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尔雅·释诂》“美也”“和也”条异文考辨

2022-06-30窦秀艳任开迪

现代语文 2022年6期
关键词:释文尔雅文选

《尔雅》产生于战国至秦汉间,是我国最古考的辞书,现存十九篇,前三篇《释诂》《释言》《释训》都是训释以先秦儒家经典为主的文献词语。其中,《释诂》主要训释文献中的一般词汇,被训词千余个,约占全书的四分之一。同时,《释诂》篇也是版本异文最多的,这些异文类型丰富,产生原因复杂,对其进行个案剖析,可以为《尔雅》版本异文的全面研究提供方法和示范。本文以台湾藏宋监本为底本,以存世的唐宋元明时期《尔雅》白文本、《尔雅注》本、《尔雅》单疏本、《尔雅注疏》本四系20余种版本对校,对《释诂》“暀暀、皇皇、藐藐、穆穆、休、嘉、珍、袆、懿、铄,美也”、“谐、辑、協,和也;关关、噰噰,音声和也;勰、燮,和也”条中的版本异文进行考辨,深入探讨其形成、发展的原因。

一、“袆”与“祎”异文

《尔雅·释诂》:“暀暀、皇皇、藐藐、穆穆、休、嘉、珍、袆、懿、铄,美也。”

按:“袆”,宋监本、铁琴铜剑楼宋十行本、日本羽泽石经山房景宋本、蜀大字本、吴元恭本、锺人杰本、阮元南昌本,均作“袆”。《经典释文》、唐石经、单疏本、元刊明修注疏本、大德本、雪窗本、马谅本、黄景华本、许宗鲁本、金蟠永怀堂本、台湾藏明刊白文本(00851)、明刊大黑口本(国图13922)、毕效钦本、陈深十三经解诂本、郎奎金堂策槛本、熊九岳沐日堂本、李元阳闽刻本、明万历北监本、毛晋汲古阁本,均作“祎”;清代邵晋涵《尔雅正义》、阮元《尔雅校勘记》、郝懿行《尔雅义疏》、严元照《尔雅匡名》,亦作“祎”。

该文主要对软件缺陷分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进行了研究,使用该系统可以对发现的软件缺陷进行跟踪、管理以及分析统计,并将分析统计结果生成分析统计报告输出。结果表明该系统的实现可以为用户的软件使用管理提供工具支撑,而对用户使用过程中的软件缺陷数据进行分析,可以为今后其他相同或相似软件研发和软件确认测试提供参考及借鉴。

“袆”与“祎”由于偏旁近似,多混用,因此,唐代字书已注意到这一现象,对二字的音、义进行了区分。张参《五经文字·衣部》:“袆,音晖,皇后之上服。”

“祎,美也,音猗。”

颜元孙《干禄字书》:“祎袆,上祎美,音漪;下褕,音晖。”

《干禄字书》编纂的主要目的是“具言俗通正三体”,以收录一字的正通俗三体为主;其编撰的另一个目的是“字有相乱因而附焉”,“谓彤肜、宄究、袆祎之类是也”

,即区分一些因形似而被人们经常误用的字,以正视听。“袆”“祎”被颜氏作为例证,可见是当时人们容易混用的典型字。可能正是因为唐代学者对二字的区别特别关注,所以陆德明《经典释文》、唐石经此条皆作“祎”,不作“袆”。

由于偏旁相似,“袆”“祎”二字在古籍文献中多有混用现象。比如,北魏景明三年(502)《李伯钦墓志》:“祖,宝……开府仪同三司、并州刺史、敦煌宣公,夫人金城杨氏,父袆,前军参军。”

而北魏正始二年(505)《李蕤墓志》作:“亡祖,宝,字怀素,仪同三司,敦煌宣公,夫人金城杨氏,父祎,前军长史。”

李伯钦、李蕤是堂兄弟,祖父同为李宝;二人祖母金城杨氏的父亲,李伯钦墓志作“杨袆”,李蕤墓志则作“杨祎”,同一人而“袆”“祎”不别。从命名角度来看,应该作“祎”,取“美好”之义。再如,《文选·张衡·东京赋》:“汉帝之德,侯其袆而。”李善引薛综注:“袆,美也。”“袆”,清代胡克家刻《文选》正文及李善注引,皆作“袆”

。而宋淳熙八年池阳郡斋刻李善《文选注》、涵芬楼《四部丛刊》影印宋本《六臣注文选》,正文、注文皆作“祎”。薛综注,甚或《文选》原文、李善注,究竟是“袆”还是“祎”,现在均无从得知,但薛综注采用《尔雅》是毋庸置疑的,原文应该作“侯其祎而”,“祎”亦表示“美”义。

至清代,《尔雅》校勘、研究者大都认为《尔雅》此条作“祎”。阮元《尔雅校勘记》、邵晋涵《尔雅正义》、郝懿行《尔雅义疏》,皆作“祎”。阮元《尔雅校勘记》的经文采用吴元恭本,称它为宋本流裔,此处吴本作“袆”,而阮元回改作“祎”,并对讹误原因进行了分析:“此本旧作‘袆’,从衣讹,今订正。……宋人书‘衣’‘示’偏旁往往无别,或据误本谓《尔雅》‘祎’当从‘衣’,其未考之唐石经、《五经文字》、《玉篇》等书也。”

不过,严元照并不同意阮元、邵晋涵等人的观点,他认为作“祎”不对,其《尔雅匡名》经文作“祎”,是因其书体例遵从《经典释文》的缘故。严氏订正说:“《说文·示部》无‘祎’字,此字当从‘衣’。陆氏(佃)《新义》曰‘袆,其服之美’,是陆本从‘衣’。元照案,‘袆’即‘徽’字。《诗·小雅·角弓》‘君子有徽猷’,传训‘美’;又《大雅·思齐》‘大娰嗣徽音’,笺训‘美’,正用此训,正义不知‘徽’即‘袆’字,故不云‘《释诂》文’耳。《释诂》‘袆’训‘美’,‘徽’训‘善’,美、善义同。”

严元照认为作“袆”证据有三:一是从北宋陆佃《尔雅新义》的注释推断其经文作“袆”;二是从《诗经》毛传、郑笺训释推断《诗经》中的“徽”即“袆”字;三是先设定《尔雅》“袆”训“美”,又《尔雅》“徽”训“善”,则“美”“善”义同。我们认为,严元照的论证并不能令人信服。第一,陆佃虽释“袆”为“其服之美”,但其立论是立足于错误版本基础上的;第二,对毛传、郑笺之训及孔颖达之无“《释诂》文”的判定缺乏实际证据,实属臆断之辞。由此可见,清代雅学研究者对“袆”“祎”的认识是有分歧的。毕沅《经典文字辨证书》卷三则将“祎”视作“袆”的俗字,他指出:“袆,正;祎,俗,《尔雅》‘祎,善也’。”

把二字书写混乱不别定性为正俗问题,亦非。而且《尔雅》只有“徽,善也”,并无“祎,善也”。黄焯《经典释文汇校》:“黄(季刚)云‘祎者,袆之讹字。《说文》无祎字,唯《玉篇》有之,正当作袆。’焯案:注疏校勘记云‘凡用袆为徽美字者,取其同音而已,传写遂多从示,唐石经、《五经文字》、《玉篇》不可为典要也’,严(可均)云:唐石经初刻作袆,各本作祎,《说文》有袆无祎,汉碑亦但有袆字,祎不体。”

黄侃、黄焯叔侄与严元照、严可均观点相同,都认为《尔雅》本作“袆”,其主要依据是《说文》未收“祎”字。

按:“協”,《经典释文》、唐石经、宋监本、铁琴铜剑楼宋十行本、单疏本、蜀大字本、元大德本、吴元恭本、许宗鲁本、熊九岳沐日堂本、金蟠永怀堂本、毛晋汲古阁本、阮元南昌本,均作“協”;清代邵晋涵《尔雅正义》、郝懿行《尔雅义疏》、严元照《尔雅匡名》,亦作“協”。日本羽泽石经山房景宋本、元雪窗本、元刊明修注疏本、马谅本、黄景华本、毕效钦本、陈深十三经解诂本、郎奎金堂策槛本、锺人杰本、台湾藏明刊白文本(00851)、明刊大黑口本(国图13922)、李元阳闽刻本、明万历北监本,均作“恊”。

总之,“袆”“祎”的讹误由来已久,《经典释文》、唐石经尚能区别;至宋本,二字区别不严,讹混较多,即使陆佃这样的学者也难免以讹传讹。至元、明时期,《尔雅》诸本从具体语义出发,并依据《经典释文》、唐石经,大多作了回改。清代在纂修《四库全书》时,对“袆”“祎”的使用也是严加区分的,如陆费墀《四库全书辨正通俗文字》在“衣部”“示部”分别著录“祎,美貌”“袆,后服”

。道光时期,王在镐《辨字通考·辨似·示衣之别》也指出:“祎袆:上音衣,美也。下音晖,后祭服也。”

对二字的区分较为明确。

二、“協”与“恊”异文

《文选》此例各版本“袆”“祎”混用,也对后世辞书的编撰产生了一定影响。明代梅膺祚《字汇》:“祎,美也,珍也。从示与从衣者不同。”

重在重申“袆”“祎”的不同。至清代,《康熙字典》以《文选》作“袆”之版本为依据,为“袆”设立“美也”之义项。或许是受到《康熙字典》的影响,《汉语大字典》亦不察二字词义之别,不辨版本文字之歧异,在“袆”字条设立义项:“(二)yī《〈文选〉李善注》于离切。美好。”

引《文选》此条为证;同时,在“祎”字条设立义项:“yī《广韵》于离切,美好;珍贵。”

亦引《文选》此条为证。可见,《汉语大字典》这两处义项的设立随意性较强,会对读者产生误导。

(2)对于节点剩余能量的均衡性模型,从最里层出发,以最小化相邻两层节点剩余能量方差为目标函数,逐层求解得到充电小车在任意相邻两层停留时间的函数关系,同时设置能量阈值作为约束条件确保节点存活,最终确定小车在各层的停留时间.

二是加快“三条红线”指标分解确认。组织指导流域机构加快“三条红线”分省指标协调确认工作,要求各省级行政区尽快完成分省指标确认。加快推进25条跨省重要江河水量分配工作。

三、“關關”与“関関”异文

按:“關關”,《经典释文》、唐石经、宋监本等皆同,唯元刊明修注疏本、马谅本、黄景华本作“関関”。

《释诂》:“關關、噰噰,音声和也。”

四、“勰”与“恊”异文

《释诂》:“勰、燮,和也。”

按 :《经典释文》:“勰,本又作恊。”

今《尔雅》诸版本未见“勰”作“恊”者。

《尔雅·释诂》:“谐、辑、協,和也。”

后来真相大白,镯子是被怡红院的坠儿偷了去。但那句“本来又穷”已经把人赤裸裸地定在了道德的耻辱柱上,动弹不得、翻身不得。

五、“燮”与“爕”异文

《释诂》:“勰、燮,和也。”

3) 通过桥吊远程智能化操控系统的研究实施,实现了桥吊作业的集成化、智能化、简单化、精准化,不仅减少了桥吊的运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改善操作人员作业的工作舒适度、也是集装箱装卸码头现代化发展的重要体现。

按:“燮”,《经典释文》、唐石经、宋监本、铁琴铜剑楼宋十行本、日本羽泽石经山房景宋本、蜀大字本、单疏本、元大德本、台湾藏明刊白文本(00851)、明刊大黑口本(国图13922)、毛晋汲古阁本、阮元南昌本,均作“燮”;清代邵晋涵《尔雅正义》、郝懿行《尔雅义疏》、严元照《尔雅匡名》,亦作“燮”。元雪窗本、元刊明修注疏本、吴元恭本、马谅本、黄景华本、许宗鲁本、毕效钦本、陈深十三经解诂本、郎奎金堂策槛本、锺人杰本、熊九岳沐日堂本、金蟠永怀堂本、李元阳闽刻本、明万历北监本,均作“爕”。

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造影模式,通过超声造影剂声诺维5毫升生理盐水,将其溶解后为其抽取2.4毫升。后期使用10毫升的生理盐水冲洗,并对产妇的子宫螺旋动脉和胎儿结局详细研究。

从诸本异文来看,《尔雅》早期版本多作“燮”,元明版本多作“爕”。

用F检验判定毒力回归方程线性关系;用LSD法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根据试验数据组建豆蚜的生殖力表,计算种群动态参数:净增殖率R0=ΣLXMX;平均世代周期 T=ΣXLXMX/ΣLXMX; 内禀增长率 rm=lnR0/T;周限增长率 λ=exp(rm);种群加倍时间 t=ln2/rm。式中,X为时间间隔(d);LX表示任意一个体在X期间的存活率;MX表示在X期间平均每雌产蚜数。

[1]饶宗颐,曾宪通.楚帛书[M].香港:中华书局香港分局,1985.

[2][南朝梁]顾野王.玉篇[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

[3][日]释空海.篆隶万象名义[M].北京:中华书局,1995.

[4]周祖谟.尔雅校笺[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6.

[5][唐]张参.五经文字[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

[6][唐]颜元孙.干禄字书[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

[7][清]阮元.尔雅校勘记[A].续修四库全书:第183册[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8][清]严元照.尔雅匡名[A].续修四库全书:第188册[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9][清]毕沅.经典文字辨证书[A].续修四库全书:第239册[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10][唐]陆德明撰,黄焯汇校.经典释文汇校[M].北京:中华书局,2006.

[11]毛远明.汉魏六朝碑刻校注[M].北京:线装书局,2008.

[12][南朝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M].北京:中华书局,1977.

[13][明]梅膺祚.字汇[Z].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

[14]汉语大字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字典[Z].武汉:湖北辞书出版社,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90.

[15][清]陆费墀撰,[清]王朝梧增补.四库全书辨正通俗文字[A].续修四库全书:第239册[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16][清]王在镐.辨字通考[A].续修四库全书:第239册[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17]李学勤主编.字源[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12.

[18]黄征.敦煌俗字典[Z].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19]毛远明.汉魏六朝碑刻异体字典[Z].北京:中华书局,2014.

[20]曾良,陈敏.明清小说俗字典[Z].扬州:广陵书社,2017.

[21]臧克和.汉魏六朝隋唐五代字形表[M].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11.

[22]刘复,李家瑞.宋元以来俗字谱[M].北京:“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30.

[23]徐无闻.秦汉魏晋篆隶字形表[M].北京:中华书局,2019.

[24][辽]行均.龙龛手鉴[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

猜你喜欢

释文尔雅文选
摘《书谱》孙过庭句
画与理
画与理
苦读千年史,笑吟万家诗。
永远的毛豆
画与理
画与理
21世纪以来《尔雅》研究综述
《肩水金关汉简(贰)》释文订补
丁子峻温文俊士尔雅男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