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闻媒体助力乡村振兴
——以秦皇岛市广播电视台驻青龙满族自治县马圈子镇桲椤滩村乡村振兴工作为例

2022-07-01白红蕾刘悦韩雨

消费导刊 2022年17期
关键词:秦皇岛市驻村村民

白红蕾 刘悦 韩雨

秦皇岛市广播电视台

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公布,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着眼国家重大战略需要,稳住农业基本盘,做好“三农”工作,接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确保农业稳产增产、农民稳步增收、农村稳定安宁。乡村振兴,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和紧急的课题任务。纵观整个脱贫攻坚的历程,在新闻媒体的运用上,我们有了许多行之有效的经验,在乡村振兴中,新闻媒体也继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深度融媒的背景下,媒体不仅是乡村振兴的传播者,也成为乡村经济的引导者、乡村发展的参与者。自乡村振兴工作开展以来,秦皇岛市广播电视台驻村工作组深入贯彻落实相关决策部署,宣传党的政策,建强村党组织,推进强村富民,提升治理水平,为民办事服务,全力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一、桲椤滩村总体情况

(一)村情简介

桲椤滩村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青龙满族自治县马圈子镇西北部,最高海拔510米,面积约1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996亩,现有481户,1374人,9个村民小组。村两委班子6人,党员33人,村民代表26人。桲椤滩村是“十三五”国家级贫困村,全村原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85户,贫困人口608人;2017年12月,桲椤滩村通过贫困村退出验收;2018年12月,贫困户全部脱贫;2020年,圆满完成了脱贫攻坚国检、省检、巡查督查等重点工作任务;根据2021年防贫监测工作安排,现有脱贫监测户6户24人。

(二)脱贫攻坚接续乡村振兴基本政策落实情况及成果

秦皇岛市广播电视台自2016年起对桲椤滩村进行驻村帮扶,共派出两批驻村工作组,各项帮扶政策继续得到有效落实。一是“两不愁”保障方面。桲椤滩村建档立卡户米、面、粮油等能满足基本生活需要,一年四季应季衣物俱全,全部吃得饱,穿得暖。二是教育保障方面。全村建档立卡户学生义务教育普及率达到100%,无义务教育阶段辍学学生。学生均在不同教育阶段享受了学前幼儿资助、义务教育阶段营养膳食补助、“两免一补”“三免一助”“雨露计划”等教育扶贫政策。三是医疗保障方面。村内设有卫生室,配备了村医,享受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和“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政策保障,享受参保缴费补贴,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了100%。四是住房保障方面。全村维修加固14户,拆除重建39户,新建安全房4户,目前所有建档立卡户房屋均经过县住建部门鉴定,全部属于安全住房。五是饮水安全方面。通过饮水工程解决引水入户问题,经过县水务部门鉴定,全村饮水达到了四项安全指标,不存在饮用水量不够的问题。六是就业保障方面。通过入户发放就业宣传手册,微信群和大喇叭广播,及时发布、提供就业信息,定期组织职业技能培训,安排建档立卡户在护林员、保洁员等公益岗位工作。七是兜底保障方面。村内低保、特困供养、残疾人员的低保补贴,特困供养补贴以及残疾人生活、护理补贴等各项帮扶政策全部落实到位。2018年,桲椤滩村被评为省级代表性产业扶贫示范村,第一任驻村书记被评为河北省扶贫脱贫“优秀驻村第一书记”;2020年,驻村工作组被评为河北省扶贫脱贫先进驻村工作队。

(三)农村地区新媒体使用情况及存在问题

随着新媒体在农村的不断渗透,农村群众接受信息的平台渠道和数量都呈裂变式增长,目前村内接收外界实时信息的平台主要以抖音、快手等平台及微信公众号为主;形式以短视频、图片、文字为主;内容以饮食、家庭、情感、励志、舞蹈、搞笑段子为主,此外还有少量创业、育儿、农村等内容。受限于平台的大数据分析后的兴趣推荐以及其他原因,时事、文学、科技、教育等信息相对匮乏。各类资讯在借助新媒体在农村地区快速传播的同时,会引导村民的认知,其输出内容,也会影响着村民的生产生活。

二、新闻媒体如何助力乡村振兴

(一)高度重视,切实履行主体责任

新闻媒体宣传在助力地区的发展上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充分利用好新闻媒体,做好宣传引导工作能加速实现乡村振兴的战略目标。一是落实新闻媒体的主体责任。明确乡村振兴工作的宣传重点,围绕“为什么宣传”“宣传什么”以及“怎么宣传”等多次召开会议,以准确把握当前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战略定位、重点任务和宣传要点,与中央、省市主流媒体深度合作,做好乡村振兴宣传引导工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营造良好舆论氛围。二是落实驻村工作组的主体责任。秦皇岛市广播电视台驻村工作组与村两委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对各项工作加强研究部署,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确保按期、高质量、高标准完成工作任务,对各项决策部署及时传达落实、调度研究、部署推动,不推诿、不拖延,定期开展风险排查,积极进行信息比对,及时研判反馈结果。

(二)打造矩阵,充分利用全媒传播平台

秦皇岛市广播电视台发挥融媒体资源优势,采取“微信+短视频+直播”的全媒体、全方位的传播方式,形成新媒体传播矩阵,为乡村振兴工作搭建更多宣传平台。

1.微信平台开源引流。在秦皇岛市广播电视台“爱秦皇岛”官方微信公众号等一系列新媒体平台上开设“乡村振兴”宣传专栏,运用短视频、摄影作品、文字等,聚焦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特色产业发展、消费扶贫等,挖掘乡村振兴工作的亮点和创新的经验做法,加强与上级媒体联动,通过“传统媒体+新媒体”的方式,为乡村振兴工作搭建更多宣传平台。通过微信公众平台扩充特色农副产品和乡村旅游的销售渠道,进行宣传推广,积极利用热门关键词为特色农副产品进行引流。

2.线上直播精准带货。建立“扶贫政策做保障、直播带货闯市场、实体商超打品牌”三大销售体系。目前桲椤滩村已经成为教育部、国家电网、全国气象部门等多个部门消费扶贫采购目录入围单位。第一书记马丽蕊发挥专业优势,为桲椤滩农产品代言,录制的2期“家有好货”视频被学习强国平台播发,在抖音、有播、快手等直播平台开通“第一书记代言店”“驻村马队长”直播间,通过直播推介本地特色农产品,并带动村里种植大户当起了农产品的“带货达人”,使村内特色农产品成功销往多省市,日销售额达26000元。线下与品牌商和实体商超合作,成为京东等品牌店供货商,彻底打通农产品的线上线下销售通道。

3.短视频讲好乡村故事。深度挖掘地域特色与人文底蕴,用影像方式加以记录、传播,打造特色精神文化符号,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通过短视频向观众展示村民的日常生活、农副产品的生产过程以及村民的精神风貌,讲好乡村故事,展现美丽乡村,推动乡村振兴。其中,有乡村农副产品的短视频,每一条短视频下方都附有商品购买链接,方便观众在观看时就能够购买;有村民日常生活中的有趣片段和记录乡村文化活动的场面,目的是让更多观众更好地了解农村的生活,同时也有利于传播乡村的特色文化;有乡村振兴的短视频的录制宣传,旨在呼吁更多的人加入推进乡村振兴的力量中。

(三)加强培训,掌握实用专业技能

借助新媒体力量促进乡村振兴,人才的培养必不可少。秦皇岛市广播电视台驻村工作组利用媒体专业优势,面向村民进行新媒体培训,传授电商运营相关知识,提高村民们的新媒体素养,多渠道提升乡村人才队伍的建设。突出新媒体销售农产品这一主线,集案例教学、实用性与接地气为一体,编写针对村民的培训教案、课件,录制视频转发微信群。微信群答疑,随时解决农民遇到的现实具体问题。在培训的过程中,既传授直播带货、电商销售相关技能,又积极发掘直播人才,重点培养,让村民学会自身“造血”,成为自己的金牌代言人。同时以“八五”普法教育、国家反诈APP宣传推广等为契机,做好防网络诈骗等工作,教育引导村民群众合理使用新媒体平台,加强隐私保护。驻村工作组在全市率先创办“农民讲习所”,聘请24位院校专家、教授为讲习所讲师,定期开展线上线下培训,截至目前共授课324课时,参加培训村民5000余人次,真正培养了一支懂文化、懂技术、懂经营、懂管理的新型人才队伍。

(四)引进产业,发展生态循环农业

为发展集体经济,秦皇岛市广播电视台驻村工作组联系引进了市级龙头企业金牧种禽科技有限公司来村投资,建成现代化规模化蛋种鸡养殖场。养鸡场坐落在桲椤滩村北沟,合同签订20年,除财政资金175万元外,引进投资1000万元,建成1700平米的鸡舍3栋、料库1栋,现有蛋鸡8万只。按照“合作社+龙头企业+农户”的模式,以扶贫资金、土地和劳务入股,辐射带动全体贫困户,真正实现了贫困户、政府和企业的资源整合。在2019年入股中红三融农牧有限公司,2020年入股百峰贸易有限公司,采取保底分红模式,实现增收,2021年度建档立卡户人均增收1000余元。经过外出学习和专家调研,桲椤滩村确定了生态循环农业的发展规划,全力“打造酵素农耕示范村”。采用酵素菌秸秆堆肥还田、微生物菌替代农药化肥等方式,发展有机绿色农业,现有酵素小米、苹果、红薯等系列特色农产品,和河北大学、河北科技师范学院的专家团队合作建立农业科技项目转换平台,实现了从传统农业向科技型农业转型的技术保障。

(五)打造品牌,推进一村一品建设

对桲椤滩村特色农产品和文化进行包装和营销,打造地域特色品牌,对农产品品牌进行云塑造和云扶持。结合现代审美,对桲椤滩特色文化进行解构和重组,运用新媒体对其进行科学完整的视觉系统设计,“时尚化”“艺术化”地加工和包装,使桲椤滩村品牌“立起来”“走出去”。塑造农产品“原生态”地域品牌,打造核心竞争力。为此,工作组带领村内合作社成功注册了“桲椤滩”商标,成功申请了“有机食品”“绿色食品”认证,以有机标准化生产为核心,以“六基地”为依托,促使桲椤滩村“一村一品”特色产业朝着区域格局化、生产专业化、经营集约化、发展规模化方向发展。

(六)连线公益,搭建爱心帮扶桥梁

秦皇岛市广播电视台充分发挥媒体优势,帮助桲椤滩村获得更多的社会关注,从而吸纳多方社会资源参与到乡村振兴工作中来。联合本市爱心公益团队和爱心企业对建档立卡户采取定向帮扶;联合本市12个品牌公益团队成立了“脱贫攻坚志愿者联盟”,为全村乃至全镇提供尊老爱幼、扶弱助残、扶贫济困的公益服务;联合4家三甲医院进村义诊12场,就诊村民300余人次;联合4家教育培训机构为村小学和幼儿园开展支教课堂;通过向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申请“HALLO小孩”公益项目申请,成功为全镇1311名小学生捐赠总价值30万余元的冬季爱心礼包等,使建档立卡户和村民们深深感受到了帮扶单位和社会各界的关爱,加大公益帮扶力度。

(七)改善环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有效利用秦皇岛市广播电视台帮扶资金和交通、水利、扶贫等涉农整合资金,新建东沟门大桥1座,文化大舞台1座,综合活动室3间,安装路灯170盏,拓宽硬化村道800米,实施田间作业路工程1500米,完成176户厕所改造,维修自来水管道2000米,清理遗留垃圾10余吨,绿化面积2000m2,维修残垣断壁500延长米,维修路基及破损路面6处,新建村民活动广场700平米、小花园2处,布置宣传栏7处、灯杆宣传展牌120面、手绘文化墙7处,对年久失修的村幼儿园进行翻建等。2021年又修建桥涵一座,新建深水井 1 眼、井房 1 座、深水井泵 1 套,持续加强村内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人居环境,打造美丽乡村。

(八)凝心聚力,锻造乡村振兴队伍

努力加强村内精神文明建设,扶思想、扶观念、扶信念。一是规范组织生活。以主题教育为契机,强化党员教育管理,严格实行“三会一课”制度,设立“民主议事日”,充分发挥民主议事权利,第一时间解决村内各项事务,议事内容上墙公示,确定办结时限,接受群众监督。二是加强问题整改。定期召开组织民主生活会,对查摆出的问题及时进行讨论完善,确保问题整改到位。三是重视思想稳定。每季度开展思想动态分析工作,采用个别谈心、意见征集等方式,了解村民思想波动情况,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确保村内稳定。四是营造文明新风。开展“五美一优”评选活动,进行表彰、挂牌、宣传,在顺应民俗民风的基础上,与村民协商制定“村规民约”“道德银行”村民自治积分管理办法,成立“巾帼志愿服务队”,创办“垃圾兑换超市”等,创新村务管理,推行村民自律的新途径,形成文明健康的社会风尚。

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上,实现乡村振兴是一篇鸿篇巨制。秦皇岛市广播电视台将继续把桲椤滩村打造成“有机农业示范带头村”和“电商示范村”,提升乡村振兴宣传效能,凝聚起全社会的力量共同参与到乡村振兴这一伟大实践中来,打造一支“带不走的驻村工作队”,奋力开创乡村振兴工作新局面。

猜你喜欢

秦皇岛市驻村村民
做好驻村第一书记的“六字经”
驻村博士
定点帮扶让村民过上美好生活
中国人民银行秦皇岛市中心支行
秦皇岛市
张存海:带领村民过上好日子
中国人民银行秦皇岛市中心支行
秦皇岛市
能人选出来 村民富起来
人大驻村扶贫工作队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