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妈妈,我爱您

2022-06-29本刊编辑部

工会博览 2022年15期
关键词:母亲

□本刊编辑部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老母一百岁,常念八十儿”“母爱是一种巨大的火焰”“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无论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有无数歌颂母亲的诗歌,因为母爱是世上最无私的感情。每年五月的第二个星期日,是一个感谢母亲的节日。在此,本刊邀请了4 位一线职工,请他们分享自己与母亲之间感人至深的亲情故事,并以此来颂扬所有平凡母亲们伟大的爱。

妈,有您真好

中建二局四公司濉溪中德产业园项目见习技术员 李卓

离家也有好几个年头,虽然已经习惯了城市的生活,但未曾有一刻觉得自己属于这个繁华喧嚣的都市。每当夜晚,坐在办公室椅子上,望着窗外的月亮,心里只能怅然一叹。走在回去的路上,更加思念家乡,不知微风能否把到我的思念带到母亲身旁。

事情已经过去一年多了,但是脑海中的画面总是挥之不去。那是再平常不过的一个周五,晚上下了班,回到家里,想着明天休息,今天得好好犒劳自己一顿,便邀请好友去吃饭。可能那段时间真的是压力太大了吧,脑子也是乱糟糟的,不免多喝了几杯,想要借酒消愁。

夜深了,我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家里,在半梦半醒间洗了个澡,躺到床上,刚好母亲打来电话问我生活上的事。我也不想母亲担心,便报喜不报忧,“嗯,我知道的。妈,我在这边一切都好,没什么不如意的。今天累了一天,我都困了,您早点睡吧。”可能母亲听出来我话里的疲惫,道了句早点休息就挂了电话。接下来的时间里,我便和朋友聊起了天,喋喋不休地说着生活上的不如意和上班的辛苦,不知不觉就到了凌晨。酒精在此刻终于是发挥了强烈的作用,倦意说来就来,我打了个哈欠,给同事发了句晚安,便沉沉睡去。

因为上班的原因,第二天早上,我揉了揉还有些痛的头,准备下楼去买份早饭。就在这时,我听到一阵急促的敲门声,一开门,发现爸爸妈妈站在门口。我很诧异,他们怎么来了?看到我安然无恙,母亲平复下来心情后问:“为什么不接电话?”我便如实告诉她头天晚上喝酒的事情以及手机关机。说完,母亲松了口气,舍不得指责我一句,就进屋收拾屋子。我也没多想,走到床前,拿起手机,发现上面有十几个未接电话,以及很多亲戚和朋友的短信,想着估计和母亲来有关系,便问母亲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母亲说:“昨晚你给我发晚安,我想着这么多年都没发过,是不是有了不好的念头,我打电话你又不接,就担心你真的想不开,所以就赶来了。”

仅仅因为我那句晚安发错了人,就大老远跑过来。看着母亲眼下的青色,我知道她是担心我没睡好觉,鼻尖一酸,想到母亲对我的关心,加上最近的诸事不顺,眼泪不争气地流了下来。我走上前,紧紧地拥抱住母亲,感叹道:“妈,有你真好。”

“日出又日落,深处再深处,一张小方桌,桌上一荤一素。一个身影忙忙碌碌,一双手让时光有了温度。年轻人总是不满足,固执的不愿停下远行的脚步,望着高高的天,走了长长的路,忘了回头看她有没有哭。”正如毛不易歌曲里唱的,人生是一段旅途,不管行至何处,只要回首驻足,母亲温馨慈祥的面庞和轻声叮嘱始终伴你我如初。

母亲的叮嘱里有最真的爱

北京城建投资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宣传部副部长 崔卫革

关上电脑,伸伸懒腰,正准备结束加班回家,手机响了。打开一看,是父亲打来的视频电话:“听说你被居家了?没事吧?”话没说完,就被母亲拿过手机:“你现在在哪?现在疫情严重,一定别来回乱跑……”我突然想起刚刚在微信里发了一个居家抗疫的动态,没想到他们看到后不放心,直接打电话问情况。我解释说没事,他们才放心。

挂上电话,心里久久不能平静。我的老家在冀南一个普通村庄,母亲是传统的中国女性,没上过学,不认识几个字,到现在都学不会用手机,更不要说打视频电话、看朋友圈了,每次都是督促着父亲把电话拨通后再说话。

母亲虽然不识字,却一直坚持让我好好读书,到现在我都不知道她是否一直就坚信“读书改变命运”这句话。记得我5 岁的时候,母亲便把我送进学校,临走时只叮嘱了一句:“听老师话,好好学习。”从那天开始,在我的记忆里,我就只负责学习,家里和地里的活儿几乎没干过。上高中后,要离开家到县城上学,需要住校。每次返校前,母亲还是那句话:“听老师话,好好学习。”

我现在依然记得第一次高考失利的场景。那年夏天特别闷热,院子里有两颗很大的椿树,我躺在树下的凉席上,专科录取通知书就放在我身旁。我不知道该怎么办,也不想说话,脑子里一片空白。母亲拿着一把蒲扇坐在旁边凳子上,也没有说话,空气好像凝固了。不知道过了多久,母亲突然开口:“你要是不想上专科,就再读一年吧。”

第二次高考,我如愿以偿考到了省城里一所还不错的大学。等通知书的时候,母亲似乎比我还着急,每天总是念叨:“这喇叭咋还没广播呢?”那时候的信件都是邮寄到大队部,广播员见到通知书就会打开广播喊:“某某某,快到大队拿你的录取通知书。”感觉就和当年中了状元跨马巡街一样。终于有一天,喇叭广播了,母亲立马催促我赶紧去拿信,似乎她等的不是一张简单的录取通知书,而是一个希望。

去学校报道前,母亲依然还是那句话:“听老师话,好好学习。”以至于在我的心里,“老师”这两个神圣的字眼,其实是母亲灌输给我的。

大学毕业后,我有机会到北京工作,临行前,母亲一边为我打理行囊,一边不停地念叨:“听领导话,好好学习……”

一转眼到北京已经20 年了。20 年来,我一直记得“好好学习”这4 个字。母亲虽然是一个淳朴的家庭妇女,她或许并不能完全理解“学习”这两个字的含义,却手把手教会了我如何面对生活和工作中的困难,那就是:好好学习。我也是在不断的学习中,一步步走到了现在。

视频里的父母,已经不再年轻,银丝盖住了黑发,皱纹爬上了额头,眼神依然慈祥却没了当年的光彩。父母辛苦养育了我们兄妹三人,把我们一个个送到了北京工作,而我却在繁忙的工作和社交中逐渐忽略了对父母的关心和陪伴,心里突然有点难过和愧疚。因为疫情的原因,已经一年多没有回家看望他们了,偶尔打个电话,也是他们叮嘱我的多,而我问候他们的少。等疫情好转后,我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立刻回家。因为在那个普通的村庄里,有生我养我的父母。

母亲成了“北漂奶奶”

海淀工读学校教科研主任 付俊杰

21 年前,高一,我第一次写母亲。

母亲为了能让我住校生活好一些,农闲时去县城工地上做小工。搬砖、拎砂浆,一天干八九个小时,早晚还得喂牲口、做饭,每天早出晚归。

有一次周五放学,小雨,秋风瑟瑟。我披着雨衣从县中骑车回家,远远地看到一个人蹬车狂奔,像是母亲。我追了上去,确实是母亲!

“妈,你怎么不穿雨衣?”我从后面冲她喊道。“是俊杰呀!雨小,没事。不穿骑得快,早点回家给你做饭。你一个星期没回家了,给你改善一下伙食。”母亲边骑边说。雨冷,心暖。我在语文周记里写道:《妈妈的车轮变快了》。

很多年过去了,我上完高中,读大学,来北京读研,沿着自己的奋斗之路打拼、成长,在北京当了一名教师。

2015 年8 月,暑热还未散去。为了照顾即将降生的孙子,母亲离开她住了50 年的老家,来到千里之外的北京,照顾即将降生的孙子。

“俊杰从高中起就离开家,这么多年一个人漂泊在外,没有人照顾,不容易呀!”这是母亲来京后经常念叨的话。这句话像一只手,掏进我的心窝,把这些年离家的滋味全都掏了出来。离家的孩子生活孤单不易,可母亲呢?为了我,母亲没有了自己,却依然觉得苦了我。

母亲果然还是没能适应北京的生活,气候干燥加上劳累让她在来北京一周后开始流鼻血。一开始几天一次,到后来一天几次,流血不止。医生说:“这流鼻血也没有太好的办法,吃点药吧。”

可那时孩子还没有出世,母亲就强忍着,经常一手堵着鼻子,一手做家务、照顾儿媳妇。

孙子的降生,让母亲放松了许多,流鼻血的症状也减轻了。但之后的一天,在抱小孩时,鼻血突然掉在小孩身上,一向坚强的她彻底崩溃了,她偷偷躲在房间里哭。这是我自记事起,看到她唯一的一次哭,真是心如刀割。

第二天一早,我带着母亲去北医三院看病。到了医院门口,支持她的那根弦彻底断了——鼻血流得更严重,眼睛都渗着血。我吓到了。医生的处理是鼻腔填塞术:一根十多厘米长的棉布条塞到鼻腔里。我紧紧抱着母亲颤抖的肩膀,心随着母亲的呻吟声被一阵阵撕扯……

回到家,我哭了,坐在卧室的角落嚎啕大哭。自责、心酸、后悔,一切的一切一股脑儿地涌上心头。从未见过我哭的妻子,也跟着我哭了起来。

母亲来到北京没有享到福,反而吃了她这个年龄不应该吃的苦。第二天,我把母亲送上了回老家的列车。在火车站的那一头,有父亲,有母亲的母亲和兄弟姐妹。

回老家住院治疗一周,流鼻血的症状终于消失了,身体恢复得也很快。

为了帮我们照看孩子,母亲第二次来到北京。我一直担心她还会像上次那样流鼻血,但我把这种担心藏在心底,害怕说出来让母亲更担心。每天下班后,我会抢着抱孩子,晚上让母亲早点睡。夜里孩子哭闹时,我小心地关上门,轻声地哄着孩子。看着怀里的孩子,想着当年的自己。那时,母亲也像现在这样,什么都护着我,总是夸我,让我在很多年里都觉得自己跟别的小孩不一样。

作为一位地道的农民,母亲没什么文化,却把对土地的执着与坚韧给了我,让我在不断克服自卑、追求卓越,找到人生的价值。此时,再写母亲,她已是7 年的“北漂奶奶”。像无数北漂的长辈一样,他们把自己看得很小,却让这个城市因爱而更加伟大!

母亲是一穗麦子

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轨道分公司综合办干事 袁敬阳

我的母亲是地地道道的农民,没什么文化,不认识几个字,一辈子没有离开过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华北平原,但却用最纯真的善良、坚毅的性格诠释了“女本柔弱、为母则刚”的真言。母亲用黄土地上最质朴的麦穗养育我长大,伴我读书进步、远赴他乡工作,从此与母亲聚少离多。

今年“五一”节前,哥哥来电话,说是母亲又病重了,目前在医院已经住院两周了,因为疫情和距离的原因,母亲不让把她生病的消息告诉我,以免我担心和牵挂。这是母亲第14 次住院,虽然间隔了8 年,但是我仍然清晰地记得母亲第一次住院的场景。也是那次住院让我第一次真正明白了什么是生离死别!第一次感受到生命是多么的脆弱!第一次感受到母爱的伟大和生命力的执著!

2014 年8 月,母亲第一次重病住院,在ICU 整整待了7 天,因为抢救和怕感染的原因不让家属探视。每天,我和哥哥焦急地在密封的白色铁门前徘徊。等到第6 天,医生从ICU 出来,叫了一声我的名字,说是母亲想见我,也许是母亲在弥留之际喊出我的名字。我穿好防护服,收拾利落,跟随医生来到母亲床前。母亲身上插满了各种管子,她用微弱的眼光看着我,也许认出了我、也许冥冥之中在叫我,嘴里不时地发出“呜呜”声音。我知道母亲心里一定很难受,我握着母亲干枯的手臂,母亲眼角流出了泪,我也泪流满面。我想,当时母亲肯定在想,我一定能救她,因为几个孩子中间我学历最高,我认识的字最多,母亲看见我也许就看到了希望。后来,医生进行了联合会诊并咨询了有关专家,对母亲进行了靶向治疗,母亲奇迹般地活了下来。事后,我问过母亲是否还记得当时的情景,母亲说什么都不记得了,只是觉得那段时间自己在天空飘着,飘着飘着看见我们几个孩子就回来了。这或许就是血浓于水的亲情召唤吧!

因为工作的性质,我常年奔波在外,与母亲相聚的时间越来越少。后来结婚有了自己的“小家”,与母亲促膝长谈的机会更是屈指可数。母亲爱操心、闲不住,逢年过节提前给我们几个孩子打电话,问好我们的行程,到村口去接我们。母亲因为年龄和疾病的原因,身体已经大不如从前了,但是只要提前告知母亲我的行程,母亲总会骑着三轮车、拄着拐杖、让哥哥搀扶着到村口去接我们。后来,我和爱人商量约定,以后每次回家再不给母亲提前打招呼了。推开家门的那一刻,母亲总说一句话:“回家也不提前说一下,吃饭了吗?”虽然言语中有些许埋怨,但是掩饰不住激动的心情,立马踉跄着起身就去给我们做吃的,生怕我们在外边吃不饱、受委屈。

我的母亲虽然一生辛苦操劳,但却任劳任怨,她用一生的芳华努力奋斗。她慈爱、善良、美丽,赋予我生命,给予我生存下去的勇气,教会我“人一旦有信念,就不要放弃”。母亲一生平凡,平凡得如一望无际麦田中的一穗麦子,经历风雪、直立向上,从不向困难和挫折低头,吸取日月之精华,感受天地之灵气,永葆旺盛的生命力和坚毅的性格,在她热爱的黄土地上,看着一茬茬的麦子在阳光下茁壮生长,在风中散发着独有的清香,迎接着收获的季节。

猜你喜欢

母亲
母亲的债
给母亲打电话
母亲树 五章
母亲的“禅”
母亲
母亲点亮了我的一生
给母亲的信
母亲
摔倒的母亲
悲惨世界