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银行理财迈入新发展阶段

2022-06-30戴丹苗王剑邵小芙编辑白琳

中国外汇 2022年6期
关键词:资管理财产品余额

文/戴丹苗 王剑 邵小芙 编辑/白琳

我国银行理财行业在总体平稳增长的基础上,向净值化、标准化、规范化转型,未来将以更加专业的资产管理能力为投资者带来优质、长期、稳健的回报。

随着《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简称“资管新规”)过渡期收官,我国银行理财行业在总体平稳增长的基础上,向净值化、标准化、规范化转型,实现了回归本源、结构优化、提质增效的良好改革效果。未来,银行理财业务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市场空间,更好地助力实体经济发展。

银行理财监管体系不断完善

2018年资管新规发布以来,各项监管政策相继落地实施,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银保监会”)持续推动同类资管产品统一标准,不断建立健全产品发行、销售管理、投资运作、风险控制等方面的制度规则,有效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

银行理财监管制度体系不断丰富。一是《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明确银行开展理财业务的具体要求;二是《商业银行理财公司管理办法》,将资管新规公司制改革要求进一步压实;三是《商业银行理财公司净资本管理办法(试行)》,从净资本计算、风险资本计算和净资本监管指标等方面进行规范;四是《理财公司理财产品销售管理暂行办法》,加强理财产品销售行为监管规范;五是《关于规范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规范现金管理类产品业务运作;六是《理财公司理财产品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督促理财公司完善流动性管理机制;七是《进一步贯彻落实新金融工具相关会计准则的通知》,明确理财产品实施新金融工具准则;八是开展养老理财试点、“跨境理财通”业务试点等工作,丰富养老金融产品供给,拓宽居民个人跨境投资渠道。

现阶段,理财公司的监管制度规则体系已趋完善,银保监会始终坚持严监管、强监管不动摇,从而有力推动了银行理财业务规范转型,推进公平竞争,打破刚性兑付,回归资管业务本源。

银行理财行业地位及业务现状

银行理财连续三年居各类资管产品首位。在资管新规确立的主动化、净值化的监管导向下,银行理财行业总体平稳增长。截至2021年底,与公募基金、信托、保险资管等其他类型资管产品相比,银行理财产品存续规模已连续三年居各类资管产品首位(见图1),依然是资产管理行业的主力军。

图1 银行理财、公募基金、信托、保险资管规模趋势(2017-2021年)

理财公司已发展成为理财市场重要机构类型。2018年12月至今,监管部门坚持“成熟一家,批准一家”的原则,已经批准29家理财公司筹建,其中24家获批开业。2021年底,理财公司产品存续规模占比近六成,且全部为净值型产品,“洁净起步”的理财公司已发展成为理财市场重要机构类型,正在逐步成为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力量,引领理财业务市场格局逐渐走向专业化。

与此同时,随着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的加速推进,越来越多外资金融机构进入我国理财市场,通过设立合资公司等方式开展理财业务。目前,已有4家外方控股的合资理财公司获批筹建,其中3家已获批开业,还有部分理财公司计划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引入外资进入理财市场,有助于借鉴国际资管行业先进成熟的投资理念、经营策略、激励机制和合规风控体系,发挥中外资管机构各自的优势,丰富金融产品供给,激发市场竞争活力。

业务回归本源,存量整改基本完成。截至2021年底,保本理财产品规模已实现清零(见图2),市场上的刚兑预期逐步被打破。随着老产品的持续压降和新产品的不断发行,产品净值化转型进程显著。截至2021年底,净值型理财产品余额26.96万亿元,占比92.97%,较资管新规发布前增加23.89万亿元;非净值型产品余额为2.04万亿元,较资管新规发布前大幅减少16.39万亿元(见图3)。

图2 保本理财产品规模变化情况

图3 净值型理财产品规模及占比变化情况

银行理财产品供需及结构

理财投资者数量持续增长,产品为投资者平稳创收。理财新规发布以来,银行理财产品投资门槛大幅降低,产品种类不断丰富,覆盖投资者数量持续增长,创历史新高,居民财富管理需求得到进一步满足。截至2021年底,存续银行理财产品3.63万只;持有理财产品的投资者数量达到了8130万个,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95.31%,其中个人投资者仍占据理财市场绝对主力,数量占比高达99.23%。在资管行业打破刚兑的背景下,银行理财借助其长期稳健的资金供给渠道、专业优质的资产管理能力、丰富多元的创新产品设计等优势,实现较为平稳的产品收益。资管新规发布以来,理财产品已累计为投资者创造收益3.61万亿元,其中2021年累计为投资者创造收益近1万亿元。2021年各月度,理财产品加权平均年化收益率最高为3.97%、最低为2.29%,收益率波动相对平稳。

银行机构和理财公司累计新发理财产品数目及累计募资金额可观。2021年,全国共有319家银行机构和21家理财公司累计新发理财产品4.76万只,同比减少2.14万只;累计募集资金122.19万亿元(含开放式理财产品在2021年开放周期内的累计申购金额),与2020年基本持平。

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存续规模及占比呈上升趋势。截至2021年底,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存续余额为26.78万亿元,同比增长22.80%,占全部理财产品存续余额的92.34%;混合类理财产品存续余额为2.14万亿元,同比下降46.13%,占全部理财产品存续余额的7.38%;权益类理财产品存续余额为809亿元,同比增长1.09%,占全部理财产品存续余额的0.28%;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理财产品规模较小,为18亿元(见附表)。

银行机构及理财公司理财产品存续情况(按投资性质,单位:万亿元)

理财产品资产配置以固收类为主。理财产品资产配置以固收类为主,投向债券类、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权益类资产余额分别为21.33万亿元、2.62万亿元、1.02万亿元,分别占总投资资产的68.39%、8.40%、3.27%(见图4)。

图4 理财产品资产配置情况

银行理财业务总结与展望

基于对银行理财业务监管、行业及产品的分析,当前银行理财业务发展呈现出以下特点。

第一,理财业务监管制度规则得以进一步完善。资管新规发布以来,各项监管政策相继落地实施,银保监会持续推动同类资管产品统一标准,在产品发行、销售管理、投资运作、风险控制等方面都完善了相关制度规则,一方面有效保护了投资者合法权益,另一方面有力推动了银行理财业务规范转型,推进公平竞争,打破刚性兑付,回归资管业务本源。

第二,银行理财依然是资管行业的主力军。与公募基金、信托、保险资管等其他类型资管产品相比,银行理财产品存续规模已连续三年居各类资管产品首位。2021年底,理财公司产品存续规模占比近六成,且全部为净值型产品,完成净值化转型的理财公司已发展成为理财市场重要机构类型,正在逐步成为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力量,引领理财业务市场格局逐渐走向专业化,在支持实体经济、丰富养老产品供给、扩大金融市场对外开放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第三,理财产品发展空间巨大。截至2021年底,存续银行理财产品3.63万只;持有理财产品的投资者数量达到了8130万个。资管新规发布以来,理财产品为投资者创造收益3.61万亿元。理财产品资产配置以固收类为主,投向债券类、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权益类资产余额分别占总投资资产的68.39%、8.40%、3.27%。银行理财具有自身的优势,如长期稳健的资金供给渠道、专业优质的资产管理能力、丰富多元的创新产品设计等,随着理财产品期限的逐步拉长,产品的长期投资收益稳健性持续提升,短期性市场波动对产品收益影响有限。

此外,各家理财公司积极创新,丰富自身的产品体系。农银理财创新优化乡村振兴惠农系列理财产品,提升专属产品的普惠性、触达率,更好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中银理财贯彻落实集团“八大金融”工作要求,推出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跨境金融等相关主题产品;中邮理财大力参与基础设施公募REITs试点,通过该类创新型权益性产品,聚集京津冀、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的优质资产;平安理财深化理财产品参与权益市场的投资方式,较早创新发行基于“固收+”的被动指数增强系列产品;光大理财发行公募REITs主题理财产品,作为我国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基础设施领域投融资创新的重要结合,为投资者开辟了通过专业资管机构参与公募REITs投资、分享中国经济发展红利的有效途径等。

未来,银行理财将进一步发挥自身特色,抓住居民财富管理需求提升的机遇,以更加专业的资产管理能力为投资者带来优质、长期、稳健的回报。

猜你喜欢

资管理财产品余额
2020,余额不足
资管新规过渡期延长,不改转型方向
财政部:资管产品暂按3%征收率缴纳增值税
券商资管挑战重重
5月广义货币增长11.8%
沪港通一周成交概况 (2015.5.8—2015.5.14)
刘珺?:大资管是金融脱媒的路径之一
余额宝为宝粉年创收118亿元
非保本理财产品
保本理财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