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作战维修保障适应性试验内容框架研究

2022-06-30周伟张骥国涛张业兴倪超

电子产品可靠性与环境试验 2022年3期
关键词:机动适应性装备

周伟,张骥,国涛,张业兴,倪超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2256部队,广东 广州 510630)

0 引言

作战试验是装备综合评价的有效手段,对提升综合战技性能,确定编配和作战运用原则,检验优化装备体系结构,制定装备训练和保障要求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作战适应性是指在考虑可用性、兼容性、运输性、互用性、可靠性、战时使用率、维修性、安全性、人因、可居住性、人力、后勤保障性、自然环境效应与影响和文件,以及训练要求的情况下,系统令人满意地投入外场使用并维持的程度[1]。作战适应性是作战试验检验评估的重要内容之一,作战维修保障适应性是作战适应性的重要指标,直接关系着装备的战斗力保持和再生。当前国内对作战试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作战试验的基本框架、试验内容等方面,对作战维修保障适应性展开深入研究的文献较少[2-5]。本文在对陆军装备作战维修保障适应性试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陆军装备作战维修保障适应性试验内容框架,以期解决陆军装备作战维修保障适应性试验是什么的问题。

1 试验目标定位

研制试验属于性能试验,其主要目的是检验武器装备设计、开发的完备性与规范性,及时地发现并修正设计问题和缺陷,规避设计风险。作战试验的主要目的是确定武器装备由典型用户使用时的效能指标,即作战效能和作战适应性[6]。作战试验强调的是真实性,包括作战环境、作战运用和操作人员的真实性等。

作战条件下装备维修保障活动服务于作战使命任务,陆军装备作战维修保障适应性试验需要将作战任务中维修保障行动层层分解,按照实际的维修保障作业流程和任务剖面,综合地考虑维修保障相关的设计特性(可靠性、维修性、测试性、保障性和安全性等),以及保障系统(保障人员、保障资源、组织指挥和保障训练等)等各个方面,评估装备在作战使用过程中,为了保持战斗力再生和持续作战能力,得到及时有效的抢救抢修、维护保养和维修物资器材供应的能力。

维修保障适应性试验是装备作战试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文献[7],以装甲装备为代表的陆军大型主战平台装备作战试验内容框架体系如图1所示。装备维修保障适应性试验与其他作战试验内容互为因果,不能独立实施。维修保障活动主要是围绕装备故障来实施,作战情况下的装备故障主要有自损故障和战损故障。在作战试验中,装备自损故障模式及发现概率一般通过装备使用适应性试验结论进行评估,装备战损模式及战损率一般通过装备防护效能试验结论进行评估。

图1 装备作战试验内容框架体系

作战情况下装备的维修保障活动不是由单一的任务主体组织实施的,而是由整个装备保障系统的各种修理力量共同实施。装甲装备战时修理力量可以区分为装备使用分队修理力量、伴随修理力量、支援修理力量、前方野战修理所和后方修理基地5级,分别针对不同的损伤等级装备进行抢修[8]。各级修理力量战场抢修实施过程如图2所示。各种级别的装备战场抢修力量配属的维修人员和保障资源不同,承担的维修任务不同。维修保障适应性试验需要从整个维修保障系统的层面,分别考虑被试装备针对各级修理力量的维修保障适应性。

图2 战场抢修实施过程

陆军装备作战维修保障适应性需要在具体的使命环境中去体现,在对陆军装备进行作战效能试验时,往往根据作战功能将情报侦察、指控通信、机动突击、火力打击和多维防护等分系统进行综合的考虑,而装备作战维修保障适应性试验应从修理专业角度对系统进行区分,如装甲装备一般可划分底盘拆装、车体钣金、武器系统、电气三防、指控通信、火控系统和观瞄系统等修理专业,需要从各个修理专业角度来分析系统故障和维修保障活动。

2 试验内容框架

作战任务是维修保障活动的牵引,陆军装备执行作战任务分为3个基本阶段:1)快速响应作战需求机动部署到预定地区;2)快速展开做好投入作战使用前的准备;3)成功地执行作战任务。

对于典型作战任务,维修保障适应性在各个作战任务阶段分别对应战前机动部署能力、战前保障能力和战时保障能力。如果被试装甲装备系统不仅仅执行单一作战任务,而是需要执行多任务阶段的连续作战,需要通过有效维修保障活动持续地提供足够的可用装备,则可增加持续保障能力指标。综上所述,本文选用战前机动部署能力、战前保障能力、战时保障能力和持续保障能力作为作战维修保障适应性试验的评价指标。

2.1 战前机动部署能力

维修保障系统战前机动部署能力是指在规定的时间内将维修保障系统部署到预定使用区域的能力。战前机动部署行动包括维修保障人员物资集结、装载、机动和展开等内容。维修保障力量机动集结地域不同,机动部署依托的运输力量也不相同。使用分队修理力量和伴随修理力量主要依托于任务部队,支援修理力量、前方野战修理所和后方修理基地主要依托自身运输力量和其他支援配属的运输力量。

战前机动部署能力试验主要由装载能力试验、速度效能试验、通过能力试验和机动环境适应性试验等内容组成。

a)装载能力试验

对于维修人员、携行物资和保障资源等装载能力的试验,测试的是能够输送的维修保障人员的数量,携行物资和保障资源的体积、重量,包含体积、重量和配载限制等,主要用运输人数、运输体积、运输重量和配载要求来评价。

b)速度效能试验

这是人员、携行物资运送和维修保障资源运行速度的测试。行进方式包括越野行进、公路机动、铁路机动和其他运输方式,主要用越野速度、公路机动速度、铁路机动速度和其他运送方式速度来评价。

c)通过能力试验

这是测试运输手段的通过能力,主要用涉水深、涉沙深、越壕宽、最大爬坡度、越墙高和最大行程等指标来进行评价。

d)运输环境性试验

这是测试各种运输环境因素作用下保持预定功能和性能或不被破坏的能力,主要用人员的减员率和保障资源的完好率来评价。

2.2 战前保障能力

战前维修保障能力是指在规定的战备条件下和任务准备时间内,通过各种维修保障手段尽可能地恢复装备战技术性能,做好战场装备抢救抢修准备的能力。战前维修保障能力试验主要由维修物资器材请领补充试验、维护保养试验、故障装备维修试验和战前抢救抢修训练试验等内容组成。

a)器材请领补充试验

这是测试战前维修器材供应保障的能力,主要用器材供应任务完成率、供应平均时间和器材供应资源耗损率等指标来进行评价。

b)维护保养试验

这是测试战前维护保养能力,主要用维护保养任务完成率、平均维护保养时间、装备维护保养资源耗损率、维护保养设备种类配套率和维护保养设备数量配套率等指标来进行评价。

这是测试战前对战斗装备、保障装备(设备、工具)的抢修能力,主要用维修任务完成率、平均维修完成时间、维修设备种类配套率和维修设备数量配套率等指标来进行评价。

d)战前抢救抢修训练试验

这是测试战前组织抢救抢修训练的能力,主要用教练员编配率、教练员称职率、技术资料完备率和技术资料适应率等指标来进行评价。

2.3 战时保障能力

战时保障能力是指维修保障系统在作战条件下和规定保障任务时间内,通过各种维修保障活动使装备成功地完成作战任务的能力。对于使用分队修理力量、伴随修理力量和支援修理力量来说,典型的战时装备保障任务包含战场装备战损数量和空间分布情况侦查,战损评估,抢救抢修方案制定,抢救遇险装备,抢修战损装备,对无法抢修的装备实施后送、组织实施战场防护等。对于野战修理所、后方修理基地来说,主要是测试后送至本级装备战损评估,制定抢修方案,组织实施抢修的能力,野战修理所对本级无法修复的装备后送至后方修理基地。战时保障能力试验主要由装备抢救试验、装备抢修试验、装备后送试验、维修器材供应试验和战时生存能力试验等内容组成。

a)装备抢救试验

这是测试战时装备遇险时组织实施抢救,使其快速地脱离险地的能力。主要用抢救任务完成率、平均抢救时间和抢救资源耗损率等指标来进行评价。

b)装备抢修试验

从表3可以看出:利用保密点进行检查,共检查51个点,点位中误差为0.26 m,限差为±0.8 m,最大较差为0.89 m,限差为±1.6 m。利用像控点进行检查,共检查20个点,点位中误差为0.42,限差为±1.2 m;最大较差为1.01 m,限差为±2.4 m;使用GPS RTK实地测量明显地物共检查99个点,点位中误差为0.76 m,限差为±1.2 m;最大较差为1.69 m,限差为±2.4 m。

这是测试战时使用各种应急修理方法对损坏装备进行修复,恢复装备规定的技术状况的能力。主要用抢修任务完成率、平均抢修时间和抢修资源耗损率等指标来进行评价。

c)装备后送试验

这是测试战时对于本级无法实施修理的装备实施后送的能力,主要用装备后送任务完成率、装备后送平均时间和装备后送资源耗损率来进行评价。

d)器材供应试验

这是测试战时维修器材供应保障的能力。主要用器材供应任务完成率、供应平均时间和器材供应资源耗损率等指标来进行评价。

e)战时生存能力试验

这是测试保障系统在作战条件下,通过隐蔽防护等手段保持预定保障功能不被敌人破坏的能力。主要用人员耗损率和保障资源完好率来进行评价。

2.4 持续保障能力

战时持续保障能力是指维修保障系统持续地开展维修保障活动支撑多阶段连续作战的能力。持续保障能力结合战时多阶段连续作战维修保障行动的实际,从整个维修保障系统角度出发考评实施维修保障行动的能力。主要包括多阶段连续作战背景下的维修任务调度试验、维修保障资源供应试验和维修保障人员调整分配试验。

a)维修保障任务调度试验

这是测试多任务连续装备保障行动的情况下,对各级维修保障力量的任务单元进行维修保障任务调度分配的能力,主要用维修保障任务执行率来进行评价。

b)维修保障人员调度试验

这是测试多任务连续装备保障行动的情况下,各级维修保障力量的维修保障人员的编组、调整和分配的能力,主要用维修保障人员满足率来进行评价。

c)维修保障资源供应试验

这是测试多任务连续装备保障行动的情况下,各级维修保障力量的维修保障资源的请领、补充和调整分配能力,主要用维修保障资源满足率来进行评价。

综上所述,作战维修保障适应性试验内容的要素构成如图3所示。

图3 维修保障适应性试验要素构成

3 结束语

陆军装备维修保障适应性与装备固有属性、保障资源、保障人员、保障训练和保障组织实施等多种因素直接相关,涉及到作战理论、装备维修、数学建模和系统仿真等诸多领域知识,研究内容非常丰富。目前,陆军装备维修保障适应性试验方面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还有很多。本文从陆军装备作战试验概念出发,提出了维修保障适应性试验内容总体框架,可为陆军装备维修保障适应性试验实施提供理论参考。

猜你喜欢

机动适应性装备
哪些装备为太空之旅护航
这些精锐与装备驰援泸定
港警新装备
国内外适应性学习的研究热点、演进路径与发展建议
What Are the Different Types of Robots?
12万亩机动地不再“流浪”
机动三轮车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针对数字化变电站继电保护适应性的相关探究
演习中的阅兵装备
从《孙子兵法》中的“奇正相生”联想到雕塑与环境的适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