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在北京当志愿者”

2022-06-30刘佩瑶

人民画报 2022年6期
关键词:大白特里防疫

刘佩瑶

五月的一天,在北京市海淀区甘家口街道西三环社区,一位外国志愿者手持北京健康宝二维码的卡片,出现在进行核酸检测的社区居民队伍旁,一边不时用中文请大家扫码,一边提醒保持安全间距。她叫梅特里·夏尔玛,一位来自印度的姑娘。5月初,她和单位同事们响应工作所在地社区招募疫情防控志愿者的号召,成为一名上岗“大白”。

2012年,梅特里从家乡印度新德里来到中国北京。她目前就职于人民画报社,担任面向印度及南亚地区的主题评论类新闻杂志《中印对话》的报道与翻译工作。作为一名外籍员工,梅特里发挥专长,通过制作编发短视频,分别向中印两国人民介绍两国风土人情,获得网友的喜爱。

对于这次成为一名社区防疫志愿者,梅特里说:“这是我来到中国以后,第一次参与到防疫志愿工作中。尽管之前进行过疫情相关的采访报道工作,但亲身体验到防疫工作的辛苦,更让我感受到‘大白’们的不易。”初夏天气炎热,志愿者们需要身穿闷不透气的防护服,从头到脚“武装”起来。“每天两小时的志愿服务,已经让我汗流浃背,无法想象那些服务一整天的志愿者会有多辛苦。”梅特里说。

当社区志愿者就要与社区居民打交道,梅特里说:“我原本担心自己的中文不好,但是居民们都很热情,主动配合我的工作,讓我一下子放松了不少,他们纷纷对我说‘谢谢’,让我非常感动。”

一次,梅特里遇到了一位因为害怕,不愿张开嘴检测的小朋友,她立刻上前进行安抚,同时,另一名志愿者也蹲下身耐心安抚,做示范动作。渐渐地,孩子消除了恐惧。而后面队伍中的居民一直耐心等待。“这件小事让我感受到,疫情之下人与人之间的友善与互助。大家相互理解,也积极配合防疫工作。”她说。

出于记者的敏感性,梅特里观察到社区工作人员如何协助防疫人员工作,协调志愿者、服务居民,特别是对高龄或行动不便的居民,优先安排检测。“这些工作让核酸检测更加人性化,也保证了整个检测体系的高效运转。”

“活动结束后,我将这段经历发布到社交帐号和短视频平台上,收获了来自各国朋友的肯定和支持。”梅特里表示,这次经历让她更加尊敬志愿者的工作,“如有需要,我会继续做志愿者,为大家尽一份力,愿每个人都能平安健康。”梅特里说。

猜你喜欢

大白特里防疫
“豪华防疫包”
大白
防疫宣传
防疫宣传
俄罗斯的防疫“宅”假期
了不起的大白鸭
“红”到没朋友的特里
大白诞生记
英格兰队长陷“桃色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