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重视环境教育是幼儿教师必修的关键课题

2022-07-01朱劲靓

教育周报·教研版 2022年19期
关键词:创设环境幼儿园

朱劲靓

蒙特梭利说:“环境是幼儿教育的第一要义。”

良好的教育环境,对幼儿的身心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幼儿处于身心发展的特殊阶段,对外部环境的信息几乎“照单全收”,他们不仅不具有像成人那样对环境的选择能力、改造能力和抗争能力,甚至不具有动物幼崽那样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比如 刚出生的婴儿不会说话、爬动,更不会行走和独立活动。但动物就不一样,它们几乎在生命一开始时就具有独立活动的能力,在生存中直接起作用的特殊器官和能力都是先天就具备的,如猿类生来就要皮毛以抵御寒冷,鱼类一旦孵化成形就能游水等。相比之下,婴幼儿对环境的依赖程度和在环境面前表现的孱弱性,比动物幼崽更为严重。婴幼儿的各种初始能力,如自理能力、模仿能力、动作能力、语言能力、交往能力等的形成与发展,都必须依赖于环境的刺激。由此可见,在幼儿教育中做好环境创设工作,就是给予幼儿良好的刺激,为幼儿各种能力的发展提供有利的支持条件。

作为幼儿成长发展的教育者,我们应该创设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幼儿园环境,为幼儿提供健康、安全、和谐、充满关爱的成长环境,为幼儿创设宽松、舒适、温馨的室内环境,使环境教育促进幼儿身心方面的全面发展。

那么,如何创设良好的幼儿教育环境呢?

(一)安全性原则:是指幼儿园环境不让幼儿遭受任物质的和心理的伤害,环境中的物品不会对幼儿造成人身伤害,环境中的他人也不会对幼儿造成身体或心理伤害。

1.由于幼儿年龄小,缺乏必要的知识和经验,生活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较差,所以教师要多关注幼儿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各个环节的表现,多尊重幼儿心理、生理、个性特点。

2.要支持并满足幼儿的合理要求;要引导幼儿自主学习和自我管理;要善于发幼儿的进步并给予鼓励,让幼儿感受到自己点滴的进步和收获成功的喜悦。

3.要关注幼儿身体上和心理上的安全,要创设良好的、舒适的、健康的、和谐的、充满关爱物质与精神环境。

(二)审美性原则:指在环境创设、总体布局,物品及装饰要提现艺术审美的一般特点,又要符合幼儿的审美需求,既能让环境给人温馨、舒适、美好的享受,又能激发幼儿从中感受美,体验美,创造美。

1.要让幼儿感受到环境创设中的色彩美,体验色彩的明暗对比,物体的色的协调。

2.要让幼儿知道环境创设的造型美、构图美、内容美,在幼儿园环境的内容中,无论是动物、植物、人物或景物都要符合幼儿的生活经验,才能引发幼儿的共鸣,产生美的体验。

(三)教育性原则:要有目的、有计划地针对幼儿身心发展特点来创设环境;环境中的所以设施和材料,都应有合理的设计和配置,并具有教育价值。

幼儿园应是孩子的家园、乐园、花园,在物质环境的创设过程中,从孩子的观察视角入手, 本着 “ 树精品意识、 创精品工程, 把最好的东西给孩子 ” 的原则, 为幼儿创设处处皆精品、 充满童趣、 充满交流和互动气息的、 丰富多彩的物质环境。 为幼儿建造精美的充满自然情趣的院落景观,最能激发幼儿主动参与活动的兴趣。如户外我们为幼儿设计的模拟海滩 , 建造的攀爬墙、小水塘及独木桥、假山、风车、水车、树荫下的树墩、木凳等自然景观,孩子们非常喜欢。他们在湿润、松软的模拟海滩上面跑跳, 或蹲下来玩沙, 或进行藏物寻宝的游戏, 可以进行多种探索活動;高低不同的小树墩,会成为幼儿百玩不厌的 “ 平衡木 ” ; 只要气候允许,孩子们赤着脚丫玩沙、玩水、走平衡、捞石子、摇水车,会感到乐此不疲。充足、安全、卫生的多元化活动器材不但使幼儿动与静的运动有机结合, 大与小的活动相得益彰, 还为幼儿提供了自由创造的机会和条件。

在创设良好的园内环境的同时, 注重多元化、 开放式的为幼儿创设活动学习的空间, 充分挖掘 利用家庭、幼儿园、社会三大环境的教育资源,让幼儿在各大环境的相互作用下健康快乐地发展。家庭是幼儿生活中最亲密的环境, 家庭的生长环境对幼儿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我们通过多种方式充分发挥家庭环境的教育作用, 家园合力促幼儿良好个性形成。如通过家访、网络联系、园报、家长会等形式,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在环境育人的认识上达成共识, 促使家长在各自家庭条件的基础上努力为幼儿创设良好的环境, 让幼儿从小沐浴在良好的家风之中健康快乐地成长;让孩子们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感受到被尊重、被信任的快乐,体验与他人交往、合作与分享的乐趣。

社会是幼儿密切接触的一个生动有趣的大课堂, 是达成园内外教育力量整合的最佳途径。结合有关节日及一些社会时事, 让幼儿走进工厂、 学校、敬老院、社会福利院等场所, 进行参观、 演出、联谊等活动。使幼儿在与社会的接触中了解社会, 初步理解人与社会、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感受家乡的发展与变化,感受爱与被爱的幸福,激发对家乡、对祖国、对生命、对生活的热爱。幼儿进入社会环境 , 会接触到形形色色的社会现象,对于不良现象, 引导幼儿以正确的态度去面对, 帮助幼儿学习、积累辨别是非的经验, 使幼儿能够初步做出积极的应答。如:发现社区的草坪被人们随意践踏时, 发现有的游客乱扔垃圾时,我们随时启发小朋友想想:“ 我们应该怎样做 ” 。让孩子们能够初步将自己爱社会的情感, 转化为爱社会的行为, 并从中感受到参与社会活动被认可、被肯定、被赞扬的快乐,促进了幼儿良好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

结合幼儿园、家庭、社会三大环境进行优化整 合, 给孩子营造一个快乐天地, 把玩的权利还给孩子, 使孩子在玩中与环境融合、对话、 使孩子在玩中探索精彩的世界, 使孩子在玩中体验成长的快乐, 促进了其整体素质得到健康的发展。

精神环境是一种隐性环境, 对幼儿的发展特别是情绪情感、社会性、个性品质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着以人为本,柔性管理的原则,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入手,为幼儿创设宽松、安全、融洽、和谐、没有压力的精神环境,使幼儿在快乐中健康成长。团结友爱、尊重信赖、安全快乐的生活氛围,是幼儿健康成长、成才的沃土;平等民主的师幼关系是幼儿快乐成长的动力;彼此相容、 纯洁友爱的同伴关系是幼儿健康成长的暖房。

另外,良好的园风, 潜移默化,使幼儿文明行为习惯的形成得到耳濡目染的熏陶。因此幼儿在这样的生活氛围中感到奋发向上,有自豪感,精神上获得愉悦,促进了心理的健康发展;群体营造的愉快 向上的良好氛围,使幼儿得到感染和鼓舞,感到温馨快乐、感到关爱和支持,有效的促进了每位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

总之,环境对幼儿具有特殊的意义   幼儿最初的性格和习惯,几乎完全是环境的产物。如过度溺爱的环境,会造成幼儿过于娇宠;过分专制的环境,则会使幼儿产生明显的阴郁感;和谐温馨的环境,能使幼儿性格活泼、行为具有理性,并且善于交往。环境与幼儿的关系,远远超出一般人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幼儿生理上最初的孱弱性,决定了幼儿对周围环境的依赖性;幼儿行为的可塑性,决定了环境作用的广泛性;幼儿身心发展的特殊性,决定了为幼儿创设良好环境的迫切性。可以说,环境不仅是幼儿生存的重要基础,而且是幼儿发展的重要基础。

猜你喜欢

创设环境幼儿园
创设未来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环境清洁工
爱“上”幼儿园
“简约数学”创设简约课堂
漫观环境
想念幼儿园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
幼儿园私家菜
论环境雕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