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史铁生:设限的人生同样精彩

2022-06-30张亚凌

作文与考试·初中版 2022年27期
关键词:褥子健全人盲童

一个朝气蓬勃、热爱田径运动的年轻人,在21岁时,突然双腿残疾,喜欢运动的身躯被永远固定在了轮椅上,直到2010年去世。

从此,思想的运动代替了身体的运动,给我残疾之躯,还你康健魂魄,史铁生以热爱来回应生活的磨难。

我们之所以喜欢阅读史铁生先生的作品,除了思想的深刻,恐怕更在乎的是作品中流淌着的温情与爱。阅读他的一部部作品,就像在亲近人文精神、探寻文学真谛、接受精神洗礼。因为他一贯坚持自由、真诚、纯粹的心灵写作。

“爱”,不仅是史铁生贯穿始终的写作主题,更是其人格的真实底色。他对爱敏于感受又乐于付出,对他人慈悲,对苦难超脱,让读者内心温暖并得到鼓舞,在生命的终点,深度昏迷的他顺利完成清醒时做出的“遗体捐赠”的愿望,这是他对世界最后的爱的表达。

中学生可以从史铁生先生的作品里汲取哪些营养?

1.对人生的态度:正确面对挫折磨难,放过自己与生活,在理性中依然保持热爱。“病隙”也能出佳作,命若琴弦也要弹出生命最强音。

2.对写作的态度:真诚,坦然直面真实。写作既是对自己的护养,更是与生活的深度对话。

3.对文字的疼爱:不论是书写还是思索追问,文字清澈透亮,主题积极向上。在他,爱的弘扬是唯一的拯救之路,爱成就永恒、消除隔阂、抵抗孤独。

让我们跟着史铁生老师,用文字塑造阳光心态与康健魂魄。

作品展示

只要消灭了特殊,

平等自然会来

史铁生

各位盲童朋友:

(1)我们是朋友。我也是个残疾人。我的腿从21岁那年就开始不能走路了。到现在,我坐着轮椅又已经度过了21年。残疾送给我们的困苦和磨难,我们都心里有数,所以不必说了。以后,(2)毫无疑问,残疾还会一如既往地送给我们困苦和磨难,对此,我们得有足够的心理准备。我想,一切外在的艰难和阻碍都不算可怕,只要我们的心理是健康的。

譬如说,(3)我们是朋友,但并不因为我们都是残疾人我们才是朋友。所有的健全人,其实都是我们的朋友,一切人都应该是朋友。(4)残疾是什么呢?残疾无非是一种局限。你们想看而不能看,我呢,想走却不能走。那么健全人呢,他们想飞但不能飞——这是一个比喻,就是说健全人也有局限,这些局限也送给他们困苦和磨难。很难说,健全人就一定比我们活得容易,因为痛苦和痛苦是不能比出大小来的,就像幸福和幸福也比不出大小来一样。

痛苦和幸福都没有一个客观标准,那完全是自我的感受。因此,谁能够保持不屈的勇气,谁就能更多地感受到幸福。(5)生命就是这样一个过程,一个不断超越自身局限的过程,这就是命运,任何人都是一样。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遭遇痛苦、超越局限,从而感受幸福。所以,一切人都是平等的,我们毫不特殊。

我们残疾人最渴望的,是与健全人平等。那怎么办呢?我想,(6)平等不是可以吃或者可以穿的身外之物,它是一种品质,一种境界。你有了,你就不用别人送给你。你没有,别人也无法送给你。怎么才能有呢?只要消灭了“特殊”,平等自然而然就会来了。就是说,(7)我们不要因为身有残疾而有任何特殊感,我们除了比别人少两条腿或者少一双眼睛之外,除了比别人多一辆轮椅或者多一根盲杖之外,再也不比别人少什么和多什么,再也没有什么特殊于别人的地方。我们不因为残疾而忍受歧视,也不因为残疾去摘取殊荣。如果我们干得好,别人称赞我们,那仅仅是因为我们干得好,而不是因为我们事先已经有了被称赞的优势。我们靠货真价实的工作赢得光荣。

当然,我们也不能没有别人的帮助。自尊,不意味着拒绝别人的好意。(8)只想帮助别人而一概拒绝别人的帮助,那不是强者,那其实是一种心理的残疾。因为事实上,世界上没有任何人不需要别人的帮助。我们既不能忘记残疾朋友,又应该努力走出残疾人的小圈子,懷着博大的爱心,自由自在地走进全世界。这是克服残疾、超越局限的最要紧的一步。

史铁生

亚凌老师讲写作

弹出生命的最强音

读史铁生先生的散文随笔,似乎不是看文字而是聆听一种声音:适中,不急不躁,既是安稳也是滋养——不论你处于多么糟糕的境地,因为那话语里没有技巧只有真诚,没有高高在上的说教,仿佛就是在谈心。

真心,真情,真态度,就是我们要向史铁生先生学习的写作技巧。

第(1)句:真诚,真实,讲述自己赤诚相见,一下就拉近了与盲童朋友的距离——贴心更容易让对方感同身受。

第(2)句:不以虚情假意的语言来粉饰生活,不遮不挡,直面残忍的真实,而后打出心理的底牌作为强大的后盾:心是健康的,无翅也能飞过难关。心是明朗的,抬头就少了阴霾。

第(3)句:强调“朋友”的存在不是同病相怜,是没有差异的情感的呼吸。撇开彼此的成见,人与人都应该是朋友。

第(4)句:对残疾的解释充满智慧与爱,让文字实现了认识里的对等,让盲童孩子——有任何残缺的孩子都不再绝望。

第(5)句:如此理解,就对一切遭遇释然,做到了释然才会心里较为舒畅地面对,从而战胜或走过。

第(6)句:平等是争取来的,平等从某种程度上说,是不甘的崛起,是自我救赎后的肯定,是美好言行生成的灿烂。

第(7)句:对残疾解读得很客观,对残疾的态度极为理性,这正是一个身体有缺陷的人应该具有的认识,如此,才不会怨天尤人、自暴自弃。

第(8)句:过于自尊,只想帮助别人来证明自己,又拒绝别人友好的帮助,也是一种精神上的残疾。

同学们,提起笔,一定要记住:真,衍生美,成就好。

史铁生文中的素材佳句

(1)人有时候只想独自静静地呆一会,悲伤也成享受。

(2)我经由光阴,经由山水,经由乡村和城市,同样我也经由别人,经由一切他者以及由之引生的思绪和梦想而走成了我。那路途中的一切,有些与我擦肩而过从此天各一方,有些便永久驻进我的心魂,雕琢我,塑造我,锤炼我,融入我而成为我。

(3)有些事只适合收藏,不能说,也不能想,却又不能忘。它们不能变成语言,它们无法变成语言,一旦变成语言就不再是它们了。它们是一片朦胧的温馨与寂寥,是一片成熟的希望与绝望。

(4)有些人的残疾是性格上的残疾,就好比天生胆小怕事,做任何事,都没有独立的能力,有非常强大的依赖,没有人陪着去做,今生就会一事无成,不敢去做任何事,前怕狼后怕虎,这就是一种残疾。

亚凌示例

我的褥子几乎是直接挨着地面,很潮湿,挨地的那面经常是湿漉漉的。只要有一丁点太阳的影子,我都会迫不及待地将褥子抱出去晾晒。现在特别喜欢冬天的太阳,甚至会深情地看上半天,恐怕就源于那个寒冷的冬天我对太阳的感激吧?那时在别人眼里,我或许是个很可笑的女孩,跑到学校似乎就是为了等太阳出来晒褥子。

在我,下雪天是最最难熬的日子,包括雪后的一段时间。不仅仅是褥子只能无奈地潮湿下去,更重要的是,我只有脚上一双布鞋,不像别的孩子,还有一双可以换着穿的鞋子或是能踩雨雪的黄胶鞋。教室、饭堂、厕所,跑上几趟,布鞋的鞋底就湿了,半天下来,就湿透了。我就满教室找别人扔的纸片,厚厚地铺在鞋里。一两节课下来,又湿透了。取出来扔掉,再找纸片再铺进去,再应付一阵,如此反反复复。纸片也不是那么好找的,那时一个本子一毛钱,都是很节省地用。

雪后若有太阳,在别人吃饭时,我就留在教室里。因为饿是可以忍受的,入骨的冰凉却是难以抵御的。等到教室里没人了,我就将凳子搬到外面,将鞋子脱下来,底朝上晒晒。我则盘腿坐在凳子上,搓揉着冰凉如石块的脚,让它暖和些。

(节选自张亚凌《遗失的寒冷》)

学生文段

门再次被踹开,她又进来了,之前耳边的谩骂变本加厉。我用尽全身的力气努力冲破喉咙的枷锁,带着哭腔撕扯地冲着她喊“你为什么都不听我说,我也需要被尊重”。

我一遍又一遍徒劳地喊着,窗外的雨滴恶狠狠地拍打着窗棂,我的心在这种嘈杂混乱的局面中仿佛碎了一地。后来的我感受不到其他任何声音,只有自己如被控制了的木偶般不知疲倦地喊着“我也需要被尊重”。

等我已经完全没有了力气,停了下来,才发现房间里空无一人,只有一个泪流满面的小女孩坐在床上,手边还有因为激动攥着被子时留下的褶皱。

(节选自邓轲心《听我说,我也需要被尊重》)

张亚凌简介:

笔名江小鱼,《读者》《语文报》等报刊签约作家、专栏作家,中高考热点作家,中国作协会员,渭南市作协副主席。出版散文集十余部,作品曾获多種奖项。

猜你喜欢

褥子健全人盲童
十三岁那年的冬天
盲人和健全人的故事
那一套与另一套
那一套与另一套
盲童学前教育的途径和方法研究
盲童学前教育的途径和方法研究
一枚硬币
十三岁那年的冬天
十三岁那年的冬天
浅析盲童生活化教育的教学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