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政策研究*
2022-06-30陈诗岚
陈诗岚
广东海洋大学 广东 湛江
一、引言
随着高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普遍存在教育经费不足与资金使用不合理的现象。高校需要不断完善绩效评价制度,健全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绩效指标库,充分运用绩效评价结果,建设预算绩效评价系统,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效益,提升高校的预算管理水平,为高校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二、高校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必要性
只有合理设置绩效目标,优化配置资源,才能避免资金低效或无效使用的情况。因此,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是提升高校预算能力和管理水平的关键,也是促进高校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除此之外,国家提出要“建立全面规范透明、标准科学、约束有力的预算制度,全面实施绩效管理”,要求“力争用3~5年时间基本建成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实现预算与绩效管理一体化”,为全面实施绩效管理指明了方向、规划了路径、明确了办法。
三、高校预算绩效评价现状分析
1.缺乏完整的制度体系
目前,高校预算绩效评价管理的相关规范,分散在不同的政策、文件中,尚未出台高校预算绩效管理办法。
2.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不完善
高校在建立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过程中,没有和高校发展目标相结合,缺乏紧密的联系。另外,在选取绩效评价指标的过程中,部门与项目之间存在重复设置的情况。
3.预算绩效指标库不完善
预算绩效指标库在建立过程中,没有按照职能、行业、项目分别进行设置,因此,预算绩效指标库缺乏科学性、规范性及统一性,严重制约了高校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开展。
4.绩效评价结果的应用不足
加强对预算绩效评价结果的应用,有助于提升高校预算绩效管理各个环节的效率。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预算绩效评价结果没有很好地应用于预算安排、反馈整改、人员激励、问责奖惩等工作。
5.预算绩效评价系统有待完善
目前,部分高校存在预算绩效评价系统建设滞后的情况。在预算绩效管理过程中,本应紧密联系的各个环节及系统之间,不能实现绩效目标和信息数据的及时共享。
四、高校预算绩效管理的优化对策
1.完善预算绩效管理制度
高校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完善预算绩效评价制度,选择合适的绩效评价方法,规范绩效管理工作流程,制订实施操作方案,明确人员的分工与职责,实现全过程的预算绩效管理。
2.健全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1)明确绩效目标。绩效目标是指预算资金使用的预期效益和预期效果,是建设项目库、编制预算、绩效监控、绩效评价的重要基础。高校在设置绩效目标的过程中,可以由资金申请部门按照“谁申请资金、谁设定目标”的原则,自行设定绩效目标,避免预算绩效目标缺失等问题。
(2)构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分为部门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和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部门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建设,应该考虑提升履职效能、提高管理效率、控制运行成本、提高资金效益、形成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服务对象满意度等内容;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应当抓住主要问题和发展瓶颈,结合项目性质、特点和建设要求,聚焦预期产出和结果,突出效率和效益。
首先,明确项目目标。虽财政部门和教育部门明确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框架,但是细化的指标,如数量指标、质量指标、成本指标、时效指标等,具体包含什么内容,需要由高校自行设置。项目目标需要遵循相关的法律法规、项目申报指南的总体要求、高校的发展规划、管理层的要求、利益相关方的合理诉求等。
其次,确定基本指标。绩效评价指标是绩效评价的重要依据,在项目的各个环节,都需要利用绩效评价指标来监控项目运营情况。
再次,明确数据来源。具体内容包括:收集什么数据;收集这个数据的原因;数据从哪里来;数据由谁收集;数据何时收集。
最后,加强沟通。为了提升绩效评价指标的可操作性,项目主管部门、归口管理部门、专家学者等要加强沟通。与此同时,绩效评价指标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确保指标的有效性。
3.搭建预算绩效指标库
(1)搭建项目预算绩效指标库。高校肩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使命。因此,为全面涵盖绩效评价指标,在搭建项目预算指标库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国际合作与交流、自主创新和社会服务能力、条件支撑、文化传承。具体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表1 项目预算绩效指标体系
(2)搭建部门预算指标库。部门年度预算申报由维持性经费、业务专项经费、重点发展项目经费组成。维持性经费是指高校按照各部门岗位数、人均标准及系数,拨给各部门的维持基本运行的经费,包括行政综合费、业务交流费。业务专项经费是指部门申请的、开展工作所需的专项经费,以及部门负责的专项经费。重点发展项目经费是指部门作为业务主管部门负责的重点发展项目的预算经费。
因此,在进行部门预算指标库的建设过程中,要根据事业发展规划、部门职责、部门年度工作目标及重点方向、重点发展项目,确定部门年度预算的预期目标。明晰了年度任务和目标之后,再根据部门预算指标库所设定的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合理地进行任务分拆。
4.加强预算绩效评价结果应用
将绩效评价结果作为分配预算资金的重要依据,将预算绩效评价结果分为优、良、中、差,根据评价等级来确定后续资金安排。评价等级为优或良的,根据情况予以支持。评价等级为中或差的,需要采取完善措施,不断改进;如果不进行整改或整改不到位,将削减预算。另外,高校要将绩效评价结果和人员薪酬挂钩,奖优罚劣,充分发挥预算绩效管理的约束激励作用。
5.建立预算绩效评价系统
预算绩效评价系统主要是由部门绩效管理、项目绩效管理、预算指标库、资料库、统计与可视化、管理员功能区等部分组成。为了构建高效的预算绩效评价系统,需要完善项目收入绩效评价、项目支出绩效评价、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和财政政策绩效评价,以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
针对项目进行绩效考核,需要建立案例库、专家库、政策法规库、通用项目绩效指标库等,合理地进行项目任务分解,将任务进行分配,分别对项目收入、项目成本和项目利润等进行分析。结合项目目标、执行进度、工作量、项目收支情况等,分析项目投入的客观效益,让项目绩效评价结果更具说服力。项目绩效管理的具体操作流程如图1所示。
图1 项目绩效管理的具体操作流程
(1)项目绩效目标的申报。项目组需要填报项目绩效目标等基础信息,具体信息包括以下内容:项目名称、归口管理部门、项目类型、资金性质、绩效目标申报日期、预算总金额、项目开始日期、项目结束日期和自评周期。
绩效目标申报有一定的要求。比如,绩效指标不能少于10个;项目指标中必须包含产出指标、效益指标和满意度指标等一级指标;指标分值合计必须为100分。在填报基础信息之后,由系统进行智能初审,并对已经填报的基础信息提出修改意见。
(2)项目绩效目标的审核。项目绩效目标审核的主要内容包括:指标选取是否合理,是否能够对项目执行情况进行全面评价;自定义指标的描述是否清晰,评分标准是否客观合理;指标分值及权重的设置是否合理等。相关人员需要及时对绩效目标进行审核,并且提出相应的建议。
(3)项目绩效的自评填报和审核。在进行项目绩效目标审核之后,如果项目达到自评的时间节点要求,项目组应当发布项目绩效的自评通知,组织项目组成员对项目绩效进行评价,并且进行自评填报。项目绩效自评审核的主要内容包括:绩效评价是否客观真实;指标自评值是否合理,是否和提供的附件内容一致;自评得分是否严格依照评分标准。
(4)项目绩效的复评审核。项目绩效复评审核的主要内容与自评审核一样。
五、结语
高校预算绩效管理包括部门绩效管理和项目库绩效管理,同时与预算、财务、绩效、内控等系统有效衔接,实现财务和业务的有机结合,为高校决策提供了全面、科学和有力的支持。既满足了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需求,又通过预算绩效评价系统,不断提升高校管理水平。现阶段,高校需要制订预算绩效评价工作计划,对所有项目开展绩效评价。
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高校应根据发展规划,通过合作研究等方式,构建预算绩效指标库,建立科学合理的核心绩效指标和标准体系。基于可视化技术,建立全过程的预算绩效评价系统;利用云计算、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推进“以数据为中心”的预算绩效管理信息化建设。
在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的过程中,高校需要加强精细化管理,制定预算绩效管理制度,规范预算绩效管理操作流程,从而形成上下贯通、层次明晰、可操作性强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建立“一个部门、一本预算、一份绩效”的预算绩效管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