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擘画红色潭王 谱写时代篇章

2022-06-30蔡于娜

源流 2022年5期
关键词:王村揭阳市示范村

蔡于娜

近几年来,揭阳市揭东区锡场镇潭王村主动把工作融入全区乡村振兴发展大局,抓住机遇,乘势而上,扩大宣传,加快发展,经济社会得到了快速发展,乡村面貌发生了明显改变,人民生活质量显著提升。

潭王村位于榕江北河东三围东北岸河流转弯处,溪河环绕,土地肥沃,是揭东区内久负盛名的粮仓大村,自古以来民间传颂有“金曲溪,银锡场,潭前王出米粮”的美誉。全村总面积约4平方公里,耕地约2300亩,共1846戶,8674人,村民小组6个,中共锡场镇潭王村委员会辖属6个党支部,现有党员212人,村“两委”干部9人,其中村委7人。

潭王村历史文化悠久,红色基因传承深远,革命历史底蕴丰厚。近几年,结合红色历史资源,该村在原有农业基础上,开拓创新,砥砺奋进,在探索新农村建设的工作取得显著成效。近年来,潭王村先后获得了“揭阳市创文先进集体”“揭阳市优秀党建示范村”“揭阳市特色村”“揭阳市美丽乡村示范村”“省级高标准农田示范基地”“省级绿化示范村”“广东省革命老区村”“广东省卫生村”“广东省文明村”“文化和旅游特色村”“国家森林乡村”“全国文明村”“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等荣誉称号。

大力发展“基地+红色”模式,打造红色名牌村

潭王村深掘本村深厚红色历史资源,致力于红色革命文化的传承和保护,积极筹建以“蓝康中心学校”革命旧址为核心的揭阳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教育基地主要包括“蓝康中心学校”革命旧址、抗日夜校识字班旧址、红色主题公园、党性教育小广场、蓝康中心学校革命纪念馆(正在筹建)、红色长廊、革命精神壁画和红色雕塑等建筑。全力推进融党性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抗战革命历史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一体的红色基地,打造红色名牌村。

近几年来,教育基地共接待约10万多人次,激发了来访的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情感,弘扬和培育了民族精神,带动了革命老区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用红色擦亮谭王村的乡村底线。

致力打造“生态+绿色”模式,建设旅游特色村

潭王村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思路,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以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以农村雨污分流、“三清三拆三整治”、厕所革命等为主攻方向,着力开展人居环境综合整治。

在环境整治上,拆除辖区内违搭违建80多宗,充分利用原拆除点建设小公园3个,清理杂物、积存垃圾和溪河淤泥等约1200吨。

在民生工程上,铺设雨污分流工程管网近50000米,2处厌氧池+湿地公园项目已完成1处,申报省级雨污分流建设工程示范点。施行厕所革命,全村共新改建旱改水公厕5座,无害化卫生户厕普及率100%。

在长效机制上,制订环境保洁常态化管理制度,组建保洁员队伍,建立健全责任制,确保常态化卫生管理垃圾收集清运工作。村容村貌实现大提升,增强了村民居住幸福感和旅游美誉度,将潭王村打造成了美丽如画的文化和旅游新村。

积极探索“党建+特色”模式,发展创新示范村

近年来,潭王村利用红色主题公园,打造党员群众移动学习课堂,定期摘选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建、脱贫攻坚、生态文明等方面的重要论述,通过“文字+图片”等方式向广大干部群众推送。同时紧紧抓住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城乡融合发展省级试验区及美丽乡村建设“区长工程”等历史机遇,先后发展甜玉米基地、兰花基地、油茶苗嫁接种植等,努力将油茶育苗、种植和深加工培育成新的特色产业,打造成为当地农业旅游观光景点。因地制宜带动特色油茶衍生品和农副产品加工、餐饮服务等相关产业发展,实现产业融合。充分发挥红色资源优势,推进城乡融合先行试点,拓展休闲农业观光、红色旅游度假和系列体验等功能。

接下来,潭王村还将建设“蓝康中心学校革命纪念馆”,拓展现代国防装备陈列、国防教育与数字模拟军事等体验内容,开展潮汕民宿农事庄园式体验活动,让红色革命历史文化产生“食住行,游购娱”的聚变效应,既打好“红色牌”,又念好“乡村振兴经”,擘画红色潭王,让革命老区村的“红色”成为潭王乡村振兴的最强大动力。

1. 潭王村全貌

2. 潭王村红色主题公园

3.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顾秀莲为蓝康红军小学授旗

4. ”广东省革命老区村“挂牌启动仪式在潭王村举行

猜你喜欢

王村揭阳市示范村
参观消防站
最时尚的潮流
浅述湘西芙蓉镇的旅游发展之路
王村夜雨
打造高品质流翔高钙对比示范村
王村:五千万打造“精神王国”
贵州将建1000个乡村振兴示范村
薄山村:“问题村”蜕变为“示范村”
基于计算机建模技术的秦岭周边农家乐村环境空间研究——以上王村为例
示范村热心助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