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城市新区市政道路景观设计
——以永嘉三江商务区为例
2022-06-30王彪,杨洋
王 彪,杨 洋
(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天津 300074)
1 项目背景
永嘉三江商务区位于瓯江下游北岸,地处瓯江和楠溪江交汇处,坐北朝南、三面临江,商务区西面隔楠溪江与瓯北镇相望,南面隔瓯江与温州市相望,北面隔楠溪江与黄田片区相望,国道104 将三江商务区与乌牛镇和瓯北镇紧密联系在一起,商务区总面积约6.9km2。区域位置优良,交通条件便利,是永嘉县重要的商务、商业、居住和旅游功能片区之一。按照温州市的总体发展规划和永嘉县城镇化发展的现实需求,为了加强瓯江两岸地区的联动发展,按照“产城融合”的理念,依据规划的明确定位,今后三江商务区重点打造产业商务、旅游服务、现代居住和休闲娱乐等功能[1]。
本研究中涉及的三江商务区市政道路景观设计包括江东大道、楠瓯大道、中心大道、环江大道、楠溪江大道和三江大道等九条道路,道路总长度约21.8km,总占地面积约89hm2。
2 总体设计原则
2.1 统一与变化
市政道路景观设计以统一为主,变化为辅。在统一的主题概念下打造出道路景观的韵味和特色,不是千篇一律,而是要强调统一中有变化。
2.2 舒适与安全
舒适是道路绿化设计的主要目的,行车安全是道路绿化设计的前提。道路应为参与者提供既美观又舒畅的行车环境,提高行车舒适度,但前提是必须保证道路交通安全。
2.3 视觉与比例
道路景观绿化设计应充分考虑视觉的比例关系,即适当的绿化模块尺度和周期性。比如道路设计时速50km/h,相当于每秒行驶约14m。
2.4 融合与协调
市政道路设计是各专业相互融合的有机整体,其中景观设计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景观设计时既要注意本专业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呼应,使其有机融合,又要注意与区域定位、道路等级、周围用地性质和外部的环境相协调,达到统一连续性和整体协调性。
3 总体理念
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先生提出的“山水城市”理论,是运用中国传统的智慧文化指导未来城市建设的理论,他指出规划立意尊重生态环境,追求山环水绕的意境[2]。通过对区域规划、交通功能、景观效果、周边环境等要素的综合分析,提出了“山水瓯韵,城市绿脉”的设计理念,以呼应该区域历史人文景观风貌和城市空间的结构定位,如图1 所示。
图1 三江商务区鸟瞰
“山水瓯韵”是指三江商务区,该段江域开阔,瓯江、楠溪江与连绵的山峦融为一体,相依相连,宛如一幅生动的天然画卷。在这约6.9km2的沿江地带,良田广阔、工商业发达、文化底蕴深厚,城镇与自然山水交相呼应,一座现代新城将拔地而起,构成了瓯江流域温州市内最具生态特色和景观特征的区域。
“城市绿脉”即为道路。道路是三江商务区的“主动脉”,市政景观是展现城市风貌的重要窗口,两者将直接影响到新区的整体形象。景观设计将依托三江商务区的自然环境条件,融入现代城市景观元素,与道路两侧绿带共同构成为串联区内绿地空间的“城市绿脉”。
4 总体构思
根据永嘉三江商务区总体构思,区内9 条道路按景观功能的不同划分为3 种类型,即迎宾型景观道、特色型景观道和生活型景观路,如图2 所示。
图2 道路景观类型划分
4.1 三条“迎宾型”景观道——“多彩绿带”:楠瓯大道、楠溪江大道、江东大道
该类型道路在注重交通安全的基础上侧重于景观表现,植物景观简洁、大方、优美为主,体现城市欣欣向荣的发展方向。
4.2 三条“特色型”景观道——“三江新韵”:环江大道、中心大道、三江大道
该类型道路在保障道路行车安全的基础上更注重道路的环境和观赏性,以展现城市独具特色的城市风貌和城市品质,是城市道路主要的绿脉。
4.3 三条“生活型”景观路——“文化休闲”:江浦路、长岙路、梅园路
该类型道路在植物的选择上以开花乔、灌木为主,体现鸟语花香、四季有景的景观。
5 主要道路景观设计方案
5.1 楠瓯大道
5.1.1 景观设计说明
楠瓯大道道路等级主干路,西起环江大道,东至G104 国道,道路总体呈东西走向,设计红线宽度40~66m,道路总长2341.969m,设计速度50km/h。
景观设计包括红线内中分带、侧分带、行道树及三江中心河北岸绿地,总绿地面积30083.5m2。道路两侧为公园绿地和防护绿地,三江中心河沿道路南侧平行布置,周边景观较丰富。
方案以银杏为骨干树种,中央隔离带和机非隔离带共种植3 排全冠实生银杏树,延绵2km,蔚为壮观。行道树选用温州市树小叶榕,四季常绿、冠大如盖。中分带采用银杏与花镜相结合的设计手法,景观层次疏密有致,给人以时而舒朗,时而层次丰富的视觉感受。机非隔离带绿化种植高大银杏与行道树小叶榕相呼应,下层间隔种植南天竹和麦冬,其中点缀景石,形成稳定简约的绿化模式。主要道路交叉口以造型罗汉松为视觉焦点,下层配置彩色灌木球和时令花卉,在满足视距三角形规范要求的前提下,形成道路焦点景观。整体设计力求变化中不失统一,统一中又有韵律感,以大气、畅快的设计手法,打造一条延续温州主城区,承接新三江的迎宾型景观大道。
5.1.2 上层苗木
小叶榕、香樟、银杏、朴树、乐昌含笑、垂柳、丛生乌桕、乌桕、四季桂、海桐球、银姬小蜡球、金桂、造型罗汉松、红叶石楠球、日本早樱、红枫、石楠树、红花继木球、大叶黄杨球、瓜子黄杨球、凌霄、南天竹球。
5.1.3 下层苗木
大叶黄杨、红叶石楠、金边黄杨、海桐、茶梅、花叶大叶栀子、狼尾草、金森女贞、红花继木、春鹃、瓜子黄杨、草坪、水果兰、绣球花、细叶芒、西洋杜鹃、百子莲、落新妇、时令花卉、大吴风草、金边玉簪、柳叶马鞭草、墨西哥鼠尾草、金丝桃、南天竹、麦冬。
5.2 三江大道
5.2.1 景观设计说明
三江大道道路总体呈南北走向,道路起点终点均与环江大道相交,道路总长1697.373m,设计红线宽度32m,道路等级以楠溪江大道为界,楠溪江大道以南为城市次干路,以北为城市支路,次干路设计速度40km/h,支路设计速度30km/h。
景观设计方案包括红线内中分带、侧分带及行道树种植设计,总绿地面积4222m2。道路北侧部分路段与公园绿地相连,周边以居住用地为主;南侧大部分为商业、商务用地。
方案采用整齐、细致的设计手法,打造一条充满都市色彩的特色型大道。绿化中分带采用花卉色带为基调,搭配银杏及球类等,局部点缀花镜,营造精致现代的都市氛围。绿化设计注重季相变幻效果,春季有春鹃、时令花卉,秋冬有绣球花、芙蓉菊、南天竹,还有春夏青翠,秋日金黄的银杏。
5.2.2 上层苗木
小叶榕、造型罗汉松、银杏、四季桂、金桂、银姬小蜡球、红叶石楠球、朴树、日本早樱、红枫、无刺构骨球、大叶黄杨球、南天竹球。
5.2.3 下层苗木
红花继木、绣球花、狼尾草、细叶芒、金森女贞、春鹃、西洋杜鹃、草坪、百子莲、芙蓉菊、落新妇、时令花卉、南天竹、麦冬。
6 植物设计
6.1 绿化设计原则
因地制宜:考虑温州当地的气候、温度、降水、土壤等影响因素,依据道路设计断面,最大限度的利用隔离带绿地,因地制宜的营造自然生态的绿化效果。
功能性:道路的景观构成要素与城市道路的定位、功能、等级相适应,在满足道路的功能与行车安全的前提下,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起到林下空间遮荫、改善小气候、组织街景、防尘降噪四大功能。
科学性:植物品种以乡土树种为主,做到适地适树、搭配合理、科学精准。乔木种植间距、灌木种植密度合理,乔木与灌木、常绿与落叶、绿化与彩化配比科学。
观赏性:以美学原理为基础。
6.2 植物品种选择
行道树:小叶榕、香樟、无患子、红花羊蹄甲、广玉兰等。
中分带:银杏、高杆红叶石楠树、日本早樱、金桂、加拿利海枣、白兰花、枫香、马褂木、鸡爪槭、红花继木球、深山含笑、无刺枸骨球、春鹃、金森女贞、红叶石楠、瓜子黄杨、鸢尾、麦冬等。
侧分带:香樟、金枝槐、栾树、山茶、无患子、朴树、杜英、乌桕、红枫、白玉兰、红羽毛枫、红叶石楠球、茶梅、栀子花、红花继木、瓜子黄杨、海桐等。
树穴:细叶麦冬。
7 其他设计
7.1 人行道、二次过街铺装
铺装是道路景观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利用铺装材料的色彩、纹理、质地和形状等营造不同的空间效果。人行道铺装和二次过街铺装的设计应呼应整体环境,并依据“迎宾型”景观道、“特色型”景观道和“生活型”景观路道的三种类型,有针对的设计具有强烈识别性的场景效果。
7.2 城市街道家具
城市街道家具包括公共座椅、垃圾桶、道路指示牌、导向牌、公交车亭和公共艺术品等,是城市整体景观的一部分,在城市景观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街道家具是城市形象的名片,展现着城市的经济实力、精神文明、历史文化和人们的生活状态。三江商务区的街道家具采用以人为本、延续文脉、多元变化的设计理念,赋予城市街道家具新内涵,不但为城市景观增色,也充分体现出城市景观人性化设计理念。
7.3 景观亮化设计
景观亮化设计是指除道路功能性照明之外,针对道路空间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夜间美化,通过对灯光的色彩、开启时间的控制和灯具的造型等因素的设计,让城市道路空间在灯光的作用下更具艺术感和美感。
景观亮化设计在以人为本、绿色节能的前提下,采用设计手法简约、设计创意新颖的理念,安全而合理的为市民创造高效照明、视觉舒适的景观氛围,避免光污染。
亮化灯具的选择兼顾功能和景观的双重需求,道路照明灯、草坪灯、地埋灯、流星灯、投光灯和射灯等各类灯具必须考虑白天与夜间的景观效果,考虑到春夏秋冬四季对灯光需求,考虑到常绿与落叶植物对量化效果的影响,同时创造出无眩晕的夜景观环境。
8 结语
随着城市新区的快速发展,市政道路景观设计水平也不断提升,在追求生态可持续发展和综合效益最大化的过程中,改善城市形象、提高城市品位和引导品质生活来满足人民对美好人居环境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