上学后更是只要有满分,就可以提条件。但是如果没有满分,那就什么都没有,因为表现不够好!
甜甜的屋里堆满了各种各样的名牌玩具,小到乐高积木大到成套系的芭比娃娃……无论甜甜要的东西多贵,只要有成绩,海峰就会欣然买单。他相信:重赏之下必有所获,也认为有付出就有回报,这在逻辑上完全正确。女儿也一定会越来越优秀!可是,原来一切早已偏离了海峰的“剧本”。
在进一步和班主任的沟通后,海峰更是再一次惊讶了。原来甜甜带回家的好多成绩都是假的,尤其上了四年级后,好多次考试中她被发现作弊。
海峰很苦恼,真的是自己奖励的方式错了吗?
分析:有奖需有罚,有罚才有奖。奖和罚像白天和黑夜,缺一不可。只有惩罚,没有奖励的弊端我们往往很熟悉,会让孩子产生“无力感”,即“我怎么做都是没有用的,我无法成为优秀的,无法得到奖励”。这会损害孩子的自信心。但是只有奖励没有惩罚的弊端却常常让我们忽略,那往往更可怕。因为这会让孩子“悬空”,被各种成功捧到高空,无处安放那一颗平凡的心。殊不知,那一份平凡的自我、那一点失败的可能,会让孩子产生非常强烈的“恐惧感”。因为在未来一定会有“失败”等着她,只要失败到来了,之前营造的一切成功就会全部坍塌,不再存在。
建议:有奖有罚的生活才是完整而安全的生活,既有成功的喜悦,知道困难是可以战胜的,也有失败的经验,理解困境是可以逃离的。在有奖有罚的成长中,孩子才会发现不论是成功还是失败,对亲人而言,自己都是有价值的。亲人需要的不是一个优秀的孩子,而是需要一个孩子本身,只不过他们是期待孩子优秀一些而已。
案例4:和父母不亲的孩子
佩佩和丈夫是做小生意的,比较忙,只要有顾客,就需要俩人在店里忙,平时几乎没有时间照顾家里。5岁的女儿和佩佩待在一起的时间可以说是少之又少。从满月后,佩佩就给女儿断了母乳,开始喂奶粉。女儿一直是在姥姥家,由老人照顾,直到今年。老人说:“马上要上学了,幼儿园上网课,我辅导不了。正好疫情期间店里生意也不忙,你们可以把孩子接回身边,培养一下孩子的学习习惯,也能培养一下亲子感情。”夫妻俩想想也有道理,就把女儿接回了自己家。6E232746-A4BE-4281-A304-2E28DE2E3404
不带不知道,一带都乱套!有许多他们认为女儿应该会的事情,可女儿根本做不到,从吃喝拉撒到学习、亲子游戏,反正只要沾上女儿的边儿,都是乱七八糟的。夫妻俩认为都是姥姥溺爱的结果,女儿马上上小学了,不能再由她任性了,所以俩人开始了严格的管理:小到刷牙杯怎么放,大到上课笔记怎么写,晚上谈心、总结,错了就惩罚,再错惩罚就加倍。一开始女儿反抗,天天哭着找姥姥,但只要她哭,夫妻俩就联合起来不理她,不给她饭吃,不和她说话,直到她听话为止。
这样坚持了两周,效果特别明显,女儿基本上可以说是让干什么就干什么,变得特别听话。但是几天后,夫妻俩感觉到了不对劲儿,因为女儿的话越来越少,最后完全不和他俩交流了,不说话,也不对视。偶尔到楼下玩,也不和别的小朋友交流。其他小朋友追跑打闹,她也会跟着跑,但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打起来。问她原因也不说,逼问得紧了,她就大哭,并发出奇怪、刺耳的声音,慢慢地小区里的小朋友们也不和她一起玩了,还在背后说她有病。夫妻俩很担心,但是女儿在姥姥家的时候一切正常啊。为此老人也非常着急,但因为封控原因,她去不了女儿家,再着急也是有心无力。
上周,女儿因为练字被佩佩逼着重写,结果把练习本和书都撕了。佩佩和老公非常生气,让女儿道歉,但女儿一如既往地沉默。夫妻俩甚至从女儿眼中还看到了隐隐的“恨”。俩人本想着冷处理,让女儿冷静一下,于是就一起出门买菜去了。结果回家后,发现女儿居然离家出走了。他们赶紧通过物业查看监控视频,最终在门岗处找到了女儿。据保安讲,孩子想独自出小区,被门卫拦了下来,问她家人电话,她也不说,让她返回家中,她也不肯走。
这件事真的吓着夫妻俩了,他们怀疑女儿是不是病了,想去医院检查一下是不是“自闭”了。
分析:孩子明显出现了创伤后应激性反应,即在经历了伤害事件后,出现了害怕、恐惧等因生活环境和抚养人的突然变化而产生的一系列适应性不良的行为反应。
作为父母,常常会先入为主地认定孩子一定会跟自己亲,殊不知,如果没有陪伴,很多名义上的父母对于孩子而言只是陌生人。像故事中的佩佩夫妇,他们因自己有“合理的理由”忽略了孩子,但是孩子并不会因此就脑补出父爱和母爱,也不会因此在情感上接受两个人对姥姥的取代。姥姥才是孩子成长中的“父母”,却骤然消失在自己的生命中,只留下两个熟悉的陌生人对自己的一切习惯进行着大刀阔斧的“改造”。这对于孩子来讲,是多么大的挑战啊!
我们可以想象到孩子的失落、不安、害怕及各种不适应,但现实中却没有人注意到,留给她的只有一个又一个的要求,一个又一个的惩罚,一个又一个的难关……没有尽头,也没有希望。她只能把自己封闭在自己的小世界里,等待着一切恢复成姥姥还在的样子,等待着姥姥回到生活里来。
建议:可以去医院心理科检查,由醫生来判断是否需要通过药物来调节孩子的生理症状。但同时一定要先和姥姥建立起稳定的联系,如定时的视频、电话,定期的来访,
这些都有助于孩子内心秩序的恢复。父母需要先了解并尊重孩子过去5年的生活习惯,先和孩子建立起感情的链接,成为孩子内心真正的父母,等真的对孩子有了影响力,再尝试对孩子进行改变。
相信孩子,相信孩子的成长发展,每个孩子都有独属于自己的成长轨迹和内在潜质。不要把孩子贴上“病人”的标签,大人与孩子的互相尊重,是维持一个社会和谐之境的最基本精神支柱。
(文中均为化名)
编辑/宋凌燕
刘妍妍,沈阳市和平区木荷心理咨询工作室创办人和负责人,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国家三级婚姻咨询师,现担任辽宁省心理咨询行业协会研修生院聘任副教授、辽宁省心理咨询师协会理事、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应用心理学专业实践导师、沈阳师范大学应用心理学专业教学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6E232746-A4BE-4281-A304-2E28DE2E3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