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认证元宇宙到底是谁
2022-06-30
听一下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或萨蒂亚·纳德拉(Satya Nadella)之类科技公司CEO的说法,元宇宙是互联网的未来。或者它是一款电子游戏,抑或可能是视讯软件Zoom的一个更为糟糕、极为不舒服的版本?答案很难说清楚。
在某种程度上,讨论“元宇宙意味着什么”有点像在20世纪70年代探讨“互联网意味着什么”。一种传播的新形态的构建块正在被一块块砌起来,但没人真正知道现实是何等面貌。于是,尽管在20世纪70年代时,“互联网”正在降临的判断是正确的,但并非当时关于互联网面貌的每个想法都正確。
另一方面,也有许多天花乱坠的营销宣传掩藏在元宇宙这个构思背后。苹果公司限制广告追踪的举动直击脸书的底线,使得它陷入特别脆弱的境地。脸书构想的未来中,每个人都有一个数位衣橱,用户可以在里面滑动挑选虚拟服饰,但很难说这和脸书想靠售卖虚拟服饰来赚钱的事实毫无关系。
所以,你们该明白是怎么回事了吧……
认真地说一下,“元宇宙”意味着什么?为了帮助各位读者体会“元宇宙”这个术语有多么含糊、多么复杂,请尝试以下的练习:在头脑里将句子里的“元宇宙”替换成“赛博空间”。90%的时候,句子的含义在本质上不会改变。那是因为该术语其实并不指向特定的某类技术,而是我们与技术互动的方式上的巨大转变,完全有可能发生的情况是,尽管“元宇宙”这个词曾经形容的特定技术变得司空见惯,“元宇宙”这个术语却最终会变得过时。
宽泛地说,构成元宇宙的技术中可以包括虚拟现实(特征是持续存在的虚拟世界,即使在你不玩的时候仍然继续存在)和增强现实(结合了数位世界和实体世界的特征)。然而,元宇宙并没有要求那些虚拟空间只能通过虚拟现实或增强现实来访问,一个虚拟世界——像游戏《要塞英雄》能通过电脑、游戏终端甚至是手机来访问——可以是元宇宙化的。
元宇宙也转变为数位经济,用户能够在虚拟世界里创造、购买和出售商品。在更为理想主义的元宇宙中,它是可交互运作的,允许用户将虚拟物品(譬如衣服或汽车)从一个平台带往另一个平台。在现实世界里,你可以从购物中心买一件上衣,再穿着它去电影院。现在,大多数平台都有只与一个平台捆绑的虚拟身份、化身和虚拟物品,但元宇宙可以容许你创造一个人格,再轻轻松松地将它带到各个地方,容易得就像你将自己的头像从一个社交网络复制到另一个社交网络上。
很难去分析这些意味着什么,因为当你听到上述的描述时,一种能够理解的反应是“等等,那不是早就存在了?”譬如说,《魔兽世界》是一个永续的虚拟世界,玩家可以购买和出售商品。游戏《要塞英雄》拥有演唱会和展览之类的虚拟体验,动画角色瑞克·桑切斯能在展览中了解马丁·路德·金。你可以戴上Oculus的头戴设备,置身于你个人的虚拟家宅。那真的是“元宇宙”的含义吗?
呃,答案是“是”,但也并非全对。说《要塞英雄》是“元宇宙”,这会有点像说谷歌是互联网。就算你在理论上能在《要塞英雄》中花费大量时间进行社交,购买物品,学习和玩游戏,但那并不一定意味着《要塞英雄》包含整个元宇宙。
另一方面,正如我们可以准确地说谷歌构成互联网的一部分(从实体的数据中心到安全层),相似的准确说法是,创造《要塞英雄》的史诗游戏公司正在构建部分的元宇宙。它并非唯一一家这么做的公司。一些构建工作会由微软和脸书等科技巨头来完成。脸书最近将品牌名改为Meta,正是为了反映这方面的工作,然而我们还没有适应这个新名字。还有许多其他公司——包括英伟达、Unity、罗布乐思,甚至是Snap公司——都在致力于构建可能变成元宇宙的基础设施。
正是在这个点上,大多数关于“什么是元宇宙必需”的讨论开始举步维艰。我们隐约知道,我们能把当前存在的什么东西凑合地称为元宇宙,我们也知道哪些公司在投资元宇宙概念,但我们仍然不知道元宇宙是什么。脸书——抱歉,该叫成Meta了,还没习惯过来——认为,元宇宙会包括虚拟房屋,你可以邀请所有朋友来虚拟房屋里玩耍。微软公司似乎认为,元宇宙可以包括虚拟的会议室,用于培训新雇员或与你的远程合作者聊天。
这些未来的不同版本的宣传口号从乐观主义到彻头彻尾的同人小说,五花八门。Meta公司对元宇宙的推介中展现了一个情景:一名年轻女性坐在沙发上,浏览Instagram,看见一个好友贴出的演唱会视频,而那个演唱会正在半个地球之外上演。
视频随后切换到演唱会上,那名女性以全息影像形式出现在演唱会中。她能够和实际在演唱会现场的朋友进行视线接触,两人都能听到演唱会,而且都能看见舞台上方飘浮的文字。这一幕看起来很酷,但它其实不是在为一个真实的产品做广告,甚至不是为未来可能出现的产品做广告。实际上,它将我们引向“元宇宙”的最大问题。
元宇宙为何要涉及全息影像?互联网刚出现时,随着一系列技术创新而起步,譬如让计算机远距离相互通话的能力,或者用超链接从一个网页跳到另一个网页的能力。这些技术特色充当了构建块,随后被用来搭建互联网的抽象结构,用于网址、应用、社交网络,以及依赖那些核心元素的其他一切。另外还有交互界面创新的趋同,严格来说,那不是互联网的一部分,但若要让互联网运作,依然少不了这个部分,譬如显示器、键盘、鼠标和触摸屏。
对于元宇宙,有些全新的构建块可用,譬如在一台服务器的单个实例中容纳数百人的能力(理想中,未来的元宇宙将能够一次性处理数千名甚至是数百万名用户)或者运动跟踪工具(能够分辨一个人在看向哪边,或者他们的双手在哪儿)。这些新技术能变得激动人心,有强烈的未来感。
然而,有些局限或许就不可能克服。微软或Meta之类的科技公司展示虚构视频,展现他们幻想的未来时,他们往往会掩饰人们会如何与元宇宙互动的细节。VR头戴设备依然十分笨重,大多数用户如果戴得太久会感受到动晕病或肉体疼痛。增强现实眼镜面临相似的问题,急需解决的一个最大问题是用户如何才能在公共场合戴着那些眼镜,又不像十足的科技怪胎?
所以,科技公司要如何炫耀他们的科技构思,又不显露笨重的头戴设备或怪胎眼镜的现实呢?迄今为止,他们的主要解决方案似乎是完全虚构的技术。记得Meta推介视频中女子的全息影像吗?我不愿打碎幻觉,但那就算用现有的最为先进的技术都不可能办到。
运动跟踪的数位化身在眼下有些缺陷,但总有一天能变得更完善。但与此不同,目前如若没有严密控制的环境,根本没法让一个三维影像在半空中凭空出现,就算一个有缺陷的版本也办不到。无论钢铁侠告诉你什么,都一样。或许,这些该被解读为通过眼镜投射出的图像——毕竟,演示视频里的两个女子都戴着相似的眼镜——但就连那也对紧凑型眼镜的物理性能做了许多假定,而Snap公司能告诉各位,让AR眼镜既小巧又功能齐全绝非一个容易解决的简单问题。
关于元宇宙如何運作的演示视频里,常常能见到这种对于现实的掩饰。Meta的另一个演示视频中,几个人物飘浮在太空中——这个人到底是被束缚于沉浸式空中道具,还是坐在办公桌后面?一个人由全息影像来呈现——这个人是戴了头戴设备吗?假若如此,那么他们的面庞如何接受扫描?有几次一个角色抓起虚拟物品,但接着用看起来属于实体的双手握住那些物品。这个演示视频让人产生更多疑问,远远多过它所解答的疑问。
某种程度上,这没问题。微软、Meta和其余公司展示这样狂放不羁的演示视频,是在试图给予受众一个“未来可能是什么面貌”的艺术印象,并不一定要解释每个技术问题。这是一个悠久的传统,能追溯到AT&T公司在1993年演示视频里展示的声控折叠电话,能够神奇地从图像中擦除某个人,能生成三维模型,所有这些在当时看来也许同样不可能成真。
然而,这种“将胡思乱想当作科技”的演示视频将我们置于困境,我们难以确定,元宇宙的各种幻想中,哪些方面会在未来某一天实际成真。假如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头戴设备变得佩戴舒适、价格低廉,足以让人们每日佩戴,那么虚拟扑克牌局(你的朋友成为机器人和全息影像,飘浮在太空中)的点子或许多少能接近现实。假若不行,那么你总还能在Discord视讯电话中玩桌游模拟器。
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的流行感也遮盖了元宇宙的更为平凡的方面,那些方面也许更可能结成果实。比方说,对于科技公司来说,创造一个公开的数位化身标准是极其容易的,该标准是一类文件,包括你输入角色创造器的特征(譬如眼眸颜色、发色或服饰选项),再让你将它带到各个地方。无需为此制造一个更加舒适的VR头戴设备。
大多数关于“什么是元宇宙必需”的讨论开始举步维艰。我们隐约知道,我们能把当前存在的什么东西凑合地称为元宇宙,我们也知道哪些公司在投资元宇宙概念,但我们仍然不知道元宇宙是什么。
但那没有想象的趣味。
眼下的元宇宙是什么面貌?定义元宇宙的吊诡之处在于,为了让元宇宙成为未来,你得要摆脱现实来定义元宇宙。我们早已拥有“大型多人线上”(MMO)概念,它本质上就包括全部虚拟世界、数位演唱会和全球各地人士进行的视讯电话、线上化身和商务平台。所以,为了将这些玩意作为世界的新愿景推销出去,必须有一些新鲜的元素。
若是花费充足时间讨论元宇宙,不可避免地,某人会提及《雪崩》之类的小说(这部1992年问世的长篇小说生造出“元宇宙”这个词)或电影《玩家一号》(它描绘了一个虚拟现实世界,每个人都在里面工作、娱乐和购物)。结合一般流行文化中的全息影像和头戴设备显示器概念(基本上就是钢铁侠在他的最近10部电影中使用过的东西),这些故事充当了想象“元宇宙可能是什么面貌”时的参照点(这儿的元宇宙是科技公司能够当作新颖玩意推销的东西)。
那类宣传语和其他任何元素一样,都是元宇宙概念的重要部分。那么也就难怪,推销非同质化(NFT)之类玩意的同一批人牢牢抓住了元宇宙概念(NFT某种程度上相当于能充当数字物品所有权证明的加密代币)。当然,NFT对于环境有害,但是假如主张这些代币可以成为你在罗布乐思内的虚拟豪宅的数位钥匙,那么NFT会一飞冲天。你已经将购买模因(meme)的爱好转变为一个对于互联网的未来而言至关重要的基础设施(还可能提高你所持有的全部加密货币的价值)。
将这些脉络背景统统牢记于心很重要,因为尽管将我们现在拥有的原始元宇宙的概念比作早期互联网,并假定一切会变得越来越好,会以线性的方式进步是种很吸引人的做法,但那并非给定的条件。我们无法保证人们会想要在虚拟办公室里游手好闲,或者想要和梦工厂的马克·扎克伯格形象一起打扑克,更不用说虚拟现实或增强现实技术是否会变得无懈可击,像今时今日的智能手机与电脑一样司空见惯了。实情甚至可能是这样:任何真实的“元宇宙”会比某个很酷的VR游戏和Zoom通话中的数位化身好不到哪里去,而“元宇宙”的主要部分只是一些我们仍然认为是互联网的东西。
尽管“元宇宙”这个词曾经形容的特定技术变得司空见惯,“元宇宙”这个术语却最终会变得过时。
◎ 来源|科普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