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时代广播创新方向与实现路径探寻
2022-06-30贺利
摘要:近年来,新媒体的异军突起给传统媒体造成了极大冲击,进而导致传统媒体渐渐显露式微之势,传播能力与受众规模持续走低,市场地位越来越边缘化、薄弱化。面对这一局面,作为传统媒体的广播必须积极践行融合创新,实现有效的“破局”与“创新”,确保有不竭的生命力与发展力。基于此,文章首先从积极与消极两个方面,探讨新媒体对广播的影响;随后,从平台多元化、服务人性化、定位专业化以及内容新颖化四个角度出发,分析融媒体时代广播创新改革的主要方向;最后,结合做好平台分析、参与媒体融合、坚守角色底线、着眼长远发展等部分,提出融媒体时代广播走好创新改革路径的实践要求。研究发现,广播要想在融媒体时代稳定地位,并保持强劲的传播能力与稳健的发展步伐,必须守好立场与底线,充分发挥“喉舌”作用,还要顺应新变化、融合新理念、运用新方法,实现全面化、精细化的工作创新。
关键词:融媒体时代;广播;影响;创新改革方向;实践要点
中图分类号:G22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2)09-0198-03
一、引言
基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设备广泛普及,以互联网为生态环境的新媒体蓬勃发展,这对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造成巨大冲击,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由此走上了融合发展之路,融媒体应运而生。身处融媒体时代,广播既要面对有别于以往的市场形势、受众特点、工具资源,又肩负着优势互补、资源融通、宣传互融的新职能、新任务,致使其不得不迈上求变、求新、求好的改革发展之路。
二、融媒体时代对广播的影响
从概念上讲,“融媒体”既是现代媒体行业的核心发展理念,也是一种信息传播的新媒介、新形势、新业态。在融媒体时代,包括广播在内的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形成了互融、互促、互补、互利的密切关系,进而对广播产生了深层次、多元化的影响。
(一)积极影响
首先,以往听众接收广播信息的工具主要是收音机,收听渠道相对单一。同时,收听方式也相对被动,即只能在特定频率、特定时段收听广播节目。而迈入融媒体时代后,听众可使用收音机、手机、电脑、iPad甚至是智能手表等多种工具收听广播节目,并能通过网络平台实现节目的预约、回放和自由选择。这样一来,既有助于听众收听体验的优化,也有助于提高广播节目的收听量与传播量,扩大广播节目的受众规模。其次,传统媒体时代,广播与听众的互动有限,因此在信息传播、媒体服务上具有一定单向性特点。相比之下,融媒体时代为广播提供了多样化、高质量的受众交互条件,听众可以通过多种平台上的私信、评论、社群讨论、圈子分享等方式,与广播单位、节目主持人进行实时化、动态化的信息交换与沟通交流。在此基础上,融媒体倾向于打造一种和谐化、互补化、互信化的媒体关系,这也为广播感知受众、反馈受众提供了极大助力。长此以往,既能增强广播的服务能力与用户黏性,也有助于广播更加广泛、真实地采纳听众建议或意见,进而做到持续趋优、创新发展。最后,融媒体时代为广播提供了海量化、共享化的信息资源,既能帮助其更好地开展受众分析、市场分析等工作,也能增强广播内容的及时性、真实性、优质性,从而推动广播的健康发展[1]。
(二)消极影响
在融媒体时代,广播一改“孤军奋战”的发展模式,深度参与多种媒体构成的“利益共同体”之中。与此同时,媒体市场的主导方也逐渐由供给侧向需求侧迁移,以受众为本、以内容为王的新格局日趋落实。面对此类形势,广播在内容编排、宣传规划、节目制作等方面的实践质量面临着更高要求。除此之外,数据信息的海量化是一把“双刃剑”,其虽然为广播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基础,但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干扰相关人员对信息价值、新闻真伪的判断。这样一来,若相关人员在生产、传播广播节目前并未做好信息的辨识与处理,进而将虚假或存疑的新闻信息传播出来,势必会导致其公信力大打折扣,并有可能对舆论环境、社会秩序产生负面影响。而且,结合融媒体时代信息传播快、舆情变化快、舆论影响久等特点,广播一旦出现工作疏忽,将会面临相当严重的后果,且很难在短时间内实现公信力、吸引力、经济效益等方面的恢复。
三、融媒体时代广播创新改革的主要方向
(一)以平台多元化为创新改革方向
在融媒体时代,广播要想实现更快的信息传播速度与更广的信息传播范围,就必须打破设备、渠道的限制,深度涉足于互联网环境中,实施多角度、多元化的平台创新。从目前来看,广播在创新改革中有多种平台建设方向可以选择。首先,可立足广播节目的传播属性与信息特点,将各种音乐类、音频分享类的APP作为“主阵地”,具体如网易云音乐、荔枝FM、喜马拉雅、小宇宙等。此类APP既设置有专门的电台、播客专区,也确保有相对优质的收听用户群体,能够为广播提供相对健全的平台条件与运行环境,且有助于获得有价值的互动反馈。其次,可将融媒体时代人们常用的社交平台作为落脚点,如新浪微博、微信、哔哩哔哩、抖音等,通过开通官微账号、微信公众号、B站UP主账号、抖音官方号等方式,进行广播节目信息的预告与发布,并与平台用户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此类平台虽然与音频分享类平台相比“侧重性”有所不足,但其拥有更庞大的用户基量,所以有助于实现潜在受众的挖掘、吸引与转化,并能够形成高速度、大规模的节目信息传播机制。再次,在技术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搭建专属于广播甚至特定广播节目的网站或APP,并由此实施定制化的节目管理与播送服务。这样一来,既能提高广播对于所处平台的把控能力与改造能力,也能够保证平台用户的核心性。最后,融媒体时代与物联网时代存在一定共生性,广播也可将智能汽车、智能家居等作为搭载媒介,为用户提供更加生活化、多元化的信息服务[2]。
(二)以服务人性化为创新改革方向
融媒体时代的到来,对人们的媒体质量评价标准、媒体节目审美意识、媒体信息接收特点等方面造成了极大影响,传统媒体所面对的市场需求、听众需求也随之变得复杂化、高水平化。在此背景下,若广播仍然采取单向化的节目信息输出方式,且疏于与受众群体沟通交流,将很难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所以,将服务人性化作为发展方向,是广播创新改革、提质增效的必然要求。具体来讲,相關人员在生产广播节目之前,需要运用大数据技术,做好听众需求的综合分析工作,分析内容包括主要听众年龄段、听众新闻关注点、听众节目收听喜好等。在此基础上,再对节目的观察视角、呈现方式、播报形式等进行优化调整。这样一来,在需求导向的作用下,广播与听众群体之间的供需关系将趋于平衡对等,从而避免广播出现服务偏差。此外,在广播节目发布后,相关人员也应通过微博、微信、小宇宙、喜马拉雅等平台,与听众进行主题性的沟通交流,如征询听众对本期节目的意见和建议,鼓励听众在收听节目后分享自己的故事,采集听众对下期节目在选题、形式等方面的需求和期待等。通过这样的方式,一方面能实现广播节目主题情境的外化延伸,使听众获得更加丰富、深层的信息接收体验。另一方面,广播节目的制作人、主持人等相关人员也能充分获取到听众给出的真实反馈,从而在后续工作中做到扬长避短、查漏补缺,在趋优改革中不断推出内容更优质化、服务更人性化的广播节目。
(三)以定位专业化为创新改革方向
融媒体时代的一个典型特征,就是信息制造者、信息传播者等实践主体的泛化。受惠于互联网及相关终端设备的普及,每个人都可以将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以文字、音频、视频、图片等信息形式发布到网络当中。但结合实际情况来看,这些信息通常具有很强的主观性和随意性,较难在网络中引起大规模的舆论导向或环境波动。相比之下,广播作为一种传统媒体,具有“天然”的官方属性与公共属性,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喉舌”角色。换言之,与其他自媒体、新媒体相比,广播对人们的引导力、说服力往往更强。所以,在创新改革的过程中,广播要将定位专业化作为根本的发展方向,积极实现自身职能作用的发挥与强化。例如,在网络环境中出现别有用心者煽动舆论、传播谣言的情况时,广播应在充分调查的前提下及时做好辟谣工作,从而达到治理舆情、稳定民心的目的[3]。
(四)以内容新颖化为创新改革方向
在节目内容的创作与呈现上,广播在创新改革的过程中应做到新颖化、多样化,以便更符合融媒体时代的市场特点,并避免陷入同质化的泥沼之中。
一方面,可从语言形态、节目风格的角度出发进行创新。例如,在生产、播送生活性、娱乐性的广播节目时,相关人员应适当走出传统工作严肃、严谨的思维定式,运用诙谐幽默的语句或修辞,并以相对口语化、“接地气”的方式表达出来。若广播在定位及受众上具有一定地域性特征,还可將方言融入节目当中。这样一来,一方面能赋予广播节目以“温度”与“烟火气”,从而充分消解听众对于新闻信息或节目本身的陌生感、距离感,带给听众更加舒适的收听感受。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实现节目独特风格的打造与凸显,进而为提升广播品牌影响力、扩大广播受众规模、增强广播行业竞争力夯实基础[4]。
另一方面,融媒体时代为广播节目在公共环境中的长期性保留创造了条件。现阶段,人们想要收听某个具体节目时,无须按时守在收音机前,而可以通过在线选择、链接保存、下载音频等方式,随时随地获取目标节目资源。在此背景下,广播除了直播、录播等传统播送模式以外,还可将节目资源上传到网络中,供听众点播、轮播。从这种变化趋势来看,在以内容新颖化为创新改革方向的实践中,广播可针对不同的受众群体,生产出定制化或主题性的节目内容,并分系列、分版块地上传到网络平台当中。例如,可在同一广播账号下分设出“成长的烦恼”“带你看天下”“大话车友会”“音悦动你心”等多个音频节目专栏或主题播单,并将不同内容的节目投放于其中。这样一来,便能更加精准、有条理地满足不同听众在子女教育、国际新闻、车辆知识、音乐欣赏等方面的个性化点播需求,继而提升广播的内容服务质量。
四、融媒体时代广播创新改革的实践要点
在明确融媒体时代创新改革的具体方向之后,广播应脚踏实地、坚定稳健地迈上发展之路。在此过程中,需要注意几个实践要点。
(一)做好平台分析,符合平台调性
在平台多元化的发展路径中,广播应意识到不同网络平台在风格调性、用户特点、传播逻辑等方面的差异性,并做好相应的实践迎合。例如,哔哩哔哩这一社交平台的本质是以年轻群体为核心的视频网站,广播以其为阵地时,可制作发布“广播音频+字幕/配图/动画”的视频作品,或者围绕主持人介绍、工作场景展示、工作细节记录等主题制作并上传Vlog短视频,均能达到良好的信息传播、品牌建设与受众吸引效果[5]。
(二)参与媒体融合,搭建传播体系
在服务人性化的发展路径中,广播面向新媒体不仅要做到“共存”,还要做到“共融”,继而搭建起多媒体优势互补的节目生产与信息传播体系,从而更高水平地满足广大受众的服务需求。例如,广播节目主持人可以在日常工作时进行线上新媒体平台的同步视频直播,从而实现双渠道、双形式的节目信息输出。同时,平台用户也能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广播,进而快速、深层次地提升广播的公信力与影响力,并促成大量直播平台用户向节目忠实听众转化。除此之外,若运营得当,新媒体平台不仅能成为广播传播节目信息的有效渠道,还能为广播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提升创造有利条件。
(三)坚守角色底线,保证媒体权威
在定位专业化的发展路径中,广播要切实坚守自身作为主流传媒角色的职责与底线,充分保证媒体权威。例如,在播送时事政治、社会民生等非娱乐性节目时,要严格保证节目信息的客观、真实,并做到用语精准、详略得当,以避免节目播出后听众产生误解、不解的负面情况。再如,在编制节目内容、创新节目风格时,虽然可以添加诙谐幽默、富有生活气息的元素,但要做到有取舍、适度化。只有这样,才能防止广播节目因盲目追求收听率、新颖感而显出哗众取宠的丑态。
(四)着眼长远发展,锤炼自身本领
当前正处于融媒体时代的初期阶段,广播相关人员要着眼于全面化、长远化的进步发展,积极锤炼自身本领,学习运用技术工具,以确保为广播节目综合质量的不断提升夯实基础条件。例如,广播节目的制作人、主持人应密切关注新媒体领域的发展动态,对热门、先进的编创手段、主持风格进行学习借鉴,并据此对自身既往的工作模式、媒体产品进行评价反思。这样一来,便能做到“常省常新”,推动广播实现持续趋优。
五、结语
广播在融媒体时代同时面临新的风险与机遇。基于此,为了切实有效地规避风险、把握机遇,广播既要从定位、服务、内容等多个方面进行创新改革,积极与新环境、新需求、新模式相结合,同时也要坚守自身作为主流媒体的职责与底线,保证节目信息的真实性、客观性、严谨性。只有这样,才能为广大听众提供最佳的服务体验,并促使广播赢得市场竞争,扩大受众规模,实现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嘉琪.新媒体时代广播媒体如何实现媒体融合[J].新闻世界,2022(3):50-52.
[2] 赵克.融媒体背景下传统广播电台转型之路[J].新闻传播,2022(5):43-44.
[3] 周皓.试论传统新闻媒体的改革与创新:以广播电视新闻为例[J].新闻文化建设,2021(5):114-115.
[4] 黄卫东.融媒体时代广播新闻编辑工作的改革创新研究[J].新闻研究导刊,2020,11(13):84-85.
[5] 赵健敏.融媒体时代广播新闻节目如何创新[J].记者观察,2019(3):22.
作者简介?贺利,本科,记者,研究方向:广播、新媒体、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